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鄔思道辭行,透露了什麼讓十三爺大為吃驚?

南海派掌門嶽老三


我們來看看,《雍正王朝》裡面,十三爺為鄔思道送行的,兩個人都談了什麼。十三爺拿了酒,說是為雍正為鄔思道餞行。鄔思道問道:聽說皇上準備在元旦的時候,晉封你為鐵帽子親王。

十三爺說:其實當不王,他是無所謂的,不過這個鐵帽子王卻是十分的難得。確實很難得,因為整個清朝一共十二個鐵帽子王,其中十個親王,兩個郡王,而且有八個是清初的時候,十三爺是清朝中後期的四位之一。

鄔思道這個時候飲了十三爺的酒,轉身要離開的樣子。十三爺這個時候很愧疚的說:鄔思先生,我們,我們,對不起你呀。這裡面用的是我們,顯然是將雍正包括進來了,或者說其實對不起鄔思道的就是雍正帝。

鄔思道說:其實我是為了天下蒼生,才來幫助皇上的,而如今我的心願已了,哪有什麼遺憾的呢。這個地方可以看出,如果十三爺沒有說出那句話,鄔思道是轉身就要走的。

鄔思道繼續說:十三爺,你我相識十五年了,你行俠仗義,我十分佩服你的為人。臨別前,我有一句話要跟你說,這個鐵帽子王,你要拼死辭掉,這樣子才能保你一世平安。有些事情你不太明白,跟一般人相處,同享樂容易,共患難困難,但是跟皇帝相處,卻是相反的。

十三爺說:你放心,我不相信四哥會做出這樣弓盡鳥藏的事情來。

鄔思道說:明天我的話就能得到驗證,雍正府那些為雍正辦秘密差事的人恐怕就要,這個時候鏡頭轉向了幾隻烏鴉,那這個意思就很明顯了,而且我們也發現了雍正府的高勿庸後面沒有出現了,而是由李德全繼續當大太監。

讓十三爺大吃一驚的正是這一句話。如果鄔思道要跟十三爺說,雍正回到雍正府是想殺鄔思道的話,那十三爺肯定更大吃一驚的,之前十三爺可能只是以為,鄔思道在雍正繼位之後,沒有得到應得的回報,卻要歸隱。

十三爺明白了鄔思道的意思了,鄔思道說:不過,只要你收斂鋒芒的話,那麼皇上是不會對你怎麼樣的。

後面,十三爺確實不像以前的十三爺,比如跟雍正下棋的時候,不敢嬴,只和棋,比如在諾敏的事情,也像張廷玉那樣,雖覺得不妥,但是不敢說,這個就說明十三爺確實聽進去了,畢竟雍正不是以前的四哥了。


歷史簡單說


雍正上臺以後,給雍正辦機密事的坎兒被雍正殺了。鄔思道就看明形式,侍奉帝王只能共患難不能同甘。所以,他要給自己找條活路。

他提出自己有三不可用:第一自己是個瘸子,有傷聖德;第二,自己是先朝欽範,不能違背先帝。第三,他雖然有才氣,但是陰謀為主,皇上行的是光明正大之道,應該用光明正大之臣。同時,鄔思道又提出半隱,找一個既能吃飯,又能讓皇帝隨時找到他的地方半隱退。雍正思慮再三,決定放了鄔思道。

第二日,十三爺追上辭行而去的鄔思道,想跟鄔思道道別,並表示感謝。

十三爺是個重情義的人,他拿出被圈禁時,鄔思道送給他的半罈子酒,敬了鄔思道一杯酒。此時,鄔思道本不想說什麼,只是順道問了下十三爺進封鐵帽子王的事。他看十三爺覺得鐵帽子王很難得。於是,鄔思道上車要走。

但是十三爺的一句話,讓鄔思道還是說出了他的建議。十三爺說“鄔先生,我們對不起您哪”?十三爺這個對不起,是因為鄔思道功勞最大,卻沒有任何賞賜。而且,連鄔思道喜歡的女人--年羹堯妹妹年秋月,都被雍正娶了。所以,十三爺才會這麼說。

