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突然隕落的名將?


突然隕落的名將?似乎還真不少。

我先說一個古代的突然隕落的名將,然後再說幾個近代的為人所熟知的突然隕落的名將。

漢驃騎將軍、冠軍侯,霍去病!

霍去病生於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117年便突然隕落,不可謂不遺憾,是漢武帝的遺憾,更是中國的遺憾。

公元前123年,17歲的霍去病被封為侍中,這時候便已經開始隨衛青出征,後被任命為剽姚校尉,領800騎兵直奔敵軍所在,斬敵首2028顆,俘獲匈奴相國、當戶,斬殺匈奴單于的祖父,活捉單于的叔父,一戰成名!這一年,17歲的霍去病便被漢武帝封為冠軍侯!

公元前121年,19歲的霍去病被封為驃騎將軍。

公元前119年,21歲的霍去病領兵5萬,師出代郡與右北平,越過沙漠,跨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三人,以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戰功卓著,然後“封狼居胥山以祭天,禪姑衍山以祭地”。在此戰中,敵軍傷亡人數高達70043人,霍去病所部只不過折損了十分之三的兵力!當時衛青同樣領兵5萬出征,但是戰果卻遠不如霍去病。

此時的霍去病,已然成為了漢武帝手中的一柄利劍。但是,誰也沒想到的是,公元前117年,當時只有23歲的霍去病竟突然暴斃。

說完了霍去病,再說說近代史上幾個突然隕落的名將。

中國抗戰軍人之魂,張自忠!

張自忠將軍是我國為抵抗日本侵略者所犧牲的級別最高的將領,張自忠生於1891年8月,1940年在棗宜會戰中犧牲。

張自忠曾經一度背上了“漢奸”的罵名,他沒有為此辯解,但是他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清白!

1940年5月日本發動了棗宜會戰,此時的張自忠已經升任了第33集團軍總司令,駐守在襄河西岸。為了抵禦日軍,張自忠親自率領2000餘人渡過襄河,與日軍作戰,最終陷入了日軍的包圍圈中,於5月16日陣亡。當時,張自忠曾說:“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為國家於民族而死,他做到了!

後來,周總理為追念張自忠的英勇事蹟,對張自忠給予了高度評價:“每讀張上將於渡河前親致前線將領即馮治安將軍的兩封遺書,深覺其忠義之志,壯烈之氣,直可以為我國抗戰軍人之魂!”

黃埔之英,民族之雄:戴安瀾!

戴安瀾生於1904年11月25日,犧牲於1942年5月26日,是中國遠征軍在緬甸戰場犧牲的級別最高的將領。

戴安瀾是黃埔三期畢業生,1933年在古北口戰役中救下了在戰鬥中負傷的關麟徵將軍,1938年因為在臺兒莊戰役中表現優秀,被日軍誤以為是俄籍軍官。1939年戴安瀾從杜聿明手中接過國軍中的機械化師第299師,成為200師師長,後率部參加崑崙關戰役,戰後獲青天白日勳章,被蔣介石稱為“當代之標準青年將領”。

1942年200師被劃入中國遠征軍序列,戴安瀾率200師奔赴緬甸戰場。1942年2月,戴安瀾率部參加冬瓜保衛戰,不僅成功掩護了英國人撤退,還造成了日軍5000餘人的傷亡,取得了重大勝利。後來,英國人說:“東瓜之命運如何,姑且不論。但被圍守軍,以寡敵眾與其英勇作戰之經過,實使中國軍隊光榮簿中增一新頁。”蔣介石也忍不住稱讚冬瓜保衛戰是“中國軍隊的黃埔精神戰勝了日軍的武士道精神”。

1942年4月,戴安瀾又率部參加棠吉之戰,經過浴血奮戰,200師斃敵800餘人,成功奪回了棠吉,中國遠征軍士氣為之鼓舞。但是,此時的英軍卻早已經打定了從緬甸戰場撤軍的準備,200師也只能掩護英國人撤退。在撤退過程中,戴安瀾被日軍的流彈擊中了胸腹部,最終於5月26日犧牲,年僅38歲。

毛主席曾為戴安瀾寫過一首輓詩:

外侮需人御,將軍賦采薇。

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

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

沙場竟殞命,鬥志也無違 。



寧願死,不退讓;寧願死,不投降:謝晉元!

