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貧寒的農村人該怎樣教育孩子?

meng0130



我就是那個出聲貧寒的農村人,我們老家那時候都窮,靠天吃飯,父輩們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收成不好的一年我們就吃黑麵膜,高粱飯,蔬菜就只有土豆和野菜做的漿水酸菜,幾乎不怎麼見葷腥 ,種點菜籽打點油,都是用筷子蘸一點淋在鍋裡,好不容易家裡有客人多倒點油炒的菜那個香呀!

即使在這樣連買一包鹽都要賒賬的情況下,父母還是言傳身教地教會了我們勤勞 善良、吃苦耐勞、堅強樂觀等諸多好的品質。

不管貧窮或者富有,孩子都是父母的縮影,想讓孩子勤勞,你必須戰勝懶惰;想讓孩子好學,你必須有活到老學到老的做派;想讓孩子堅強,必須捨得讓他嘗試更多苦澀……


Lydia康康


人的出身是沒有辦法選擇的,能選擇的是自己如何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做為一個農村出身現在仍然生活在農村的人,在對待自己的孩子的時候我是這樣做的。我有一個四歲多的女兒和一個一歲半的男孩。我們夫妻兩個都是大學生也都是農村出身,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媳婦可能比我更有經驗!因為她是一名中學的老師。所以我就談談我們夫妻兩個對教育孩子的方法!



首先我們教孩子要懂吃飯的規矩!包括吃飯時候要先讓長輩的動筷子,不挑食並且吃飯的時候要準時,吃多少要多少並且不能夠剩飯要把碗裡的米湯啊麵條啊吃乾淨,不能拿筷子亂翻菜,吃過飯要自己打掃餐桌。

其次就是說話得有禮貌!不能打人罵人有什麼事情可以跟我們商量。比如想要買什麼得跟我們說明你想要的理由!去超市買東西吃的和玩的只能每樣來一個。如果家裡有的還哭鬧了要再買,我們就會帶她離開回家看看家裡面的那個和超市一樣的東西。這個時候不打也不罵他!那樣對他她不公平我們三十好幾了她才四歲多。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是平等的!

最好在學習上她畢竟才開始上了一學期的幼兒園。我們也從來沒有要求她必須的學會這了學會那了!我只要求她能夠每天在學校吃好玩好就好了。不像我小時候天天為吃飽飯而偷瓜摸棗的!想讓她留一個美好的童年回憶。為了孩子的成長我們夫妻兩個都會陪伴她們姐弟一起成長!不能為了掙錢讓他們成為留守兒童!出不完的力氣,掙不完的錢。只要孩子們健健康康就好,他們現在還不知道貧窮富貴是怎麼回事呢?這都是大人們強加給他們的觀念!


豫東小農


樓主的這個問題問到我的心坎上了。1971年,我就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裡,六歲的時候,父親去世,母親身體又不好,我是在哥姐們的勞動扶養下長大成人的。由於家庭極其貧困,我只唸到初中便回家務農了。

雖然我只讀到初中,但我深深知道沒有文化知識的重要性,成家立業之後,發誓要努力掙錢,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好好讀書。

可喜的是,我的兒子學習很用功,成績一直都不錯,升學考試成績很好。我心裡非常高興,一心計劃將兒子送到柳州市的一所中學讀書。

去柳州報名的那天,學校要求重新考試。由於兒子在讀小學時沒有上到英語課,結果英語考試交了白卷,就這樣被學校給退回來了。

我當時有些氣不過來,馬上打電話詢問兒子的班主任,為什麼不教孩子們英語?班主任的回答是:學校里根本沒有英語老師,無法跟孩子們上英語課。



這讓我意識到了農村教育與城裡教育的差距,假如再讓兒子繼續留在農村讀書,真的會永遠掉隊了。於是在縣城找到了一所好點的中學,與妻子一道邊打工邊送孩子讀書。當時我的舉動也遭到村裡人的議論,說我這是“陪太子讀書”。


我也不在乎別人東家長西家短的議論,堅持在城裡陪讀六年。兒子初中畢業上了高中,最後上了大學,我的心裡感到一絲欣慰,覺得我的選擇是正確的。


鄉村怡農


就我們村的現狀來說,縣城的幼兒園是有錢人才能上得起的,而且學前班加上五個年級共三十二人,其中老師八位,有時候低年級可以在一個教室裡上課,這些學生部分初中畢業就打工去了,能夠到高中畢業就是家庭條件好的,三五年出一個大學生,如此的環境也養育了一批人:

一,我們鄰居家的小孩子,他們家就他一個兒子,兩個姐姐初中畢業打工供養弟弟上大學,他從小到大沒有下過地,下地的都是大人們的事情,父母省吃儉用,上了一個高職類院校,現在天天在家參加各類考試,考了五年老是差幾分,看穿者打扮是城裡人,但是經常在老家看書複習考試。

二,一到農村,好多小孩在馬路邊玩的,打打鬧鬧的,這些孩子自小父母幹農活或者外出打工顧不上,吃飽就行放任自流,習慣性的外邊亂扔石子、亂丟垃圾、到處大小便、三五個抱成團今天摘誰家的蘋果、明天搶那個小孩子的好玩具等等。

三,我一個親戚家的表妹,一見到他全身起雞皮疙瘩,上了幾年高中大學也沒有考上,說話走路學的某明星嗲聲嗲氣,三十幾的人到現在沒工作,送禮的人很多,但是嫌棄這個沒學歷那個沒房子。

面對這樣的環境,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應該從哪裡做起呢?望大家出謀劃策!