鄔思道看十三爺對他如此真心,於是勸他要“拼死辭掉鐵帽子王”。他覺得十三爺“至今沒有勘透世情,與常人交往,共享了容易,共患難難;而與天子交往,共患難容易,共享樂難。”

就是這句話,讓十三爺有點無法接受。他的四哥當了皇帝,就不是以前的四哥了嗎?十三爺讓鄔思道放心“我不信四哥能做出鳥盡弓藏的事”。

鄔思道進一步挑明:明日府裡專一替替四爺辦秘密差事的人,恐怕就要。。。不過,只要十三爺收斂鋒芒,皇上不會怎麼樣十三爺的。

在臨走前,十三爺還送了一位丫鬟給鄔思道。此人跟年秋月長得很像,也算是了了鄔思道的心願吧。正如前文提到的,雍正有兩件事對不起鄔思道。其中,年秋月這件事,十三爺算是盡力補償鄔思道了。

這段戲,肯定歷史上肯定沒有的。十三爺確實被封為鐵帽子王。再者,雍正和十三爺的感情,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鄔思道說這句話,其實是多慮了。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鄔思道和康熙,這兩個《雍正王朝》中最聰明的人想到一塊兒去了。

臨行時,鄔思道告誡十三爺:與君王往來,共患難易,共享樂難!還他透露,四爺府裡專一為四爺辦隱秘差事的人很快就會被雍正幹掉。

因為鄔先生見過雍正殺高福,知道雍正是刻薄嚴厲之人。他擔心十三爺以後會觸怒雍正,不得善終。

其實這一點,康熙也想到了。

康熙最喜歡他這個十三阿哥,稱讚他是心地光明之人。

但是康熙早已選定了胤禛作為自己的接班人。刻薄嚴厲,在平常人身上可能是缺點,但在皇帝身上不一定是缺點,特別是康熙末年吏治腐敗,急需一個皇帝站出來刷新吏治。所以四阿哥的刻薄反而成了優點。

康熙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十三阿哥胤祥。胤祥是個任俠仗義、天不怕地不怕的俠王,他連康熙都不怕,雍正也不一定鎮得住他。

雍正和胤祥關係好這不假,但是關係越好越容易出問題,因為關係好就有可能恃寵而驕,失去君臣相處的分寸。

特別是雍正要刷新吏治,必然要對大臣們開刀,而胤祥人緣廣,會不會為大臣們求情而觸怒雍正?這是很有可能的。比如胤祥就曾為魏東亭求過情。

康熙很擔心雍正和胤祥出現兄弟相爭、禍起蕭牆的事情。所以雖然他最喜歡十三阿哥,但還是囚禁了他十年!康熙就是為了壓他的脾氣。

康熙這一手還是很成功的,雍正登基後胤祥處處小心。連下棋也不敢贏雍正。

雍正還為此大發脾氣,說當年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老十三哪去了。

胤祥說,我被皇阿瑪關了十年,脾氣早沒了。

可見鄔先生和康熙擔心到一起去了。

康熙是整部劇最有權謀的人,而鄔先生則是最懂康熙的人。


夢露居士


鄔思道無疑是《雍正王朝》中最高深莫測之人,雍正繼位後,鄔先生向十三爺說了一段話令他大吃一驚,以致於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十三爺允祥想起這段話時仍然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可見這段話對允祥的震撼有多大。事情發生於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初二,康熙駕崩後舉喪期滿當天,十三爺下朝之後興致沖沖騎馬趕到雍正潛邸雍和宮來向鄔思道報喜,一喜是慶賀鄔思道可報奪妻之仇,情敵黨逢恩一家即將查抄;二喜是雍正帝要宣麻拜相,特簡他入上書房參與朝廷政務。鄔思道聽後卻一臉古怪,說不情是喜還是憂,反問十三爺應該也有喜事,允祥把雍正封他為鐵帽子王的事情說也,末了還說:王不王的倒無所謂,只是“世襲罔替”難得!得意之情,溢於言表。鄔思道對允祥說他們相處十五年,很佩服十三爺俠肝義膽的真性情,但有句說出來很可能會人頭落地,但卻是他的肺腑之言,不想隱瞞允祥。

鄔思道說:“這個鐵帽子王你要拼死辭掉,才能保你一世平安!”見允祥大惑不解又說:“四爺豺聲狼顧,鷹視猿聽,乃是一世陰鷙梟雄之主。”

十三爺說:“你之前不是說他龍驤虎步……”

鄔思道說:“此一時彼一時也,當時乃是為增四爺信心,故作此言。與平常人交,共享樂易,共患難難。與天子交,共患難易,共享樂難。”允祥表示不信:“今日四哥還說,決不做鳥盡弓藏之事!