謝晉元與“八百壯士”是抗日戰場上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

謝晉元生於1905年4月,犧牲於1941年4月,他的英年犧牲讓人扼腕痛惜,但是讓人氣憤的卻是謝晉元將軍竟然死於漢奸之手!

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蔣介石在淞滬會戰投入了80餘萬的兵力,但是最終還是不得不選擇從淞滬戰場撤退。當時,謝晉元所在的第524團第1營被作為掩護部隊掩護主力部隊的撤退,但是第1營卻只有400多人,他們真能完成掩護任務嗎?為了迷惑日軍,謝晉元宣稱自己有800人。1937年10月26日,謝晉元率領所部退入四行倉庫,然後憑藉這座只有5層樓的鋼筋水泥建築攔住了日軍的去路。謝晉元用400餘人成功地守住了四行倉庫,創造了戰場上的奇蹟!最後,日本人拿謝晉元沒有辦法,只好向租界施壓,再由租界向蔣介石施壓,謝晉元無奈下退入了公共租界,形成了“孤軍營”。

1941年4月24日清晨,在這個距離淞滬會戰發生已經過去了將近4年的早上,在謝晉元組織孤軍營戰士訓練的時候,已經被日本人收買的郝鼎誠、張文清、尤耀亮與張國順突然衝上來對謝晉元進行了刺殺。

四行倉庫保衛戰是謝晉元的成名戰,卻因為漢奸的刺殺,成為了他的最後一戰。

近代史上突然隕落的名將,除了國軍的將領,自然也有我黨的將領,如葉挺、左權、曾中生、蔣先雲、伍中豪、黃公略、王爾琢、許繼慎、彭雪楓、劉志丹等人。


吾與吾國


那些突然隕落的名將,說多了都是淚啊!

1989年,中央軍委評出了共和國36位傑出軍事家,他們是——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彭德懷、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楊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葉挺,許繼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權,彭雪楓、羅炳輝,黃公略、方誌敏、劉志丹。

這其中,葉挺,許繼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權,彭雪楓、羅炳輝,黃公略、方誌敏、劉志丹這些名將,有的戰死沙場、有的被敵人暗害,有的被捕後遭敵人殺害。

1,葉挺。

葉挺曾是孫中山的警衛營營長,和薛嶽、張發奎並稱為“粵軍三劍客”。國民革命北伐時,葉挺率領第四軍獨立團屢建奇功,是名副其實的北伐名將。蔣介石背叛革命,葉挺賀龍周恩來等發動南昌起義,打響了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南下轉移時,葉挺軍隊被薛嶽打散,但葉挺到達輾轉廣州後發動了廣州起義,廣州起義失敗後,葉挺出國留學。

抗戰爆發,葉挺擔任新四軍軍長,僅僅兩年多,新四軍被第三戰區顧祝同暗算,葉挺遭到抓捕,蒙冤入獄。抗戰勝利後,葉挺出獄,離開重慶到延安的飛機發生事故,葉挺全家和王若飛等人空難去世,這次空難一般認為是國民黨特務的陰謀暗殺。

2,許繼慎、

許繼慎是葉挺獨立團的營長,團參謀長,黃埔一期學員。紅軍時期曾任鄂豫皖特委委員、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軍長,和徐向前是黃埔同學和鄂豫皖蘇區的戰友。1932年許繼慎被錯殺。

3,蔡申熙、

蔡申熙是黃埔一期學員,紅15軍的主要創始人,鄂豫皖蘇區的主要領導人。蔡申熙是湖南醴陵人,在縣裡中學讀書期間與同學左權、宋時輪組織"社會問題研究社"。蔡申熙曾參加了南昌起義、廣州起義,後來在掩護紅四方面軍轉移過程中戰死。

4,段德昌、

段德昌是黃埔四期畢業,和林彪是同學,曾作為賀龍的部下參加南昌起義。段德昌在革命低潮時和彭德懷結下深厚友誼,介紹彭德懷入黨。段德昌創建了鄂西根據地,創建了紅六軍,而幾乎同時彭德懷創立了紅五軍。1933年段德昌被錯殺。

