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研究“百慕大三角”嗎?結果如何?

你的馬尾飄揚y


大家基本上都知道百慕大三角,應該很少有人知道這一詞是怎麼來的吧。最初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時,愛德華瓊斯在邁阿密先驅報上刊登了這樣一篇文章,說是美國在1945年失蹤的第19飛行中隊實則是因為“那片海域”,並提出了百慕大三角的概念。

之後的一批作家開始效仿,有的稱“死亡百慕大”、“神秘的百慕大三角”,久而久之,不神秘的地方變得越來越神秘。

其實第19飛行中隊是怎麼墜海的呢?是因為失去方向,沒了油墜入深海。因為什麼失去了方向?是因為飛行中隊指揮官判斷方向錯誤而導致。

既然百慕大一詞由此而出,那之前的那些事件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還要“感謝”那些會編故事的作家,他們把歷史上曾經在這片海域中失蹤的飛機與船隻全部找出來寫了個遍,別管它三七二十一,套個故事再說,最終都要往百慕大三角上靠,所以,我們才有機會看到那麼多失蹤飛機、船隻的例子,可事實上呢,八竿子,算了,八十竿子也打不著。

科學家可沒有這麼多閒工夫去研究這些,浪費時間。

個人淺見,歡迎評論!

本回答由一枚遊戲科幻迷原創,感謝點贊關注,我們一起科幻想象、暢遊宇宙!予人玫瑰,手有餘香!


一枚遊戲科幻迷


百慕大三角,位於北大西洋的馬尾藻海,我們就來說說馬尾藻海。

著名的百慕大魔鬼三角洲,已讓人聞之喪膽。可你知道嗎?就在百慕大群島以南,還有一片同樣恐怖的、充滿死亡氣息的海域——馬尾藻海,也稱海上墳地。

馬尾藻海面積有多大呢?東西長3700公里,南北長1800公里,面積約450萬平方公里。這是什麼概念呢?把世界上最大的格陵蘭島,再加整個沙特,放在馬尾藻海里,都塞不滿。(一說是500萬至600平方公里)

為什麼叫馬尾藻海?很簡單,這片海域漂浮的都是馬尾藻。

馬尾藻海最大的特點,是各水層之間的海水基本上不混合,真正的井水不犯河水。正因為如此,馬尾藻海的營養物質很難得到更新,這意味海洋生物很難在馬尾藻海尋找到食物。這麼說吧,馬尾藻海是一片死亡之海,死氣沉沉的很難看到有生命跡象。什麼鯨魚鯊魚,海龜烏賊,在這裡連個影兒也找不著。當然也有生命力頑強的海洋生物,可以在這裡生存,比如有一種叫演員魚的魚類。演員魚身上的紋路就像是披著一層海藻,遠望就像一隻大海龜。

不過,死亡氣息濃郁的馬尾藻海,在外觀上,反而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印象。為什麼呢?馬尾藻海整體呈草綠色,遠遠望去,就像一片萬馬奔騰的大草原。有人給馬尾藻海起了一個非常浪漫的名字——海之綠野。

還真有人上過當,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哥倫布。

哥倫布從歐洲出發,去尋找另一個大陸時,就發現了這片充滿生機的大草原。船隊上的所有人都發出了歡呼,因為他們找到了遍地黃金、象牙的新大陸。可等船隻靠近,哥倫布才發現這是他們的幻想。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所有人,一望無際的馬尾藻,誰都不知道盡頭在哪裡,他們還能不能找到新大陸。

找到新大陸,對身在馬尾藻海中的哥倫布已是次要的,他眼前最重要的事,是如何逃離讓人恐懼、散發著惡臭的馬尾藻海。原因很簡單,船隻被綿延不絕的馬尾藻給纏住了,動彈不得,甲板上全是巨大的海藻。