鄔思道冷冷一笑:“明日我的話就能驗證,周用誠、墨香墨雨、性音和粘竿處十幾個最心腹的,專一替四爺辦秘密差使的恐怕就要……”十三爺允祥被這段話震驚了,臉色變得蒼白如紙,翕動了一下嘴唇,竟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他想到雍正的家眷已經進宮,此地又處於京郊野外,府裡只留下書僮

墨香墨雨性音和尚等幾個心腹之人,要是真想殺人滅口,必是殺人如草不聞聲!他的心裡就像掉進了這數九寒冬的冰天雪地裡,瞬間寒徹入骨,無論如何他也難以相信,一向平易謙和,視同手足的四哥會有如此陰險狠毒的另一面。鄔思道又說:“十三爺,你不要害怕,只要你收斂鋒芒,萬歲不會對你怎樣!”說話間,四爺胤禛已經帶著十幾個太監進來,打斷了他們之間的談話,鄔思道因而向雍正說明自己有三忌,三不可用的理由,表達了他不可入廟堂為臣,願意半隱於市,找一處萬歲可以找到,又能混口飯吃的地方安度晚年。雍正沉思之後答應了他的請求,讓他到心腹李衛跟前當師爺。十三爺聽了鄔思道的話,又眼看著周用誠,高福兒,墨香墨雨一個個暴斃而亡,心知鄔思道所言非虛,因而萎靡不振,在雍正面前極為低調,下棋必下和棋,言語也盡撿好聽的講,直到後來雍正發怒,要他做回曾經那個敢說敢為敢怒敢笑的
“拼命十三郎”,允祥才打消了辭掉鐵帽子王的想法,從新振作,令鄔思道的預言沒有成真,但卻為了雍正的鐵桶江山耗盡了最後一絲心血,活活累死於任上。


如有不同見解,歡迎各位在下方留言討論!


歷史茶坊


(一)背景

在《雍正王朝》第21集開頭,就是十三爺騎馬來給鄔先生送行的劇情,他還帶了當初鄔思道給他送來的一罈酒,他沒喝完,只剩下半壇,以此餞行。

然後鄔思道說,聽說你要晉升鐵帽子親王。而十三爺回答道,雖然對於封王也已經無所謂,但這個鐵帽子親王還是難得啊。


(二)臨別贈言

在這樣的語境下,鄔思道說出了內心之中由衷之言:為保周全,拼死辭掉鐵帽子親王。



原因有以下兩點:




鄔思道這樣一說,讓十三爺大吃一驚,因為他不相信雍正會對他幹出“飛鳥盡,良弓藏”的事情。

(三)肺腑真言

見十三爺不相信,鄔思道說,在四爺府裡專門辦秘密差事的人就會……



十三爺沉默著……

此時,鄔思道說出了肺腑真言:收斂鋒芒,皇帝不會怎樣。




我想,這句話,十三爺聽進去了,因為後面也是這樣做的。

最後,綜合雍正上臺後十三爺的一系列表現,勘當“鞠躬盡瘁”,也真的對得起“鐵帽子王”四個字。

這裡補充一點:所謂鐵帽子王,這是清朝的一項制度,享有世襲王爵的權力,在清朝歷史上,總共十二人,其中八個受封在清朝開國之初,十三爺受封在中期,後期有三個。


非常茴香豆


鄔思道為什麼會辭行呢?如果鄔思道不離開,他會死於雍正之手,這是毫無疑問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其一,他知道雍正秘密太多,不管雍正能不能當皇上,他都是雍正的威脅;其二,他猜雍正心思猜得很準,君王都很專權,看得太透不是好事。其三,雍正懷疑鄔思道會與八阿哥有所勾結。這樣看來,鄔思道必須離開。大多帝王都是可以同苦難,但不可以同富貴。比如張良隱世,一生平淡,但韓信不聽張良勸告,死於帝王刀下。