5,曾中生,

曾中生是黃埔四期學員,曾在蘇聯中山大學讀書,他在鄂豫皖蘇區作戰,期間創作了很多軍事文章,是我黨游擊戰運動戰理論的奠基人。1935年曾中生被錯殺。

6,左權,

左權是黃埔一期學員,紅軍時期曾任紅一軍團軍團長,抗日戰爭中他擔任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協助彭德懷元帥在前線指揮八路軍作戰。百團大戰後期,左權在山西遼縣掩護總部機關撤退,不幸犧牲,年僅37歲,為了紀念他山西遼縣給名為左權縣。

7,彭雪楓、

彭雪楓是河南南陽人,曾在南開中學讀書,曾任紅三軍團四師政委,抗日戰爭中,彭雪楓堅持在河南抗戰,任新四軍六支隊司令員,新四軍第四師師長,1944年,彭雪楓在戰場上戰死。

8,羅炳輝,

羅炳輝是雲南彝良人,隨朱培德北伐屢建戰功,1927年受到朱德元帥影響,毅然加入共產黨。羅炳輝曾任紅十二軍軍長,紅九軍團軍團長。抗日戰爭中,羅炳輝擔任新四軍第一支隊副司令員,司令員是陳毅。後來改任新四軍第五支隊司令員,1946年,羅炳輝任新四軍第二副軍長,不久後腦溢血病死。

9,黃公略、

黃公略是彭德懷的老鄉,好友,黃埔三期畢業後回湖南聯繫彭德懷發動平江起義,任紅五軍副軍長,井岡山斗爭中,黃公略和林彪伍中豪併成為“紅軍三驍將”,毛主席詩詞中的“偏師借重黃公略”,說的就是他。1931年9月黃公略在戰鬥中負傷犧牲。

10,方誌敏、

11,劉志丹


歷史知事


歷史上突然隕落的名將——陶勇

陶勇,安徽省霍邱縣(今六安市葉集區)人,歷任華東軍區海軍司令員、海軍東海艦隊司令員、海軍副司令員兼東海艦隊司令員、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等。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陶勇紅軍時參加過蘇區反圍剿,西征四川,長征,在陝北參加過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血戰祁連山等戰鬥。黃橋決戰中任新四軍三縱司令員的他,揮舞大刀帶頭衝鋒陷陣,粟裕稱“好一個拼命三郎”。抗日戰爭中,火燒日偽封鎖線上的三百里籬笆牆,好似赤壁之戰,火光沖天,蔚為壯觀。淮海戰役活捉杜聿明,渡江戰役前炮擊英國軍艦,抗美援朝痛擊美國常勝軍、、、、、、陶勇將軍身經百戰,足智多謀,縱橫沙場,戰功累累。

1967年初,就是這樣一位叱吒疆場,身上九次中彈,真正是九死一生的解放軍虎將,竟然莫名其妙的死於招待所花園的一口井內。死因至今不明,將星突然隕落,令無數人扼腕嘆息,潸然淚下。

將軍的一生,英勇又善戰。

是三野雄師,粟裕的鐵拳。

無敵於沙場,令敵人膽顫。

意外間墜井,成無頭迷案。

莫名駕鶴去,讓人仰天嘆。


萬里彈


歷史上突然隕落的名將有哪些?

一,霍去病,西漢名將霍去病抗擊匈奴立下不世功勳,年僅24歲去世。

二,號稱“江東猛虎”、“江東雄獅”的孫策,外出打獵單騎遭遇賊匪襲擊而亡。

三,南宋抗金名將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害死於風波亭也是很突然吧?

