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降價的凱迪拉克ATS-L,為何只能委曲求全?

頭髮總也長不長


—凱迪拉克ATS-L

  凱迪拉克作為一款豪華中級車,跟BBA的寶馬3系,奧迪A4L和奔馳C級來比的話,在銷量和品牌影響力方面還有一定的差距;不過通用還是想讓凱迪拉克可以進入豪華中級車第一陣營,因此採用了以價換量的銷售模式,這個當然沒有錯,消費者可以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好的車;但是由於其優惠後的售價只有不到20萬,使得很多人反而認為其與BBA更有差距,並且其內飾做工較差,加上車內後排空間非常一般,使得其保值率比較差,排在中級車最不保值第三位。

 點評:ATSL由於作為一款豪華中級運動型車,其過高的終端讓利、較差的品牌號召力、較差的內飾做工和較小的後排空間,使得其二手保值率較差。


二師兄玩車


為何終端優惠最大的凱迪拉克,全系產品銷量都上不去?市場容量最大的ATS-L為何銷量僅僅是BBA的二分之一。毛病到底出在哪兒了呢?

ATS-L市場地位

目前,凱迪拉克ATS-L官方售價區間為29.88-42.88萬元。而終端實際售價僅有21.68-34.68萬元。應該說降價幅度已經超過了豪華品牌任何一家。但即使如此,它10月銷量也僅僅5919臺。難道凱迪拉克品牌不夠強大嗎?

不能這麼說,要說凱迪拉克的品牌認知度,要遭遇BBA,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家喻戶曉。雖然現在式微,也不會比奧迪差到哪兒去。那為啥消費者對凱迪拉克視而不見呢?我們來看看它的細節問題。

外觀內飾設計

設計這事兒見仁見智。ATS-L也是遵循了凱迪拉克的傳統設計語言,雖然不能說有多領先,但至少不落後,而且鑽石切割的外觀還很有氣勢。

內飾方面,即便是最低配的ATS-L都擁有足夠的用料做工,至少比寶馬強,內飾佈局雖然略顯過時,但鋼琴漆的設計絕對討喜。座椅用料也十分充足,幾乎沒有槽點可吐。

參數問題

說到參數,ATS-L最有實力的當屬自己的2.0T發動機,279匹馬力+400牛米=6.2秒的百公里加速,可以秒殺BBA同級別任何一款車。

不過在空間數據上,ATS-L僅有2.86米軸距,是它的短板,而且後驅原因,中間座椅就更加顯得不夠用。這讓一臺家庭轎車失去了很多用戶機會。

配置問題

凱迪拉克在配置上一直以慷慨著稱,尤其CT6那款車,配置性價比絕對領先全球任何一款車型。然而ATS-L在入門級車中,配置的取捨略微與中國消費者不搭調。

比如,乞丐版的ATS-L沒有倒車雷達,沒有中控大屏,還在使用鹵素大燈,這在BBA身上是根本可能出現的。至於全系沒有自動駐車系統,沒有LED大燈,就顯得有些過時了。但我認為,這些配置問題也不是真正影響ATS-L銷量不濟的真正原因。

白希文總結

凱迪拉克整體銷量都上不去,並非產品力不足,而是定位不夠明確。以ATS-L為例,他的顯性優勢就是動力,一臺可以跑6.2秒,且外觀造型誇張的車子,吸引的一定是愛好標稱的年輕人。然而在造型方面,ATS-L依舊是一款加長的4門家用車,這又與年輕消費者的喜好相悖。


如果能像BBA一樣,將動力分出層次,造型分出兩門和四門不同版本,那麼ATS-L的用戶群將大有改觀。所以說,ATS-L賣不好的最大原因,就是它超乎尋常的動力系統。


白希文



凱迪拉克ATS-L的性能的確強大,又是豪華品牌,入門版本價格已經降到了21萬元左右,可能個別經銷商的價格還會更低,但即使是這樣ATS-L的銷量還是很一般,廣大消費者也並不是對它太敢興趣,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以前本人也曾說過,能不能撐起一款車子的銷量需要看三點:品牌度、市場保有量、二手車殘值率,但凡銷量高的車子基本上都符合這個規律。凱迪拉克作為一個邊緣豪華品牌,它的品牌度對比BBA還是有差距的,保有量也比德系三豪要少的多,況且二手車保值率表現的也很一般,就這三點幾乎就決定了ATS-L的命運註定不會好,它不委屈求全又能怎樣呢?決定銷量的主要因素只有品牌度、保有量、保值率這三點,而至於性能、配置只能是輔助因素,起不到決定性作用。