鄔思道在離開雍正的時候,還給前來送行的十三阿哥胤祥進行點撥,要他拼死辭掉鐵帽子王,就是看透了皇權的本質。如果十三阿哥不聽,雍正暫時還需要十三阿哥對付八阿哥,雍正下一個動手的,肯定是十三阿哥。而十三阿哥聽了鄔思道的勸,這才讓雍正放心。


zero5198


看了前面很多回答,已經很全面了,我這裡只是稍微做一點補充吧。感謝前面答主指出這個片段所在的集數(21期開始)。

背景

鄔思道為了保全自己向雍正提出半隱,而且是去李衛那裡,十三爺趕來送行。於是就有了這段對話,這段對話看似平淡無奇,其實其隱晦程度不亞於鄔先生和雍正那晚的對話,因為這段對話基本上決定了鄔先生之後“命運”以及十三爺之後的歸宿。 過程就不贅述了,直接看電視劇的截圖,還是簡單明瞭的。 雍正登基,作為功臣,十三爺要被封鐵帽子王。十三爺表現了不多見的“在乎”,重點是他為烏先生感到惋惜,這或許也是他來送行的原因。


烏先生心態很好,他本身懷才不遇,空有一腔抱負,現在已經一展所長,所以應該是無憾。

第一,拼死辭掉鐵帽子王

這裡我想插一句:原著中關於十三爺的描述看上有點貶義,十三爺因為母親的出身不好,所以不但受到皇子的欺凌,甚至連幾個得勢阿哥的下人都給他臉色,但是隻有老四待他如親兄弟,所以他們關係好,這也造就了十三有些“酷吏”的本色,在江南酬銀,宴請鹽商的時候重點講到了。 而且十三性格直爽,此前還和十四大打出手,雍正登基,如果鋒芒不斂,容易出問題。

第二,鳥盡弓藏

是雍正潛邸,幫他做秘密事兒的人要遭殃。十三爺起初不信,但是看到鄔先生言之鑿鑿,就又半信半疑了。其實聯想到鄔先生都不為雍正所容,這件事情不難理解進去。鄔先生對雍正的幫助不能說比十三爺小,但是在帝王權威面前,就顯得蒼白了。


不過隨後鄔先生馬上給十三爺吃了定心丸,只要他收斂鋒芒保準會沒事的。

第三點,十三爺積勞成疾



最後一個蠻隱晦的,直到最後才揭曉的一個,那是這部電視劇的第41集,老八聯合四個鐵帽王要恢復“八王議政”的古制,十三爺最終死在當場。 雍正告訴他,鄔先生說過十三爺可以活到92歲,但是十三爺馬上就明白了,如果按照日夜算,他46歲,乘以2,幹好是92歲。積勞成疾,也是這個“位置”給他的負擔。

上圖為第41集,十三爺死前的對話。

十三爺起初有些信誓旦旦,最後還是一臉懵逼。尤其是說到幹秘密事的人要被處理。


歷史答人


作為四爺,胤禛需要鄔先生,他可以懂得康熙的心思;

作為雍正,胤禛不需要鄔先生,他怕別人知道他的心思!

康熙皇帝駕崩,四爺歷經曲折最終登上皇位!

鄔先生也知道自己該離開了,輔佐了四爺十幾年,最終幫助四爺如願以償!鄔先生最懂帝王心術,但是真如他自己所言,他的謀略多是“陰謀”,而皇帝治國需要“陽謀”!

於是,和新皇帝談了一晚,鄔先生就告別!說自己要“半隱”,皇帝需要的時候可以找得到,皇帝不需要的時候自己隱居生活!

風蕭蕭,路途遠!

十三爺送別鄔先生,其實十三爺最重感情,他知道四爺繼承大統完全都是鄔先生的功勞,一旦離別,十三爺滿是愧疚!因為他覺得對不起鄔先生,沒有真正給他高官厚祿,沒有給他更好的晚年生活!

