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顛覆的真相?

大漠黃沙


「核桃」也叫做「胡桃」,之所以得名為胡桃,因為原產於西域。這幾乎是人盡皆知的常識。


兩千多年來中國人都認為是漢代張騫從西域帶回來,然後在中原傳播開來。一些史料的記載:

  • 漢代學者的劉歆《西京雜記》記載漢武帝劉徹建造的【上林苑】中有金城桃、胡桃,出西域,甘美可食。
  • 晉代張華《博物志》中寫道:張騫使西域還,得胡桃種。
  • 宋孫奕《履齋示兒編·雜記·因物得名》:胡人常食核桃而名胡桃。



現代工具書也都是這樣記載的:


《漢語大詞典》的【胡桃】詞條引用《博物志》和《履齋示兒編》記載:


引自:《漢語大詞典》第9196頁 第6卷 1213,

臺灣教育部編纂的《重編國語辭典》指出胡桃從西域傳入中國:

引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mxZOHg&o=e0&sec=sec1&op=v&view=0-1



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將上述的「核桃西來說」完全推翻:


考古學家50年代發現的半坡遺址就發現過核桃的孢粉,當時就懷疑核桃可能是本土作物,而非西來:


引自:中國科學考古研究所. (1963). 西安半坡. 文物出版社.頁276


決定性的證據出現在,70年代在河北武安磁山鎮發現的磁山遺址中。


磁山遺址早於仰韶文化一千年,將中華大地上粟黍農業和家禽飼養的歷史,上推到8000--10000年前,因其代表了早期新石器時代典型文化,後來被考古學界命名為磁山文化。

-



磁山遺址發現非常龐大的原始農業,十幾平方公里的遺址上分佈著儲藏穀物的窖坑有幾百個,儲藏量經考古學家的估算大約有十萬斤:

佟偉華. (1984). 磁山遺址的原始農業遺存及其相關的問題. 農業考古(1), 194-207.


在磁山遺址第二文化遺層中的地窖中,發現了核桃碳化的胡桃(核桃),糾正了文獻錯誤,將中國核桃的種植歷史上推5000年:

引自:孫德海, 劉勇, & 陳光唐. (1981). 河北武安磁山遺址. 考古學報(3), 303-338.


今天在磁山文化博物館依然可以看到碳化的核桃:






所以,目前可以說「核桃並非西來」,中國黃河流域是原產地之一。至於文獻記載的「張騫從西域帶回胡桃」,可能是以訛傳訛。



-------------------------------------------


我回答問題一般都做過很詳細的資料查閱,我不可能把什麼資料都搬上來。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就考慮過胡桃和核桃會不會是兩種東西,我又不懂植物學?會不會犯下低級錯誤?



我順著考古報告給出胡桃的拉丁名「juglens」以及「Juglans regia」,查閱到「胡桃」和「核桃」就是一種東西。


「胡桃」在植物學中的樹狀目錄是:

胡桃屬有兩個:

考古報告給出的是:胡桃(juglens regia)



我們來看1979《中國植物誌》第21卷, 031頁對胡桃(juglens regia)的解釋:



另外還有一些英文資料,我就不一一引用,免得說我裝逼,憑我有限的植物學知識,我只能查證到這個程度。


所以,我暫時覺得自己的回答是正確的,而非上面那位讀者說的:核桃胡桃是兩種東西,張騫帶回的「胡桃」。


大多數時候我都會查證,有時候疏忽和知識面太窄,當然會犯錯,能指出錯誤非常高興。

所以,我請讀者也這樣,如果你不是對某個專業浸淫多年,不要對自己道聽途說和想當然蜜汁自信,儘可能的查證以後再發言。


小漢字見大歷史





ps:我只是個學生,而且不是學歷史的。可能會有一些錯誤,請各位網友點到為止,留一點情。謝謝!


慕聆雪


帝辛,也就是商紂王,被當了三千多年的負面教材的那位。
提到商紂王大家第一印象是什麼?是炮烙還是酒池肉林,或者是“吾聞聖人之心有七竅”?


其實帝辛這三千多年的負面教材當的挺冤。周武王姬發伐紂作《牧誓》列舉的紂王罪狀有三,一是聽信婦人,二是不祭祀祖先,三是不任用自己的親屬。就是這麼簡簡單單三條,沒有殘暴不仁沒有橫徵暴斂沒有閒著沒事就殺人玩的記錄。
牧野之戰商紂王會敗也不是因為他多殘暴以至於人神共憤毫無人心,而是因為殷商的大軍徵東夷還沒回師,面對周武王的大部隊帝辛組織奴隸抵抗,最終不敵。
商紂王的罪狀大部分都是後人添加的,最原始的《牧誓》之中還只有三罪狀;到春秋早期之時就多了比干諫而死;春秋末期之中就多了寵幸妲己耽誤國政殘暴不仁;到戰國的時候比干的死法就相當精彩了,被剖心被逼跳水什麼都有;到戰國末期又多了炮烙和酒池肉林;司馬遷著《史記》的時候商紂王的殘暴形象已經基本成型了,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封神榜》中的商紂王。

從後人的角度上來看,帝辛的南征東夷所做的一系列領土拓展無疑是功大於過的,同時帝辛在位期間還是很重視農桑的。
最重要的放在最後,他是一個很聽他老婆話的男人。

吳佩孚,兒時對他的認知就是二七大罷工,再加上老家的地標性建築就是“二七紀念塔”,對吳佩孚的印象自然就是迫害工人的萬惡的軍閥獨裁者。後來才知道他是第一個登上《時代》的中國人,也是被外國認為最有可能統一中國的軍閥,其他民族大義的就不多說了,單從一個女生的角度來看,就面對西洋美女求愛時的一句“老妻尚在”,在風花雪月八卦緋聞滿天飛的民國就已經秒殺多人了~

