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灰”的kindle

“积灰”的kindle

小米產品總監李創奇在知乎上的一個回答又一次將kindle類產品帶熱了,後經小米官方證實,小米正在做類似於亞馬遜Kindle的電紙書產品,並由生態鏈企業負責。這一消息的爆料又將大家的期待視野拉到了新高度,米粉們又在等待雷軍來顛覆電紙書行業。

米粉的期待並不能掩蓋kindle的寂寞。已經發布多年的Kindle產品被廣大網友戲稱為“泡麵神器”,這種戲稱似乎也暗示消費者對kindle類產品並沒有多大的需求,進入中國市場已有五年,且佔據國內電紙書65%市場份額的的kindle產品累計銷量也才幾百萬臺,中國更是kindle全球最大銷售市場。這樣的銷量根本不能和智能手機相比,甚至都不如後來的智能音箱產品。

Kindle設計的初衷卻並非如此

Kindle發佈時間與iPhone相差不多,當時貝索斯給kindle的定義是要讓所有買紙書的人都失業。這個偉大的設想當時市場反響不錯,第一代kindle上市之後5小時就售罄了,後續的缺貨更是一直持續了5個月之久。Kindle的開局走紅,並不意外,相比傳統的紙質書籍,kindle真正做到了便攜化、輕量化,為獲得和紙質書閱讀相同的體驗,kindle採用了一項古老的電子水墨屏技術,讓用戶在閱讀的過程中有著與手機電子屏幕完全不同的感受。Kindle數天的長續航的讓用戶不必擔心長時間閱讀之後電量不足。

同時以書籍起家的亞馬遜有相當豐富的電子書內容,相對低廉的閱讀成本,讓眾多的閱讀愛好者願意買單。但十年之後kindle始終是沒有做到讓全球消費者人盡皆知的殿堂級產品。Kindle依然只在小眾閱讀愛好者的市場中存在,且存在感還在持續下降。

Kindle只能閱讀

Kindle目前發佈了多款產品,在中國市場上價格也是從幾百雲到上千元不等。上個月亞馬遜又發佈了最新款kindle paperwhite4。除了在細節上有了更新之外,依然是熟悉的味道。可以說kindle這十年的產品發展中一直是僅限於閱讀這一項主要功能上,除此之外,它沒有其它屬性。但iPhone卻並不是如此,喬布斯除了劃時代的改變了人機交互方式之外,iPhone的屬性一直是被增加的。

電話誕生之處,唯一的功能是通信,但現在智能手機的通信功能佔比已經降到很低了。其它的娛樂功能正在成為主流的功能。如果說現在的智能手機依然是以通信為主導,那它不可能打敗上個時代的功能機;消費者更不可能為僅有的通信功能掏幾千元、上萬元的成本。因此娛樂功能不斷的豐富,以及iPhone一直領先的技術是其大放光彩的重要原因。

反過來我們再來看只有閱讀功能的kindle,它的產品、價格在市場上都有著絕對的競爭力,但需求卻不足,在所有年齡段人中,有閱讀需求的人只有三種人,正在上學的學生、閱讀愛好者、專業閱讀需求者,其中學生不是kindle的目標人群,專業閱讀者的需求學kindle無法滿足。所以它的用戶群體只有業餘閱讀愛好者這一類人。

這部分用戶群體有多大,我們可以從APP下載排行榜看出來,任何一款閱讀軟件都不能排進前十,所以它的需求從範圍上來說很小。需求不足自然銷量不會有很多,從國內kindle的銷量情況來看,銷量最好的依然是低價位的幾款產品。數千元的kindle oasis和樣品沒啥區別。

十年前貝索斯想通過kindle讓賣紙書的人失業的想法並沒有實現,如果貝索斯還想繼續自己的目標的話,學習iPhone讓kindle的功能不再是單一的閱讀,增加人類天性的需求才是產品的關鍵,讓推動kindle更新換代的是消費者強烈的新需求,而不是產品設計師的冥想,現在的智能手機市場完全是消費者的需求在推動技術的進步,比如對於全面屏的需求就是如此。

對於開頭說到的小米進軍這個市場,米粉不必抱有太高的期望,小米電紙書想要打破的kindle瓶頸,不在硬件、不再價格,而在軟件層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