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存款理財比較好?

魏三刀的


我是冬瓜兒說,從2015年開始接觸理財。



在此之前,我和老公花錢都是比較隨意的,只要手頭有錢,想吃啥就吃啥,想買點啥就買點啥,沒什麼存款,也不懂理財。

但是自從買了房(首付都是借的),發現再這樣大手大腳真是不行,同事建議先記賬再存錢理財。


第一步開始記賬。起先是用電腦excel一條條記錄,後來聽說有記賬軟件,就下載了隨手記APP,用軟件記賬方便多了,不僅每一條消費都能分類做記錄,還可以進行分類查詢,比如說可以查詢到每個月的衣食住行分別花了多少錢,可以分析有哪些消費屬於不必要的,或者可有可無的,下次就可以提醒自己不再亂花了。

第二步強制儲蓄。每個月發工資之後,強制自己存下一定數額,剩餘的用來開支,也就是支出=收入-儲蓄,只有先強制儲蓄,在餘下的有限的資金內計劃消費,才能真正有存款。

第三步學習理財。所謂理財並不是要有大筆資金才可以,就算每個月強制儲蓄的錢不多,也可以進行理財。當然,理財肯定要追求收益,但不能盲目追求高收益,因為高收益必定伴隨高風險。我們理財保證本金不損失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我在每個月強制儲蓄後,基本分散來進行理財,一部分放餘額寶(其實是一種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4%左右;一部分投資股票基金,收益率不一定,有時高有時低,也有虧損的,但長時間來看,還是賺了;還有一部分投資p2p,這是我最喜歡的一種方式,因為投資額度小收益也比前面兩種高,還可以薅羊毛(新手期或者活動期間除了獲取正常收益外,還可以獲得抵用券現金券之類的),積少成多也能有一筆不小收入呢!經過幾年的嘗試投資,現在固定投資的p2p平臺,年化收益率在7-13%,還是不錯的。


最後強調: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警慎!


冬瓜兒說


這年頭誰還不會一些理財方式了,但是同樣很多人會在猶豫,辛辛苦苦賺的錢,如果損失了會很心疼。下面老虎君分享一下自已關於理財的看法吧。

首先,選擇投資理財方式的時候一定要遵循組合投資的策略,也就是說理財方式要多樣化,千萬不要將所有的錢都投到一起,這樣風險是很大的。另外需要根據自已的收入水平,將錢規劃出不用的部分,這樣可以更好地投資。

貨幣基金是比較安全的理財產品,同時收益在4%左右,相較於銀行存款還是比較高的,且貨幣基金的流動性更好,方便消費,所以可將平時需要消費的錢放在貨幣基金裡,在消費的同時還能增加收入。另外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還是比較高的,可以考慮投入一部分資金。最後,考慮自已的風險承擔能力,如果風險承擔能力較高的話,可以將一部分資金投入到股市裡,當然炒股還是需要一些技術含量的,不能盲目去炒股。

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一定要注意規避。


環球老虎財經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溪梅認為:正常來都會說,沒必要花的錢就不要花,減少不必要的花銷。首先寫要學會記賬養成一個好習慣,這樣就能看到每月自己的財務走向。什麼錢該花什麼錢不該花,到下個月的時候就可以一目瞭然。

現在有信用卡的人很多,及時還請別拖欠著,一直拖欠會有利息和滯納金等。如果欠的錢比較多的話,一直不還那最後滾動的錢也是一筆不小的樹木,萬一手頭緊,更還不上。所以呢還是建議小夥伴們有多少能力就刷多少錢,到時候還不上就糟糕了。

不要亂花冤枉錢,很多人都是買起東西特別衝動,一點也不理智。只要覺得合適就買,實際上這個東西買回去用不上,但往往這種錢就是被無形中的浪費掉。還不如留下來做理財。

每月發下來的工資拿出15-30%左右存起來,小編目前放在理財通中,前期開始存的金額比較少,先放在這樣的貨幣理財中慢慢積累,積累到一定的額度的時候拿出來做一些收益高的理財產品。理財是需要花時間去做的一件事兒。


首席投資官


誠邀。理財的話要秉承一句哲理:永遠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可以把資產如下分配:

1、餘額寶,貨幣型理財基金,大家都很熟悉,利率相對於銀行活期或者1年期來說是很高的,而且安全性也很高,現在一般在4%左右浮動。是個不錯的選擇。1萬元每月收益約為10000*4.18%/12=34.8元;



2、基金定投:基金定投推薦股票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高風險高收益,但是對於保守型的朋友來說不要把太多的錢投進去,因為風險性確實是有的,個人比較推薦基金定投,可以平攤風險。



3、P2P,它的高收益也吸引著很多人,但是風險性更大,個人的話現在推薦投大一點的平臺,信息披露比較透明的平臺,避免壞賬。

4、保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險被大家所重視,保險對於人身保障來說確實是很重要的。