四,明朝開國猛將,僅次於徐達的二號人物常遇春病死於軍中,朱元璋極為震驚,據說得了“卸甲風”。

五,明末崇禎朝抵抗後金的能臣袁崇煥,忽然獲罪被朝廷凌遲,在當時也很突然的。

六,在萬曆三大徵中兩次擔任主帥的名將李如松,在率領輕騎奔襲搗巢蒙古土蠻部時遇伏喪生,死得太草率了。

七,號稱“明季良將第一”的曹文詔,於崇禎八年在真寧湫頭鎮陷入李自成數萬人重圍陣亡,是明朝莫大的損失。

八,明末清初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在收復臺灣僅一年後即病逝,年僅39歲。

九,清末名將多隆阿,極為英勇善戰,多次打敗太平天國陳玉成、李秀成等人,率部平定陝西回民叛亂,將陝回十八營趕出陝西,卻在攻打藍大順部時意外身亡。

十、討袁護國的雲南大都督蔡鍔,年僅三十四歲因喉癌病逝於日本。


流賊聞之心膽搖


曹淵、唐澍、鄧萍、葉挺、左權、黃超、陳潛、王良、張清、陳奇、劉湘、朱瑞、周復、周元、陳光、徐洪、何坤、王佐、何畏、赫光、周昆、曾中生、許繼慎、盧德銘、蔡申熙、吳光浩、蔣先雲、藩忠汝、李明瑞、伍仲豪、周逸群、曠繼勳、彭雪楓、羅炳輝、高敬亭、尋淮舟、劉疇西、周子昆、方誌敏、周建屏、孫德清、胡少海、張子清、袁國萍、袁文才、段德昌、陳濟恆、陳海松、陳樹湘、楊靖宇、趙尚志、張志忠、李家鈺、饒國華、唐淮源、趙登禹、武士敏、陳安寶、馮安邦、吳克仁、郝夢齡、佟磷閣、蕭山令、史忠恆、王德泰、曹國安、宋鐵巖、陳榮久、周樹東、陳翰章、畢士弟、葉成煥、謝晉元、羅忠毅、彭士量、王甲本、齊學啟、趙博生、董振堂、黃忠嶽、曾炳春、賀沈祥、曠朱權、谷雄一、劉士奇、賀晉年、陳淺倫、李超時、廖榮坤、吳煥先、嚴圖閣、俞作豫、韋撥群、毛澤覃、張純清、曹大駿、戴克敏、周維炯、鍾漆偉、邵式萍、馬本齋、吉鴻昌、胡一嗚、蔡會文。


君230835428


人民軍隊歷史上有很多名將突然隕落,既有血灑沙場,為國捐軀的;也有身多疾病,英年早逝的;還有意外身故,空留遺憾的……下面簡要介紹我國36名當代軍事家中隕落的名將。

36名當代軍事家1989年首次公佈,1994年增補,實際由三大部分構成:

一是黨和國家領導人5名,毛主席、周總理、鄧小平、楊尚昆、李先念;

二是開國十大元帥和十大大將20名,包括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

三是早期犧牲的軍事領導人11名,包括葉挺、許繼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權、彭雪楓、羅炳輝、黃公略、方誌敏、劉志丹。

這其中,第三部分可以說個個都是突然隕落的優秀將領,已經是當時名將。如果他們不是英年早逝,幾乎個個都是開國元帥、大將之選。

36名當代軍事家中,共有12名優秀將領突然隕落,按照隕落原因劃分,有以下四類:

第一類,意外失事2人

1,林彪

黃埔四期畢業,23歲的林彪任紅1軍團第4軍軍長,紅軍最年輕的軍長;25歲的林彪任紅1軍團總指揮(軍團長),紅軍最年輕的軍團長;30歲的林彪任八路軍第115師師長兼政委,八路軍3個師長(120師賀龍,129師劉伯承)中最年輕的師長;41歲的林彪任東北野戰軍司令,解放軍最年輕的野戰軍司令;49歲的林彪成為最年輕的開國元帥。

林彪率軍解放了東北全境,把四野發展成百萬雄獅,並率軍入關,一路南下,從白山黑水,一直打到天涯海角,解放了大半個中國,為革命勝利立下赫赫戰功,後來墜機身亡。

2,葉挺

葉挺,南昌起義主要領導人之一,新四軍首任軍長。葉挺早年曾擔任孫中山大元帥府警衛團第二營營長,北伐期間擔任第四軍12師師長獨立團團長,參加汀泗橋、賀勝橋等戰役,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獲“北伐名將”美譽,所在第四軍被譽為“鐵軍”。

1927年8月,葉挺參與領導南昌起義,擔任前敵總指揮兼第十一軍軍長,後又領導廣州起義。抗戰全面爆發後,葉挺出任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軍長,成為新四軍首任軍長和主要領導人。

1941年1月,國民黨製造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葉挺將軍被扣押入獄,嚴詞拒絕蔣介石的威逼利誘,後在我黨多方努力下獲釋,卻在1946年4月8日乘飛機由重慶返回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遇難身亡,終年50歲。葉挺將軍的突然隕落是我黨、我軍的重大損失。

第二類,血灑疆場

1,左權,黃埔一期,曾赴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進修,任八路軍副總參謀長,1942年5月在反日軍“掃蕩”中犧牲,年僅37歲。

