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過分干預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喬鬆


首先要把教育和干預分開;

教育、甚至深度的合理、合情教育都是積極的、應該的;

毛主席說了“糾枉必須過正,不過正如何糾枉”;

目前的法律制裁或對犯規少年的懲罰都是基於此理;

...;

為了孩子培養的夢想,需要增加孩子的體驗和擴大其認知;

引導、要求、甚至給點壓力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也是需要的;

帶領孩子游歷大川名山、人文聖地...,即使有些苦、有些累也是有必要的;

...;

為了培養孩子的正確學習習慣;

提出比較完整、系統、嚴格的要求是有必要了;

執行過程中,給與監督或給與相應的懲罰措施,也是必要的;

...;

培養孩子的價值觀,是非觀;

對孩子的日常行為引導是長久的,不能只說一次不說二次;

孩子行為違規行為,給以批評、甚至給與一定的懲罰也是需要的;

...;

干預我理解為是那些畫蛇添足的教育;即使只有一點點,還是畫蛇添足,不可取,雖然父母都不能避免這點,儘量提高或規克服;

嘮叨,父母們無窮無盡的嘮叨,是畫蛇添足之舉,父母要有認知,儘量克服;

這個不好、那樣不行、...;

您看某某如何、XXX又得了第一、某某成績怎麼樣、...;

...;

孩子要要逐漸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但部分甚至絕大部分父母過於關心;

天氣冷,多穿衣服...!

這個沒有教養的傢伙,明天爸爸幫您揍他(告訴老師)...;

...;

責怪、甚至無理的責怪;

您不聽老媽(老媽)的,現在你看....;

教您不要,您不聽,現在....;

...;


不要把教育當成干預;同時不要把干預當成教育;一位高級教師告訴我;


過度干預,也許您會培養一位巨嬰;20歲兒子的生活上離開父母;30歲的孩子還在啃老;

過度干預,兒子天天跟您吵、女兒天天跟您鬧;怎麼辦;遠離您唄;

過度干預,孩子性格孤僻(自私、難以融入、膽小、...);

...;

呵呵,孩子的狀況不同,出現什麼情況都有可能;但有一點,這些情況都是您不願意看到(不是您的初心);


守車寶寶


父母過分干預孩子的成長,表面上看來都是出於愛的目的,但是細細分析看來,過分干預的背後都是恐懼和擔心。這樣的父母並不相信孩子能做好,並不相信孩子有能力自己解決。而孩子在父母的過分干預下發展,會有莫名的無力感,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即使未來發展的好,也會有那是父母為我選擇的人生,並不是我要過的人生的感覺,這其實是教育很大的失敗。大家可以看看“接納,給孩子一個好性格”這本書。

過分干預孩子的父母,就是專制型的父母。這類父母通常是用固定的和清晰明確的行為標準來要求孩子,這些標準通常建立在父母個人的信仰和行為習慣之上。這樣的父母認為服從勝於一切,並藉助一切必要的權力使孩子照辦,家裡的一切大小事務都是家長說了算。

有這類父母的孩子容易出現焦慮、退縮等問題,缺少自主思考的能力,只會聽從別人的意見,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想法。這類孩子容易發展為順從、懦弱、缺乏自信、孤獨、壓抑、自卑,遇事唯唯諾諾,缺乏獨立能力的人。在人際關係上,這類孩子始終會處於被領導的地位,因為他們沒有競爭意識,不會自主思考和獨立做事。這類孩子也容易形成沒有安全感、過分順從以及攻擊性強等問題。同時,也有孩子在父母的高壓下,越發的叛逆,沒有判斷了反抗父母,只要是父母的要求一概否定,不管是不是有利於自己的,最終造成遺憾。


