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董大院:具有家國情懷,令人尊敬的家族,抗戰中他們捐一架飛機


距雲南騰衝縣城9公里有個西董鎮,這裡人們大部分姓董,祖上是明朝洪武十五年來雲南騰衝開屯戍邊將士,明朝末年董姓又從縣城來此定居,有了“董官村”,至今村史已經有300多年。

董官村的祖先是南京人,跋涉幾千公里來此為國家鎮守邊關,董家到了第十四代開始經商,歷經三代人努力和打拼成為騰衝的首富。由於董官村位於騰衝城西,於是村內董姓富商被民間稱為“西董”。

“西董”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家族,兄弟幾個非常勤奮,既聰明智慧,又吃苦耐勞,從清末到民國,他們開設了十幾家大商號,做珠寶、礦山、紡紗和跨國貿易,是西南的翡翠大王和紡織大王。

然而西董家族又是愛國商人,在抗戰期間,他們兄弟集資200萬捐獻一架飛機,在騰衝光復後的“國殤墓園”的修建中,大部分資金也是由他們捐獻的。

“西董大院”就是董家幾個兄弟在清末民國時修建的宅院,當年耗資巨大,歷經40餘年才修繕完畢,現在依然完好的保存下來,幾個院落相連,成為當地最有名“西董大院”。

據當地人介紹說在滇西抗戰中,遠征軍第54軍軍部就設在西董大院,而54軍軍長闕漢騫就住在這個院子裡。

這是當年遠征軍進駐西董大院留下的醫藥箱,在騰衝戰役中,遠征軍付出了巨大犧牲,戰後由李根源先生提議,由西董等愛國商家出資修建了國殤墓園,來安葬和悼念這些為國犧牲的人。

西董大院現在經過簡單修復已經已經對外開放,接待遊人參觀並不收門票,在幾個院落裡可以看出當年富家生活的一些影子,這是房角處一個並不引人注目“壁爐”,竟然是當年為了融化白銀的冶煉爐,是將細小的銀塊融化成標準大銀塊用的。

這是牆壁上槍眼,當年董家為了抵禦土匪侵襲而建,滇西抗戰中時54軍的警衛使用,這樣的槍眼西董大院圍牆上有多處,都是當年修建的。

據說當年修建西董大院,使用很多用當地火山石打製的石塊。為了保證質量,要求每個工匠每天只能打製一塊石頭,如果你打製兩塊,第二天就不用你做了,要的是保證質量,精雕細琢。

西董大院很多木藝保存完好,是聘請當時最有名的劍川工匠製作的,使用在門窗、廊壁上,非常的精美,由於整個院落歷經四十餘年才建成,現在看來整個工程不僅浩大,也是歎為觀止。

中國歷史上成功的商人很多,但西董大院的不同,是他們在一個特殊的年代裡承擔了自己的義務與責任,一腔熱血,家國情懷,這是一個值得人們尊敬的家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