貓耳朵309


作為一名銀行職員,很高興能與大家分享我的存款與理財的經驗與相關知識。

如果您有充足的資金,那麼您可以有多樣的選擇。秉持著“所有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投資理念,您可以這樣分配您的資金:

  1. 在流出足夠的流動資金的基礎上,將剩餘資金的20%存成安全性最高的定期存款。
  2. 將50%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和基金。銀行理財的利率較高,可達5.5%,同時相比P2P,其風險還是要低一些的。
  3. 將30%投入經國家審核的大的P2P平臺,目前P2P平臺的利率可達到10%左右。

如果您的自己不是非常充足,那麼建議您分配40%的資金存普通存款,60%的資金購買銀行理財。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大家。



歡迎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討論銀行裡的小知識,與您一起享受財富增值。


財經廣播


看題主說了,如何存款理財比較好,這是2個部分,那我來分開說下好了。

先說下存款,存款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讓生活質量提高,那麼如何讓存款越來越多呢?說明你已經有存錢的意識了。

1、學會節流

這是理財的第一步,因為收入來源是死的,能省一點是一點。

2、做好開源

有了餘錢,就要合理的運用,使之保值和增值,使其產生較大的收益。

3、善於計劃

理財目的,不在於要賺很多很多的錢,而是在於使將來的生活有保障或生活的更好,善於計劃自己的未來需求對於個人的理財很重要。

4、合理安排資金的結構

在現實消費和未來的收益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這部分工作可以委託專業人士給自己設計,以作自己參考。

5、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考慮收益率

高收益的理財方案不一定會是好方案,適合自己的方案才是好的方案,因為收益率越高,其風險肯定越大。適合自己的方案是既能達到預期目的,風險最小的方案,不要盲目選擇收益率最高的方案。記住:你理財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以賺錢為目的的活動那叫投資!

那麼我們在說說理財,在理財前

最好先了解清楚自己的情況,評估清楚自己的偏好和能承擔的風險大小。一般來說,你願意承擔的風險越大,活得回報的均值就越高,但是方差也更大,也就是說平均來講,風險越高獲得更高回報的幾率更大,但同時賠本或收益差的概率也更大。那麼該如何投資呢?

1.減少儲蓄

很多人會選擇把錢放到銀行,畢竟是最穩妥又能增長財富的做法。

之前有篇報道是44年前廈門一女子存了1200元到銀行,在那個年代算是一筆鉅款了,按工資算,這個價格差不多今天34萬元;按房價算,差不多今天的30萬元左右。但是2017年該女子把錢取出來,加上利息,一共2684.04元,44年只增長了一倍的儲蓄率,你還打算把錢全部放銀行嗎?

減少儲蓄是防止財富被稀釋。這麼微乎其微的收益可以說根本算不上投資,只是把錢放到了穩妥的地方。

2.投資房產

目前,投資房產仍舊是最有效的做法。漲可變現賣錢,跌可家居自用。

不管將來房子的價格如何變化,房產都會成為抵禦通貨膨脹不錯的工具。從長期來看,房地產的平均價格是一直在上漲,在最近幾十年裡,比通貨膨脹率增長要快得多。投資房產大多數人都是看漲不看跌。當然,炒房是國家堅決不允許的,但是作為中、高產階級的主要投資項目,是可行的。

3.其他投資項目

其他的投資項目也是挺多,可以選擇可控風險的進行投資,比如

穩健性的:儲蓄,P2P,黃金白銀,國債等,這些都是比較穩健性的,畢竟容易操作,風險和收益也較低。

較高風險的投資主要是股票,外匯,虛擬貨幣,基金等。這些需要專業的知識和較多的操作。

一句話,無論投資大小,總比你放著貶值好。


融易搜


這個筆者有過專門的文章介紹方法,題主可以去閱讀一下,談不上多高明,給讀者們拋磚引玉吧!


方法一:貨幣基金。但不推薦餘額寶,餘額寶具備支付功能,很多人管不住手。找個年化利率高一些的貨基。既有流動性,還能儲蓄多好,自動化的零存整取。

方法二:銀行定存。不要活期,活期不如貨基。目的是攢錢,為了未來做保障!存的法子筆者的文章中有,題主可以借鑑!

方法三:現在各大指數位置不高,題主可以定投等牛市來啦指數漲起來了再贖回。這個法子是理財+投資,兩步並一步。對於理財小白來講,沒有更好的法子了。

投資和理財不是一回事,筆者有文章談過,希望各位去賞閱!