育兒降妖記邵一傑


父母過分干預孩子首先就無形中讓孩子成了‘’依賴性智障‘’,為什麼說是“依賴性智障”呢?因為孩子從出世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慢慢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時候父母可以去引導孩子正確的認知,但是過分的干預孩子的想法和行為就不明智了,首先孩子會有兩種反應:要麼很順從,要麼很反抗。面對父母過分的干預,表現得很順從的孩子,內心深處會很壓抑,長大後會很懦弱無能,沒有擔當,無法獨立去完成自己的人生各種問題。表現得很反抗的孩子說明他有自己的思維和原則,不會因為別人的干預去改變自己的想法,長大後很有主見,當然,面對父母的過分干預也會有很叛逆的時候,會和父母的意思對著幹,也是屬於讓父母頭疼的一類孩子,但是這種孩子恰恰以後會更有擔當責任心,可以不依賴別人,獨立自主性強,這也是父母干預孩子過多的另外一種比較好的結果。每個人思維方式不同,父母過分的干預自認為是對孩子負責任,為孩子好,但是卻不懂這種“為你好”式的情感綁架,實質上是對孩子思維的捆綁,成長路上的桎梏,會無形中扼殺很多本應該屬於孩子的東西,非但幫不了孩子成長,反而影響父母與子女的親密度。作為父母,也要懂得適時的進退,給予孩子合乎時宜的指正和引導,也要在必要的時候懂得放手,讓孩子自然生長,盡情的享受陽光雨露。


三小姐美食記


前段時間電視裡播出了一部叫做《我的老爸是奇葩》的電視劇。記得開播前,在電視上看到電視劇的宣傳片,對其中一句話印象特別深刻,當孩子們不服管教,不理解老爸為什麼管這麼多時,老爸說了一句:“就因為我是你爸!”

這句話在生活中也聽過了無數遍。每當想反抗父母的過分干涉,剛剛表現出不服從的態度,問出諸如“為什麼要求我這樣“,”我為什麼要聽你的“之類的“反動疑問”,立刻就會被一句”我是你爸/你媽“,”你就得聽我的“等等天經地義的氣勢徹底鎮壓住......

父母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父母認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才覺得所有的干預都算不上”過分“。然而,父母卻不知道,正是這些以愛的名義強加的干涉,讓孩子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一般。

父母過分干預孩子有可能會導致兩個極端。

一種是孩子只知道一味地順從家長的意願,即便長大了也沒有自己的主見,缺乏自信,過度依附於父母。

我認識的一個男性朋友,從小到大,無論大事小情,他的母親都要過問和干預,讓他苦惱不堪。他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由於公司離家特別遠,他非常想和同事一起在公司附近合租房子,但由於母親堅決反對最終不了了之。有一次趁著週末,他去幾個同事一起合租的家做客,晚飯後天下起了大雨,想到第二天不用上班,就打算在同事家留宿。沒想到,打電話告訴母親,母親卻不同意他在外留宿,還發火說:“反正我不同意你住外面,你最好快點回來,否則你看著辦!”說完,啪地一聲掛了電話。儘管朋友很不理解自己一個大小夥子,因為下大雨在同事家留宿一晚有什麼不妥,但礙於母親發了火,還是冒著大雨乖乖地回家了。

朋友三十來歲了,現在無論大事小情都要問父母,從來不敢自己下決定,連買輛自行車也要父母雙雙出動陪伴前往......他表示,有時候很討厭父母過分干預自己,但遇到事情卻還是忍不住想要依靠父母,總覺得自己辦不了、辦不好。

另一種極端就是“更年期撞上青春期“,產生巨大的衝突。孩子因此愈加叛逆,家長要他怎麼樣,他就偏偏反著來。

由於對學習成績、打遊戲、生活習慣,或是戀愛結婚的過分干涉,導致孩子與父母關係鬧僵、離家出走、自暴自棄,甚至是自殘自殺的新聞也屢見不鮮。

如果父母懂得“換位思考”,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尊重他們的想法和選擇,就能很容易把握好一個度,關注但不干涉,關心但留有空間。


摩卡一家coffee


  好多父母常常感到疑惑:雖說自己孩子不比別人家的天資聰穎,可都說“勤能補拙”,為了讓孩子在學習上跟得上,也報了很多課外補習班。但是,孩子什麼補習班都上,學習卻越來越不盡人意。這到底是問什麼呢?