禾老五


能問出這個問題的人,我認為就能教育好孩子,因為起碼有了教育孩子的意識。很多農村人,根本沒有這想法,孩子是順其自然來的,也是順其自然長大的。孩子若能學習好考上大學,全是靠自己努力。

說到教育孩子,這是一個大課題,城市農村都如此。若要教育好孩子,首先是讓孩子有個好的品行。否則,孩子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感恩,長大後不孝順父母,還不如不養。這點,言傳不如身教,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身上的不良習慣,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你整天出去打麻將,還能怪孩子不學習貪玩嗎?



其次,不能溺愛孩子。

孩子可以寵,但不能溺愛。農村的孩子,要讓他接受自己的身份,體諒父母的辛苦。否則,孩子長大後,好逸惡勞,眼高手低,父母會有操不完的心。我一表弟,快四十了,工作不好好幹,也不結婚,整天混著,都是父母溺愛的結果。



第三,讓孩子多讀書。農村的父母,沒讀過太多書,也無法幫助孩子學習。但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支持孩子讀書,如為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農村學校教學質量不好,無法讓每個孩子考上大學,但至少應讓孩子讀完高中,有個高中畢業證。這樣以後孩子想學些什麼,基礎知識就夠用了。



做父母的,都有望子成龍的心,而實際上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所以,不管孩子將來有多大成績,或者普普通通,只要他能做個好人,知道孝順父母,那麼對孩子的教育就是做好了。


紅茶絲語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如果一個出身貧寒的人,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當前的處境,那麼是有資格再教育孩子的,讓他們明白努力的好處,讓他們知道的奮鬥的人生是有希望的,讓他們覺得,好好的讀書,未來一定能夠改變命運。



當然窮,很多情況是天生的,所以我們也不能怪上一代,畢竟不是一個年代,不是一樣的機會,沒有同等的條件,要說出身貧寒,那是無法改變的,但是想通過下一代來改變,就是得注重下一代的教育。其實無非就是有兩種情況,一個是努力改變命運,一種是等著拿著低保坐吃等死。



不可否認有這樣的窮人,就是那些補貼,拿著低保,也可以過日子的,對待孩子的方式也一樣,讓他們也不用辛苦努力,生活低保也有保障,自己懶,那就大家都懶,還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孩子看到的就是一個懶惰,好吃等死的人,又如何身體力行的教育呢。



另一種就是為了生活繼續奮鬥,就算是窮,但是還是努力生活,去改變,去為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給他們儘可能的得到想要的東西,這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因為孩子們看到一個努力的父母,又會放棄自己的將來麼?

要說方法,技巧,農村的農民,對於孩子的教育,無非就是給他們創造機會,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教育。身體力行最能感染人。


農村那些事


對於孩子的教育 ,儘管我們是農村人 ,但是也必須得努力讓孩子過上好的生活 ,以及接受好的教育 ,但是很多人往往忽略了教育的本質 。

教育是在於傳遞文化 ,讓我們的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文化教育 ,知識學識 ,而不是比拼在哪兒上學讀書 。


那麼我們農村裡面的人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呢 ?

儘管有一些學歷不高的例子 ,但是要讓孩子知道那永遠是少數人 ,但是我們最先也應該讓孩子知道我們的貧窮 。

而不是一開始就把孩子富養 ,根本沒有讓孩子認識到我們的最基礎最基本的情況 。

所以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我們的基本情況 ,然後才能夠讓他下決心要通過學習改變命運 。


畢竟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機會比較大 ,如果其他事情通過來改變命運的機會不大 。

所以我們應該多多鼓勵孩子多讀書多用功 。

首先是要讓孩子體驗到農民的辛苦 ,畢竟很多人都是吧自己的孩子當成寶一樣 ,捨不得讓他們的孩子半點苦頭 ,。那行呢 。

所以對於孩子的教育 ,我們要重視 ,但是更加要重視的就是我們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


懂農帝


人窮志不窮,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相信80後的這一代,農村小時候都吃過苦,受過窮,現在為人父母了,我們又該如何教育我們的孩子,而且還有很多人,日子現在也過得緊巴巴,雖然掙得錢多了,但花費的也大。

那麼在家庭條件不富裕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教育我們的孩子呢?