朋友們可以參考下英菲尼迪的Q70L,整成進口、V6自吸、全系標配電吸門、夠尺寸的C級車、內飾極其豪華,這些加到一起裸車只要30萬元,但Q70L的銷量一樣非常低、一樣要委曲求全,比ATS-L的銷量還要低。

ATS-L自身的動力配置高、中、低版本完全一致,但是最具價格誘惑力的28T技術版配置過於寒酸,沒大屏幕、沒前雷達、沒倒車影像、沒座椅記憶、座椅通風(全系沒有)、沒氙氣大燈、沒感應雨刷等,話說這個時代連一個普通品牌的B級車都標配了“探頭、大屏幕、氙氣大燈、座椅記憶”等,而ATS-L作為一個豪牌甚至要到“次頂配”才將上述這些配齊,而到了次頂配是什麼價?已經接近了29萬元,在這個價位上ATS-L還有什麼競爭力?乞丐版配置太乞丐,配置不乞丐的價格又太高!這就導致了預算勉強的朋友因為低配版太寒酸而放棄,預算足的更不會為了配置足而花30多萬買高配的ATSL,因為落地都超過30萬了,ATS-L的競爭力幾乎沒了,如果ATSl全系標配大屏幕以及前後雷達探頭即可扭轉頹勢,但凱迪拉克必然不會這麼幹,凱迪拉克的思路完全是效仿“拿碗賣貓”的路線,以乞丐版的超低價格為噱頭以銷售高陪車型,目前來看這條路很難走的通,畢竟老百姓也不是傻子。


隨著美國本土的ATS停產,凱迪拉克已經逐漸將研發重心向SUV車型所轉移,國內的ATS-L前景不明,很有可能成為了又一款的中國特供車型,日後的維修很可能不便宜,而換代問題也不知該如何解決,這更導致了ATS-L的銷量持續低迷。

綜上所述,凱迪拉克ATS-L銷量不高的主因在於品牌度、保有量低、保值率低,而其它的因素就是它看似低廉的價格其實包含眾多不合理的地方,低配太寒酸、高配太貴,自然ATS-L的銷量就好不了,除了它在動力方面極有誠意之外,其它部分非常不厚道。



非專業車評


記得前幾年和閨蜜一塊去試駕了ats,那時就感覺車子不小但空間小(特別是後排),前排空間女生還行,體型大的男生肯定夠嗆,感覺還不及A級車朗逸。動力性能是沒話說了,但舒適性就一般,而且城市道路擁堵,這動力基本無用武之地,所以最後閨蜜選了v60。後來通用又出了改款atsl,興奮之餘又去試駕了一次,空間勉強讓人接受,但後備箱實在太小了,而且因為車身加長,對女生來說倒車停車位是件很考驗人的事,最後只能放棄選擇了同價位的v40。總結一句就是這車的市場定位不準顯得雞肋。走運動型就別加長車身乾脆改二廂版,走商務型就加大空間提高駕駛和乘坐的舒適性,既然魚與熊掌不能兼得那隻能讓人選擇放棄。


愛上我的喵


ATS-L以動力強勁為賣點,即便是最低配的ATS-L,百公里加速也僅為6.2s,同價位的寶馬3系只能跑到9.2s,不過這樣的賣點並不能吸引到多少消費者。以致在競爭激烈的豪華中型車市場中,ATS-L不得不通過打大折扣來搶奪市場。

外觀方面,兩條鍍鉻中網幹練簡潔;凱迪拉克的新Logo略去了橄欖枝圖案,橫向尺寸增大。Logo與進氣口的盾牌形輪廓組成“回”字狀,視覺效果不錯;大燈、日間LED燈都是縱向排列的“家族風格”,斯文而不失犀利。已經摒棄了SLS過於方正、盲目追求“大”的燈罩。

尾部也勾勒出比較明顯的盾牌形,而且線條十分剛硬,立體感強。縱向尾燈、凸起的高位剎車燈,很有辨識度。

L(長軸距)從哪來?一是發動機蓋部分的加長,有點歐式豪車的味道;另外,後門的三角窗也有加長的痕跡。側面看上去比較氣派。

內飾方面,對真皮、鋼琴烤漆、金屬飾條的使用都非常大方,是名副其實的“豪車”。然而,堆砌配置並不能構成核心競爭力,疆哥覺得在設計的精巧上,凱迪拉克還是要向BBA學習。

