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你曾經看不懂的電影、聽不懂的歌,某一天忽然懂了?

雪中的江湖


應為曾經的你還是一個懵懵懂懂的未經人事的騷年;但是當你經歷過一些事情,內心也就慢慢的熬熟了,當你看到那些電影情節,歌詞意境時,發現這部電影、這首歌完全就是為自己拍的或者根據自己的經歷寫的,內心與電影、歌詞發生了共鳴,這時候就發現忽然就懂了!

至尊寶:看第一遍是不知道這是什麼電影;第二遍時捧腹大笑;第三部時卻也跟著電影留下了心酸的淚水;

李宗盛:映證了那句:少年不知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


A惜金爺們兒


我是一個真正的星爺迷。沒有誇張的說,星爺的全部電影我都看過4遍以上。小時候把星爺的電影當成喜劇片來看,可是後來卻發現再也笑不出來。每一次都會被感動,哪怕是一個很小的細節……真的。他表達出的不就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處的環境嗎?不就是我們身邊的現象嗎?

好吧。回到主題。說一部喜歡的電影吧。《大話西遊》年少時一直當喜劇片看了很多年,傻傻的笑的很開心,多年以後的一天忽然看懂了,看著至尊寶抱著死在懷中的紫霞,瞬間哭得淚流滿面。

還未變成孫悟空的至尊寶,就如同年輕時的我們,渾渾噩噩,甚至不知道自己愛的需要的是什麼。終於有一天他遇到給他三顆痣的人,穿起金甲戰衣變成孫悟空,我們也終於長大,也有了自己的事業和能力,可心愛的姑娘早已不在,曾經許下永不分開的誓言,抵不過命運的安排。

生活還要繼續,悟空轉過身跟過去的一切告別。

生活還要繼續!

生活還要繼續,加油!



小甘影院


成長不是爬山,而是翻牆。在翻過去之前,你永遠不知道那一面是什麼樣的風景。直到有一天你突然翻過去了,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啊。

生活中就是有一些電影、歌、書,需要緣分。緣分未到,就算拿起來,也看不下去,甚至看下去,看得稀裡糊塗。有一天,緣分到了,突然半天就看完了一直丟在手邊的書,或者聽到了以前聽過的歌曲,突然明白了其中的彎彎繞繞。

這就是成長的感覺,頓悟的感覺。

很多這樣的歌,特別是小時候就聽的經典,唱得很熟練,鑲進腦子裡的節奏。有一天就明白了小時候沒聽懂的歌詞和旋律。《一生所愛》、《滄海一聲笑》最近聽著聽著,覺得怎麼會有人真的能寫出人生種種。


閒閒閒人一枚


《美女和野獸》

動畫片就能輕鬆看懂嗎?

小時候看這部動畫片的時候,裡面最喜歡的是貝爾姑娘,其中有一些場景就算無數次回看也是會笑出聲的,比如上來在小鎮逛街唱歌,還有在城堡裡準備用餐的場景,這些歌曲和臺詞的搭配簡直甜到心頭。當時比較反感的是加斯頓,覺得他這個角色太討厭了,自大無知,欺負弱小,而且可能是自己的原因,很難接受他說話的聲音,像拿個低音大喇叭在吼叫,和善良美麗溫柔知性的貝爾簡直是兩個極端。

多年以後,我再重新看這部影片時,認知還是有很多奇怪的改變。

我開始有些厭煩貝爾的父親,要不是他一意孤行,貝爾也不會被囚禁在城堡。最毀的是我開始有戲喜歡加斯頓了,我認為這個角色為了愛情追逐貝爾並沒有什麼錯誤。為了消滅野獸的潛在危險,他主動率領村民進攻城堡也是很勇敢且正義的行為。

而且我更加喜歡貝爾了,小時候只是喜歡她的美麗善良,現在我注意到了貝爾的堅貞和包容,她不喜歡加斯頓就是不喜歡,不會有一絲心軟,而且她最後還愛上了野獸,雖說戲劇成分太大,不過設身處地的想想,這姑娘真的是嫁給愛情了,這波操作滿分!

至於其他角色,比如鐘錶,蠟燭,小凳子,大衣櫃,茶壺太太等等,小時候看他們都覺的是一群喜劇演員,甚至覺得有一點多餘了。長大後就明白了其實每個角色都代表著一種人,一種現象。比如鐘錶就是膽小怕事的一類人,這種人踏實聽話,但做事死板不會有大的進步;蠟燭就代表著當代年輕人,敢於嘗試,敢於突破自己;茶壺太太就好比我們每個人媽媽,對子女的關愛和教育都是費勁了心思,奉獻出自己的一切;大衣櫃阿姨就是屬於比較正義的女強人了,也比較符合當前的社會現象。總之現在我才敢說自己真正看懂了這部電影,真的是不能小瞧動畫片啊。

多年以後再看《美女與野獸》,也不知道是自己心態的轉變,還是社會風氣的改變,我對電影的理解多多少少是不一樣了,但還不至於到毀三觀的地步,不過這些改變的確挺有意思。


冬窗事發


你這個問題非常非常好,讓我沉入了回憶,思考,對比,總結,反思之中,這樣的片子很多很多,比如你把十年前的電影拿出來再看一遍,你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當幸福來敲門》美國的威爾史密斯主演的,初看時會覺得他的老婆離他而去是個負心的女人,不負責任的媽媽,可是後來知道了什麼是絕望,也就能明白為什麼那麼決絕的離開了!當初不理解為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476, "file_sign": "e5e97796873d253dc7b55cf698bda66a\

孫振博615


文革時期,有一首歌是這麼唱的:

東風吹,戰鼓擂,現在世界上誰怕誰?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那時候,我們上小學。小孩子家哪懂得什麼得道多助的道理呢。收音機裡也聽不真切,於是我們就照葫蘆畫瓢自作主張地跟著唱成:多多多多,拾多寡多……

後來長大了才知道,哦,原來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畫馮者


經歷的事多,感覺其中一件和他相似,才發覺原來是這種感覺!情景之中,才能體會到他所表達的意思!就好比大話西遊,他好像一條狗!看了無數遍都沒懂,可經歷了這個情況才知道是原來是那麼苦澀!笑中有淚,淚中有笑。


老繼工作室


《大話西遊》一直看不懂😃看了頭條網友的介紹才似懂非懂😊😊


o0似曾相識0o


隨著年齡的增長吧,年齡增長看懂的電影更加有收穫,


相信明天會更好3788


當然是大話西遊跟一生所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