蔣經國是蔣介石之子,又名建豐,俄語名字叫尼古拉,浙江奉化人。1920年,蔣經國就學於上海有名的萬竹小學。當時,蔣介石正追隨孫中山在粵工作,就委託在上海經商的陳果夫對蔣經國予以照料。


1925年10月,蔣經國赴蘇聯留學,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不久加入蘇聯共產黨。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公開反共反蘇,使十七歲的蔣經國被貶到西伯利亞當列兵。


一二”反革命政變以後,蔣經國發表聲明,聲討蔣介石背叛革命。1928年秋天,他又回到莫斯科,在列寧格勒託瑪卡紅軍軍校學習。1935年,蔣經國在蘇聯與礦場女工芬娜結合,芬娜後來改名叫蔣方良。1936年1月,蔣經國在蘇聯《真理報》發表譴責蔣介石的公開信。第二年,在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前夕,他被獲准回國。從1925年10月留學,到1937年回國,蔣經國在蘇聯一共生活了12個年頭。

早先受大人和電視劇片段的影響,覺得劉備就會哭哭啼啼,十分懦弱。後來讀到辛棄疾一句詞:“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看了這個典故,才知道劉備真有王霸之氣,也還蠻幽默。
三國志原文附上:後許汜與劉備並在荊州牧劉表坐,表與備共論天下人,汜曰:“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備謂表曰:“許君論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為善士,不宜虛言;欲言是,元龍名重天下。”備問汜:“君言豪,寧有事邪?”汜曰:“昔遭亂過下邳,見元龍。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床臥,使客臥下床。”備曰:“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採,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表大笑。備因言曰:“若元龍文武膽志,當求之於古耳,造次難得比也。”-------------------------------------------------------------------------小時候一直以為李世民以一己之力創立唐朝,他父兄寸功未立還處處與他為敵。後來讀了陳寅恪先生一篇文章,提到李淵和李建成的功績,才發覺這是李世民弒兄逼父,不得不篡改歷史,說得父兄無能,自己不得已為之。

胡宗憲

一開始知道這名字,起於海瑞的傳奇人生中的二段故事,胡總督不幸都以負面形象或陪襯角色出現,襯托海瑞。

第一個故事是:胡總督的公子飛橫跋扈, 有一次過淳安,驛站人員仍照一般標準接待他,胡公子哪受過這委屈,勃然大怒,把驛吏倒吊了起來,海瑞得報趕來,說胡總督也曾頒令各地方不許超標招待過往官差,現在這個人排場這麼大,又索要招待,所以他肯定不是胡總督的兒子,這個人是假貨,要辦他,便罰了胡公子很多錢,將錢入了官庫,胡宗憲知道後,忍了,沒有報復海瑞。


第二個故事是:海瑞平日省吃儉用,三餐一般沒有葷腥,只吃自己種的菜,一次海瑞給母親過生日,破例買了二斤肉,這事傳到總督胡宗憲耳朵裡,他很萌地當大新聞到處和人說:“昨聞海令為母壽,買了二噠二斤肉!”



實際上胡宗憲是一個忍辱負重,為了抗倭大業,不惜自汙不要人格不要名聲,投效嚴嵩及其黨羽趙文華門下, 奉承逢迎,順溜拍馬,無所不用其極,胡宗憲一心只為了抗倭,最後他也成功了,擒王直、殺徐海,殺陳東、麻葉、辛五郎 ,斬殺完倭寇的領袖。胡宗憲任前,倭寇一度遊蕩到南京城下,胡宗憲離任後,倭寇各自作戰,一盤散沙。平倭寇,遠遠不只是俞大猷、戚繼光,其實最重要的是胡宗憲,以及幕僚 徐渭 。


在歷史上,胡宗憲比海瑞重要重要重要多了,海瑞和他之間的那兩個故事,也許僅僅是胡宗憲悲壯人生中一些無意義的瑣事,側面反應胡宗憲挺大度的。最後胡宗憲的自殺,更讓人唏噓,罪名不外乎結交嚴嵩、嚴世藩、趙文華等,可是當時的處境,不曲意逢迎這幾人,何來抗倭大計,難道要等到徐階鬥倒了嚴嵩才開始抗倭嗎(嚴嵩的倒臺和海瑞沒關係,海瑞鬥嚴嵩是戲傳)。胡宗憲為實現自己的志向,為了拯救萬民,平息倭寇 ,比愛惜羽毛的一些人可敬多了。


太平天國由於與本朝歷史的相近性以及其他各種歷史原因一直被讚不絕口,包括上大學的中國近代史綱要,對太平天國也是讚譽有加,比如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以及天平天國後期的資政新篇被說為是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一種施政方針 ,但是實際上天朝田畝制度只是一種口號,在太平天國施政初期就暴露了嚴重的不足,於是石達開經營安徽的時候,立刻頒佈了另外一種詔令,當然這種這個政策還是封建性質的,天朝田畝制度人人有田耕成為了一紙空文,再說說資政新篇那更是一紙空文,太平天國後期由盛轉衰,轉守為攻,一直出於軍事戒備狀態,好像戰時政策因此資政新篇也從未實施

太平天國的內部統治也是腐化異常,原來以為是天國,後來才知道是一種禁慾的狀態,分男女兩營,不能同寢,夫妻父女都不可以住在一起,有私通者就殺頭,直到後來才逐漸解禁,但是王爺就可以三妻四妾,洪秀全大概四十多個吧