  其實,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這跟父母的教育方法有密切的關係。其實很多父母因為自己很害怕“輸”,所以整天大腦的弦都緊繃著,思維和眼睛的焦點就不停地落在孩子身上,不停地尋找孩子身上各種可能導致“輸”的弱點和缺點。

  而正因為害怕和高度緊張,他們的判斷和思考神經就很容易會出現偏差甚至盲從性,孩子學習上的每個細節都要干預,從而給我們的教育智慧蒙上陰影,讓家庭教育陷入盲區甚至黑暗區。

  所以,平日裡,對於孩子的教育,不外乎就成了如下的這種情形:

  

  第一,動不動就數落,覺得小孩什麼都不行:

  有的嘮叨式同時就是數落式。總是數落孩子,你怎麼不用功啊?你怎麼樣啊?總是在那兒數落。數落比嘮叨更惡性,因為數落常常有譴責性質。數落式家教往往破壞孩子的學習狀態,把孩子學習的主動性給壓制住了。

  第二,動不動就訓斥、打罵孩子:

  訓斥打罵都可能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其結果不僅不會使孩子成績提高,而且會使孩子更加厭學,甚至逃學。父母因為幾次考試失敗,反覆地揪著孩子的缺點不放,認為孩子的問題只要嚴厲點訓斥,就能改變結果。結果卻是孩子聽得恐懼了,不但把耳朵關閉,也把房門關閉了。

  第三,時時陪讀、事事包辦:

  對於孩子的學習,父母都替他操心,問長問短,沒完沒了地輔導,一天到晚陪著孩子學習。這樣孩子的學習自主能力沒有了,另一方面,很容易讓孩子誤會學習並不只是他個人的事,依賴性大。

  

  第四,總愛嘮裡嘮叨,囉嗦不斷:

  很多孩子說,一聽父母嘮叨他就煩。做父母不妨自己想想,如果夫妻之間對方老嘮叨,那你們煩不煩?作丈夫的嘮叨,妻子煩,作妻子的嘮叨,丈夫煩。因此,嘮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法之一。

  第五,總是不耐煩,催促不斷:

  “你該做作業了,你該複習了”,這樣的催促很多媽媽喜歡反覆地對孩子強調,如果孩子聽煩了,他們可能會說:我本來想學,你一催我反而不想學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也越來越大了。

  

  第六,整天愁眉苦臉,總有操不完的心:

  老為孩子操心,所以也叫操心式。父母的情緒對孩子是有很大的影響。當孩子回到家裡時,如果面對的是一張數落自己的臉,一張訓斥的臉,一張打罵的臉,一張愁眉苦臉的臉,孩子也許會從根本上失去在家庭中學習的樂趣。

  以上所述的種種情況,都是父母對孩子及過分干預的具體表現。父母當然可以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凡事都應該有個度,過猶則不及,有些事情做的太過,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所以父母千萬注意了,只要無傷大雅,放手隨孩子去吧,別用自己的愛,害了孩子。


湘137693173


一天,老師接到電話,電話那頭是家長焦急的聲音:“我的孩子,都上五年級了,成績老是上不去,把我和他媽可急得呀!我們每天晚上都睡不著覺,頭髮都要急白了!你說說,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呀?孩子的成績怎麼就上不去了呢?”

其實很多家長因為很害怕“輸”,所以就特別緊張,因為緊張,大腦的弦就整天繃著,思維和眼睛的焦點就不停地落在孩子身上,不停地尋找孩子身上各種可能導致“輸”的弱點和缺點。而正因為害怕和高度緊張,他們的判斷和思考神經就很容易會出現偏差甚至盲從性,孩子學習上的每個細節都要干預,從而給我們的教育智慧蒙上陰影,讓家庭教育陷入盲區甚至黑暗區。

喚醒孩子自主學習的意識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積極主動地求知,而不是在督促下學習,但是很多孩子都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只是在老師和父母的督促下被動地學習,這就需要父母放棄監督,喚醒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