十三爺俠肝義膽,做人重情重義!這一點鄔先生很是佩服!真因為如此,他不忍心十三爺蒙受災難,不至於遭受“兔死狗烹”的境地,他希望十三爺能夠更好的安度餘生!

鄔先生其實已經看出了雍正在未來肯定會對一些人下手,他能猜到年羹堯,但也擔心十三爺!畢竟十三爺掌握一部分軍權,這是非常危險的!鄔先生雖然謀略多,但極少說心裡話,此去將再無相見之日,鄔先生也對十三爺甚為擔心,他怕雍正對十三爺下手!


鄔先生隨後提醒十三爺一件事情:一定要拼死拒絕“鐵帽子王”!

十三爺甚為不解,他覺得“鐵帽子王”是莫大的榮耀!是皇帝對他最高的獎賞和認可!

其實鄔先生是高人,他知道“伴君如伴虎”,共苦難容易,共榮華就難!而十三爺心思單純,沒有太多的心計,他是一個能做實事的人,但不是一個能搞政治的人

鄔先生能夠看到務實的四爺上位以後將會大幹一場,朝堂將會有新的變化,新皇帝肯定狠心整頓吏治,肯定會有新的變化!而這一切,註定又是一場腥風血雨!會有人被重用,同時會有人犧牲!越是權高位重,越是危險!

“鐵帽子王”世襲罔替,雖然尊貴,但是最為危險!

如果不理政事,都還好,相安無事!如果權利很大,像之前的多爾袞,沒什麼好下場,“鐵帽子王”也跟危險!

當然,十三爺沒有把這話聽進去!最終還是被封為“鐵帽子王”!但是,十三爺切切實實為大清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是雍正皇帝的最重要的助手!

而他,更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年僅46歲就活活累死!真是盡了心,出了力!

總體而言,十三爺這個“鐵帽子王”沒有給他帶來麻煩,他的一生更是對得起這個“鐵帽子王”!

十三爺胤祥去世以後,“怡親王”這個爵位世襲了九次。他的後世子孫也沒有出眾的人才,大部分都是沾了十三爺的光享受一生榮華富貴。但也有兩個死於非命:一個是第五次世襲的載垣,被賜死;另一個是第八次世襲的溥靜,被八國聯軍侮辱而死。當然,這是後話!


忠肝義膽嶽老三


鄔先生是電視劇《雍正王朝》裡的一個重要配角人物。野史裡有這個人,正史裡也有這個人。

在正史的記載上,雍正確實在田文鏡的奏摺批示中說到,那就是在雍正初年的科甲案中,李紱曾在奏摺中揭發縣令張球為市井無賴,因為給田文鏡推薦了幕僚鄔思道才得以成為心腹。

為此,雍正特意問過田文鏡這事,後者回奏稱:自己與鄔思道素來相識,並非張球推薦。

由此可知,鄔思道在歷史上是真有其人的,但他只是田文鏡的幕僚,與雍正並沒有打過交道。



不過,在野史裡面,鄔先生和田文鏡的關係就要緊密多了,甚至可以這樣說,田文鏡之所以能夠得寵,靠的全是鄔先生之力,因為只有鄔先生代寫的奏摺,才能讓雍正滿意!

後來,甚至有說鄔先生進宮為雍正服務去了的說法。

以上野史的記載,大概也就是電視劇《雍正王朝》說法的來源吧。

至於鄔先生和十三爺的關係,正史野史都不曾提及,這裡主要根據電視劇的劇情做以下分析。

在繼位大局已定後,為雍正奪儲出謀劃策的鄔先生決定辭歸鄉里,其中原因,想必也是因為他了解雍正的個性,仿照范蠡泛舟西湖,藉以自保吧!