還有就是太平天國的國是沒有點的~我去過南京的太平天國紀念館就是瞻園吧,羅爾綱一個太平天國研究的外國人,見到一個他寫的紀念碑,覺得真厲害啊這個外國人竟然知道木有點~

還想再寫個不和太平天國相關的,一直很感動的粵劇帝女花,講的是長平公主和周世顯結婚後殉國的故事,最近看了老梁故事匯,竟然告訴我他們木有殉國,長平公主懷孕五個月病死的...這麼悽美的愛情被毀了,落花滿天蔽月光 兩心知慢嚥葡萄釀

秦檜秦檜其實最開始還是一個忠臣的,認為張邦昌不認為應該成為傀儡而繼續立趙氏後人(張邦昌就是好人沒好報這種的),硬抹著脖子去和金對抗被押赴北方,後面金反而金賞識他們,得到了在金的權利核心的重用,其實秦檜在這段如果只是當幕僚,秦檜或許後世不會有惡名,或者根本不會有名。南宋王朝建立。就致書金帥粘罕,與約和議,叫秦檜將和議書修改加工潤色。秦檜還以厚禮賄賂粘罕,使自己離開金國嚴密監視。在用計之後,金太宗把秦檜送給他弟弟撻懶任用,使得秦檜終於離開了嚴密的監視。這裡都是之前都是很好的一位大臣,盡職盡責,歷史車輪下能做的已經很好了。之後才是重點。秦檜回南宋後獻二策:南人歸南北人歸北和金國議和的文書,其實這二策中一策有些做的偏激,二策則是趙構最希望的一件東西,但是礙於朝野上下要打回北方的聲浪,所以只能暫時雪藏秦檜。其實這時候很多人都是類似於五毛黨一樣的思維,包括當時的四大名將,他們都只考慮軍事的可行性,但是沒有考慮到經濟的可行性,當時北人南遷,南方經濟壓力很大,而且各地勤王部隊有近百萬,這百萬輜重糧餉都是大頭,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所以根本打不了,加上宋太祖立國定下的武將不可交予重權同時軍隊剋扣軍餉,訓練不專,所以宋朝的北方大敗是軍事無力所致,這時候繼續打回去就是去送人頭的,不現實,統治者這時候還是很清醒的。想睡覺這時候秦檜遞來了個枕頭,先處理你小子表明一下態度後面的很多事都表明秦檜只是個有政治眼光和謀略的人,並沒有說他是個 奸臣(此時尚未成臣)


趙構這個人在歷史上其實是個很矛盾的人,他自己當了皇帝,但是一旦北伐成功接回二帝自己怎麼辦,而且軍事實力很弱,雖說南方有錢,紹興九年的紹興合議其實不是實力不夠,這次是趙構的個人顧慮所致,可惜這些武將都不懂這些,一味的忠君報國,口號一直是北伐迎回二帝,你要是手下有這麼一個貨你怎麼想,而且岳飛在從政從軍過程中不貪,不瀆職,而且體恤愛民愛兵,站在統治階級看,你要幹嘛,收買人心麼將士知道你不知道我,不是又是太祖時候擔心的事麼,而且我還沒理由懲治你。秦檜這個人其實就好比歷史上的和珅一樣,皇帝只要想睡覺了就給遞個枕頭,他這時候就替皇帝出頭了,一個莫須有搞死了岳飛一家,其實秦檜只是想把岳飛弄死,不殺岳雲的,是趙構加上的,其實這時候就是給趙構當了打手,還要揹負罪名,就和和珅一樣,最後家產不還是皇家的,而且皇家還撈了個好名聲,雖說趙構也沒個好名聲,他沒乾隆那麼有韜略。意圖太明顯。而後世為什麼要以為的加強對秦檜的黑化呢,因為下一代統治者需要對天下立威表姿態,收服民心保安定,老百姓說誰好我們就供奉誰,不管之前是我的敵人還是什麼的。政治需要而已。而後世很多朝代都是為了表明不會有這種奸相表明我政治清明。
段祺瑞 感謝我們的歷史教科書,對他的印象就是北洋軍閥,三一八慘案,袁世凱死後城頭變換大王旗中跳樑小醜之一。昨天看了《民國的憂傷》,才知道這個印象與真人相差多大。此君北洋三傑之一,一生清貧,性格沉默,唯愛下棋。迫清帝退位,反對袁稱帝,驅逐張勳,可謂三造共和。用人不疑,因為自己愛下棋,遇事基本上全權交給手下人去做。後來三一八慘案自釀苦果,手下人沒有授命就自行決定向衝破阻撓的愛國師生開槍。等段知道後趕到現場,長跪不起,於事無補。後來則食素終身,直至病逝。作為亂世梟雄,段祺瑞可謂少有的無慾無求。可惜一篇《紀念劉和珍君》,讓其永遠定格在窮兇極惡的血腥中,流傳後世。

孫中山,國共兩黨都奉為國父,小時候也很佩服,現在越來越不這麼覺得。他為了所謂的革命,沒有民族大義,與日本人暗通共同反清,承諾出讓大片大片的領土給列強(均有據可查),而且有刺殺宋教仁的嫌疑,二次革命動機不純,後期越來越獨裁...

