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費開支超過GDP總量10%的比例,都是些什麼樣的國家?

事後說事


一個國家需要在穩定和發展中尋找平衡,穩定需要在外交和軍事實力上予以體現,而經濟發展可以濃縮在科研經費投入中。軍費開支和研發投入(R&D)就是二項最重要的指標。

那麼軍費開支佔GDP多少才合理?研發費用佔GDP的多少才是一個創新性國家?軍費開支超GDP10%的國家有哪些?是否合理?


全球軍費開支和研發投入的佔比情況

根據(SIPRI)發佈的數據,2017年全球軍費開支總額約1.7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的2.2%, 人均230美元。並且冷戰結束以來的最高水平。

而2017年全球研發投入總額約1.9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的2.5%,人均250美元。這些年一直保持在這個比例。

主要國家的軍費開發和研發投入的情況

2017年軍費支出前五的國家,分別為美國(6110億美元,佔GDP的3.1%),中國(2280億美元,佔GDP的1.9%),沙特(694億美元,佔GDP的10%),俄羅斯(663億美元,佔GDP4.3%),印度(639億美元,佔GDP的2.5%)。

2017年研發費用(R&D)投入排在前面的國家,分別是美國的年研發投入已經達到了4960億美元(佔GDP的2.5%),中國的研發投入總量排在全球第二2650億美元(佔GDP的2.12%),日本研發費用1670億美元(佔GDP的3.42%)。研發費用佔到2%以上才算創新型國家。

軍費開支超過10%的國家

從2017年全球最多的軍費開支前十五個國家的情況看,一般都是佔GDP的比重在1%-3%之間,只有沙特阿拉伯佔到了GDP比重的10%。達到了全球平均水平的5倍。

在前十五個國家的軍費開支總額達到了1.39萬億美元,佔全球總軍費開支1.7萬億美元的82%。餘下的180個國家只有4000萬美元的軍費開支,佔全球軍費比例不到18%。

美國在越戰期間的軍費開支最高也不過接近9%,而沙特阿拉伯軍費在2017年卻達到了10%。不知道是因為沙特的富有、還是同美國示好,又或者想搞侵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龐大的軍費開支一定會打破區域的軍事平衡,引發周邊的不安和動盪。

筆者認為一個國家的軍費開支和研發費用之間需要平衡,軍費開支是為了國家穩定而不是為了侵略,經濟發展則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發投入。兩者之間看似關係不大,其實是相輔相成又相互制衡。


鞅論財經


目前的世界格局整體是比較和平安寧的,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的內部存在軍事衝突,並且也只有中東和東歐地區當前的局勢比較緊張。

在這樣的情況下,世界上軍費開支佔GDP比重超過10%的國家可謂屈指可數,甚至那些放棄軍隊的國家的數量都要比軍費開支超過10%的國家多。
(世界主要國家軍費開支佔GDP比重圖)

根據最近幾年的軍費開支數據,全球各國軍費開支佔GDP比重超過10%的國家大概只有韓國的兄弟、阿曼和沙特等幾個國家。關於韓國兄弟國家的軍費開支佔GDP比重到底是多少,對此外界並沒有準確的數字,不過因為該國執行的先軍政治思想,國家的經濟發展都要給軍隊建設讓步,兩千多萬的人口維持著一支120多萬人的軍隊,所以根據美國中情局的預估數據,該國軍費開支佔GDP的比重大約在20%到25%,這一數據高居世界第一,其它任何國家都難以望其項背。

另外我們還要提的兩個國家就是中東地區的沙特和阿曼,這兩國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軍費開支佔GDP比重超過10%的國家,其中阿曼軍費開支佔GDP比重在15%左右,而沙特的軍費開支佔GDP比重則長期維持在10%以上。沙特和阿曼都是中東國家,並且它們還面臨著伊朗這個強大對手的威脅,所以兩國對於軍隊建設都不敢懈怠。2017年沙特的軍費開支高達694億美元,佔當年沙特經濟總量的十分之一,如此龐大的軍費開支總量在世界範圍內也僅次於美國和中國,高居世界第三位。


(沙特土豪雖然錢多,但是軍隊戰鬥力很弱)

除了以上幾個軍費開支佔GDP比重超過10%的國家,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的軍費開支佔GDP的比重很高,比如敘利亞、以色列和科威特等國,其中敘利亞和以色列的軍費開支佔經濟總量的比重大概維持在8%左右,科威特的軍費開支佔比也超過6%。敘利亞軍費開支佔經濟總量的比重很高這很好理解,畢竟這個國家目前正處於內戰的漩渦,巴沙爾肯定會盡量把錢用在打仗上,先保住自己的權力是第一要務。而科威特大概是被薩達姆的武力侵佔嚇得還沒有緩過神來,所以它也一直在拼命加強自己的軍隊建設。

