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皮西施當招牌,看山西農村大媽賣麵皮生活咋樣


這位正在壓制餄餎面的男子名叫淮永紅,今年42歲,是山西省萬榮縣北薛朝村人,和母親妹妹一起在萬榮縣的西景村趕古廟會。

這是淮永紅的母親今年已經62歲了,她在兒子的餄餎面旁邊賣著涼粉,粉皮,麵皮等小吃,中午11點鐘,吃飯的人不是很多,大媽在用石頭制的廚具在搗蒜泥,她說搗出的蒜泥好吃。

站在大媽身後的是她的女兒,今天攤位生意忙,兩個人忙不過來,平時出攤就是她和兒子還有老伴一起來,因為今天老伴在家裡要賣桃子,所以叫來女兒幫忙打下手。

淮永紅說:1995年他曾在萬榮縣城經營過7年的飯店,因為縣城裡經營飯店費用大,欠賬多,所以7年下來幾乎沒有賺到多少錢,到現在都20多年了至今還有3萬多元的欠賬收不回來。2002年他就開始和父母趕集上會賣餄餎面,涼粉,麵皮,這樣的小生意雖然辛苦,但是可以收到現款,至少沒有欠賬的麻煩。

他們一家人每個月就在萬榮縣附近的農村集市和古會上擺攤賣飯,淮永紅告訴小編,每個月他們要出27天的攤,逢上古會生意比較好,他就很辛苦,今天西景村就是個古會,昨天晚上他只睡了3個小時,從晚上12點就一個人起來加工麵皮,涼粉,粉皮,妻子在萬榮縣城打工幫不上忙,父母年紀大了,這些個準備工作就全落在他一個人身上了。


早上5點鐘他開車拉著母親和妹妹來到這裡擺攤,這樣辛苦就是為了多賺點錢,畢竟一家人要生活,還要供養兒子和女兒上學。做過廚師的淮永紅後廚的飯菜他幾乎全會做,這不他又在幫著母親切面皮。

淮永紅的妹妹已經成家了,今天來替爸爸給哥哥幫忙,她的主要工作就是為客人端飯和算賬收錢。農村人吃早飯一般在早上9點鐘左右,她說這個時間段比較忙活。

大媽的腿腳已經不太好使了,她就坐在涼粉攤位上抓涼粉,麵皮,和粉皮。她說在這一帶賣涼粉三十年了,因為她的涼粉,麵皮好吃,所以她的顧客很多,集市上吃飯的農民幾乎全認識他,她往這裡一坐就是個活招牌,有人笑稱她是麵皮西施,大家就是奔她來的。孩子現在賺錢也不容易,只要能幹動就要繼續幫他幹活。


淮永紅和媽媽很厚道,只要吃飯的農民有要求,他們都儘量滿足,有的客人覺得飯裡少了調料,他們就會讓客人自己根據口味自己添加,甚至還會在添點麵條,麵皮和涼粉,保證讓客人吃的滿意。一位胖胖的男子吃的快結束的時候又來到攤位上自己動手添點自己喜歡吃的東西。

現在他們一碗熱餄餎面是6元錢,涼粉,麵皮,粉皮都是4元1碗,大媽這邊生意很不錯,她說今天是個陰天,要是晴天生意更好,一天忙的幾乎沒有休息時間。淮永紅家裡還有8畝桃樹地,平時還要種植和管理。

淮永紅說:前半年他的攤位上就是餄餎面,涼粉,麵皮,粉皮,到了天氣冷的後半年,他家的攤位上就是熱餄餎面和羊肉泡。最多一天都能賣到3000元左右,平時在1000元左右。辛苦一年趕集上會能淨落上10萬多元,也算個高工資,他很滿足。

萬榮的農民都很喜歡吃淮永紅的餄餎,涼粉,麵皮,他家的攤位上總是食客爆滿。淮永紅忙的沒有休息時間,他說這樣一直要到晚上舞臺上的大戲唱完才能收攤,小編提醒他注意身體,他說平時趕集能睡7個小時,只有古會才會這樣特別辛苦。【想看更多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