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為何不直接取代​周成王​,你怎麼看?

周維麟


對於周公到底是攝政還是直接被立為王,本身在歷史上就存在爭議。

在《逸周書·度邑》中,周武王臨終遺言就明確地說:“乃今我兄弟相後,我筮龜其何所即?今用建庶建。”“建庶建”三字今人認為應該就是“建叔旦”,原文在傳抄過程中訛誤。因此,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今我兄弟相繼,我哪裡用得著占筮、占卜?所以我現在要立弟弟你姬旦。”

在商周之交,“兄終弟及”和“父死子繼”一樣,都是正常的傳位制度,因此周武王沿用“兄終弟及”方式傳位給姬旦原本也是無可厚非之事。

此時,周人剛剛伐紂成功,但殷都雖然陷落,可商人以及原本臣服於商的天下諸侯方國並不因此而認同周人為新的統治者。所以,在武王伐紂以後,表面看來天下太平,一直平安無事,實際上卻是暗潮洶湧。周武王之所以要傳位給姬旦而不是兒子姬誦,就是因為在如此複雜局面下,必須得有一位強有力的王者來率領周人,才能真正實現周國征服天下的目標。

然而,周武王這一決定,是否能得到其他周人理解卻是另一回事。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記載:“管、蔡、郕、霍、魯、衛、毛、聃、郜、雍、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意思是說,上文中這十六個國家,都是文王之子的封國。這十六個兒子,再加上早死的伯邑考及周武王姬發,周文王至少就有十八個兒子。這些兒子中,伯邑考、姬發、姬鮮(管叔)、姬旦又是同母弟。理論上而言,如果是兄終弟及,周武王去世後,這十六人人人有機會繼承王位。按照兄弟大小順序,管叔姬鮮排行老三,姬旦才排第四位。再怎麼說,繼承王位的都應該是姬鮮而不是姬旦!

因此,在得知周公旦被立為周王后,遠在商都擔任“三監國”的管叔、蔡叔、霍叔立刻就起來造反了!

三兄弟造反,是因為遠離宗周、訊息不暢而被人挑撥,還有情可原。但就在姬旦身邊,也有人對他疑心重重。召公姬奭,因為在周人反商時功勞甚大,在周國權勢足以與姬旦想抗衡。周成王親政之後,“自陝以西,召公主之;自陝以東,周公主之。”由此可見,召公地位之高。但是,他對於姬旦繼位為王也是懷有疑慮:“(周公)當國踐祚,召公疑之。”(《史記·燕召公世家》)

正因為在周人內部的眾多人對周公繼位為王都產生了懷疑,所以不管周公再能幹,他的王位都無法坐穩。更何況,周公執政的七年裡,確立了分封制和宗法制,明確“父死子繼”為第一繼承法則,作為制定人,他自己也不好公然違背周禮。

因此,種種內外因素影響下,在天下大致穩定後,周公最終還是將王位還給了周成王。周公之所以不直接取代周成王,一是因為內部反對者眾多,二是因為他自己制定了周禮,當然也不能公然違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