漫談隨筆


什麼叫理財,理財並不只是投資,也不只是存款,而是從家庭的多方位角度來進行分析,進行理財。


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俗稱“標普圖”,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之一的美國標準普爾公司,在調研了全球十萬個資產穩健增長的家庭資產配置方式後,分析總結出來的家庭資產配置分佈圖,該圖是目前世界上針對家庭財富穩健增長,配置家庭資產構成比例,進行家庭理財的最為合理的方式。

為了達到家庭資產穩健增長的目的,防止各種意外事件對家庭資產造成巨大損失,破壞家庭生活品質,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按家庭資產的用途和投資方式,將家庭資產按一定比例分配在四種不同的方向上,以滿足一個正常家庭對不同類型資產的需要;

1.家庭日常支出【要花的錢】

這是每個家庭保證日常生活正常進行的開銷,一般包括: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開支。標準普爾建議,在家庭資產配置中,為滿足這部分支出所保留的資產數額只要等於3-6個月的總額就可以了,高於這個金額,會造成家庭資產閒置;低於這個金額,會對家庭生活的正常進行造成負面影響。這個支付比例大概佔家庭支出的百分之十左右。


2.防止意外和疾病發生【保命的錢】

由於我們自身的情況和我們所生活的環境都存在著不確定性,許多事物的發生也不會按我們的主觀意志進行,比如:自然災害、疾病、意外等,這就給我們正常的家庭生活穩定性造成了極大的隱患。

為了減小、轉嫁這種不確定性給家庭資產和正常生活造成損失的風險,在我們可支配的家庭資產中,應該有一部分投資在保險資產上,防止突發性的大額支出給我們正常的家庭生活造成巨大壓力,從經驗數據來說,家庭資產中投資於保險資產的比重,應不低於家庭可支配資產的20%。


3、錢生錢

家庭資產要增長,必然要求家庭資產投資的回報率要高,故此,在家庭資產中配置一定的比例用於風險投資,搏取超額收益就成為必需。

這種投資的方式包括:股票、期貨、基金、房地產、公司股權等,只要是你擅長的理財方式,並且能夠賺錢就行,但是,“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這是不爭的事實,因此,用於此種方式的資產在家庭可支配資產中所佔的比重要合理,要在家庭可承受的範圍內,換句話說,就是“無論盈虧對家庭都不能有致命性的打擊”。

從經驗數據來說,家庭資產中投資於風險投資的資產比重,不宜高於家庭可支配資產的30%。


4.長期生活保障【實現目標的錢】

家庭是社會的組成細胞,家庭生活是長期延續的,為了保證家庭成員生活品質的長期穩定和家庭的世代綿延,我們必然要有深厚的經濟基礎做為堅實的後盾,這也是我們俗稱的“家底”、或是老輩人講的“棺材本”,它可以保證諸如:家庭成員的養老金、後輩子女的教育金、婚嫁金及遺產等。

既然是“底”、“本”,就要求這部分資金以“安全”為首要目標,即使投資也應該放在保本增值、抵禦通脹的項目上,收益不要求很高,但卻能帶來長期、持續的穩定收益,比如說:國債、大額存單等。

從經驗數據來說,家庭可支配資產中的40%應保留在此。


以上就是經過大數據的出來的理財經驗,這個理論改變了千千萬萬的人的理財觀念,讓成千上萬的家庭得到了穩定的資產增值。


用戶103901864610



怎樣存款理財比較好,其實是兩個話題,得分開來說。


先說存款。怎樣存款才比較好,其實說到底就是儘可能的獲得更多的利息。這種情況一般是閒散資金拿去做定期或者做協議存款。一些地方性的商業銀行,三年大額存款的利率有些還能達到4%,算是比較高的了。


但定期存款或者大額存款要麼時間比較久要麼就是起存金額太高,這兩個缺點很明顯。所以要衡量好自身對資金流動性的要求。


如果是想做定期存款,那麼考慮做階梯性的存款方式。舉個栗子,比如10萬現金,兩萬存半年定期,兩萬存一年定期,兩萬存兩年定期,剩下的就全部用作三年定期,到期自動滾存。


至於理財,如果是新手,就建議是投資一些低風險的產品,比貨幣基金,三個月以下的短期債券,風險等級在R2級以下的銀行理財,個人養老產品等。


這些理財產品雖然風險低,但是收益基本都不會太高。所以如果是追求收益比較高的理財方式,那麼可以考慮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期貨等。這些方式多多是不建議不懂的人去碰的,因為一不小,本金容易沒了。


理財追求收益的前提原則之一就是保住本金,如果本金都沒有了,談何理財?


多多說錢


怎麼理財,要先看你有多少本錢。理財一定要分散開,雞蛋不要都放在一個籃子裡。銀行定期理財可以有,基金,股票也可以嘗試,但是不建議。這些風險有點高,我是不敢再碰他們了。現在互聯網理財可以,利息在9%--12%,關注私信多溝通理財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