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散製造業該如何實現工業信息化?

MiSS文


首先,先是業務流程的梳理,然後優化,將主要的業務流程先進行到電算化階段,主要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可以瞭解一下:

1.0單體應用

目前,絕大多少的企業都在使用部門級軟件,如OA、財務、供應鏈、ERP、CRM等,實現了部門級的電算化,但並未實現跨部門的流程優化和數據共享。

2.0一體化集成

通過業務流程的優化與重組,實施OA+FI+ERP一體化信息系統,實現工作流、物料、信息流、資金流和人力資源的全流程的、閉環的管控和流程固化。

3.0敏捷製造

在實現工廠全流程優化和固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入車間級的精益生產思想和敏捷製造體系,完成生產工藝流程(人、機、料、法、環)的全過程管理和數據統計分析。

4.0智能工廠

實現設備級數據採集和監控,利用企業雲平臺,聯接客戶、供應商、協作廠商,通過智能排程系統,構建敏捷、柔性的智慧工廠。

  1. 設備聯網:

2.生產自動排程

新型排產應用鼓繩約束理論,以瓶頸工序資源為突破口進行排產,前拉後推至全流程,快捷靈活。

3.能耗管理

等...


普實軟件智能製造服務


什麼是離散製造業?

離散製造的產品往往由多個零件經過一系列並不連續的工序的加工最終裝配而成。加工此類產品的企業可以稱為離散製造型企業。例如火箭、飛機、武器裝備、船舶、電子設備、機床、汽車等製造業,都屬於離散製造型企業。

離散製造業實現工業信息化的難度

(1)離散製造業在生產過程中對人力的依賴程度遠遠高於流程行業,即便是企業購買了數控加工設備,但是依然無法擺脫對人力的依賴。人一多,管理的複雜性就大大提高

(2)離散製造業的利潤普遍不高,而管理起來又比較複雜,信息化產品種類又很多,如果過要建立好信息化,實現物流和信息流的融合,那麼需要相當大的投入,這個投入往往是離散製造業承受不起的

離散製造業該如何實現工業信息化

(1)實現生產無人化,既然人多導致離散製造業難以管理,加大了工業信息化的難度,那麼我們就進行生產無人化,推行工業機器人、機器手臂等智能設備。提高生產加工的自動化水平為主要建設方向。

(2)系統的管理,目前離散製造業擁有四大管理系統分別是:ERP、PLM、SCM、CRM,其中SCM和CRM的應用面更加廣泛,而ERP的應用則相對要狹窄,結合企業的實際狀況,選擇適合企業的管理系統。

(3)當無人自動化水平和信息話管理系統使用達到一定的程度後,分階段地將信息系統與自動化設備進行信息集成,從而實現整個過程的無紙化,這樣做不僅可以充分發揮無人數控加工設備的優勢,還可以提高生產的效率,減少人為因素引起的質量問題。

最後蝸牛提醒諸位,離散製造企業的信息化不能一味貪多求大,要一步一步的磨合系統和無人數控設備生產,做到隨時隨地能夠獲取車間現場的信息。


財稅蝸牛


夯實經濟,首先重視製造業,少些假大空的東西,把房地產泡沫壓下去,引導資金去該去的地方。另外,政府少點形象工程,正確看待GDP,不要自欺欺人,盲目吹擂!


默默淺談


離散製造業先做好現場管理,就離智能製造不遠了!想辦法利用實用、有效的信息化工具提升QCD指標,少談那些工業互聯網的假大空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