多功能方向盤的反饋比較到位,但各個按鈕的分離並不明顯,可能導致誤操作。

儀表板是最經典的樣式,中規中矩。小屏幕有各方面的動態信息(包括導航指示),幾乎就是小中控。

為了迎合盾牌形中控,空調出風口也變成縱向。疆哥可要提醒一句,空調下的銀色按鈕可不是開關,而是發動機啟停。控制區的按鈕排布合理有序,但“閃亮”的鋼琴烤漆和鍍鉻飾條可能造成視線干擾。

空間方面,前排的儲物空間都被很好地掩藏,保持內飾的整體性。

打開檔把前的小蓋板,有點菸器,這個儲物空間大概就是放香菸的。

連中部的杯託都加上了精緻的隔板。扶手箱有USB電源,但深度、容積都不太大,總體來說前排儲物空間吃緊。

2860mm的長軸距已經可以讓後排非常寬敞,180cm的試乘者有2拳腿部空間和4指頭部空間。但BBA更狠,同級別的“長軸距”均超過2900mm,奔馳C級長軸距更是達到2920mm,凱迪拉克聽了都要流淚。

地板上凸起嚴重,超過了手機的高度。可能也正是如此,扶手箱本身並不高,讓後排出風口處在合適的位置。

座椅的腿部支撐結構作了伸長,包裹性也極好。扶手裝置非常寬大,還帶杯託和儲物層。看來設計者是直接“放棄”中座乘客了(反正地板凸起那麼嚴重)

動力與性能方面,全系標配2.0T 279馬力 L4發動機。如同經典的美系肌肉跑車,才不要囉囉嗦嗦的調校,直接用大馬力“默秒全”。ATS-L的百公里加速也只需驚人的6.2s,BBA的一百多馬力都嚇哭了。先進的直噴技術很好地保護了車主的錢包,工信部百公里油耗僅7.8L。

懸架為雙球節麥弗遜+後多連桿的組合,更特別的是凱迪拉克的電磁感應懸架(下圖左),號稱“以1000次/秒的速度掃面路面”,調整懸架阻尼。再配合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駕乘體驗都很優秀。

ATS-L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寶馬3系、奔馳C級、奧迪A4L。操控是ATS-L的主打,但是名氣上卻比寶馬3系輸一截,而且定價方面比BBA並無太大優勢,所以銷量很難上去。


車域無疆


凱迪拉克這個品牌還是非常不錯的,要知道美國總統座駕也是凱迪拉克的。作為一個百年車企凱迪拉克旗下車子擁有非常一集大氣的外觀,豐富的配置,較高的性價比,出色的動力水平,但是進入國內之後出現了水土不服的問題。縱然是在大幅度降低價格的情況下依然銷量不足。這又是為何呢?今天來說說凱迪拉克ATSL為何瘋狂降價,委曲求全。


ATS-L凱迪拉克旗下的一款中級車,長寬高分別是4730/1824/1426m,軸距為2860mm。搭載2.0T發動機,最大馬力279匹,最大功率205千瓦,最大扭矩400牛*米,配備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百公里加速只要6.2秒,動力水平可以說是同級別車型中的佼佼者,傲視群雄。其前懸掛為麥弗遜式獨立懸掛,後多連桿獨立懸掛系統,採用後輪驅動,操控也還是不錯的。配置方面,低配車型表現一般,中高配車型配置就比較豐富了。總體來說ATS-L自身實力還是比較不錯的,尤其是動力水平,同級別無出其右。

為什麼ATS銷量始終上不去呢?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1.品牌影響力不足。國內凱迪拉克只能算是二線豪華品牌,與沃爾沃、雷克薩斯、謳歌等為一類。而BBA在知名度、品牌影響力等方面是不可企及的,在國人心中的位置也是無法撼動的,國人對BBA偏愛有加,購車自然會優先考慮購買BBA。

2.ATS-L自身問題。ATS-L自身也有一些不足,讓消費者退避三舍,但是這不是主要原因。包括低配車型配置很低,而中配車型配置比較豐富,但是價格一下貴了好幾萬,消費者覺得價值和誠意不足;採用腳踩式駐車制動,還是有很多消費者不習慣的;採用後輪驅動,後排凸起明顯,空間表現遜色一些;還有就是燃油經濟性表現一般,百公里油耗10升之多;等等。


ATS-L縱然自身產品力不錯的,但是在知名度、保有量以及保值率等方面還是要遜色一些,再加上配置與價格匹配不是十分的合理,國人購車理念不夠成熟等因素影響,出現叫好不叫座的情況也在情理之中。個人覺得對於追求動力的年輕人來說,凱迪拉克ATS-L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只是年輕人往往會囊中羞澀。


