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價值是中心化與去中心化,信任與去信任的博弈

區塊鏈能夠完成價值轉移和信用轉移,從更加宏觀的角度來看,這都是基於區塊鏈是一種“去信任”架構。“去信任”架構就是在整個系統中的多個參與方無須互相信任就能夠完成各種類型的交易和協作,這恰恰一直是傳統互聯網到目前為止最薄弱的一項。這意味著區塊鏈上的用戶可以不用信任任何中心化機構或者網絡上的任何其他用戶。在這種最基本的形式中,每個區塊鏈都是一個透明的系統,用戶只需要信任其代碼和用戶對於此區塊鏈的共識,可以說,

區塊鏈就是一個透明的玻璃,純潔無瑕但是也會帶刺。


這種架構和傳統服務的架構完全不同,傳統服務直接要求用戶的信任。然而,隨著一些公司輕易改變“遊戲規則”,導致人們對這些公司失去信心。例如,2008年的經濟危機導致了許多人對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完全喪失了信心,這就為比特幣(區塊鏈)的誕生提供了思想基礎。比特幣(區塊鏈)本身就是一個透明、去信任、無腐敗的貨幣體系的世界。

區塊鏈的價值是中心化與去中心化,信任與去信任的博弈

從那時起,區塊鏈已經超越了金融世界,進入了網絡技術領域。隨著之前的Facebook和谷歌隱私洩露事件的發生,人們正在迅速失去對這些故意出售或者意外洩露私人數據的公司的信任。這也給區塊鏈帶來了機遇,區塊鏈開發人員現在可以提供與主流公司競爭的服務(產品),關於數據隱私的區塊鏈項目越來越多,這正在對谷歌和Facebook等數據寡頭的市場地位發起挑戰。

公眾安全意識的覺醒使得區塊鏈成為傳統服務的“去信任”的替代品成為可能。然而,實際情況不盡人意,人們對於過去幾年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似乎並不完全信任,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當我們使用區塊鏈時,我們信任以及信任什麼?

區塊鏈的價值是中心化與去中心化,信任與去信任的博弈

任何技術也不能提供絕對的隱私保護

隱私是信任最根本的問題。因為隱私洩露問題,許多用戶不再願意信任Google和Facebook等網站。網站的一個重要收入來源就是廣告,因此大多數網站都會向廣告商銷售用戶數據,有些網站也會成為數據洩露的受害者,實際上谷歌也是一個受害者,而且由於公司隱瞞了相關的安全漏洞,使得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區塊鏈的價值是中心化與去中心化,信任與去信任的博弈

與此同時,區塊鏈公司承諾能夠提供用戶安全的隱私。例如,Brave允許用戶選擇加入他們的廣告活動,通過Brave瀏覽器,用戶觀看廣告會獲得代幣獎勵,內容創作者也可以獲得代幣打賞,最終計劃讓普通用戶也因使用該平臺而獲得獎勵。此外,通過區塊鏈技術,廣告商無從知曉用戶的個人隱私,通過零知識證明,實現對用戶的隱藏,保護了用戶隱私,另一方面也為廣告商精準投送廣告,一舉兩得。

儘管區塊鏈在理論上能夠實現隱私保護,但實際上,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任何技術也不能提供絕對的隱私保護。

大多數區塊鏈都會公開大量的非識別數據,而像Chainalysis(主要為加密貨幣交易所、國際執法機構、以及其他客戶提供比特幣交易分析軟件,幫助他們遵守合規要求,評估風險,並且識別非法活動)這樣專業的研究團隊已經開始根據區塊鏈分佈式賬本中的數據跟蹤和推斷比特幣用戶的身份。

因此,用戶不能盲目信任所有區塊鏈公司的隱私保護措施,但是我們可以確信的是,他們一直奉行這種原則。

對人的信任轉化為對代碼的絕對信任

假設有兩個人,他們想要進行轉賬交易,因為是線下交易,所以可以進行很輕鬆的驗證。 首先,真實性對他們來說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交易方式為現金交易;其次,雙花問題也不存在,因為每張貨幣都有自己獨特的編號。

區塊鏈的價值是中心化與去中心化,信任與去信任的博弈

這種交易理論上完美無暇,但是交易量卻是有限的,只有在物理位置足夠接近時才有可能採用這種交易。如果想要進行規模化的操作,那麼這個交易系統應該能夠讓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進行自由的資金轉移。

所以我們更需要下圖所示的轉賬交易系統:

區塊鏈的價值是中心化與去中心化,信任與去信任的博弈

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們實現這一目標的方式是通過中間媒介來促進價值轉移,以確保實際的發送者發送的錢是真實有效的。那麼誰會是完全可信的中間人呢?在現實交易系統中,這個中介可以是銀行(如Chase bank),支付提供商(如 Paypal),匯款公司(如 Western Union),信用卡公司(如visa)等等。

在這種中心化模型中,由銀行確認和確保你收到的錢是真實有效的。換句話說,除非有直接的物質價值從一個人轉移到另一個人手中,否則必須存在一些我們信任的中介。

而區塊鏈的運行原理,其實是把用戶對於機構(本質上是人)的信任轉化為用戶對於代碼的絕對信任。從根本上來講,區塊鏈其實也是個中介,只不過這個中介從人變為了物。

絕對的安全,就有絕對的風險

比特幣基本上是一個支付網絡,從理論上講,這意味著用戶再也不需要信任銀行、信用卡公司或其他金融機構。加密貨幣用戶可以在不信任中心化機構(中介)的情況下執行直接交易。然而,許多用戶或許永遠不會以這種方式進行交易,而是使用傳統的銀行服務。區塊鏈對金融服務的改革作出的貢獻,無可爭議,但是區塊鏈是不可逆的,一旦區塊鏈變得不真實、不可信,那就沒有挽回的餘地,任何信任該區塊鏈的用戶都會隨著它一起“完蛋”,並且如果用戶丟失了助記詞、私鑰,它的資產將永遠找不回來。

絕對的安全,就有絕對的風險

隨著金融機構對區塊鏈的興趣,他們也在進行著改革,未來的中心化服務仍是主流。區塊鏈對於整個金融乃至世界的改變不是顛覆性的,而是變革性的,區塊鏈的作用是幫助實體經濟和企業完善自己,而不是毀滅他們。未來的世界是新一代互聯網的世界,各個行業相互滲透、整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行業的邊界和衝突變得模糊,誰能提供更好地服務,誰就能更好地存活。

區塊鏈確實減輕了用戶對傳統服務和公司的一些信任,但是,本質上,區塊鏈的功能與用戶信任無關,它只是在狹義上消除了信任。

區塊鏈的價值是中心化與去中心化,信任與去信任的博弈

區塊鏈技術面對不同的市場或使用者,表現為不同的工具,具備不同的價值。正是由於面對不同的市場,所以在不同之後也有相同的部分,即滿足了市場和經濟交流的部分功能。也正因如此,區塊鏈技術和信任、交易甚至欺詐等市場現象不可分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