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浮動收益率”取代“保本保息”,銀行結構性存款值得投嗎?為什麼?

我是笑大的


什麼叫浮動收益率?

浮動收益率簡單的來說,就是你未來的收益不確定,沒有一個絕對值,隨時處於一個浮動變化的範圍,可能賺也可能沒賺,因此稱為浮動收益率。

什麼是保本保息?

保本保息,就是發行機構承諾投資到期時,按照投資時合約簽訂的收益率支付固定的本息,也就是說你的收益是固定的,無風險的。

為什麼“浮動收益率”要取代“保本保息”

2018年4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印發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並於發佈之日起正式實施。這項資管新規對居民的最大影響就是打破理財產品剛性兌付,也就是說,理財產品今後不再“保本保息”。

既然無法發行保本保息的產品,又不想鉅額的理財資金外流那麼銀行就要推出一款產品來替代保本保息理財,因此結構性存款就被推到前臺了,結構性存款屬於浮動收益率的產品,其產品不違反國家禁止發行保本保息的規定,故而是合法的。


什麼是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是在普通存款的基礎上嵌套衍生金融產品,以獲取收益的產品。結構性存款分為兩類:一類是保本型結構性存款,另一類是非保本型結構性存款。用來替代保本保息理財產品的就是保本型結構性存款,這個產品雖然收益率是浮動的,但是最少其本金是安全的,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接受度較高。

舉個小例子:你現在坐擁100萬元資金,打算在銀行購買1年期的保本型結構性存款。

銀行接受你的委託後,會把你的分為了兩部分:其中98.3萬元仍然存在銀行的定期裡,假設銀行一年定期的利率為2%,那麼這98.2到期本息合計=98.3+98.3*2%=100萬元;

剩餘的1.7萬元,再用來投資高風險收益的金融衍生品,比如股指、期權等。

這樣的話,到期你的本金至少不會虧損,如果衍生品賺錢的話,則可以獲得較高的收益,但虧了,也可能沒有收益了,你這筆投資的收益未到期完全無法確定,這就屬於浮動型收益。

值得投嗎?

在沒有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下,保本型結構性存款不失為一個不錯的投資性產品,至少其本金是安全的。收益的話,一般會高於原來的保本保息理財產品,而且正常都可以按預期的利率實現。




鯉行者


如果要在安全性和收益性之間選擇一個平衡點,再結合下監管的動向,如果你存款金額比較大的話,我建議你優先選擇大額存單,而不是結構性存款。


首先你要了解下什麼叫浮動收益率


所謂浮動收益率,簡單來說就是沒有固定的收益,定期存款是有固定的收益,但是結構性存款沒有,結構性存款實行的是浮動收益,最終的收益率和所掛鉤的產品有很大的關係,比如某一款產品掛鉤的是滬深指數,那如果滬深股市行情表現好,那你就可以獲得較高的收益,如果滬深行情表現不好,你的存款收益可能就和普通的定期差不多。



所以儘管結構性存款有較高的收益可能性,但是也有較大的可能是利率會很低。


結構性存款要看是保本型還是非保本型。


目前大部分結構性存款都是保本的,但還也有個別銀行的結構性存款不是保本,比如交行發行的幾個結構性存款就是不保本的,儘管預期的收益比較高,但是也可能會面臨本金虧損的風險。



當前結構性存款可能面臨監管整頓的風險


自從資管新規出來之後,銀行的理財產品不再承諾保本保息,打破剛性兌付,銀行理財產品受到重挫,隨後結構性存款突然受到熱捧。2018年一季度新增結構性存款1.84萬億元,已經超出2017年全年新增規模。


結構性存款短期之內過快的增長已經引起了監管層的重視,目前很多銀行打著結構性存款的旗號,實際賣的是理財產品,這跟監管的初衷相違背,很多銀行掛羊頭賣狗肉。所以進入4月份之後,監管層應開始約談部分銀行管理層,隨後的4月份,結構性存款出現了很大的下滑。


截至4月末,中資全國性大型銀行個人結構性存款規模19196.21億元,當月增長了259.72億元,較3月2082.22億元的增長規模縮水87.53%;中資全國性中小銀行個人結構性存款規模19384.59億元,當月增長了390.26億元,而3月增長規模為1638.14億元,環比少增76.18%。