小強說說車


其實你這種困惑是因為你沒真正接觸好車,奔馳寶馬奧迪在跟凱迪拉克相比有很多優勢的。首先是技術上的領先。別看美國搞汽車那麼多年,但是老美的發動機跟超速器真是不行的,小問題特多。工況穩定性差,會有各種你想象不到的小問題。什麼風扇不轉,空調失控,油耗越來越大,燒機油越來越嚴重,還有掛檔頓挫,拔不出鑰匙,或者,電控容易被幹擾。總之你會發現各種不爽。相比之下空間也處理得不行,同級別BBA在內飾設計人性化很讓人滿意,但是凱迪拉克就找不到這種感覺,你會以為為什麼要這樣,這樣不更好嗎。所以凱迪拉克就是個殼子貨。現在有點錢的人買車回來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他們對實在的東西更看重,所以對樣子貨不會輕易買賬的。一句話,中國人不是傻子


匯千數碼講堂


ATS-L一直是凱迪拉克在國內市場最為看重的產品,因為它的銷量佔據了整體品牌的大部分,直到XT5的上市才有所變化。作為一款定位為豪華運動中型車,凱迪拉克ATS-L一直把這個級別的標杆車寶馬3系當做直接競爭對手。今年以來ATS-L銷量穩步提升,其中1-9月份的銷量達到39752,同比上漲34%。不過值得關注的是ATS-L在市場上的優惠幅度達到7、8萬左右,優惠幅度相比同級車型要高的多。雖然說靠降價ATS-L穩住的銷量,那麼 ATS-L的產品力究竟如何呢?

再優秀的車型首先要擁有一個好“賣相”,凱迪拉克ATS-L的外觀絕對是這款車的一大亮點。鑽石切割的設計語言使得ATS-L的車身造型見稜見角,顯得十分硬朗和幹練。鍍鉻裝飾條的大量使用讓ATS-L看起來豪華感十足。前進氣格柵採用了盾牌造型的設計,與車尾前後呼應,給人厚重的感覺。加長後凱迪拉克ATS-L的車身尺寸為4730/1824/1426mm,軸距為2860mm,整車的從側面看起來非常的協調,並不像ATS給人一種虎頭蛇尾的感覺。不過過於肌肉感的車身線條,讓ATS-L顯得有些個性過頭,這也讓不少消費者避而遠之。

內飾方面並沒有外觀那樣驚豔,中控臺採用了大面積的鋼琴烤漆處理,配合金屬亮條裝飾細節,給人感覺非常適合年輕消費者,整體做工用料都達到了豪華品牌的標準。值得一提的是凱迪拉克ATSL採用了大量的虛擬按鍵,習慣使用實體按鍵的消費者可能會不太習慣。向來儲物空間不是美系品牌的強項,在ATS-L上也不例外,中規中矩的儲物空間也將將夠用。後備箱容積同級別屬於中等水平,後排座椅可支持四六分放倒,增加了實用性。好玩的是,中控屏幕的下方有個隱藏的儲物格打開時候特別像變形金剛,也是逼格滿滿。

在乘坐空間上,ATS-L的表現就比較差了,不論是前排頭部空間還是後排頭部空間都比較侷促,座椅的填充物也比較硬,雖然給人一種運動感,但是長途開車是會比較累,也不適合老人和小孩子長途乘坐。由於是前置後驅車,後排地臺凸起特別高,基本上不適合乘坐第三位乘客。

老款ATS-L車型分為20T和28T,一款發動機調成了高低功率,來滿足更多的消費群體。但是新款的ATS-L全部使用高功率的發動機,顯得上汽通用誠意滿滿。這臺2.0T高功率的發動機最大功率調到了279匹馬力,峰值扭矩達到了400Nm,百公里加速只有6.2秒,高出寶馬3系一大截。但是高功率的代價也使得油耗較高,實際的百公里油耗高達11升左右。

ATS-L日常開起來的第一感覺就是隔音降噪做的比較好,這是因為採用了雙層玻璃,使得駕駛室裡能隔絕掉大部分的胎噪和風燥。同時由於ATS-L的定位是運動型轎車,所以底盤調教更加的偏向操控性。緊繃的底盤對車身的側向支撐比較好,這也導致ATS-L的駕駛舒適性比較一般,在過連續顛簸起伏的路面時,車裡的震動還是比較明顯的。

ATS-L標配了三種駕駛模式:舒適、運動和防滑。當從舒適模式調到運動模式時,轉向系統的阻尼和MRC電磁懸掛的阻尼變的非常大,轉向更沉,底盤更硬,加上百公里到0的剎停距離只有37米多一點,使得ATS-L的操控性還是比較好的。

