如果孩子班上開家長會,是爸爸去的多,還是媽媽去的多?

王子書童


我是一個非常關注孩子教育問題的爸爸,也是一位非常積極參與班級、學校各種活動的家長(除非太費事,否則都會參與),所以跟孩子班的家長們處的比較熟一些。所以我說說我孩子班級的情況。


按說一般是媽媽去開家長會的多一些,比如我小時候,幾乎每次家長會都是媽媽們明顯多於爸爸們,但是我孩子班還真不一樣!

從一年級開始到現在四年級了,每次家長會都是爸爸們去的比媽媽們還要多……接孩子放學也明顯是爸爸們更多一些,當然,一共也沒幾個人,孩子們大都上託管班。

而在班級日常的活動方面還是媽媽們參與的更多一些。

一般來說由於爸爸們相對而言工作相對更忙一些再加上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習慣,一般的家庭的確是媽媽們更為關注孩子的學習,當然還有吃穿住用行。

但是這些在我孩子班好像表現的不太明顯,反而在學習上爸爸們更加積極主動一些!

比較有意思的數據是孩子班級越是那些爸爸們參與孩子學習工作多的孩子,在學校的各種表現普遍要強於媽媽們為主的。當然,也有並不是這樣的存在。

媽媽有媽媽的教育優勢,爸爸實際上也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如果條件允許,我還是建議各位爸爸能夠更多的參與到孩子教育、生活的各種活動中來。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我在一所學校當保安,在這道答題上有些話語權。

班級開家長會母親佔多數,其次爺爺奶奶也不少,當然父親也有那麼幾位。

一般做母親的要麼是吃財政飯的,要麼是打工族和自由職業者,還有全職當媽媽的,一般有較多空閒時間段。至於農村郊區的學生父母一般都在外地闖世界,安排孩子住校或者全託與老師家,學校開會要錢等諸事委派孩子的爺爺奶奶完成。學生父親是家庭頂樑柱,在為養家餬口操勞忙碌著,打拼著,一般抽不出時間來開會。

現在每個班級都建有家長微信群,老師一般事項在群中告之一下就行,家長會都是在每次月考後,班主任根據全班學生考試高中低分數或學生這次成績是進步是倒退等情況,需分批邀請家長來校開會與家長當面溝通,達到老師與家長齊抓共管,共同促使學生孩子提高學習成績,這才是老師的最終期待與目的……



老夥計61322


我是一個老師,一般孩子開家長會或者是學習輔導班,我們都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母親的人數是父親人數的兩倍左右,也就是說母親去的多。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其實並不是爸爸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不重視。而是相對於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教育更加積極一些,而爸爸平時工作會很忙,主要承擔著孩子的經濟方面,甚少參加家長會。

我的小外甥今年四歲多,我姐姐給他報了鋼琴班,在週末的鋼琴班裡,他的年齡算是最小的,每個禮拜的鋼琴課,都是我姐陪著孩子一起上,在課堂上除了要學習之外,更要留心其他的事情,學好後回到家給孩子教,而我姐夫是醫生,每個週末都非常的忙,完全沒有時間去參加家長會,但是回到家也經常問孩子的一些情況。


所以,媽媽和爸爸對於教育的關注都是一樣的,只是母親的愛可能更加直接一些,也願意隨時去表露,而父親的愛相對而言比較的沉穩和內斂一些。

所以,在中國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很多時候是母親來親自參與孩子的課程訓練和會議,這也和中國的現實有關,在我小的時候,幾乎都沒有來過家長會,即使有,也有可能是好幾年才有一次,也是我媽媽比較的積極,經常會和老師交流溝通,知道我上了高中,媽媽還是一樣的,很感謝她!

今天是母親節,讓我們為全天下的母親深深的鞠上一躬!祝她們節日快樂,越活越美麗!