所以不排除監層下一步會對結構性存款加強監管,目前很多銀行官方網站都已經下架了結構性存款,因此未來結構性存款是個不確定的因素。


貸款教授


銀行結構性存款最近開始火了起來,在資管新規取消剛性兌付後,傳統保守型投資人開始尋找安全的投資品種,在這種情況下,具有保本功能的結構性存款開始受到大眾歡迎。

銀行結構性存款是資產負債表內存款,屬於《存款保險條例》規定的存款保障範圍,享受銀行存款同等權利。結構性存款利息一般分為固定部分+浮動部分,浮動部分和金融投資品種掛鉤,具有一定的浮動性。

從結構性存款安全角度看,本金安全性等同於存款,利息具有浮動性,這一點沒有存款利息穩定,但結構性存款預期年化收益率基本上都在4%以上,要遠高於存款利息,和以前保本保收益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差不多。

結構性存款首先是一種存款,但是不同於存款的是利率部分,它的收益率要遠高於存款利率,但高收益就要承擔一定的風險,結構性存款受益是預期的,但從銀行實際操作來看,預期收益率基本上都是能達到的,所以結構性存款在資管新規出臺後受到歡迎是市場的必然選擇。

作者簡介:財務專家、財經問題研究專家,本頭條號解讀大眾關心的樓市、財經話題,用專業眼光幫你分析問題背後的真相。如果你對本內容感興趣,請點擊關注吧!


財經微世界


這個說法有點不準確,不是浮動收益率代替保本保息,而是要求理財產品淨值化,資管新規的目的就是以讓大家一目瞭然的看到理財產品每天的收益,類似於現在基金產品的萬份收益,而去剛兌,保本理財開始退出市場,結構性存款成為最佳的替代品,是一個不錯的低風險理財渠道,值得購買。

結構性存款分為單位結構性存款和個人結構性存款,最近幾年的發展速度非常快,2017年-2018年單位結構性存款同比上漲達到了38.49%,個人結構性存款規模同比上漲達到了驚人的62.86%,結構性存款已經成為新興的“網紅”產品。

首先介紹一下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的官方定時是在普通外匯存款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品工具,掛鉤利率、匯率指數而形成的一個組合產品,現在的運作模式是投資者將資金以存款方式交於銀行,由銀行向國外代理行做結構性存款,通常收益是普通存款的2.5倍左右。

同時結構性存款的本金損失率是很小的,基本上可能性為零,下面舉個例子大家看一下

在這個產品接受中,明確表明了持有至期滿可獲得本金返還,意思很簡單,只要期限達到,本金是沒有損失的可能性的,所以結構性存款逐漸開始成為保本理財的替代品。

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還比較高,基本可以媲美理財產品

同樣我們來舉個例子,某城商行去年發行的結構性存款,起點都是5萬元,和理財產品一直,96天期限的收益率都可以達到4.8%;一年期的收益率都已經達到了5%,完全可以媲美同期的理財產品。

通過以上幾個例子,我們分別從結構性存款的發展規模、安全性、收益率幾個角度來解釋了結構性存款,可以看到,這是一個保本理財的完美替代品,起點也並不高,值得一試。


不立而立


我的答案是對於風險偏好低的人群,結構性存款值得投。對於銀行結構性存款,我曾在問答裡做過詳細的解釋,其主要特點是有本金保證和最低利息保證,在此基礎上,還可以享受金融衍生品投資的浮動收益。

因此,結構性與理財產品“保本保息”的最大不同點,就是結構性存款雖然有最低利息保證,但是這個保證利息基本上都低於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而理財保本保息,則指的是對本金和全部收益的保證,一般情況下收益率肯定高於銀行存款利率。但是,在目前保本保息理財被取消的情況下,結構性存款的安全性將有很大優勢。

以前銀行銷售的結構性存款,說是浮動收益,加了期權的投資,但實際上銀行都設置了不可能行權的條件,因此其浮動收益都是剛兌的。說白了,結構性存款是銀行推出的替代原先“保本保息”理財的產品。但是隨著監管部門的介入,以後此類結構性存款將會有變化,浮動收益將會真正出現。

不過,我覺得也不用對此過於擔憂。結構性存款相比不保本不保息的銀行理財,其安全性依然是有優勢的。至於浮動收益,應該這麼理解:部分銀行理財的標的與結構性存款是一致的,如果結構性存款沒有浮動收益,那麼理財也沒有那麼高收益。相比之下,結構性存款至少還有保本的優勢。

我是空谷寒潭,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