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突破後如何進行終結?

傾城殤離別80661936


有很多同學問為什麼每次上籃總是差那麼一點點,明明已經很努力把球送進籃筐了,球有時候還是蹦筐而出,籃下出手10次但是命中率依舊只有3成左右。
當你看到奧拉朱旺神奇的夢幻腳步
德維恩·韋德的1v5強悍精確的制導能力
德里克·羅斯變向不減速一步拉桿
凱里·歐文無所不能的無差別左右手
在籃球場上擁有無所不能的360度無死角的終結能力是每個籃球愛好者都在持續不斷追求的目標。
而決定籃下終結能力的因素有很多種。其中最主要有四點:
1弱側手(或者左右手)的終結能力。
2身體素質。
3比賽強度。
4技術的掌握程度與運用能力。
而這四種因素都是存在著可變量,意思可以是通過專項訓練你可以提高弱側手的終結能力,強化身體素質,學習強化原有的技術動作來進而提高籃下終結能力。
而比賽強度的提升,沒有任何捷徑,只有通過紮實的體能訓練來適應高強度比賽,因為在高水平比賽裡防守壓力強悍,終結能力尤其是技術運用會在你原有的基礎上大打則扣。
如果你不知道這麼開始制定自己的終結能力路線,所以從現在開始,從第一步也是最容易提高的左右手終結能力開始提升。
左右手終結能力
第一階段
1單手打板訓練
作為熱身基礎訓練每天可以持續兩個小時,左手練完練右手,以弱側手的打板感覺為主。
2.麥肯式上籃訓練
源自於前NBA中鋒麥肯·喬治經常進行的練習。有兩種形態都可以以三步上籃的形式進行。
形態1:面筐式
注意循環的節奏,注意腳步間的協調,腳要抬起來。
訓練要點:儘量在規定時間完成儘可能多的上籃,充分體會腳步節奏,肩膀抬起,指間撥球的感覺。
形態2:
揹筐式:顧名思義背對籃筐。
腳步和要點和麵筐式差不多。
當兩種形態可以輕鬆駕馭後就可以進行強化:
雙手持球進行麥肯式訓練(沒有兩個球的同學自己想辦法哦):
面筐式:
揹筐式:
強度:四組動作可以按照4x15次的強度進行練習,每組之間休息1分鐘左右。
專項要點:強化指尖控球,穩定出手的感覺。鍛鍊腳步的紮實度。
第二階段
籃下拋板補籃練習
首先打板一次,單手補籃命中。
右手練完換左手:
找到感覺後可以進行連續拋板補籃練習:
連續拋板10次最後一次把球補進。
左右手按照4x10次的強度練習,這一點對體能的要求較高,一開始做不到就減量。但是目標是越多越好。
注意點:這個練習很重要,尤其對於籃下打板的感覺和體能都有很好的強化。所以不要偷工減料。
專項要點:強化籃下起跳打板的感覺。
第三階段
邁步上籃訓練
這個練習可以分3個小階段訓練:
①近距離邁步上籃:通俗點說就是一步上籃。
右手
左手
雙腳持球站立,一步上籃,最後一步腳抬高,步幅大
②中距離邁步上籃:
和三步上籃一樣,在禁區外沿起步。
右手
左手
③遠距離衝擊上籃
三分線外起步,三威脅順步持球衝向籃筐。
右手
左手
距離由近及遠,動作由易到難。
注意點:一開始左手(弱側手)可能跟不上右手的節奏,那就追左手(弱側手)進行針對性練習。其次是遠距離衝擊上籃,一定要保證動作的完整性以及命中率,在卻每次上籃保證可以進的情況下,再加快速度。
強度:左右手近距離4x10組,中距離8x4,遠距離4x4。
專項要點:該訓練針對的是強化近中遠距離衝向籃筐的感覺與上籃腳步的調整。
第四階段
單腳縱跳訓練
要點:全力助跑起跳抓籃板,跳到左邊右腳起跳,跳到右邊左腳起跳。
強度:4x5組每次要求全力起跳。
專項要點:目的是建立手與腳之間起跳瞬間的協調連接,針對的是籃下二次進攻與跳步上籃起跳腳的強化
這四個階段按照既定訓練強度,堅持訓練一個月應該就能看到初步的效果。需要說明的是這四個階段的強化只能在你原有的身體素質基礎上增強籃下的感覺。
籃下終結能力想要有一個質的改變最需要增強的是身體素質,尤其是核心力量。
關注微信公眾號:NBA百大絕技(id:NBABDJJ)
第一時間推送籃球系統訓練教程,更新個性籃球壁紙。

籃球最top


籃球突破後,如果前方沒有防守人的話,上籃打板是最容易得分的,這樣穩定性也高一點。如果前方有防守人的話,先要腦子裡立馬目測一下防守人的身高,如果比你高的話,可能會干擾到你的終結,你可以選擇傳球給 自己的隊員,讓隊友進行終結。如果防守你的人不是特別高,你可以選擇強硬上籃,這樣可以造犯規之類的,你也可以選擇拋投,雖然拋投穩定性不高,但是手感來了是擋也擋不住的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