配置方面,ATS-L搭載安吉星車載4G LTE服務,提供原裝集成車載Wi-Fi網絡,覆蓋面積達700平方米。同時該車還將CUE移動互聯體驗系統與Apple CarPlay進行整合,用戶可將自己的蘋果手機與CUE系統進行互聯。此外,還標配bose音響、Brembo剎車、發動機啟停系統等,高配車型還配備有MRC電磁感應懸架等,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顯然凱迪拉克ATS-L是一個優缺點非常鮮明的選手。個性的外觀設計、同級別無可匹敵的動力、不錯的操穩性使得在運動性能上不落後標杆車型寶馬3系。但是空間不足、底盤偏硬、油耗較高也是非常致命的缺點。加上動不動就降價7、8萬,保持率低的問題,使得凱迪拉克在中國消費者心中品牌的認可度比較差。

雖然寶馬3系也是一直以超控運動自稱,但是這幾年寶馬的車型明顯往舒適性上靠攏,因為寶馬知道大多數時候中國消費者並不需要激烈的駕駛,只是需要一個舒適的駕駛環境,顯然凱迪拉克這點上不如寶馬精明。如果你是熱愛操控追求個性外觀的年輕消費者,凱迪拉克ATS-L非常適合你,否則就不要選擇它了。


七七評車吖


目前凱迪拉克ATS-L的新車售價,最低配車型只有20萬出頭的樣子。即便是凱迪拉克一直在大力宣傳自己“新美式豪華”的定義,但由於在國內品牌影響力等因素,ATS-L只能委曲求全的在豪華品牌中“撿剩”。在ATS-L沒有國產加長軸距之前,上市之初將矛頭直接對準了寶馬3系。並且在德國的紐博格林賽道上,與寶馬3系來了一次“真刀真槍”的比拼。




但事與願違,ATS畢竟是初來乍到,進入到國內後,雖然盡力將自己的優勢放大,但依然在短時間內無法和BBA抗衡。無奈之下,依然逃不過國產加長的命運。國產之後,凱迪拉克希望ATS-L能用較高的性價比,和更為實惠的價格來打動消費者。但是與此同時英菲尼迪Q50也迎來了國產化。無論是價格還是車型級別上,都與凱迪拉克產生了直接的競爭。

Q50L採用了4年或10萬公里免費保養政策,再加上較為寬敞的乘坐空間,很快就將ATS-L的潛在用戶轉移到了自己身上,所以ATS-L只能委曲求全的將價格一降再降。講真,ATS-L鑽石切割的外形確實比較有個性,但是並不適合所有人。加上國普遍認為美國車比較費油,所以凱迪拉克ATS-L慢慢的就變成了現在的窘境。

老大哥CT6也是一樣,剛上市的時候作為凱迪拉克在國內的旗艦轎車,並不像大多數車型那樣,經歷先進口再國產的過程。而是國內上市時直接就選擇了國產化,與ATS-L的情況一樣,過了新鮮勁之後,就迎來了大幅度降價。即便如此,銷量依然不太樂觀。

我個人覺得,凱迪拉克是一個非常有文化底蘊和充滿文藝氣息的豪華品牌汽車,但由於每個國家的情況不同,大家對於車輛的認知度也不一樣。就像凱雷德在國內賣不過攬勝是一個道理,因為大多數人更加在意的是品牌影響力。


巖哥侃車


ATSL廠家定義為運動型豪華轎車'運動代表了動力和操控'全系高功率發動機無可挑剔'203kw的功率'400牛頓米的扭矩'做工可圈點'可以說是一部上乘之作'那為什麼在中國銷量上不去'本人(行駛16000Atsl車主)以為有以下幾點原因'不喜勿噴'第一'品牌知名度不高'進入中國時間不長'沒有深入人心'第二'發動力功率太大'功率大意味油耗增加'美系車油老虎深入人心'(本人綜合路況油耗百公里10升)'而且如此大功率車'在中國馬路上也使不出勁'城市道路限速60'高速120'油耗高'動力有浪費'第三'空間受限'後排'後備箱容量不夠'(後備箱容量還沒有我以前老6來的大)裝載量可憐'後排家用會擁擠'其實是輛四座車'第四'太運動'懸架太硬'容易顛簸'路感太清楚'乘坐舒適性就差'第五'太個性'就不會入大流'國人喜歡中庸之道'不十分符合國人口味'綜上所述'是我使用一年Atsl的感受'本人目前對此車比較滿意'所以小眾就意味銷量不好'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