我們分析世界上軍費開支佔GDP比重很高的國家就可以發現,這些國家主要都是分佈在中東地區,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當然還是跟中東地區緊張的局勢有很大關係。中東堪稱世界火藥桶,複雜的宗教矛盾、體制衝突以及民族問題,這些讓中東似乎從來沒有遠離過戰火。比如以色列自建國以來就被周邊國家敵視,為了維護自己國家生存的權利,以色列先後與周邊鄰國爆發過4次大規模的戰爭,小的衝突更是不計其數,在這樣的情況下以色列的軍費佔GDP比重一直都比較高。
(以軍F-35戰鬥機)


從目前的中東地區局勢來看,由於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什葉派和遜尼派、君主專制和政教合一體制等各領域的矛盾依然難分難解,所以中東各國在將來很長一段時期內還會繼續維持很高的軍費開支佔比。一般來說一國的軍費開支佔GDP的比重維持在6%以下是比較合理的水平,在這一範圍之內的軍費開支也不至於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民生事業。最後再提一點,雖然美國的軍費開支總量很大(超過7000億美元),但是他的軍費開支佔GDP比重還不到4%,所以美國很容易承擔自己龐大的軍費開支。
(2017年世界各國軍費開支前9位)


當一國軍費開支佔GDP比重超過10%,這可能會影響該國的經濟建設和民生事業的發展,不過在軍費開支佔GDP比重比較高的國家當中,除了韓國兄弟國家的民生事業比較差勁之外,沙特和阿曼由於石油豐富,所以軍隊建設的同時也沒有耽誤自己國家的經濟建設,這應該是比較難的事情。當然,如果沒什麼必要的話,這些國家還是用不著把自己的軍費開支推得這麼高,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才是硬道理。


李姓先生


軍費開支超過GDP總量10%是很可怕的一件事,而且軍費支出超過GDP總量10%的國家少之又少,但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極個別國家軍費支出還真超過了10%的GDP總量。



先來看看這個圖,這是世界主要大國在軍費支出方面的信息,美國和俄羅斯軍費支出均達到4.4%位居榜首,其次是韓國和英國達到了2.5%,後面幾個國家的軍費支出均不超過2.5%。圖上這些國家可都是當今世界一等一的大國,這些國家的GDP總量加起來幾乎可以撼動全球(指經濟方面)。但是這些一等一的大國強國的軍費支出均不超過10%,可見除了軍事領域這些國家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要做。

但是這張圖就會令人震驚了,阿曼的軍費支出佔到它GDP的16.7%,沙特阿拉伯軍費支出也佔到了10.4%,緊跟其後的是敘利亞軍費支出也高達GDP的8.5%。這就很神奇了,世界上真有軍費支出佔GDP10%以上的國家。


這張圖反映的是世界各處軍費支出佔GDP比例的,顏色越深說明佔GDP比例越高,可見中東地區的顏色最深,其實這很容易理解,中東地區國家大部分都很有錢,當然願意在軍費方面多付出一點,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東地區各國的軍事實力都不是特別強,並且近年來中東地區的戰亂又頻繁,所以他們只有不斷加大軍費投入才能保證自己在中東地區的安全,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綜上所述,中東地區國家的軍費支出是世界上佔本國比例GDP比例最高的地區,這些國家長年深陷戰爭中,如果不加大軍費投入很有可能在中東角逐中被淘汰,所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東地區的國家不會放棄加大軍費支出。


國際時評


軍備開支佔GDP的10%,是相當高的一個比例。作為全球軍事實力最強的美國,雖然其軍事開支高達7000億美元,但是佔其GDP的比重不足4%。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軍事開支第二高的國家,但國防預算佔GDP的比重也只有1%多。

可見10%是一個相當高的比重,高到什麼程度呢?很多國家的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只有20%,如果軍費開支要佔到GDP的10%,就意味著政府有一半的財政收入都投入到軍事領域去了。

要是在戰爭年代可以理解,舉全國之力打贏戰爭嘛。但是在和平年代,這就是窮兵黷武的表現。

蘇聯解體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經濟和財政被龐大的軍事開支壓垮。前蘇聯為了對美國保持戰略壓制,在經濟實力和財政收入明顯不如美國的情況下,大量上馬各種軍事設施和軍事裝備,結果導致大量經經濟資源從民生領域挪用到軍事領域。

