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不限量還有那些套路?細數運營商的那些深坑

【PConline 雜談】和運營商打交道,始終是一件麻煩的事情。想必每個人對此都深有體會,巧舌如簧的營業廳工作人員,種類繁多且複雜的套餐簡介,只要稍有不慎,便會落入資費陷阱。至少,往往消費者所理解的套餐資費和實際的情況之間,總是會有差異。

除了不限量还有那些套路?细数运营商的那些深坑

總的來說,我國運營商的服務質量正逐年提高。無論是取消漫遊費還是大幅下調流量資費,都是值得稱讚的事情。相信隨著5G時代的到來,流量費用還將進一步下降。

更快的網絡,更便宜的資費,一切似乎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真的會如此順利嗎?

除了不限量还有那些套路?细数运营商的那些深坑

早在六月份的時候,工信部就下過通知要求運營商立刻針對無限流量套餐涉嫌虛假宣傳一事進行全行業自查。無限流量套餐本是大部分消費者翹首以盼的套餐,但經過運營商一番“美化”之後,似乎變了些味道。

無限流量真無限?

遺憾的是,目前國內所有的無限流量套餐,都不是真正的無限流量。我們以北京地區三家運營商的套餐來分析。

移動的無限流量套餐分為三檔,88元、98元與198元,分別包含10GB、20GB、40GB流量。一旦用戶使用量達到額定容量,超出部分便會被限速,最高1Mbps,即128Kb/s,大概也就只夠刷刷新聞發發微信的了。而一旦用戶使用流量到達100GB,則速度會再次下降至最高128Kbps。

除了不限量还有那些套路?细数运营商的那些深坑

128Kbps,大概是2G時代的網速了。

當然,移動也明白必然有消費者對網速有更高的要求,特意推出了15元/3GB的流量加油包。只要購買了這個加油包,網速便能恢復正常。這樣做的確能滿足一部分用戶的需求,只是這樣,無限流量四個字是不是就成為了笑話一樣的存在呢?

聯通的無限流量套餐叫做冰淇淋套餐,目前有99/199元兩檔。99元套餐在數據總量達到20GB後會將速率限制在最高1Mbps,199元套餐則會在數據總量達到40GB時將速率限制為最高7.2Mbps。而當數據總量達到100GB時,運營商會再次將速率下調至最高不高於1Mbps。

除了不限量还有那些套路?细数运营商的那些深坑

這依舊不是真正的無限流量。

電信的套餐同聯通類似,同樣是99/199元兩檔,同樣是分別到達20GB/40GB後開始限速,同樣是限制至最高1Mbps。

除了不限量还有那些套路?细数运营商的那些深坑

可見,無論是移動、聯通還是電信,其宣傳的無限流量,本質上都是大容量數據套餐。當然,從使用公平的角度講,限速與限制使用額度並不過分。但三家運營商,均在這一問題上做的十分過分。1Mbps的速度與20GB流量的限制,於用戶而言,可謂十分不公平。

所謂無限流量,真的只是99元20GB,199元40GB。如果不是冠以無限流量的名號,真的能夠吸引到消費者嗎?對此,沒有人能夠給出答案。

5元5GB?

不知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某天突然收到營業廳客服打來的電話,對方會親切的告訴你只要每月低消多加一些,就能獲得更多福利,即固定月費送流量。例如你平時每月消費者35元,只要多加5元就能額外獲得5GB的流量。初聽起來似乎十分划算,於是你直接選擇了訂購。

就這樣,你的月租費就變成了40元。即使你根本用不到額外附加的5GB流量,你依舊要消費40元每月。

從某種意義上講,運營商的類似操作未必不可接受。畢竟我們的確用更少的錢換來了更多的實惠。然而,當你某一天想要取消這個附加優惠時,也許會被告知無法成功。原因在於,你現在處於合約期中。

除了不限量还有那些套路?细数运营商的那些深坑

當時的優惠,只是將你的套餐修改為了一個更高端的套餐。如今你享受著優惠,但也無法取消。

深坑十年,影子服務

5GB流量或許不是那麼多人需要,別慌,運營商還有更多坑等你。

還是一個長達十年有多的深坑。

相比通過流量優惠這樣“委婉”的手段,運營商的影子服務將圈錢變得更加簡單粗暴。影子服務顧名思義是在消費者不知情或未二次確認的情況下開通的服務,這些服務不僅收費昂貴,並且對用戶來說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在用戶不知不覺中持續扣費。

除了不限量还有那些套路?细数运营商的那些深坑

影子服務有很多,最經典的有聯通“美食直通車”,每個月10元固定費用,換來一些所謂的美食優惠卷。還有電信的“美妙音悅音樂盒”服務,讓你以每月10元的費用享受“最酷最炫”的彩鈴,還有移動的“車友助理”,10元的月費,讓你享受到下個APP就能解決的尋找代駕服務。如果沒有發現這些影子服務並取消,錢還會一直扣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影子服務”在網上營業廳均不設退訂入口,除非打電話要求客服退訂。

除了不限量还有那些套路?细数运营商的那些深坑

雖然微博已經停止運營數年,但推銷還在繼續

這些影子服務是怎麼來的?同樣是通過電話推銷。這些推銷員都有專門的話術,引導用戶訂購“影子服務”套餐,即使你全程沒有答應,對方也會在最後以快速模糊的語句跟你說即將開通這個套餐,這時如果不回懟一句“我沒有同意開通任何服務。”那麼每個月被坑10元沒跑了。

在接到來自聯通的“美食直通車”推銷電話後,我選擇將10010列入電話黑名單。

根據相關報道可以得知,“美食直通車”最早在2008年已經存在,還有各種相似的“影子服務”,許多持續至今近十多年間,背後的收入不可估量。

買100送100?

關於合約,一個更大的槽點便是合約週期。無論是哪家的營業廳,也許都有充100送100的套路存在。只要簽訂了合約,充多少返多少。即使是破萬的iPhone,只要簽訂了合約,也能夠零元帶回家。

看起來真是十分美好。

然而,零元購絕對不是說你可以不掏錢就把iPhone帶回家,也不是你每月按時繳納多少費用就可以(不然豈不是成了分期付款)。想要零元購,前提條件是要繳納一筆費用給運營商,運營商在根據你簽訂的合約來按月補償給你一些費用。所以最終,即使你簽訂了合約,繳納了大筆費用,依舊需要每個月按時繳費。唯一的好處就是,你用更少的錢,享受到了更好的套餐。

除了不限量还有那些套路?细数运营商的那些深坑

雖說消費者得到了實惠,可怎麼想都有一種更虧了的感覺。畢竟更好的套餐,很多人是真的用不到。而極端情況下,即使你對套餐設置有所不滿,卻也不能更換套餐。

運營商套路之深,果然是稍有不慎,消費者就會落入陷阱之中。

總結

面對運營商這樣的龐然大物,消費者始終是弱勢群體,往往會因為沒有細看某項說明,沒有及時醒悟某種“套路”而陷入陷阱。更讓人憤怒的是,當消費者遇到不公平待遇的時候,想要獲得合理的解決,又不知有多少麻煩路要走。

隨著工信部加強對運營商的規範,這種套路正在減少,但要還消費者一公平的環境,這遠遠不夠。

對於運營商在網絡基建方面的進步,自然要給予讚賞。然而對於運營商的“套路”,消費者只能練出火眼金睛,仔細辨別各中條款,方能使自己處於“不敗之地”。但一味的要求消費者小心,也不符合情理。說到底,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陷阱問題,既要依靠運營商提高自身素養,還要依靠更為完善的法律法規,二者缺一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