2,彭雪楓,新四軍第4師師長兼政委,1944年9月在戰鬥中犧牲,年僅37歲。

3,蔡申熙,黃埔一期,參加南昌起義並任起義軍第11軍第24師參謀長,紅15軍主要創始人,曾任中共鄂豫皖軍委副主席、第25軍軍長,1932年9月在反圍剿戰鬥中犧牲,年僅28歲。

4,黃公略,黃埔三期,和彭德懷一起領導平江起義,任紅1軍團第6軍軍長,與林彪、伍中豪並稱毛主席、朱德領導的井岡山三驍將。1931年9月在戰鬥中,身中數彈犧牲,時年33歲。

5,方誌敏,早年參與領導弋橫暴動,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和紅十軍團的締造者,開闢的根據地被毛主席稱之為“方誌敏式”根據地。1935年,方誌敏被國民黨抓住後投入監獄,先被囚禁,後被秘密殺害,時年36歲。

6,劉志丹,黃埔軍校四期,早年參加渭華起義,成為西北紅軍和西北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1936年4月東征期間,在山西中陽縣三交鎮戰鬥中犧牲,年僅33歲。

第三類,可憐誤殺

許繼慎,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軍長、紅11師長,在1931年肅反中被錯誤殺害,年僅30歲。

段德昌,紅3軍紅9師師長,洪湖蘇區主要領導人,1933年5月被夏曦在肅反運動中錯誤殺害,年僅29歲。

曾中生,黃埔四期,曾任紅四軍政委、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參謀長,1935年8月被張國燾在肅反運動中錯誤殺害,年僅35歲。

第四類,因病去世

羅炳輝,滇軍名將,曾任新四軍第二副軍長兼山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1946年6月21日,羅炳輝在山東臨沂病逝,終年49歲。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其實古代很多名將都可以算是突然隕落,三國時東吳的名將周瑜去的時候才36歲,霍去病去的時候的才23歲,歷史上這樣的突然隕落的名將數不勝數,今天就說一說近代那些突然隕落的名將吧。



第一位,左權(1905—1942),湖南醴陵人,黃埔一期的畢業生,是八路軍少將副參謀長、八路軍第二縱隊司令員,多次展開敵後戰爭,粉碎敵軍的掃蕩,在1942年的5月25日,年僅37歲的左權不幸犧牲,同時也是抗戰犧牲級別最高的八路軍將領。



第二位,趙尚志(1908—1942),熱河朝陽人,現在遼寧省朝陽市,滿洲省委軍委書記,東北民眾反日聯合軍總司令兼北滿臨時省委執委會主席兼第三軍的軍長,趙尚志與李兆麟等人創立了珠河、湯原等抗日遊擊根據地。日本人曾多次威逼利誘趙尚志,但是趙不為所動,1942年2月12日,年僅34歲的趙尚志被日本特務開槍擊中腹部後救治不及時犧牲。



第三位,葉挺(1896—1946),廣東惠陽長秋人,聞名於國內外的軍事家,八一南昌起義的總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以及新四軍重要的領導人之一,在北伐戰爭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皖南事變中被國民黨扣押,拒絕了蔣介石的威逼利誘,用《囚歌》表明自己堅貞不屈的心智。1946年坐飛機去往延安的路上遭遇了空難不幸犧牲。



第四位,楊靖宇(1905—1940),河南省確山縣人,鄂豫皖蘇區以及紅軍的創始人之一,同時還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他孤身一人在彈盡糧絕、冰天雪地的環境下與日軍周旋戰鬥幾天之後壯烈犧牲,被譽為抗日民族英雄。

那麼除了這些之外,還有符竹庭、劉海濤、趙志丹、伍中豪、盧德銘、朱雲卿、黃公略、王爾琢、洪麟閣、彭雄、田守堯、桂幹生、夏雲傑、範子俠、朱程、許繼慎、彭雪楓、鄧萍、吳光浩、羅炳輝等等都是英年早逝的名將。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將星意外隕落,並非戰死沙場,是為至憾。在人民軍隊的紅軍時期、八路軍時期、解放軍時期和建國以後,都有因意外而不幸犧牲的名將,他們當中有的由於犧牲時間較早,已不被公眾熟知,但這些曾為新中國解放戎馬一生的將軍,共和國不會忘卻,人民也不能忘記,盤點一下四個時期犧牲在戰場以外的名將代表。

(王開湘將軍遺像)