高湛(《陸貞傳奇》)



  北齊第四任皇帝,歷史上高湛誅殺功臣、寵信奸佞、逼奸皇嫂、殘害同宗,荒淫無度,沉迷酒色,十分變態。總而言之,他不管做皇帝,還是做人,都毫無可稱道之處。



  電視劇中高湛卻是一個好人,而且對自己的國家也是盡心盡力,對女主更是愛到無法自拔,眼裡容不下其他任何女人,甚至差點拋棄國家,但又為了國家捨棄自己的愛情。好人和好皇帝他都當了,估計高湛自己也想不到:一千年後他成了情聖和明君。


陸令萱(《陸貞傳奇》)



  鮮卑族人,北齊女官,兒子穆提婆也是北齊高官,母子二人權傾一時。歷史上陸令萱干預朝政、多次謀殺朝中大臣,她操縱國炳整整八年,穢亂宮闈、貪汙納賄、奢侈享樂,使北齊王朝政治日益腐敗,終使北齊王朝君死國滅。



  電視劇中的陸貞(也就是陸令萱),卻是一朵白蓮花,無比善良且十分痴情,對權力也十分鄙視,與高湛譜寫一曲可歌可泣愛情讚歌。當然,陸令萱也絕不會想到一千年後,會有人為她歌功頌德。(於麻麻洗白的功力可見一般。)



宇文化及(《大唐雙龍傳》)



  隋末叛軍首領,公元618年禁衛軍兵變,弒君隋煬帝,他自稱大丞相,後率軍北歸,被李密擊敗,退走魏縣,自立為帝,國號“許”,年號“天壽”,立國半年,翌年被竇建德擊敗,擒而殺之。




  歷史上的宇文化及為人兇殘陰險,貪婪妄為,而且還是靠著楊廣寵幸才上位的奸臣,無論是軍事還是政治都是一塌糊塗,殺了楊廣篡位後,馬上就被竇建德滅了。



  電視劇中宇文化及卻武功高強,軍事和政治都是一流,像一個雄霸天下的霸主,還可能一統天下,只可惜最後淹沒在主角光環之下。更打動人的是,在劇中還有一段悲壯纏綿的愛情。



太平公主(《大明宮詞》、《太平公主秘史》)



  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生平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權傾一時。後因涉嫌謀反,被唐玄宗發兵擒獲,賜死於家中。歷史上,太平公主心計深厚,為人比較濫情,而且野心勃勃地夢想像她母親那樣當上皇帝,極力培植黨羽,插手朝政。後來在與侄子李隆基爭權時失敗。



  電視劇中太平公主一心恢復大唐神器,心地善良的離聖母只有一線之差,為人專情,只愛一個人,而且一心培養李隆基當上大唐的繼承人(編劇實在厲害,兩個掐的水火不容的人,竟然可以變成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耶律洪基(《天龍八部》)



  遼朝第八位皇帝,在位四十六年。歷史上耶律洪基為人昏庸,忠奸莫辨,迷於酒色,好漢文化。通音律,善書畫,愛好詩賦,貪慾享樂、不思朝政,可以說是遼國的宋徽宗。



  電視劇中耶律洪基為人雄才大略,知人善用,眼光不凡的發現了喬峰這個人才,一心擴大遼國疆土,引領著契丹族完成輝煌大業。



多爾袞(《孝莊秘史》、《山河戀》)



  清初攝政王,1644年指揮清軍入關,入主中原。歷史上多爾袞雖然對清朝入關做了極大貢獻,但當上攝政王后,誅除異己,將朝中反對他的人,一一清除和迫害。後更自稱“皇父攝政王”以淫威逼迫孝莊皇太后,欺壓順治皇帝。又頒佈了剃髮易服、占房圈地、投充逃人這些不平等奴隸政策,欺壓和殺害大量百姓。



  電視劇中,多爾袞有情有義,一心為她心愛的女人付出一切,盡心盡力輔佐順治皇帝,堪比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真是個絕世好男人啊。




多鐸(《孝莊秘史》、《山河戀》)



  多爾袞同母弟,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歷史上多鐸就是屠夫一個,他在率兵攻打明時,極度放縱士兵大肆燒殺淫掠,並製造了中國歷史上堪比南京大屠殺的屠城事件——揚州十日。根據保守估計,最少有80萬人死於這場屠殺。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多鐸。



  而電視劇中,多鐸英俊倜儻,單純,豪邁,勇敢又善良。對兄弟義氣極重,而且為人痴情,而且對天下也有一種悲天憫人的態度。最扯的是,《山河戀》裡,多鐸更是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在可惡的明軍手中,救下了可憐的漢人女子,真是讓我等淚流滿面啊。如此一個情操高尚的人,真想問揚州十日是誰幹的。(於麻麻你又贏了。)



乾隆(《還珠格格》、《鐵齒銅牙紀曉嵐》等)



  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乾隆當皇帝時,雖然被後世稱有著康乾盛世的美稱,但其實不過是他老子、爺爺給他種下的果實,坐享其成而已。所以他早期就只是中規中矩,而後來閉關鎖國、禁止火器、文字獄慘案到達歷史巔峰、廣徵美女、大興土木、三下江南(奢華程度遠勝楊廣游龍舟)等,後期全國各地更是爆發無數次農民起義,朝廷上下貪官無數。乾隆雖然不是什麼昏君,但也絕不是什麼千古明君。



  電視劇中的乾隆,可以說是上天下地無所不能,不僅輕輕鬆鬆打擊朝中貪官奸臣,連小老百姓的冤案他也有空解決。而且很多電視劇直接否定了乾隆跟文字獄的關係。反清復明的義士,更是被乾隆的魅力感染,投靠大清。總之電視劇中把乾隆刻畫成一個完美的皇帝,完美的到中國上下五千年,基本都找不到的這麼完美的皇帝。



李蓮英(《大太監》)



  慈禧時期的總管太監,被人們呼為“九千歲”,是清末最有權勢的宦官。歷史上李蓮英為人生性圓滑,干預朝政,收受賄賂,敲詐勒索朝中官員等。雖然沒有幹下天怒人怨、禍國殃民的“大事”,但也絕不是什麼好人。



