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可以喝玉米糊嗎?為什麼?

王懿華


冬天到了,北方的很多地方都有喝玉米粥(也就是玉米糊)的習慣,那麼,如果是糖尿病患者,還可以喝玉米粥麼?

糖尿病患者餐後血糖容易升高過快過高,因此,在同類食物裡,應該儘量選那些血糖生成指數(GI,衡量食物引起餐後血糖反應大小的一項常用指標)低的,比如玉米粥屬於主食,那就和我們常吃的主食相比。

查詢食物血糖生成指數表可知,玉米麵粥的GI為50.9,而常見的其他主食,比如饅頭GI為88.1,米飯GI為83.2,蕎麥麵饅頭GI為66.7,小米粥GI為61.5,可見,在常見主食裡,玉米麵粥的GI值是比較低的,你如果用玉米麵粥,部分替代白饅頭白米飯,或者小米粥,都是更有餐後利於血糖控制的。因此,糖尿病人可以喝玉米粥。

當然,北方很多時候並不是玉米粥當主食,很多時候是先正常吃饅頭米飯和菜餚,吃個差不多後,再喝兩碗玉米稀粥,這樣的方式,往往導致主食攝入總量增加,就不利於血糖控制。最好的辦法是,一邊吃飯一邊喝玉米粥,同時應該適當減少其他主食的攝入量。


營養科普趙之德


玉米麵的饅頭熱量是261千卡,大於白麵饅頭熱量221千卡, 而且玉米麵饅頭含有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高於白麵饅頭10%,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建議糖尿病人多吃玉米呢?

玉米富含的鈣及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防治高血脂和高血壓。玉米含有的硒、鎂、磷等礦物質可以調節血糖水平,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血液粘稠度。玉米含有豐富的煙酸,能降低血清膽固醇的濃度;玉米含有的亞油酸和玉米胚芽中的維生素E有協同作用,也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

玉米是百姓所提的粗糧,其營養價值豐富,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玉米或喝玉米糊,因糊化或粥化食物升糖指數比普通食物高,故玉米優於玉米糊,建議替代部分主食食用,且應注意食量及烹飪方式,建議食用煮玉米,不要採用高糖、高油的烹飪方式,如烤玉米、玉米沙拉等。

玉米糊就是玉米磨成的麵粉做成的糊糊,類似於平時所喝的粥。糖尿病人重要的是維持血糖的平穩,基本多幹少稀,玉米糊可以喝,儘量少一些。還有就是喝玉米糊的時候多搭配一些膳食纖維豐富的菜,能夠延緩血糖的上升

血糖高能吃玉米。玉米中的纖維素和維生素含量非常高,對於有血糖高一類症狀的人群來說可以在平時適當吃一些,這樣不僅可以補充到營養物質和促進消化,也可以輔助緩解自身病症,有利於降低血清中膽固醇和血糖等物質的含量。不過要注意不能一次性食用過多,而且在日常飲食方面要嚴格控制對任何高含糖量食物的攝入,尤其是糖果、奶油等一類甜食,以免會加重症狀。

玉米中含的硒和鎂有防癌、抗癌作用:當硒與維生素E聯合作用時,能防止十多種癌瘤,尤其是最常見的乳腺癌和直腸癌。

硒還可以調節甲狀腺的工作,防止白內障的發生; 鎂一方面能抑制癌細胞的發展,另一方面能加強腸壁蠕動,促使體內廢物排出體外,這對防癌也有重要意義。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後,可查看更多醫師解答或免費向醫師提問】


平安好醫生官方號


您好,我是營養師小糖,很高興為您答疑解惑。

玉米富含膳食纖維,糖尿病人食用後血糖不會升高太快,還有研究證明玉米鬚有良好的降糖效果,但是玉米糊是已經加工過的粗糧產品,本身的營養成分也可能發生變化,小糖建議您在購買玉米糊時多多關注其澱粉,糖類,脂肪和熱量等因素,綜合自身情況再選擇是否食用為好。

玉米營養豐富,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外,還含有豐富的無機鹽及維生素等營養素。相較於精米精面來說,玉米中的脂肪含量是精米、精面的5到6倍,從玉米胚芽中榨出的玉米胚芽油,含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必需脂肪酸——亞油酸的含量在60%以上,對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輔助治療均具有明顯的功效。玉米富含膳食纖維,玉米中的纖維素含量是精米、精面的4倍~ 10倍,能促進腸蠕動,減少人體對毒素的吸收。其鎂、鈣和胡蘿蔔素等營養物質的含量也比一般穀物高,有防治高血壓和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對延緩衰老十分有益,另外,玉米中豐富的鎂還能抑制癌瘤的發展,增強血管彈性,促進機體排出毒素。