紅軍時期 飛奪瀘定橋的王開湘

許多答友或許對這個名字比較陌生,但是他的軍政搭檔大家一定熟悉,就是開國上將楊成武。王開湘是出生於江西戈陽的老紅軍,長征出發時任紅一軍團紅一師政委,這是個非常重要的職務。湘江血戰後紅軍縮編,王開湘擔任全軍開路先鋒紅四團團長(政委楊成武)。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探路過草地,奇襲臘子口,這些著名戰鬥都是紅四團一馬當先,還曾經化妝成敵軍一口氣連克三座縣城,確為紅軍名將。

王開湘特別喜愛手槍,一支德國造駁殼槍從不離身,哪怕是吃飯睡覺。長征到達陝北後由於過度疲勞和營養不良,王開湘病倒,根據史料記載患的是傷寒,1935年11月上旬的一天,王開湘將軍在高燒昏迷中突然坐起開槍自盡,意外犧牲於野戰醫院,年僅27歲,主席大怮,曾責怪醫護人員為什麼不收走枕頭下面的手槍。

(黃驊將軍)

抗日時期 犧牲在叛徒槍下的黃驊

現在河北省還有紀念黃驊將軍的縣名,出生於湖北陽新的老紅軍,曾是紅五軍團的主力團長,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徵。抗日戰爭爆發後歷任晉西南遊擊支隊隊長、晉西獨立支隊副支隊長等職,1940年調往山東軍區,擔任魯西軍區副司令員兼三分區司令員、冀魯邊軍區副司令員兼115師教導第6旅副旅長,率部打擊日偽,戰功卓著。

邢仁甫應該是八路軍最大的叛徒,1943年總部電令黃驊將軍出任冀魯邊軍區司令員,調作風問題嚴重的原司令員邢仁甫回延安學習,1943年6月29日,邢仁甫組織親信殺害黃驊將軍後潛逃叛變,黃驊犧牲時年僅32歲。山東軍區將黃驊犧牲地新海縣命名為“黃驊縣”並沿用至今,叛徒邢仁甫1949年在天津被抓獲,次年執行槍決。

(朱瑞將軍)

解放戰爭 東北野戰軍炮兵司令朱瑞


朱瑞將軍是解放戰爭中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江蘇宿遷人,早年留學蘇聯,先後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克拉辛炮兵學校學習,是我軍難得的炮兵專業人才,延安炮校校長。1946年日本投降後遠赴東北,出任東北民主聯軍和東北軍區炮兵司令員。遼瀋戰役打響後,1948年10月1日指揮新組建的東野炮兵縱隊,集中轟擊敵軍重兵把守的義縣(錦州外圍要點),配合步兵縱隊僅六小時就全殲守敵,戰鬥結束後在視察火炮射擊效果時,不幸觸雷犧牲,年僅43歲。

之前有過朱瑞將軍的專答,就不展開介紹了。

(皮定均將軍)

建國以後 開國中將皮定均

皮定均將軍是安徽六安人,紅四方面軍著名驍將,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八路軍第129師特務團團長、豫西支隊司令員等職務,抗戰勝利後出任中原軍區主力一縱一旅的旅長。皮定均軍事生涯的兩大亮點,分別是1946年的中原突圍和1947年的孟良崮戰役,這兩次戰役足以使皮定均步入名將行列,所部中原突圍後轉隸華東野戰軍指揮,曾用番號“華野獨立師”,《亮劍》李雲龍的戰區變化,有借鑑這一事例。

1949年第三野戰軍整編時任第24軍軍長兼政委,1955年“皮有功,少晉中”被授予中將軍銜,後曾擔任蘭州軍區和福州軍區司令員等職。1976年7月7日,在視察福建沿海軍事演習時,因直升飛機失事殉職,終年62歲。