  而電視劇的李蓮英可以說是男版聖母,就差說“存好心、做好事”等聖母話了。而且為國為民,用盡心力匡扶大清,而且性格單純,直言進諫。實乃大大的好人啊。



慈禧(《走向共和》、《十三格格》、《大太監》等)



  同治皇帝生母,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慈禧操縱朝政,一直打壓他的兒子同治皇帝,後來更是將光緒皇帝當做傀儡,還將清王朝唯一的希望恭親王奕欣給撤了。



  晚年更是混賬無比,大興頤和園,這是導致甲午之恥的原因之一,更是對各國卑躬屈膝,禍國殃民的典範,拋出了“寧贈友邦,不予家奴”的名言。



  電視劇中,《走向共和》有點小洗白,但仍然不妨礙它仍然是一部神劇。讓人無語的是《十三格格》為國為民、為大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形象。當然更牛的是《大太監》,此劇中慈安變成毒婦,賢王當了庸吏,太監化身菩薩;慈禧垂簾聽政是因為皇帝無能,選侄為帝也是因為選別人會惑亂國政。還做噩夢說有兩個強盜,一個叫英吉利,一個叫法蘭西!!!把安德海抱在懷裡痛哭流涕!!!!

近幾年的幾部電視劇實在令人是可忍孰不可忍了!!我必須跳出來吐槽!!

完全顛覆了真正的歷史!!求編輯手下留情還我真相!!

細讀《三國誌·呂布傳》,才知道在下對此人誤解極深!
多年來深受《演義》以及各類影視作品毒害,壹貫以為呂布不過是個「有勇無謀」、「無情無義」的粗人而已,今日始知他其實是個有勇有謀、極其圓滑、敢作敢當的硬漢!試略解讀如下——
一、呂布真如大家的印象般,僅僅是個「肌肉發達,頭腦簡單」的白痴嗎?
我們先看看 《三國誌·呂布傳》的開頭介紹——「 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 」這裡的關鍵詞有兩個——壹是「主簿」,貳是「大見親待」。
「主簿」是什麼官?是典型的文官!其職責包括:典領文書,辦理事務,大概相當於現在的「秘書長」,實為「 股肱要職」!如果您仍然沒有什麼概念,在下可以列舉三國時期極其著名的兩個主簿:壹個是陳琳,壹個是楊修!這下體會到此職務的技術含量了吧?現在我們再來看第二個關鍵詞,即 「大見親待」。這說明兩點∶首先,丁原是看中了呂布的文才而招他進入帳下,而絕非大家平時誤會的「找個夜場打手來劈友」;其次,呂布在這個職位上幹得非常好,深得領導信任!
有的讀者看到這裡,可能仍然沒有什麼感覺——不就是個小秘書長嘛,沒啥了不起啊——在下要嚴肅地建議大家,不妨任意(註意這個詞)問一位給市委書記當秘書長的先生,把老闆「伺候好」,而且「深得信任」是什麼樣壹個概念!根據在下觀察,哪怕就算是普通的政府部門的辦公室主任,在工作中要「大見親待」都是極其困難的!辦公室這活,誰幹誰知道啊!而呂主簿職場第壹個服務對象可是刺史(東漢時,刺史權力逐漸擴大,成為實際的地方長官)啊,諸位誰有信心能剛畢業就幹到省委書記的秘書長,然後深得好評的,記得壹定要——拉兄弟壹把,以後跟定大哥您了,您絕對會成為政壇的明日之星的╮(╯▽╰)╭

二、呂布是個「政治白痴」嗎?
來來來,老規矩,先看《三國誌·呂布傳》怎麼說。陳壽先生寫道,自董卓進京後,他實在是太囂張,自己的心都發虛,時時刻刻害怕別人想做掉他,於是請呂布擔任貼身保鏢。 「然卓性剛(脾氣暴躁)而褊(狹隘,記仇),忿不思難,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因某事對呂布不滿意,氣得抄家夥動手打人)布拳捷避之(幸好董卓不是「小李飛刀」,呂布閃得快,沒受傷),為卓顧謝(趕快跪舔之),卓意亦解(原諒了呂布)。」
高潮在後面,就在此事發生後,「卓常使布守中閤(宮中的小門,可泛指機要重地),布與卓侍婢私通(這個,地球人都知道啦)。」
大家品出點什麼沒有?沒看明白也不要緊,且聽在下娓娓道來。上述案例,至少說明幾點——

首先,呂布有著極其可怕的政治天賦,能夠迅速地取得新老闆的信任——要知道,他可是剛剛才親手把前任老闆丁原給黑了,沒幾天就被新老闆任命為「貼身保鏢」啊(董卓猜忌心可是很重的)!這個「混江湖」的硬實力,在下看得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
其次,「 手戟擲布 」事件中,在老闆在被呂布氣得抄家夥的惡劣情況下,呂布幾番花言巧語後,老闆居然當場就真的原諒了他,還對他信任如初!請特別註意後文「 常使布守中閤」裡面的「常」字! 咳咳——諸君誰有信心能做到?反正在下是打破頭也想不出這哥們是怎麼忽悠成功的(⊙o⊙)?
最後,高潮在於呂保鏢無比強大的心理素質!在好不容易剛剛哄得老闆對自己重拾信任之時,他想到的不是踏實苦幹鞏固地位,而是泡老闆身邊的小秘!在下真心是服了他了,無論是其可怕的政治天賦、強悍的危機應對能力,還是他的膽識(色膽包天)! ┻━┻︵╰(‵□′)╯︵┻━┻

