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氟化工龍頭”2018只完成計劃2% 被踢出補貼名單:造車夢碎

曾是A股大牛股。


“全球氟化工龍頭”2018只完成計劃2% 被踢出補貼名單:造車夢碎


“全球氟化工龍頭”多氟多百億造車夢估計快“到頭”了。

日前,工信部發布公示文件,截至2018年10月底無產量或進口量的車型共計199款,擬從《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撤銷。在這個名單中,乘用車型僅佔14款,商用車型比例較高。其中,河北紅星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有兩款純電動郵政車在列。

紅星汽車於2015年被屬多氟多收購。多氟多是無機氟化工首家A股上市公司,以動力鋰電池及原料為主營業務。2015年,伴隨著動力鋰電池和電解質六氟磷酸鋰進入新的景氣週期,股價節節攀升。作為集高送轉、鋰電池、特斯拉等諸多概念於一身的強概念股,多氟多此前受到機構與遊資等各路資金接力爆炒,最高時達到115元,漲幅近600%。

多氟多並不滿足於此,將觸角伸向新能源整車,試圖打造從鋰電材料到新能源整車的全產業鏈。2015年9月份,多氟多投資30億元,聯手邢臺縣政府建設了紅星公司新基地;2016年8月份,多氟多以自有資金向紅星汽車增資2億元;隨後,多氟多規劃投資51.5億元,實施“年產30萬套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及配套項目”。但在隨後的幾年裡,紅星汽車並未掀起波瀾。

多氟多為什麼要造車?接下來能否在整車行業立足?時間財經聯繫了多氟多董秘,但截至記者發稿,電話一直無法接通。不過,多氟多新能源董事長李雲峰曾在2016年公開承認:“造車想法有點過於單純,已將生產環節暫時放緩。”

部分業內專家對時間財經表示,目前來看,多氟多2018年10萬年銷量目標基本已宣告落空。紅星汽車2016年虧損約4000萬元,隨著2017年虧損雖然縮小,但它在造車領域能否有所突破還很難說。

“全球氟化工龍頭”2018只完成計劃2% 被踢出補貼名單:造車夢碎


最新消息,截至11月27日收盤,多氟多微漲0.65%,股價為12.32元/股,總市值86.57億元。

黑馬褪色

據瞭解,隨著以多氟多為代表的化工企業,打破技術壟斷進入產品供需鏈,多氟多成長為氟化工行業全球領軍企業。多氟多目前具有年產6000噸六氟磷酸鋰的生產能力,產品供給比亞迪、杉杉股份、新宙邦、天賜等主流電解液生產廠商,並出口韓國、日本等國家,銷量位居世界龍頭地位。

“全球氟化工龍頭”2018只完成計劃2% 被踢出補貼名單:造車夢碎


由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火爆行情,鋰電池材料價格暴漲,多氟多獲益頗豐。2015年下半年起,國內六氟磷酸鋰價格啟動上漲,幾個月間就漲至40萬元/噸以上,這種態勢一直持續到2016年。

公開數據顯示,多氟多2016年營業收入28.7億元,同比增長30.7%;淨利潤5.2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219.5%。這也使得多氟多成為股市“黑馬”,從2015年初的17塊/股,一路上漲到了近7倍,在2016年5月6日,股價站上百元,最高達到115元(復權價)。

高利潤也吸引行業內外企業參與迅速擴張,導致產能暴增,市場供大於求。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約有40000噸的六氟磷酸鋰供給量,但2017年的需求量僅為20000噸左右,存在嚴重供應過剩。

這也導致價格快速下滑。多氟多副董事長李雲峰曾表示,2017年一季度,國內六氟磷酸鋰價格開始下跌,目前售價在9萬元/噸到13萬元/噸,很多企業處於虧損狀態,部分已經關停了生產線。

多氟多也受到波及。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多氟多營業收入37.7億元,同比增長30.76%;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57億元,同比大幅下降46.31%。在2017年四個季度中,其利潤增長率連續四個季度下滑,而且下滑幅度持續擴大;2018年前三季度,多氟多營業收入位26.9億元;淨利潤為1.69億元,同比下降19.04%。

跨界未遂

多氟多表示,造成多營業績下滑的原因,除了上游原材料價格的變動,還有造車持續性的投入。


“全球氟化工龍頭”2018只完成計劃2% 被踢出補貼名單:造車夢碎


公開數據顯示,紅星汽車2016年經營活動現金流為-8634萬元,利潤為-4753萬元。在補貼方面,紅星汽車四款車型獲得邢臺縣研發獎勵2400萬元;進入2017 年,紅星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增大,共計確認新能源汽車銷售收入 2億元(包含新能源汽車補貼收入 9613萬元),淨利潤為649萬元,但是其經營活動現金流為-3729萬元。

2015年9月,多氟多以1.5億元的價格收購了紅星汽車大部分股權,通過收購紅星汽車,多氟多具備新能源車、卡車、SUP、MPV、麵包車和微型車的生產能力。這為其切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邁開了第一步。

隨後的2016年2月,多氟多又發佈公告稱,將與山西皇城相府“宇航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簡稱“宇航汽車”)、山西皇城相府中道能源有限公司 (簡稱“中道能源”)及其股東各方達成合作意向,擬以現金及增資收購上述兩家企業51%的股權。最終,考慮到成本和風險,項目終止。2016年11月,預計總投資51.5億元、佔地面積780畝的多氟多年產30萬的工廠開始建設。

據粗略統計,近年來,多氟多造車累計投入近百億元。但它的造車故事,並未在資本市場和汽車行業掀起波瀾。據瞭解,紅星汽車2017年銷量僅為2000輛,其“2017實現產能3萬輛、2018年累計生產10萬輛”願景,註定無法達成。

截至目前,紅星汽車產品主要包括新能源乘用車、物流車等,僅擁有4類車型。2018年6月底,紅星汽車推出了閃閃X2車型,這是其第一款智能電動四驅微型SUV產品。據瞭解,X2已與6家分時租賃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不過,紅星的產品卻經常遭到消費者吐槽。有網友表示,閃閃X2除了最高配的車型,綜合續航里程達到300kM以外,其他三款車型只有可憐的252kM,遠遠低於現在競品車型的400kM,被戲稱為一臺拉皮版的老年代步車。

多氟多原計劃是通過自身在原材料方面的優勢,藉助產業升級和業務衍生完成跨界造車。但顯然它低估了造車的難度係數,未來是迴歸主業,還是執意進軍整車製造行業,是擺在多氟多面前的一道選擇題。(時間財經 周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