度度狼gg


國軍五十四軍軍長陳烈,黃埔一期,廣西柳州人。

大革命時期國民黨左派的中堅人物,曾經尾隨宋慶齡等準備成立第三黨,失敗後關押於南京,後蔣特赦,帶兵解圍贛州。

三七年任土木軍主力十四師長,後一路轉戰到湖南,於三九年任五十四軍軍長,

陳烈為鼓舞士氣,全軍臂章全部繡上還我河山,全軍殺敵勇敢,是國軍少有的幾個全德軍裝備部隊。

四零年元旦帥部直驅韶關,一路追趕日寇到廣州,獲得粵北大捷。田漢曾經一路陪同陳烈,並好幾首詩歌讚揚。

在湖南起見,與葉劍英合作,在南嶽舉辦遊擊幹部班。

後遠征作戰,駐守中越邊境,四零年十月牙疼,死於敗血症,一說是日本特務害死。


雅馬880


“能打仗,會做群眾工作,是文武全才”。這是毛澤東對他的愛將、紅軍早期的重要將領伍中豪的評價。北大文學院的高材生,黃埔四期的優秀學員,膽識超人的優秀軍事指揮員,氣質儒雅的軍中儒將。令人扼腕惋惜的是,就是這樣一位文武兼備的紅軍將領,於1930年10月在江西安福縣城遭安福靖衛團突襲,在突圍中彈盡糧絕,壯烈犧牲,年僅25歲。一顆耀眼的將星突然隕落。



伍中豪是衡陽耒陽市伍家村人,出身書香門第。在北京大學讀書期間,參加了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轉為黨員。1925年進入黃埔軍校學習。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任考官期間,伍中豪結識了毛澤東等人。1926年7月,伍中豪隨國民革命軍北伐,進軍衡陽後就任耒陽團防局局長。

“馬日事變後”,伍中豪被耒陽當局通緝。他來到武漢任國民政府警衛團第十連連長。1927年9月,伍中豪參加了秋收起義,出任工農革命軍第1師第3團副團長兼3營營長,率部首攻白沙取得勝利。部隊會師文家市時,毛澤東主持召開前敵委員會會議,否決了攻打中心城市的決定,決定部隊轉移到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伍中豪對毛澤東的決定堅決支持。在部隊行軍途中,一路遭到敵人的圍追堵截,伍中豪提出“時東時西、時分時合”的機動靈活的戰術方針,擺脫了敵人,到達三灣。此後,在敵人的多次“圍剿”中,伍中豪率部歷經百戰,功勳卓著。



在1928年2月的寧岡戰役中,伍中豪率第3營擔負正面主攻任務,寧岡守軍為裝備精良的國民黨27師一部。在城牆攻堅戰中,因城牆堅固,工農革命軍裝配簡陋,國民黨部隊猛烈的火力下,城牆久攻不破。伍中豪見狀,身先士卒,帶領戰士躥上雲梯,衝入城內。是役,敵營長王國楨、靖衛團團長李樹滋被擊斃,縣人張開陽被俘,殲敵300多人,俘敵百餘人。

伍中豪不但是個優秀的軍事指揮員,他還非常善於做群眾工作。1928年6月,他率紅4軍第3營赴夏幽,發動群眾,開展土地鬥爭,建了夏幽根據地,工作成績突出,被毛澤東贊為“文武全才”。

伍中豪膽識超人,眼光高遠。1928年12月,蔣介石糾集6個旅團重兵“圍剿”井岡山根據地。紅4軍前敵委決定紅5軍與紅4軍第32團留守井岡山,紅4軍28團、31團牽制敵人,向外突圍。時任31團團長伍中豪堅持部隊向贛南突圍。他認為贛南地廣山多,部隊可以迴旋;敵人力量薄眾,群眾基礎好,軍資易籌。最終伍中豪的建議被採納。1930年,毛澤東在贛州的一次會議上讚許道,當初是伍中豪力主到贛南的,今天紅軍在贛南發展得很好,伍中豪應該記頭功。同年3月,伍中豪任3縱司令。

5月,伍中豪率部攻打閩西重鎮龍巖。三打龍巖,全殲國民黨陳國輝部2千餘人,為建立閩西根據地夯實了基礎。6月,伍中豪任紅一軍團12軍軍長。在此期間,他染肺病,養病期間,毛澤東對這位愛將甚為惦念,幾乎每天都去探望。

1930年10月,伍中豪奉命聯絡西南各縣獨立團,進軍漳州。他和警衛排在到達安福縣城的時候,被安福靖衛團突襲,伍中豪終因寡不敵眾,被靖衛團長羅漢苟殺害。

伍中豪遇害後,紅12軍群情激憤。毛澤東等人痛心不已。不久,殺害伍中豪的兇手羅漢苟被處決。

驍將伍中豪英年早逝,將星隕落。他犧牲一年所做的詩句〝埋骨何須桑梓地,人間處處是青山〞,他以熱血踐行了自己的豪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