玉米的營養價值雖然較高,但仍存在一些營養缺陷,其蛋白質含量雖高於一般穀物,但其生物效價卻明顯低於大米、小麥、大麥等糧食,此時可將玉米與富含賴氨酸、色氨酸的豆類、肉類等食物混合食用,以發揮蛋白質的互補作用,提高玉米蛋白質的營養價值。玉米還可以與豆腐搭配,兩者營養互補,豆腐中的尼克酸可提高人體對玉米中蛋白質的吸收。

玉米因所含粗纖維多和可溶性糖低,成為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但玉米的品種較多,有的品種是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的。如甜玉米和糯玉米,食用後易使血糖上升。另外,小糖還要告訴您:煮熟或蒸熟的玉米營養更易被人體吸收,吃玉米時要記得把玉米粒的胚尖一起吃掉哦~因為許多營養都集中在胚尖裡。腸胃不好的人可用玉米粒做玉米羹,也可“粗糧細做”,用玉米麵熬玉米粥都是不錯的哦~

糖人健康網,一個有溫度的控糖平臺,歡迎關注,有問必答!


糖人健康網


首先我很肯定的回答你,完全可以。

糖尿病飲食核心要素:

食物的升糖指數(最核心要素)

食物的營養價值

食物的飽腹感

針對有不同並病發症,或者是身體有其他異常情況的針對性營養需求

在這些要素之下,我們來看一下玉米糊。玉米糊的升糖指數是50.9(55以下算是低升糖指數食物,70以上算是高升糖指數食物),在主食中算是很不錯的了,雖說不能說他是最低的。不過呢,相對於我們經常吃的白麵饅頭,大米飯的升糖指數飯高達近90的升糖指數的情況又好太多了。

我們再看一下玉米糊的營養價值,玉米糊當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同時維生素b族,礦物質鉀、磷、鎂方便也很不錯。在主食當中,算是營養很好的一類主食。尤其是本身還能量不是很高,尤其適合糖尿病當中的肥胖人士使用。

關於玉米糊的果腹感(相對較少的數量就能夠有吃飽的感覺,就代表裹腹感強)相信有太多人都吃過了,是十分強的。

再加上玉米是典型的高產作物,價格十分的便宜。所以,對糖尿病患者來說,用玉米糊取代正常的大米粥是一種,很好的飲食習慣。我甚至很鼓勵糖尿病患者喝玉米糊。

營養海賊團船長~肖雲濤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營養學會會員

衡膳營養講師、營養大使

擅長上班族營養、癌症營養

專業、靠譜、實用、風趣就是營養海賊團,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上賊船


營養海賊團


這個問題其實就跟很多人問糖尿病人能喝粥嗎?是一樣的道理。

也不是絕對不能喝,要看你怎麼喝,喝多大的量,與什麼一起吃了。



玉米的營養價值

玉米,是粗糧類,常見的有黃玉米和白玉米(糯玉米),因品種不一,營養價值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黃玉米含有少量的胡蘿蔔素,而白玉米沒有,與大米和小麥相比較,玉米大蛋白質生物價較低,因為玉米中賴氨酸、色氨酸和蘇氨酸都不高,一般食用都和豆粉摻著用。提高蛋白質利用率。玉米中的亞油酸含量高於稻米和小麥,對較低膽固醇,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症非常有利。而且玉米中富含膳食纖維,對預防肥胖,心血管疾病都有一定的作用。而且也可使餐後血糖不會突然上升。

玉米糊,也就是玉米麵添水,攪拌煮熟的糊狀物,在當地都稱之為”糊糊””糊肚”。



影響血糖的營養素

1、含糖量及糊化程度

玉米麵的含糖量和,小麥粉一樣,而且也富含膳食纖維,達到(5.6-6.2g/100克),而玉米麵加水經過熬製成粥只需5-8分鐘,最多10分鐘,即好,澱粉糊化因為粉碎的面要比整粒的煮起來糊化的要快,越是糊化的快,越充分,消化吸收速度也快,餐後血糖相宜的就升的快。



2、膳食纖維損失程度

對於膳食纖維來說,磨好的面在整粒玉米粒的基礎上略有損失,但並不大。整粒為6.4(黃)所以:

玉米糊,糖尿病人並不是絕對不能喝的,但是喝的時候要注意:

1、一次不能多喝,適量,而且要搭配蔬菜、豆製品、瘦肉等一起吃,減緩血糖上升速度。

2、煮熬的時間儘量縮短,煮熟即可。玉米糊原料為穀類食物,所以和糊的同時,一定要減少其他主食的食用量。


李愛琴營養師


愛喝、喜歡喝玉米粥,是一種地域飲食習慣,或者是是一種飲食文化。但是,糖尿病患者要另當別論。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喝粥是肯定的!你已經是高血糖症,有潛在的併發症風險。體質已經不再適合喝粥,少吃不吃才是正確的想法與選擇!不能因為喜歡喝,大家都在喝,因為傳統而想喝,這種思想要不得。應該吃什麼?喜歡吃什麼?由你的身體健康需求來決定,飲食必須配合用藥治療為出發點。明知喝粥對於治療不利,仍然要喝,血糖升高就是結局!如果不管不顧地堅持要喝玉米粥,無非就是雞蛋碰石頭,付出身體代價與治療成本,增加治療難度,並因此加重用藥量與經濟負擔。

糖尿病患者如果想要緩解症狀,取得良好療效,只有改變自己過去的不良與錯誤的飲食習慣,才能使病情得到根本治療與控制。這是病患者要注意瞭解的飲食要點之一!如果在玉米粥中,添加更多的粗糧,如米仁、麥片等五穀雜糧,就變成了正確的飲食配置了,不用再擔心,而且會產生很好的降糖功效。何樂不為呢?!



遠山望水


玉米中含有一定量的澱粉和糖分,經過打成糊的加工後,很容易被人吸收,糖尿病人進食玉米糊之後,血糖值會上升的很快!

所以患有糖尿病的人,最好不要食用玉米糊。


用戶64077389477


糖友們最好不要喝玉米糊以及其他打成粉的穀物和雜豆!

整粒穀物與米糊的區別

糖友們都知道吃全穀物及雜豆類對於血糖控制很有利,但將全穀物和雜豆打成粉末,如五穀雜糧粉、玉米粉、蕎麥粉等是否也和整粒穀物和豆粒一樣有利於血糖控制呢?答案是否定的!

整粒穀物及雜豆的種皮中具有一層很緻密而結實的膳食纖維結構,它們就像一個籠子一樣將穀粒和豆粒中的澱粉及其他成分包裹在裡面,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消化液對於澱粉的分解,減緩了穀物及雜豆中糖分的釋放,於是血糖不會因為攝入了大量澱粉而猛升,也不會因為澱粉消化太快而猛將,這就是全穀物與雜豆的好處!

而將它們達成粉末無異於是將那層牢籠打破並粉碎,將其中的澱粉完全釋放出來,因此它們可以直接接觸到消化液中的澱粉酶,很快就被分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併成為血糖大軍的一份子!因此將穀物及雜豆打成粉末不僅多此一舉,還會引發高血糖危機,實屬下策!

而將玉米麵熬成玉米糊糊,其升血糖原理和熬粥一樣,其黏黏的口感來自於澱粉降解為糊精,越粘其升血糖能力卻強!

瑋瑋的建議:

穀物被粉碎的越厲害,則其升糖能力卻強,如玉米麵粥升血糖能力強於玉米小碴子粥、而玉米小碴子粥強於玉米大碴子粥,而玉米大碴子粥又玉米粒粥。所以,儘量不要選擇穀物碎粒和穀物研磨粉末。

而熬粥要大火快熟,基本上米粒是米粒、米湯是米湯,而且米湯還不能太過渾濁,因為渾濁的物質是熬出來的糊精——升血糖利器!這種粥味道不香、口感不濃稠,全穀物和雜豆如果不提前用水浸泡的話,消化不好的人吃完還可能不舒服,但人家有利於血糖控制,所以糖友們自己權衡,到底是要美味還是要健康!


生命需要營養,生活也是!

和瑋瑋一起營養生活,歡迎關注營養瑋瑋道來!


營養瑋瑋道來


糖友最好別喝玉米糊。

玉米糊的玉米比起之前來說更加細碎,其中的膳食纖維抑制消化速度的效果會下降,而其中的澱粉消化吸收起來會更快。對於糖友來說,原本玉米就是不能過量食用的食物,更別說缺乏膳食纖維幫助,澱粉又更容易被轉化吸收的玉米糊了。

總之對於粥類,稀飯,糊類這樣消化起來十分容易,而又富含澱粉的食物最好都是避免,即使吃也要在血糖穩定,兩餐之間血糖較低的時候來吃,吃也不能多吃,小半碗就夠了。

做成糊糊其實就是把之前的原食材加工得更細碎軟爛了,如果食物中富含澱粉的話,澱粉就更容易轉化為葡萄糖被吸收,因此可能會造成餐後血糖上升的速度更快,澱粉經過長時間的熬煮,糊化程度上升,更利於分解吸收,所以,類似糊、粥、半流質的食物,其中如果含有澱粉、碳水化合物、糖分的話,糖友最好都儘量別吃。