這裡的海藻非常的長,藉助風力,像飢餓的蟒蛇一樣撲向獵物。

以前經常有船隊誤入馬尾藻海,被馬尾藻纏住船隻。因無法得到補給,船隊上的人只能吃光所有的食物,喝光所有的水,在絕望中死去。哥倫布也產生過恐懼,難道自己尋找新大陸的偉大夢想,會葬送在這片毫無生機的馬尾藻海?哥倫布不是神,面對馬尾藻海對他發出的死亡威脅,也是毫無辦法。只能被動地用刀砍掉纏住船隻的海藻。海藻倒是好砍,但海藻的生命力特別頑強,砍掉一根,馬上就會新的海藻爬上甲板,搖遙晃晃,彷彿毒蛇一般。

船員們沒有退路,不殺死馬尾藻,他們就要被馬尾藻殺死。所有人都節省船隊上不多的食物和水,有多大勁使大勁。船上的食物和水是定量的,馬尾藻海的海水不能喝,海里又沒有什麼魚類可供船員捕食。

每個人都盡了最大的努力,能不能逃出去,全在上帝一念之間。

最終,上帝選擇了放人。一個月後,幾乎彈盡糧盡的哥倫布艦隊,死裡逃生,離開這片死亡之海。也許哥倫布一生都不會忘記,在馬尾藻海的下面,有一張可怕的微笑的臉。這應該不是哥倫布在絕望之際的幻覺,因為馬尾藻海的透明度,堪稱世界上最高。你從船隻往海面下看,能看到海面以下66米的深處。

馬尾藻海怎麼形成的,有很多觀點。一是這片海域深處就生長馬尾藻,藉助海浪被翻上海面,逐漸形成。二是借用北大西洋環流,從別的海域飄來,進而形成。

既然是在海面上形成,就不會固定在某一片海域。馬尾藻海就像幽靈一樣,來回移動,有時甚至沉於海面以下……

要知道,平時的馬尾藻海海平面,要比美國東部沿岸的海平面,平均高出一米。


地圖帝


百慕大三角的傳說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流傳到中國。筆者最早在一本《自然之謎》的書中看見過,筆者直接還保留著這本書。這是一本80年代出版的科普讀物,但受限於作者水平,很多事實並沒有進行過多方面考據,直接引用的國外刊物的一些文章,現在看來,錯漏之處不少。

圖:百慕大三角

所有的關於百慕大三角的神奇傳聞都來源於一本1974年出版的暢銷書《百慕大三角》。作者只是將一些發生在百慕大三角的飛行和航海事故按神秘主義的邏輯聯繫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該區域神秘事件頻發的印象。

百慕大三角里的神秘事件裡最有名的事件就是美國海軍19號機隊的失蹤之謎。在1945年12月5日,一支由有五架美國海軍TBM復仇者式轟炸機組成的訓練飛行中隊在該區域神秘失蹤,而後來去搜救的飛機也離奇失蹤。

圖:
TBF復仇者式魚雷轟炸機

美國海軍事後對該事件做了詳細的調查,事件的發生並不神秘。機隊在進行長時間的海上飛行後,受強風影響偏離了航線。領隊的飛行員將他看到的幾個小島當成佛羅里達礁島群,因此錯誤認為他正在墨西哥灣上空向北飛。同時認為自己的羅盤發生的問題。即使機場塔臺給予了他正確的指使,他仍偏執的認為他是在墨西哥灣上空飛行。本來只需要20多分鐘便能返回內陸,然而他帶領機隊轉向了大西洋深海……

領隊飛行員泰勒實際上不是第一回犯這類錯誤了。前兩次他運氣好,迫降於海面後,被搜索飛機發現並救了回去。這一次帶領一群菜鳥飛行員訓練,他偏執的性格加上“菜鴿子”般的方向感,不僅害了他自己,還拖累了一群飛行學員。後來去搜尋的飛機不是失蹤,而是因事故導致了燃油爆炸。

對於所謂的“百慕大三角之謎”,美國的海岸警衛隊表示,這一海域的事故發生率並不比其他海域多。保險公司也並沒有要求需要經過這片海域的船隻多支付保險費。

所以,百慕大三角的神秘故事僅僅只是故事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