三、呂布是個無情無義的混蛋嗎?
仍然是看回史料吧。 《三國誌·呂布傳》記載,在曹操把呂布打得馬上就要歇菜時,「 及太祖軍攻之急,布於白門樓上謂軍士曰:「卿曹無相困,我(自首當)〔當自首〕明公。」這段話啥意思?意思是「弟兄們是無辜的,曹操馬上就要打敗我們了,這個黑鍋我來背!」如果您是其部下,熱淚盈眶了有木有?!這才是好領導啊有木有?!現代社會幾乎見不到這麼有種的上司啊有木有?!
又,同篇傳記記載,呂布兵敗被曹操俘虜後,冷靜地對曹操建議道「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
從這幾句話中,在下非但沒有看到絲毫喪家之犬的搖尾乞憐,反而看到一股豪邁之氣縱橫紙上!即使是在小命完全捏在別人手裡時,他還能冷靜地找出自己與潛在客戶深度需求的絕佳契合點,並給出有建設性的建議!

那麼,曹操的反應如何?史書記載「 太祖有疑色(差點就被說動了)。」曹操何許人也?他可不是一般的心高氣傲——在他心目中,天下真正的英雄只有兩個!從他的遲疑來看,呂布至少算半個。如果不是此時被劉備點醒,差點就被說動了!
但是在《演義》中,羅先生卻把呂布寫成個貪生怕死的人,還特意杜撰安排了張遼罵呂布怕死的情節,實在是個大大的曲筆。

【結語】
和絕大多數國人的印象極其不同,呂布其實是個心思縝密,有勇有謀,政治天賦極高,政治嗅覺和平衡感極佳,危機應對能力極強,敢做敢當絕不把黑鍋扔給下屬扛,胸有縱橫天下之壯志的血性男兒,鐵骨錚錚之硬漢!

由此可見,當時人們「 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的評語,字字真切,絕非虛言!
其失敗的真正原因,在於性格弱點。陳壽的評論可謂運筆精當,入木三分,在下只得原文照錄——
「評曰: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實際的軍事才能不足),輕狡反復,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
溫侯其人,固然可恨,然亦可歎!

我相信,冰冷的歷史背後,總會有一絲溫暖。

永淳二年,關中大旱。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帝后二人帶著帝國的政府班子移駐東都洛陽逃糧荒。不過,皇帝逃荒不能叫逃荒,總歸要有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封禪嵩山。此時的高宗的頭風病已經很嚴重了,走到嵩山腳下,他已經爬不上去了,由於腦子裡的血管瘤壓迫視神經,眼睛已經接近兩眼一抹黑的境地。這時,一名外國醫生、景教徒秦鳴鶴提出了放血療法,簡言之就是用銀針刺高宗的天頂。武皇后急了:“混賬,怎麼敢扎皇帝的頭?拉出去砍了!”三國時期,曹操就因類似事件處死了華佗。不過,好在高宗抱定“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讓秦鳴鶴試了一把,居然緩解了一下高宗暫時性失明的症狀。司馬光在編《資治通鑑》的時候以儒家傳統的觀念臆斷,武皇后此刻阻止施治,意在巴不得高宗早日崩御。當然,要是秦鳴鶴一針下去扎死高宗,司馬溫公估計又要想當然地認為,武皇后明知有奸謀而不制止,顯然別有用心。但是,這個道學家好像選擇性遺忘了自己後面的記述:高宗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望著妻子武皇后連連驚呼:“我看見你了,我看見你了!”而妻子武皇后,抹一抹眼角的淚花,急匆匆地跑出去扛了一百匹絲帛給秦鳴鶴。或許是武皇后要給丈夫祈福沖喜,於當年十二月四日宣佈改元“弘道”並特赦囚犯。但是,衰頹的生命終究再難挽留,是日晚,唐高宗喃喃低語著“為什麼上天不多寬限我幾個月,讓我在長安的土地上嚥下最後一口氣呀!”告別了這個龐大的帝國和與自己相知相愛、相攜又相敵的妻子,武皇后。在他留給唐帝國臣民的最後一份命令裡的最後一句是這樣說的:

遇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后進止。

有人說,這句話是武皇后授意擬詔書的侍臣加上去的。然而,高宗將國事託付給共同主政二十餘年的妻子,既有出於政治穩定的考慮的因素,也不乏幾分老夫老妻相濡以沫的默契。儘管,在帝國的宮廷裡一切都是不純粹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令人感到溫馨的地方。不管歷史如何定論,即便武皇后給高宗寫的洋洋灑灑五千言的《述聖碑文》有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謊言,起碼還有那百分之一的真情。

幾十年後玄宗朝的才女李季蘭有一首著名的《八至詩》,我覺得當可作為高宗夫妻的註腳: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曉木曰兮歷史系Ljl


顛覆的真相,那就講個血腥的吧!李自成兵敗山海關之後撤退回陝西,半年後清軍進攻潼關,眾所周知潼關是西安的門戶,所以李自成派馬世耀在此與清軍決戰,開鑿了三條壕溝阻擊敵人,血戰數日李自成精銳略盡,但是清軍有紅衣大炮(耿精忠,尚可喜的傑作)所以最終還是戰敗,潼關淪陷,之後根據《明史》記載是英王阿濟格發現已經投降的馬世耀是詐降而暗通李自成,所以誘殺了馬世耀!但是根據當地的《潼關鎮志》記載實際上被誘殺的不只是馬世耀而是其部下七千人!當時記載是假意宴飲而誘之繳械,之後盡屠之!大家可以藉此一窺滿清的德行了,連後來清史都直言英王阿濟格強忍嗜殺!