如果實在想喝玉米糊,可以少量喝一點,就像開頭說的,一次小半碗,可以分開幾次來喝。如果血糖較為穩定,可以喝一小碗,其中不要添加其他糖類物質,最好是配合其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邊吃邊喝,增加澱粉的轉化時間和吸收時間。

糖友日常的主食如果想喝粥,想喝糊的話,儘量選擇粗糧粥、雜糧粥,吃白粥的道理和和玉米糊一樣,其中澱粉糊化程度高,餐後血糖必定容易飆升,加入粗雜糧可以增加膳食纖維的補充,有利於拖延糖分吸收速度,輔助平穩血糖。另外,糊類,粥類食物不宜料理過長時間,粘稠度較高的話說明澱粉糊化程度較高,對餐後血糖越不利。

玉米糊還最好是自己做,一般袋裝售賣的玉米糊為了提高口感一般會加入一些添加劑,其中可能就少不了有蔗糖,如果這樣一碗玉米糊喝下去那可以說是升糖大師了。在外就餐喝玉米糊的話最好也問清有沒有添加蔗糖。


袁欣營養師


我讀書那會兒是學釀造的,這個我來說說吧!

咱們的澱粉分為兩種類型,

一種叫直鏈澱粉,這就是我們經常聽見的叫抗性澱粉,屬於α-(1.4)糖苷鍵,簡單點說就是呈螺旋狀,就像咱們日常生活中的彈簧一樣,每個澱粉分子中有200個左右的糖基,在糖化過程中,澱粉酶的剪切只能從兩端開始剪,所以在升糖的指數上會低於支鏈澱粉。但是高濃度的直鏈澱粉在充分糊化後,會成膠質狀,根本不利於人體消化,所以大多都用在一些工業原料上,比如現在很多可降解的薄膜,粘合劑就是由這種澱粉加工而成的。有很多食材,比如一些比較糠的玉米,綠豆,紅豆,相對含這種直鏈澱粉多些,一般在10-30%之間。所以要求糖尿病人以粗糧代替精緻米麵,就是為了攝入一些這種糖化較慢的直鏈澱粉,第一能有一定飽腹感,第二能持續供應葡萄糖,不讓血糖陡然上升。

第二種叫支鏈澱粉,它除了有α-(1,4)糖苷鍵以外,還有α-(1,6)糖苷鍵,呈樹枝裝,他的分子質量較大,每個分子約1000-300000個糖基,因為呈樹枝狀,糖化酶在剪切過程中會從各個鍵端去剪切,所以升糖指數特別高,好處就是能迅速的為人體提供熱量,壞處就是攝入後,血糖會在短時間內達到峰值,咱們日常攝入的精緻米麵絕大多數都是支鏈澱粉,特別是糯米,澱粉分子團全是支鏈澱粉,所以不適合糖尿病人食用。

在釀造過程中,當時我們就會用碘試劑測試澱粉抗性,含直鏈澱粉高的會偏藍色,我們就會放棄這種釀造材料,如果呈紅紫色,那麼就是一種良好的釀造材料。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升糖指數和這種澱粉鏈結構有一定關係,但澱粉的糖化和烹飪方式有很大關係,這裡要說到一個概念“糊化”,澱粉分子團之間有個締結關係,讓咱們的米麵形成顆粒狀,糊化充分比如煮粥,就是在充分的水和溫度下,讓這些締結結構迅速崩潰,那麼糖化酶就能全方位,馬力全開的去剪切澱粉,如果以蒸的方式,水分少些,那麼這些締結結構並沒完全崩潰,那麼在中心位置的澱粉分子團,澱粉酶就進不去,那麼升糖指數就低很多。

那很多夥伴就在問,那麼我吃生米生面行不行?那肯定不行的,咱們身體需要糖,主要是怎麼讓這些糖緩慢的進入血液,既能滿足人體需要,有能不讓血糖迅速升高,不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這才是我們要的效果。

綜上所述,玉米糊,粥,麵糊等等這些都不適合糖尿病人食用,最近網絡很炒作紅薯適合糖尿病人,說什麼粗纖維高,這些都是害人誤己(四川人用它熬“麻湯”,一種甜食),也不適合糖尿病人使用,反正大家總結一個規律,能做糖的,能用於釀造的食材都不可以被糖尿病人大量食用。

希望我的解答能幫助到大家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為我【關注,點贊,轉發,評論】,凡關注我的夥伴,可以向我索要清華大學出版的《減脂真相》電子書一本。也可以私信我相互交流學習,全手工打造不易,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