當今國家中軍費開支佔GDP超過10%的國家,可以公開查詢到數據的是沙特。2017年沙特的GDP還6837億美元,是亞洲第6大、全球第19大經濟體。同年沙特的國防預算是694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三,僅次於美國和中國,甚至高於俄羅斯等軍事強國。沙特國防預算佔GDP的比重是10.13%。

沙特近年的軍費居高不下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對外軍購,目標當然是美國。這是沙特跟美國搞好關係必須要付出的一種代價。當然,沙特跟美國買軍火一方面要高喊著是“自願”的。另一方面,沙特的軍費相當大的一部分是用來提高軍人的福利。之所以這樣,原因也很簡單。隨著近來中東、北非的阿拉伯世界局勢動盪,沙特國內也是一樣,作為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為了維持整體的穩定,就得“出點血”。

朝鮮雖然數據不公開,但肯定也超過了10%,甚至有30%。“先軍政治”是朝鮮的基本國策,就是指一切以軍事工作為先,一切以軍事工作為重,即“沒有糖果可以活下去,沒有子彈就不能生存英國《簡氏防務週刊》網站2017年報道稱,朝鮮2017年將把近16%的全部國家開支用於國防。

朝鮮有120萬部隊,佔總人口的比重接近5%。就是養這隻龐大的部隊,就至少要花費5%的GDP(應該遠遠不止,軍隊福利好於民眾),還有裝備採購、軍事訓練的開支,因此朝鮮國防預算佔GDP比重達到16%甚至更高。


紅谷新視界


全世界GDP超過10%的,就幾個國家,首先是東北亞那個又搞核試驗又玩彈道導彈的鄰居,然後是沙特,韓國。前者每年軍費大概是國家GDP的20%-25%。而後兩個大概是12%左右。這種國家要麼是窮兵黷武走先軍政策,要麼就是政府富得流油。

有必要說一個問題:國家GDP和政府財政收入是兩個東西,我拿美國舉例吧。

美國在2017年的的政府收入是國家GDP的31%,也就是說軍費佔GDP5%,那麼至少就佔政府收入的15%。在比較國家軍費佔比的時候,我不建議去比較軍費和國家GDP的佔比,應該比較軍費與政府收入的佔比,這樣才科學。

比如沙特,你看他的軍費佔了GDP的12%左右,但是實際上對沙特來說軍費給政府的壓力並不大,因為沙特的政府收入相比國家GDP的佔比很高。與之對應的是美國,美國的軍費相比政府收入的比例很大,所以軍費給政府帶來的壓力就很大。


貞觀防務


軍費開支如果超過GDP百分之十。這對於很多國家而言,都是不可想象的。如果真到了那種地步,我猜測只能是在軍事方面出了重大問題。


比如二戰時的德國和日本,幾乎就是傾盡全國之力來發展軍事,當時的軍事開支肯定超過了全GDP的30%。在軍事上投入更高那就意味著在民生方面的投入降低,軍費的投入在全國GDP的比重過高的話,社會就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一個國家,不管它在怎麼有錢,軍費開支達到這種程度都是不可思議的,也是不可想象的。2017年的數據顯示:美國軍費開支超過6000億美元,這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可能是個天文數字,但對於美國來說,因為比較有錢,這點開支只佔百分之3.5左右。遠沒有達到百分之十。沙特因為石油富得流油,達到這種程度可以理解。


我國目前軍費開支為世界第二,俄羅斯第三。但是我國和俄羅斯軍費總和還沒有美國三分之一。但是這三個國家的軍費佔到世界總軍費一半。可以想象,美國軍費開支多麼龐大。再怎麼龐大,人家有錢。

冷戰結束後美國、英國、俄羅斯等世界主要國家軍費佔GDP的比例保持在2%~4%之間。按照國防經濟學術界的觀點,軍費佔GDP 的比例在2%~4%之間,是比較安全的比例區間。在這個比例下的軍費開支,不會對國家正常運行造成多大影響。


良良引力波


軍費開支超過GDP總量的10%,這其實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了,和平時期的國家大多數都不會超過這個數字。教育很重要吧,關係國家未來,但是教育投入能夠佔到GDP的4%就已經算得上大手筆了。

和平時期軍費開支佔到GDP總量的10%,只能說明這個國家實在太有錢了,即使軍費開支過高也不會影響國家經濟水平和人民的生活質量。


目前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一個國家:沙特。即使是財大氣粗的美國軍費佔比也只是4%不到,其他國家就更低了。