孤獨症之家




如果孩子班上開家長會,一般都是媽媽去的多。這是因為:

第一,女人心眼細,對家長會的內容記得比較清楚,便於以後的具體操作。

第二,女人對孩子的成長比較關心,樂意參加家長會。通過和老師溝通,掌握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情況,便於配合老師,做好孩子的教育和作業輔導工作。

第三、母親大都沒有工作或工作比較輕鬆,有時間去參加孩子的家長會。不象男人,自己不好支配自己的時間,上午定好參加,下午臨時有變,參加不了。出於無奈,只好讓女人參加了。

第四,女人脾氣好,對家長會老師指出的孩子的缺點錯誤能夠心平氣和,耐心的去說服教育。男的就不同了,一聽說孩子表現不隹,便會暴跳如雷,施加體罰,造成對孩子成長的不良影響。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我是講郎初衷不改,我來回答。


講郎所任教的學校是一所初中學校,學生人數5000人左右,城鎮戶口居多,也有一部分農村戶口,可能在現有的學校中也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我見到的實際情況和題主的感覺差不多,那就是參加家長會的媽媽要多於爸爸。


其實這很好理解,爸爸是一個家庭的頂樑柱,承擔著養家餬口的重任,能抽出時間來參加孩子的家長會的確實不多。媽媽相對來說自由得多,所以參加家長會的更多是媽媽。


對於縣以下的學校而言,參加家長會的還有很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輩的老人。很多父母離鄉背井,遠赴他鄉,只為孩子能有一個更好的生活。即使想參加孩子的家長會也是鞭長莫及、心有餘而力不足。

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父母的陪伴,特別是家長會這樣的時候。如果可能的話,建議父母都參加下孩子的家長會吧。


講郎初衷不改


我家孩子的家長會基本上都是我去開,每次家長會留心觀看,不論是本班級參會的家長還是其它級部、班級的家長,都以媽媽居絕大多數。當然,也有部分是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姐姐、哥哥。我認為,家長會誰來開,排除父母不在身邊等特殊情況,一般不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家庭分工不同

大部分家庭都會有一個默認的分工,爸媽在各自主抓的領域都會心領神會的自覺遵守。因為大部分孩子都是媽媽照顧的仔細、居多,所以孩子上學後,學習上的事媽媽自然跟進的多,一般老師也會要求,家裡誰抓學習,最好就是誰來開家長會,所以,開家長時,媽媽到會的就多一些;有一些家庭,因為爸爸善長輔導學習,瞭解孩子學習情況,可能就會是爸爸來開家長會。

工作等外在因素影響

開家長不可能每學期固定在某一天,所以等學校通知開家長會時,有些家長可能會因為一些走不開的工作或其它突發的或者特殊的原因,而導致請不了假不能來參加家長會,可能就會臨時抓換其它人代替開家長會。

家庭對孩子教育重視程度

有些家長沒有覺得孩子的教育是家庭的大事,認為家長會沒有大不了的事,坐那聽老師嘮叨沒有什麼用,就不願意耗神來參加家長會,讓家裡老人或其它人來湊個數就行。

家長的態度就可以折射出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背後一定有虔誠教育的父母。

頭條號“嘉媽育兒經”願同您一起分享育兒中的所思所悟,歡迎關注探討。

嘉媽育兒經




其一是爸爸們工作忙,沒時間去,其二是爸爸們去了就是擺設,起不了作用,不願意主動問老師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有次我實在沒空去參加,是爸爸去的,結果爸爸說他站到那裡聽老師講課都要睡著了。我實在無語。其三是如果孩子在學校成績優異,可能會願意去,因為有面子哎。如果孩子成績不好,95%的爸爸不願意去,太沒面子了。最後是因為爸爸們覺得孩子的事情就是媽媽的事情,平時又不管的。美其名曰的還會說孩子都喜歡媽媽去滴。哈哈😄


家有小學娃


我們班的情況也是這樣的,平時家長會以媽媽參加的居多。

但是上週末學校舉行了一次親子運動會(以遊戲為主),每個孩子只允許一位家長陪同,結果是爸爸們參加人數更多一點。

可見,如果有時間的話,爸爸們還是願意參與到孩子的班級活動中的。之所以出現這個情況,估計大概有兩個原因:

一,中國式家庭一貫的男主外女主內思想,孩子平時學習以媽媽管教為主,對孩子的情況比較瞭解。而家長會主要以老師和家長溝通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主,家校配合。所以遇到開家長會這種事情自然是媽媽出面,方便和老師溝通。

二,家長會一般都是安排放學後的這段時間,大家都知道小學放學比較早,大人們往往都還沒有下班,只能說誰有時間方便請假,誰就去參加。

以給孩子開家長會為理由去請假的話,媽媽可能比爸爸更合適,也更容易得到批准。更何況還有一些是全職媽媽,時間靈活。


無論誰去參加孩子的家長會,多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生活中來,陪伴孩子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爸爸媽媽缺一不可。


yz3724


都是媽媽去的多吧,每次去參加兒子的班會80%都是媽媽去,20%是爸爸去的因為他們那裡明確規定必須是家長去,沒有特殊情況的話不讓爺爺奶奶參加,畢竟孩子學習情況還是和父母溝通比較好,大多數是媽媽參加原因是:

1、媽媽全職帶孩子的比較多,他們也就有時間去參加孩子的班會

2、媽媽心細對孩子學習也都比較關心,適合去開家長會

3、媽媽對自己的孩子更瞭解,現在社會壓力大,爸爸們一般都是工作比較忙的,平時回家對孩子的照顧也比較少,所以媽媽陪伴時間更長更瞭解孩子,這樣方便和老師溝通孩子的情況。


丁香姑娘518


昨天晚上才參加了孩子這學期的第一次家長會,我們家這個還在上幼兒園,學校總是會組織各種活動:親子游戲活動、遊園活動、春遊秋遊活動等等。孩子已經上了一年多的幼兒園了,但是他爸爸確實沒有參加過一次家長會或是任何的活動,我在參加孩子幼兒園活動的時候看到的更多家長也是媽媽和奶奶,爸爸來參加的非常少。


今年兒童節表演節目的時候,看到有幾個爸爸陪自己的孩子做節目練習覺得很有愛,特別是有一個爸爸穿著草裙跟女兒一起表演海草舞,整個舞隊裡只有他一個男性所以尤為突出,關鍵這個爸爸還跟女兒一起跳的很用心,所以我在觀看節目的時候看到這對父女倆瞬間就被感動了。


為什麼參加孩子家長會或活動的時候是媽媽來的多呢?

1、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大多數原因是媽媽會更操心孩子的一切,對於孩子的事情會主動地去親力親為,甚至有時有的媽媽還可能會為孩子做的太多,而爸爸一方面由於工作可能更忙一點,另一方面男人對於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可能會有放養一點的心態,所以不會那麼細緻地去照顧和要求孩子。


2、還有就是有的媽媽屬於全職在家帶孩子,平時的日常活動主要就是照顧和教育孩子,

因此孩子的家長會或其他活動總是媽媽去參加。


3、男人的事業心會比較強,並且在成家有了小孩以後壓力也會變大,而每個人的精力會比較有限,所以當他在關注工作和事業的時候難免就會忽視到孩子的事情,雖然我們大家現在都呼籲家長能多一點時間陪孩子,特別是上小學前的孩子,因為孩子的童年一去不復返,但是現實生活中還是會有很多的父母不能全都陪在孩子身邊。

有的爸爸確實很忙,要承擔起一個大家庭的生存責任也是不容易,雖然他們可能沒能經常參加孩子學校的活動,但這也不能代表這些忙碌的爸爸們不愛他們的孩子,只是他們表達的方式不同,有的爸爸在家還是很關心孩子的成長,有的爸爸也會在家為孩子輔導作業,有的爸爸也會抽時間帶孩子出去玩等等,可憐天下父母心,我相信不管是媽媽還是爸爸都是很愛自己孩子的。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