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木材沒了,老撾木材的機會來了?


緬甸木材沒了,老撾木材的機會來了?

之前緬甸材的光芒太過強盛,老撾雜木才鮮為人知,現在緬甸材資源已經枯竭,老撾材是否正好可以趁此大展拳腳?

1 ,緬甸木材,資源匱乏,成本上漲

近年來,關於緬甸木材,大家可能聽到最多的字眼就是漲價了吧!除此之外,木材成本拼了老命地往上漲,產品利潤不斷被壓縮也讓一眾木材商家大呼“吃不消”。

不過小編倒是覺得,這年頭商家有貨賣就已經不錯啦,那些沒貨可賣的商家,才是真正的有苦難言。

我們先說說緬甸材吧。

緬甸木材沒了,老撾木材的機會來了?

為了保護森林資源,從2017年5月1日起,緬甸將停止木材和木製品的出口,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緬甸木材沒了,老撾木材的機會來了?


緬甸木材沒了,老撾木材的機會來了?

緬甸加強對木材走私的管制

緬甸一直是我國進口東南亞紅木的最主要國家,2014年1—9月我國進口東南亞木材合計196.1萬m3,而緬甸佔72.4萬m3,超過整個東南亞地區總量的三分之一,據瞭解,我國每年從緬甸進口的木材多達幾十種。

紅木品種有柚木、酸枝木、花梨木、雞翅木、紫檀木等幾大類,普通木材有金絲柚木、黃鑫木、西蘭花木、白木等,成才紅木在我國幾乎絕跡,緬甸全面停止對我國影響最大的還是紅木業。

緬甸木材沒了,老撾木材的機會來了?

早在2015年,國家商務部就曾報道:因小葉紫檀、大紅酸枝資源有告罄的危機,緬甸花梨、花枝作為重要的替代材,其市場使用量在紅木品種之中始終數一數二,如果持續沒有貨源補充,消耗起來也很快。

到如今,緬甸木材可謂消耗殆盡,木材商紛紛把眼光看向了別的國家,例如老撾。

2 ,老撾木材,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那麼,接下來我們再說老撾材,看看老撾材能否結果緬甸材的重任。

說到老撾材,大家第一印象是大紅酸枝,但其實除了大紅酸枝之外,老撾當地還出產卡絲拉、梢木、白木等雜木類材種,因為之前緬甸材的光芒太過強盛,老撾雜木才鮮為人知。

緬甸木材沒了,老撾木材的機會來了?

那麼,可能有人會問了,緬甸材資源已經枯竭,老撾材是否正好可以趁此大展拳腳?

只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是的,跟緬甸一樣,老撾也開始限制木材出口了。

據瞭解,去年老撾政府發佈第15號總理令,宣佈更明確和嚴厲的禁止原木出口規定,無論天然林還是再生林,未加工原木一律不得出口。

緬甸木材沒了,老撾木材的機會來了?

限令的出臺對於老撾來說自然是非常有利的,但對於國內眾多老撾木材經銷商來說,可就愁了。

有商家反映,自去年下半年至今,老撾原木就已經完全處於斷供狀態,取而代之的是傢俱成品、板材(規格料)。

然而不管是傢俱成品,還是板材,均受到國內市場的嫌棄:

一方面,老撾經濟相對落後,傢俱的製作水平和經驗都相當有限,生產出來的產品多數不合格。

另一方面,雖然老撾允許出口板材,但卻是方方正正的規格材,更要命的是,厚度竟然被限制在4公分,寬度被限制在14cm左右,這是一個相當尷尬的規格。

緬甸木材沒了,老撾木材的機會來了?

老撾材在國內市場的主要用途是在木門、木線領域,規格被限死,下游廠家沒人願意買單,木材商的進貨意願自然是相當低迷的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老撾材的市場形勢較為嚴峻,現階段商家也只能依靠之前僅有的庫存苦苦支撐,甚至有部分木材商已經開始著手經營其他地區的材種了,緬甸材快要“壽終正寢”,老撾材也成不了“救命稻草”。

緬甸木材沒了,老撾木材的機會來了?

不過就像有木材商家說的,任何事物都總有消亡的一天,逝去的也不必再感傷,畢竟感傷是賺不了錢的,尋找新的替代材種,維持企業生存發展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