由於美國的經濟總量高,加上軍費開支的比例在各國當中也比較高,所以美國的軍費支出全球第一,甚至超出了軍費開支前十名其餘九國的總和。

如果一個國家軍費支出過高,影響到了國家的經濟建設和國民生活水平,國家必然會走向崩潰,敘利亞就是一例。沙特這樣的土豪可以無視這一條。


視野新觀


軍費開支佔GDP總量的比重,通常也被稱為軍事負擔。2017年全球軍費開支佔全球GDP總量的2.2%,超過這一數值的意味著這個國家的軍事負擔更重。如果一個國家的軍費開支超過該國GDP總量的10%,那麼它的軍事負擔就相當重了,這對該國的長期發展來說是大大不利的,很難持久。


來自於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數據表明,越是熱點地區,軍費開支佔GDP的比重越高。軍事負擔最重的10個國家中有7個是中東國家,佔比由高到低:阿曼最高,軍費開支佔GDP的12%;其次是沙特阿拉伯,佔GDP的10%;居於第三位的是科威特,佔GDP的5.8%;約旦排到了第四,佔GDP的4.8%;中東小霸王以色列佔到了第五位,佔GDP的4.7%;黎巴嫩,佔GDP的4.5%;巴林,佔GDP的4.1%。
2014年軍費開支排名前十的各國軍費佔比

中東地區軍費總額快速增長,主要是沙特、伊朗、伊拉克的軍費開支大幅增長引起的。2017年,整個中東地區的軍費開支的漲幅高達6.2%,位居全球之首。其中,沙特阿拉伯的軍費同比增漲9.2%,總額為694億美元,超過了印度、俄羅斯等,躍居全球第三大軍費開支國,僅次於美、中。伊朗、伊拉克的軍費開支增漲速度更快,漲幅分別為19%和22%。


這個數值就高得多了

站在全球的角度來看,中東地區軍費佔GDP的比例(稱為“軍事負擔”)最高,遠遠超過了2.2%的世界平均水平,高達5.2%。整個中東地區軍費漲幅加大,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武裝衝突加劇、各國競爭激烈。換句話說就是,中東地區的局勢緊張,使得各國不得不加大軍費開支,中東各國正在為可能發生的戰爭、反恐等投入的資源更大——以防或者說是正在為戰爭做準備。伊朗、以色列、沙特、約旦等國,在敘利亞戰場上的投入,使其整體軍費開支漲幅較大。

回答題主的問題:軍費開支超過10%的國家,都是些什麼國家?

實際上,軍事負擔這麼重的國家,也就是軍費開支超過10%的國家,數量極少。按照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公佈的2017年各國軍費開支的數據,超過10%的有阿曼、沙特。其中,阿曼佔比高達12%,沙特達到了10%。這兩個國家都是中東地區的國家,受中東局勢升溫的影響:伊朗出兵敘利亞、沙特領著一些國家與也門胡塞武裝開戰——戰爭是需要花錢的。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研究員Nan Tian表示,全球軍費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亞洲、大洋洲以及中東國家軍費開支大幅增加,比如印度、沙特、伊朗、伊拉克等國的漲幅都比較高。南美的阿根廷(同比增漲15%)、巴西(同比增加6.3%),這兩個國家軍費開支的增漲,使得2017年南美的軍事開支增加了4.1%。2017年全球軍費總額高達17390億美元,比2016年實際增漲了1.1%。

文中數據來源於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公佈的數據,儒道之主認為,儘管不可能100%準確,但可信度要比絕大多數的數據要高得多。很多人說“以色列的軍事開支佔比8.5%、美國的軍事開支佔比4.4%”等,那是因為調查公司、機構不同,得出的結果也大不相同。舉個例子,美國軍費開支佔比從3.1%—4.4%不等。一個調查報告,一個數值。



儒道之主


沙特一方面正在和也門交戰,主要方面是針對伊朗。1100億美元的軍購,是在遊說美國軍火集團對伊朗動武。伊斯蘭什葉派和遜尼派是歷史宿敵,當前,以什葉派為主的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連城一片,對沙特在阿拉伯世界老大的地位造成威脅,還有三國的油氣管項目,將使得伊朗的能源直達地中海,這是沙特不能容忍的。本來薩達姆是遜尼派少數在伊拉克掌權。薩達姆死後,民主選舉當然多數派開始掌權。這就是伊拉克戰爭為什麼伊朗是最大受益者的原因。也是美國打敘利亞和俄羅斯保敘利亞的原因。我們正在觀望伊朗,是不是開條油管到巴基斯坦連到新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