世界上任何一個取得成功的人都不是靠強制逼迫培養出來的,所以要教育孩子學習時不依賴他人,不受他人的控制和干涉,自己判斷,自主學習。父母要重視培養孩子的主動性、自信心、自律性和責任感,這是自主學習能力所必需的。所以要學會讓孩子懂得怎樣自主支配自己的學習時間,自主完成預習、聽課、作業、複習這四個完整的學習步驟。

用賞識促進孩子主動學習

孩子學會自主學習,既能使孩子走上成才的道路,又能減輕父母的負擔,這是兩全其美的事情。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成功的體驗極其重要。孩子有了成功的體驗,會把尋求這種愉悅感內化為自己的習慣,所以父母要創造機會給予孩子鼓勵和肯定,讓孩子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

比如可以在孩子自主學習之後及時給予誇獎和鼓勵,賞識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孩子自己完成了家庭作業,自己完成了預習、複習後,都可以給予積極肯定,孩子會在家長的讚賞中更加主動地學習。


苦茶帶點甜


說起這個問題,我想說說我老公,我老公從小到大,大事小事都是被家人安排好了的,不管做什麼決策,家人都會反對。所以長大後,他的缺點就暴露無遺。

第一,對父母感情並不深,有怨恨。他覺得他的人生沒有安全感,沒有自己做主的權利。

第二,不自信,導致他現在為人處事雖然很上進,但總是不夠大膽自信。

第三,沒有擔當,因為從小他只管去做,做得對或者不對,後果怎樣,都會有父母承擔責任,他欠缺擔當的心態。

第四,處理事情的能力相對比較差,特別是遇到挫折,特別容易灰心喪氣。

第五,自私懶惰,父母包幫孩子的事情,這類孩子不僅會比較自私,而且惰性比較大,連自理能力都差。

總之,孩子的成長是他自己的的,過分干預,也許孩子的道路現在平坦,以後要他自己走的時候,只會害了他一輩子。


瞄到喵小姐的貓


感覺很同情你。我一個好朋友就是這樣的,小時候父母什麼都管,下雨天想出去踩水玩,他媽媽都不給去,說會弄髒衣服,讓孩子老實在房間裡看書,小時候沒覺得什麼,長大了這位朋友說很壓抑,自己只知道學習學習,其他方面父母管制的太多,完全沒自由。所以現在都三十好幾了,也不想成家,被管怕了,現在他媽說什麼他都會本能的抗拒,即使媽媽說的對,但是也會逆道而馳。我說他這是叛逆期。所以父母過分干預孩子的後果就是讓孩子沒了自我,當著愛孩子,為了孩子好的名義綁架孩子的人生,真可悲。父母剛放手時就放手,給孩子自由成長的機會。


糯米麻麻Coco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即便是孩子小的時候,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好惡,有自己的興趣,希望自己可以做主,可是在父母眼裡,總是認為孩子還小,把所有的決定都替孩子做好,希望孩子按照父母的意願去生活。

長期被父母干涉,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

最明顯的就是,不獨立,俗稱:媽寶孩。

被父母掌控久了,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凡事都會聽從父母的安排,這樣的孩子,在步入成年後,失去了獨立生活的能力,這就是有些父母總認為,自己的孩子為什麼不能撐起一片天的原因。


子謙媽媽育兒經


最近在看《歡樂頌二》,真的是被劇中的幾個父母氣紅了眼!剛開始是小包總的母親,剛開始對安迪處處喜愛,之後又因為一些事情懷疑安迪!其次就是應勤的媽媽,由於是個特別有原則又有點古董的母親,說話處處傷人,著實是小蚯蚓和應勤之間最大的障礙!還有一個極品,就是樊勝美的吸血鬼家庭!簡直看不下去了好嗎?