萬歲1148858845


歷史告訴我們秦檜是奸臣、投降派。而趙構是昏君,害怕岳飛迎回二帝,失去他的皇位。但是大家所不知道的是:

一、趙構從末排斥北伐,否則岳飛根本無法統領十萬兵馬,並且取得先後四次重大戰役“健康戰役”、“襄漢戰役”、“郾城大戰”、“潁昌大戰”對金國正面對抗(騎兵野戰為主)的勝利。

二、迎回二聖是趙構所提,後期岳飛迎合趙構也不提二聖,稱宋欽宗“天眷”。

三、岳飛被殺,是議和的結果,主謀是金國派來的內應秦檜。《大金國志》卷7和卷24記載:金國天會八年秋,金國上層在黑龍江柳株開會,議定讓秦檜做為金國的內應潛回南宋。在這次會議上有人首先提出派張孝純,粘罕認為不妥,言道:“此人河東失節,人誰不怨,便去如何得位?得志,唯有檜可用”。在金軍再次南侵時,秦檜做為金國撻懶軍的“隨軍轉運使”南下,在金軍圍攻楚州時,秦檜曾為金軍寫檄文勸降楚州軍民,被楚州軍民嚴辭拒絕。秦檜運用親屬關係積及勸說各城守將投降,在他的斡旋下,秦檜的岳父獻撫州,秦檜的妻弟獻洪州,秦檜岳父的哥哥獻袁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28和卷29、《大金國志》卷13)。1130年,四年前被金軍俘虜的秦檜,忽然攜全家南歸,他的目的就是促成議和,然而世人不知的是金人手中的王牌根本不是二聖,而是趙構的生母韋賢妃。

四、在秦檜之前,趙構連換十幾任宰相,唯獨秦檜在岳飛死後當宰相穩如泰山,原因很簡單,金人同意議和的首要條件就是秦檜不倒。否則免談。

五、趙構提出迎回二聖純粹為了民心,後期再也不提,只有他和秦檜知道趙構議和的目標是他的生母韋賢妃。岳飛也迎合他在奏摺中改口稱“迎回聖眷”。

六、金人開始的目標並非岳飛,議和也沒有進展。後來因岳飛四次大勝,“憾山易,憾岳家軍難”是金人一致認識,濠州之戰中金兵大勝張俊部(岳飛沒參加而是後面趕來),後看見嶽字旗聞風而逃過江就是明證。另外1140年岳飛的軍隊與韓世忠的軍隊收復了大量的失地,對兀朮盤踞的東京(汴州,今開封)已形成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六面包圍。後來岳飛的岳家軍又取得了郾城大捷,之後又在潁昌之戰中大敗金軍,在1140年八月十七日岳飛收到十二金牌時,岳飛已三面進逼東京,正面部隊已抵達朱仙鎮,距離東京不過二十公里,同時金兀朮已率部逃出東京渡過黃河,換句話說,東京已是空城,不出兩日宋軍將攻克東京,收復黃河以北(開封緊挨黃河)。但岳飛撤回後,金兀朮派偽軍重新佔領了東京。岳飛潸然淚下:“十年之功,毀於一日”! 金人不得不把目標轉向死敵岳飛。並同意歸還趙構生母韋賢妃。

七、在秦檜的擔保(性命?)下,趙構和金人一拍即和,岳飛死,趙構生母韋賢妃被金人送回。

八、1115年秦檜病逝,史書上寫等秦檜一死,趙構長出一口氣說:從此以後,靴子裡不用再藏匕首了。可以看出秦檜絕不僅是奸臣,還是叛徒和賣國賊,連趙構也必須提防他。

九、此後金國內亂頻生,已無力進攻,北面蒙古、南面西夏皆虎視耽耽。故南宋苟活一百多年並非“紹興和議”之功。甚至岳飛若繼續北伐,雖不能保證獨力(南宋)滅亡金國,至少還可收復大部分大好河山,進而在後期可以與蒙古分庭抗爭。

十、秦檜第一個目標是誣陷韓世忠(曾派人喑殺秦檜)謀反,他派岳飛和張俊巡視楚州,但岳飛不肯誣陷韓。岳飛死後,他馬上對一同害死岳飛的張俊下手,迫使他交出兵權。

十一、南宋“中興十三功”對岳飛的“健康戰役”、“襄漢戰役”、“郾城大戰”、“潁昌大戰”隻字不提,緣自趙構、秦檜等不遺餘力篡改歷史,抹殺岳飛戰功的努力。根據宋史記載秦檜擔任宰相十四年且“兼修宋史”,但還有很多東西被記錄下來無法抹去:《浪語集》卷22《與汪參政明遠論嶽侯數》:逆亮南寇,胡人自為“岳飛不死,大金滅矣”之語;金章宗在1206年招降南宋大將吳曦叛變的詔書中寫到:“且卿自視翼贊之功孰與岳飛?飛之威名戰功,暴於南北,一旦見忌,遂被參夷之誅,可不畏哉!”

十二、趙構為救生母韋賢妃不惜任由秦檜操作殺死岳飛,甚至還篡改生母韋賢妃的年齡(增大十歲)以掩蓋她受辱的事實,實為葬送南宋王朝的第二大罪人,秦檜賣國通敵、陷害忠良、傾覆南宋的罪行堪稱鐵證如山,證據確鑿、不容否認!因此岳飛冤案的主謀正是秦檜而不是趙構!