第一,讓孩子好好學習,畢竟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所以功課不能落下,其實孩子的自尊心也很強,別的同學比自己吃的好,比自己穿得好,但是孩子學習好,就不會感到自卑,同樣會得到同學們的認可。

第二,不與別的同學進行攀比,讓孩子知道,讓孩子理解,自己的家庭條件差,父母負擔重,不可能和別的孩子一樣,要什麼就買什麼,讓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掙錢的不易,珍惜每一分錢,告訴自己的孩子,別人的東西再好,都是別人的,不是自己東西莫伸手,如果實在需要,可以告訴父母,我想父母也不會虧待自己的孩子的

第三,讓孩子從小接受挫折教育,培養孩子頑強的性格,絕不能寵著孩子,放羊式管理,雖然看起來對孩子不公平,其實這樣對孩子以後的發展有益無害,讓孩子的內心變得強大。

第四,也是一個新的問題,就是遊戲,現在的遊戲太具有誘惑力了,別說是孩子,就是有些大人都沉迷其中,還有現在的手機遊戲,不是禁止孩子玩,當然,也禁止不了,現在老師都把作業發到手機上,還有相關的學習軟件,所以,對於做父母的,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不適合孩子玩的遊戲,絕不能讓他去玩。

窮人的孩子,不比別人低。百年大計,從娃娃抓起!


鄉村小二哥


小的時候,我家的房子很破,很多時候都是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牆體還有一條大裂縫,廚房又矮又黑,用木頭頂著房頂,那時候房子都蓋不起,想蓋房子,得自己想辦法去拉磚,沒錢怎麼辦?用人剩下的爛磚。我有兩個姐姐,在我上學前甚至是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還穿著她們留下的衣服,別人都叫我“三妮”,那個年代,農村人都沒錢,改革開放的春風還沒吹到農村,思想保守。

儘管家裡很窮,但我的父親依然選擇在我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把我跟兩個姐姐送到縣城私立學校上學,真的是應了那句話,再窮不能窮教育。我父親小學沒畢業就不再上學了,他的兄弟姐妹多,總想著為家裡減少些負擔,但是,父親文化不高,對我們的教育卻從不放鬆,教不了我們文化知識,就教我們如何做人,在父親那裡,我學到了太多,在現代社會中依然堅持的為人原則,感謝我的父母。

或許有朋友覺得我在編故事,難以想象,我不會去辯解,因為那是我的人生經歷。說這麼多的目的就是,出身貧寒並不能意味著什麼,或許因為出身貧寒,沒有太多的文化知識,但是,農村人最質樸的、最純真的品質,一定要教給孩子,或許以後他會隨波逐流,但在他接受這些品質教育後,總會在心中留下美好的記憶,他的人生也將不會有太多遺憾!


生態農場養殖達人


首先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教育孩子和是城鎮還是農村出身沒什麼太大關係,不管是出身哪裡,家庭狀況如何,對於孩子的教育都是應該本著一個正確的方向來進行的。教育與家庭出身無關,我們是要從思想上去灌輸、引導孩子。所以家庭教育的和父母的思想認識是很有關係的,如果教育孩子出現問題與家庭出身無關,但和父母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的。

教育孩子需注意以下幾方面:

1、教育孩子,首先作為孩子的父母,要具有正確的思想認識,這樣才能灌輸孩子正確的思想,家長的思想認識存在問題的話,那麼孩子必定也會收到影響。

2、好的氛圍,對於孩子的心裡成長也很重要,和睦的家庭氛圍,會令孩子的性格更開朗,心裡更健康。所以父母需要注意自身的行為,為孩子創造一個快樂的生活環境。

3、可以讓孩子多和一些品德優良的孩子接觸,交朋友,受到對方的影響,提高自己。

4、父母要教育孩子從小學會懂禮貌,知道尊重別人,這是最基本的教育,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分辨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可以正確的處理身邊發生的事情。

5、 農村的父母,不要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要一視同仁,不可偏心,這樣會對孩子造成傷害,伴隨年齡的增長,這種傷害會隱藏在孩子心裡,影響她們的性格等。因為每個孩子心靈都是無暇且脆弱的,都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愛,所以重男輕女的想法要不得,這樣會影響到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

6、不要動不動就打罵孩子,這是一種不正確的教育方式,暴力永遠不能由根本上解決問題,相反,往往還會令問題更嚴重,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一個存在暴力的家庭,會導致孩子,在內心裡有恐懼、叛逆,性格也會變得暴躁,孤僻他們會學家長,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便會採取武力的方式。很不不懂要如何去正確的處理問題,所以家長的行為尤其重要,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一定要注意自身的所作所為。

7、父母要多瞭解孩子的思想活動,多與其進行交流,只有瞭解他們的想發才能懂得如何去引導、教育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