所以,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應勤之所以實誠過度加上”媽寶“,也是因為媽媽強勢的性格所致。在《歡樂頌2》中五美的父母或是她們另一半的父母,可以歸結為四種類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子女。

一、背景型的——代表人物邱瑩瑩和曲筱綃

雖然這兩位的父母,在財富累積和社會地位上,有著天壤之別,但是在父母類型與子女關係上,可以說是異曲同工了。邱瑩瑩和曲筱綃家裡,爸爸們相對強勢,而且爸爸們具有某種意義上的先進性。

第一季裡,邱瑩瑩覺得上海打拼太艱難,想回小縣城過普通版人生,邱爸立刻往她卡里打了五千塊錢,讓她在上海一定要待下去。小曲不學無術純學渣,但是斷人識物厲害,做生意有天賦,這是曲爸身為一個自己爬上岸的富一代的自覺培養。

因此在爸爸們強有力的愛護和“要有出息”的支持下,就造就了這兩位妹子一致的精神內核:莽撞的好奇心,風風火火不怕吃苦。

二、控制型——代表人物小包總、關關和王柏川

這三位媽媽的共同點是——事業上不說話,專攻“特殊領域”。小包總早早接班;關關放棄了家裡的穩定安排,獨自闖蕩;王柏川也開始自己創業,父母似乎並沒有過多幹涉。

但是這三位媽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在婚戀問題上可以蠻橫起來,非常不講道理。他們一心一意地認為,我的子女我最懂,我知道什麼樣的人合適他們。與其說是幫,不如說是控制。

關媽則一直強行安排關關的相親,灌輸“婚姻是女人一輩子最重要的事”那一套理論,還對關關大談現在男人找對象的標準。王柏川的媽媽是更加惡形惡狀一點,她不僅背後插手棒打鴛鴦,當面也不管不顧,言語殺傷力max。

這樣的控制型家長,一旦成功就絕對能養出媽寶型子女。而扛得住的,大部分都能茁壯成長。原本唯唯諾諾不懂拒絕的關關已經學會對媽媽的逼婚say no,包奕凡強硬的和母親抗爭,這就是個明顯的信號。

三、中國好婆婆——代表人物趙啟平

趙醫生的媽媽未出場時,就已經被營造地很有氣氛。誰能讓天不怕地不怕的曲小姐,不管不顧地連夜出逃?怕丟臉,怕和趙醫生的關係蒙上“家長不待見”的陰影。拜之前那位同樣是高級工程師、差不多年紀的女客戶所賜,曲筱綃嚇壞了。

但是後來出場的趙醫生的媽媽,驚訝到了她,也驚訝到了讀者。趙媽媽與兩人一起吃飯時,先特意為小曲解圍,減肥或者吃不下,就不要苦撐裝乖巧牌。同樣是事業女性,她對小曲自己開公司做事,表示出了很大的肯定。甚至在小曲撥通手機偷聽母子倆對話被抓包時,也是主動示意兒子不要揭穿,理由是“不要讓她不好意思”。

最讓小懂覺得很特別的是,趙媽媽懷有一種善意和尊重,這在國產劇的婆婆人設中,非常少見。原著裡她溫和地提醒趙醫生:“總之,別害了人家好姑娘,這個社會對女性相對苛刻一些,女孩子做人做事都不容易。”

樊勝美

上一季的樊勝美帶紅了“父母皆禍害”和“原生家庭”這兩個詞。樊家一家的極品狀況,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原生像是一個吸血鬼般的存在,收割了樊勝美身上所有的產出。樊勝美媽媽,完全可以說是全劇中最可怕的一位媽媽,重男輕女、勢利、惡毒,比這更糟糕的是,她對自己的女兒完全沒有愛。女兒的存在,就是為了輔助自己的兒子。

以樊勝美的業務能力,應該在成長過程中有過好幾次升級自己的機會和成本,但是全被這個家庭給榨乾了。這造成了樊勝美非常強烈的逃離感,她渴求一段最佳的婚戀關係,擺脫這樣的家庭環境。她最終選擇了愛情,但一遇到家裡有狀況,她的愛情就會變色。懦弱的媽媽給她打電話傳遞不安全感,樊勝美也同樣懦弱地,把這份不安全感傳遞到自己的男朋友身上。

比如樊勝美想要和前來找事兒的嫂子的家人硬碰硬,她的媽媽卻選擇了退縮,最後樊勝美也妥協了。

樊勝美如今為何會顯得如此瘋狂,因為一個絕望的人只能牢牢地抓住自己的救命稻草。樊勝美的媽媽抓住了她,而她抓住了王柏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