這時,有情有義的十三爺聽說後趕來送行,鄔先生也將此大意告訴了十三爺,不過沒有十分挑明。

然而,鄔先生的話雖然有道理,但對於十三爺卻沒有什麼用處,因為他和雍正的兄弟,不可能像鄔先生那樣可以隱退。

而且,即使雍正即將對八阿哥等人進行毀滅性打擊,但對於十三爺來說,這個隱憂是完全不存在的。

所以,鄔先生勸十三爺避禍,實際並無必要。畢竟,雍正和十三爺的緊密關係,非常人可比。

至於鄔先生勸十三爺不要接受鐵帽子王的說法,十三爺倒是遵循了,但問題是,雍正是性情中人,他想要對人好,那是無法拒絕的。



最終,在清初的八大鐵帽子王之外,在雍正朝又增加了十三爺的怡親王這個鐵帽子王(在晚清後,又增加了恭親王、醇親王和慶親王三家)。

當然,鄔先生說的也還是有些道理的,雍正雖然沒有對十三爺起任何的疑忌之心,但作為雍正的左膀右臂,十三爺最終是給累死了。

這也沒辦法啊,雍正自己也也是累死的嗎?

事實上,誰要是被雍正看重,基本都得累死的,比如田文鏡等等,都是如此。


坑爹史冊


一個高明的謀士,不但要謀一時一事,更要謀大局大勢!

電視劇《雍正王朝》堪稱經典歷史局,其中許多細節都十分精彩,被許多人再三解讀。像鄔思道辭行,十三阿哥送信一段,就是如此。

當時,四阿哥雍正已經入宮,明確了帝位,掌握了局面。在正式稱帝之前,回到雍王府。此時,鄔思道主動辭行,雍正竟然沒有熱情挽留,顯得十分薄情。十三阿哥心有愧疚,於是代為送行。

見面時,十三阿哥表示歉意,鄔思道卻不以為意,說出了一番與天子交往,共貧賤容易,共富貴艱難的感慨。當十三爺提出,雍正答應封他鐵帽子王,世襲罔替時,鄔思道再三強調,希望十三爺入宮力辭封爵,否則難保一世平安。並且暗示,此前那些幫助雍正打探消息,做一些黑活的心腹,都會在當天被盡數滅口。

十三爺大為吃驚,覺得鄔思道言過其實,覺得四哥雍正不會那麼壞。事實卻證明,雍正的舉措和鄔思道所料幾乎一致。

在《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僅次於康熙皇帝的權謀高手。他既是最懂康熙的人,又是最懂雍正的人。他之所以能夠懂得二人,是因為他不僅看透了一時一事,更看透了大局大勢。

四阿哥雍正在得到皇位之前,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討好康熙,得到康熙的認可,因此,雍正在做事時總會盡量表現自己陽光,正能量的一面,即努力做一個“龍驤虎步”的賢明阿哥。既體現出為國為名的情懷,又不至於過分展露鋒芒。

可是,一旦康熙去世,雍正掌握了局面,昔日掩飾就沒有了必要。

加上康熙去世之後,其他幾個阿哥尚在。雍正與兄弟們的爭鬥不是變得緩和了,而是變得更加激烈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雍正必須將自己過往的一些汙點抹平,以免惹人非議。

比如說粘杆處的一些人馬,幫他做了許多黑活。在以前,是必須。在稱帝后成很容易成為他人話柄。因此,雍正皇帝下令將他們一律滅口。

即便是鄔思道,因為掌握了太多的宮廷奪位隱秘,知道雍正太多的弱點,因此,鄔思道一旦暴露,一旦被八爺、十四爺知道,那將對雍正造成致命傷害,因此,鄔思道本也在滅口行列。

所幸鄔思道見機在先,主動提出自己要遠離朝局,遠離紛爭,但是又不是真正歸隱,而是頭靠在雍正心腹大臣麾下,做個師爺。如此一來,雍正要想殺鄔思道隨時都可以。鄔思道始終都在雍正掌控之中。

雍正薄情,但並非無情,既然鄔思道主動替他想好了,他也就饒了鄔思道一命。至於十三爺,聽了鄔思道的話確實主動辭讓。雖然最終沒有辭掉鐵帽子王的封爵,但是此後的數年一直小心謹慎,謹守臣子的本份。加上雍正初立,幾位需要宗室中有十三爺這麼一位王爺為自己說話,於是,十三爺活了下來。

什麼是名著?名著就是寫盡了人性,寫盡了人心。《雍正皇帝》中沒有笨蛋,每一個人都在努力求存。只是由於身份,地位,眼界種種不同,於是演繹出各式各樣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