明月山脈


1: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殺兄弟。

2:岳飛風波亭冤案的主犯是宋高宗趙構。

3:建文帝肯定是被朱棣殺害後毀屍滅跡,然後宣稱“失蹤”,以便於朱棣當皇帝的順理成章。

4:屠城是勝者為王的常用手段。朱元璋也是靠屠城打敗張士誠陳友涼的。與清軍的屠城是一個類型的行為。要譴責清軍的屠城,就應該同樣對待朱元璋的屠城(例如朱元璋下達給徐達的關於無錫的屠城令,就至今保存在南京博物館)。


景新59


歷史上被顛覆的真相其實沒有那麼多,更多的不過是立場不同帶來的描述角度不同,以及真相的完整程度不同而已。

但是,悟空大V們扯淡的心是騷動不止的,道聽途說的本領也是高強的。所以,在被回答下,有很多所謂“顛覆的真相”,我是來打臉的,把他們顛覆回去。

第一,禪讓制的真相

有大V說,“儒家推崇無比的古代禪讓制,其實只是權力鬥爭的遮羞布。堯帝在失敗後以百歲之齡死於遠離國都的山谷,舜帝同樣死於蠻荒之地九嶷山”。首先,這一記錄來自晉國國史,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竹書紀年》,有“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的記錄,另外《韓非子》也有涉及。

儒家真心是個黑鍋王啊。幫幫忙,儒傢什麼時候推崇禪讓制了?儒家要的是盡復周禮,人家是要家天下好不好。推崇禪讓制的是墨家啊!墨家啊!墨家一直在幹禪讓的事情好不好。顧頡剛的《古史辨》第七冊裡也明確有:“這是墨家為了宣傳主義而造出來的”。

那麼禪讓制到底存不存在呢?這事真心得靠考古。於郭店一號墓的《唐虞之道》及《窮達以時》與《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中收錄的《容成氏》和《子羔》都言及上古的禪讓。其中,《唐虞之道》還明確將禪讓制度與利天下的觀念聯繫起來:“堯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也。禪而不專,聖之盛也。利天下而弗利,仁之至也。”

實際上,上古帝王的禪讓,從根本上來說,是華夏和東夷兩大集團的“兩黨政治”,兩大集團建立在共同打擊苗蠻集團的戰鬥友誼的基礎上,雙方輪流執政。如同今天的美國的兩黨競選一樣,權利的更替必然不可能是和善的,但是絕對不是一個接一個的政變。不然兩大集團早就分崩離析,拉起人馬懟起來了,還哪裡來的良好局面?

第二,竹書紀年這本書

自打這本書被發現啊,那簡直就是民科的心頭寶啊。動不動就說“歷史的真相”什麼什麼的。幫幫忙,哪個歷史學家敢說竹書紀年一定是信史?最多隻是說武王滅殷以後的可信度較高而已。而且,竹書紀年是晉代盜墓者挖出來的,經過整理,而且戰國文字很多都失傳了,當時又沒有現在強大的考據手段和工具。最要命的是,這本書在宋代還“亡佚”過!南宋、元、明、清各朝代都出過各種版本,一直到1981年王國維對這些版本進行綜合校訂才得出現在的公認版本。幫幫忙,誰能告訴我這本書的歷史價值一定比史記高?

一個顯然的栗子就是伊尹放太甲這一段。竹書說是政變,伊尹流放了太甲,太甲回頭殺了伊尹完成了王子復仇記。看起來似乎這段更真實,符合我們對權力的一貫認知。實際上呢?現代考古工作對不同地區出土的商代甲骨文的破譯,發現整個商代伊尹都是師權的象徵,地位尊崇,並且有伊尹放逐與迎回太甲的記載,並且整個商代伊尹的後人都有很高的地位與權力。基本上說明竹書這一條是扯淡的。

第三, 秦末起義大潮中,沛縣的父老起義時,公推的首領其實是蕭何,曹參

我草,我第一聽說起義這種事情還搞全民公投的!沛縣的父老鄉親,大家一人一票決定造反,然後推出售蕭何和曹參做首領。哈哈,誰比誰傻啊!再說,憑什麼是他們倆啊,縣長還在呢好不好?這事都不值得多說,隨便百度一下就可以了。

第四,秦檜是金國派來的內應

這一論斷充分體現了南宋集團集體的低智商,以及政治工作水平的落後。這種國家簡直就是廢物啊,死了算了,怎麼後來還抗了十多年蒙古人呢?

大兄弟啊,看書要認真啊!什麼時候《大金國志》這種東西都能拿來當正史了!這種作者連他媽名字都不敢寫的東西都能拿來當正史了!還有天理嗎?那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也可以寫進歷史教科書了吧?

第五,在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嘉定三屠”,其劊子手其實並不是滿人,而是漢人李成棟

我去你媽的滿清野豬皮洗地者。“各處文武軍民盡令剃髮,儻有不從,以軍法從事”不是你們野豬皮家發佈的命令?李成棟當時不是你們豬皮家的高級將領?他難道不是屠殺有功被提拔成江南巡撫?下流!無恥!孫子!


你們啊還是要多看看書,多漲點姿勢!不要騙人!騙人是不對的!!


郝子曰


說實話,顛覆的歷史真相太多了。

如暴虐無道的紂王,根本沒那麼殘暴不仁!

開創盛唐貞觀之治的唐太宗也並不是那麼賢明!

李淵長子李建成不是那麼無能!

康有為是個貪圖享樂的好色鬼!

還有……

歷史是人寫的,所以總會有很多的錯誤和偏見!如果你能瞭解這些之後,或許會毀三觀!


么么龍


真相?假相?又有誰能辨的清呢?

比如,三代之時,禪讓為主。但是也有傳聞說,舜囚禁了堯八年之久,中間還把堯的兒子丹朱全家滅族,只是為了防止丹朱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後來還殺了禹的父親;禹即位後更是把舜放逐到了湘水,舜抑鬱而死。參見《竹書紀年·五帝紀》。

是真相還是假相?我也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