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主力機構為什麼非要散戶賠錢退出?

神奇效驗


我記得我剛從金融院校畢業的時候就躍躍欲試,家裡給了10萬讓我練練手,想以自己所學的本領勇闖股市,任何老師和同學朋友的建議都不會聽的,14年入的市場,第一隻買的什麼忘了,賣出的時候讓我賺了2萬,可把我得意的,天老大、地老二、我老三的感覺。急於想證明自己的我基本每次都是滿倉幹,想以最快的速度賺夠100萬,結果選來選去,踩中了一個重組股,被迫套牢資金幾個月,出來還有好幾個跌停板等著我,我那個愁的呀,找父母加投了10萬補倉,後面回覆震盪狀態,在一個上漲的時機清了倉,這一波操作讓我損失了10來萬。

其實在選股之前,很多朋友都明確告知我該公司有重組的可能性,我還是義無反顧的買入了。在這之後呢,我學會了交流與學習,取長補短,好多有用的個股分析和可靠消息都是從一些新交的朋友那裡得出來的,這個習慣一直持續到今年。

現在我們除了交流心得意外,還需要探討我們自己正在修正更新的:底部引爆指標,一般常用的指標都只是起到輔助作用,不能研判股價的起伏,底部引爆指標就有這個能力大概率的選擇出起漲個股,我們實戰統計大概有80%以上概率,效果還不錯,為了防止剩下的20%選擇出雷股,我們也一直在持續研究和更新。上面說了,我們喜歡交流心得體會,感興趣的都可參加我們這個大家庭,指標也是免費贈送的。話不多說,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他的用法:

首先我們剛開始研究的時候用的是通達信炒股軟件,所以先得下載一個通達信軟件,免費登錄的就行,主界面左上角功能——公式系統——公式管理器

最後在輸入LK按回車鍵就可以錄入了。

如果對上面指標感興趣的,可以繼續往下讀,我們這個團隊總結出來的一個指標口訣就是底部即買入,引爆即加倉,同時出現底部和引爆信號的就是最佳買入時機,一句口訣就包含了其中的精髓。下面我用好友們實戰的例子繼續深化了解。

睿康股份是在9月4號的時候出現的底部引爆信號,隔天出現引爆信號,我都是第一時間告知給了朋友們,第三天出現了小幅下跌,很多新人不相信我,清倉或者減倉來降低風險,結果後四天的漲停讓他們後悔莫及,也同時感謝一直相信我的朋友們。

像這種例子很多,我當然會選擇最好的給大家展示,再寫下去篇幅就很長了,影響閱讀質量。下面做個結尾吧

怎麼獲取文中指標和個股,私信本人:回覆關鍵字:底部引爆,或者看公眾號:玄陽論盤

不知道怎麼下載的,請在評論區留言,看到後第一時間回覆,同時歡迎大家積極轉發、留言、點贊,增加一點點人氣,謝謝支持!

在學習過程中,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給本人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智為財經


你不撤桌,我不上菜;你一撤桌,馬上上菜。你再回來,給你剩菜;你正吃著,我已開溜!

你要看明白了,你就不是韭菜。

你要看不明白,最後你來買單

主力和機構的操盤方法,萬變不離其宗。在一個股票拉昇之前,主力一定會對目標股的基本面調研的非常清楚,這是保證機構能順利退出的必要條件。垃圾股主力資金是不可能介入的,買的越多越出不了貨,坐莊的時代,早都一去不返了。



記住,沒有亮點,只憑資金實力猛炒的“莊股”時代早已結束。現在是機構時代,一桌菜,幾個機構,十幾個機構一起來吃,剛上菜時,散戶注意的不多,隨著股價的上漲,量能的堆積,散戶會越來越多,桌子太小,散戶太多,機構的籌碼就不夠,所以,散戶必須撤桌。

你不走咋辦?簡單,原地震盪,甚至不斷製造破位趨勢,讓你離開

。沒有幾個能受得了這種折磨的,在最開始的震盪中,獲利的,走了;沒獲利的,有部分忍不住斬倉走了,剩下的,微套的,在拉昇過程中也會換手走掉。這個過程是以主力籌碼集中度來決定的,就是說,三個月沒吸夠籌碼,就吸半年,半年不夠,就等一年。你不撤桌,就是沒菜



啥時候,散戶忍不住了,把籌碼大量拋給主力,才能引發上漲。籌碼越集中,上漲越快速,那些所謂的“妖股”,都有漫長的籌碼吸納時間,然後拉起來一步到位。2005年開始的大牛市,實際上以我目前的看盤能力回過頭來再看,實際上在2003年開始,就有主力機構在不斷吸籌,正因為醞釀的時間長,吸籌充足,才能出現後來的大牛,史無前例!

籌碼集中不夠的,就只能拉一步,洗一洗,讓一部分獲利散戶下車,換一部分上車。



等到主力出貨區域,主力會再次震盪洗盤,讓市場平均價格抬高,這時候,上市公司的好消息會被不斷的爆出,散戶信心十足,甚至有人押房子融資進場,這時候主力資金實際上是多賣少買,逐步退出的。

最後階段,主力往往回藉著利好,拉出一根放量的巨陽,讓市場的打板一族都來接盤,在歡呼聲中,主力資金瞧瞧走了,最後買單的大俠已到,就看誰最後跑的快了。



題主的問題過於理想化了。籌碼在散戶手裡,機構就不會拉盤。只有散戶的股票,一定不漲。主力拉昇的股票,散戶太多,會讓操盤的機構非常累,散戶太多,一有風吹草動,散戶先跑,誰來買單?

所以,不可能機構和散戶共同獲利的,這本來就是對手盤,散戶虧主力才能賺,大家都賺錢,錢從何來?


淨空不是空


我們先來看看主力機構是如何賺錢的。主力機構要賺錢就要做到下面二點

一是在低位買進股票。主力機構選擇要買進的股票除了價低質優等因素處,還有就是這隻股票主要是散戶持股多,沒有其他主力在裡面。一山不容二虎,已有其他主力參與的股票,機構主力一般不會再進入。所以主力機構要在低位買進股票,必須要散戶賣出才能實現。


二是在高位賣出股票。機構買進股票到了一定倉位後相對控盤後,開始拉昇股價。問題來了,拉昇到相對高的股票要有人接盤才是,在其他主力機構不願意接盤的情況下,剩下的就只有散戶了。散戶剛好在前面低位賣出股票,剛好留有倉位來接盤主力機構的高位股票。

綜上所述,只有散戶賠錢賣出股票,主力機構才能在低位買進股票,也才能在高位賣出股票,從而實現自己賺錢的目的。那麼散戶和機構主力一樣,來股市也是為了賺錢的,又怎麼會心甘情願低位賣出高位接盤買入呢?我想這是下個問題,金牛下次再和大家探討分享。

祝大家週末快樂!


金牛Tang


簡單明瞭一點說,當主力機構看好一隻股票,打算買入的話,也不說一下就能買到大量籌碼的,所以才會有一個震盪吸籌建倉的過程,會有拉昇也會有打壓,在這個過程當中一些不堅定的散戶就會被洗出去,主力他吸的籌碼越多,拉昇股價時的籌碼也會越大,換手的過程。

拿我12月26號推薦的盛和資源來舉例吧,到拉昇這個階段,期間縮量震盪了半個月,這個時間很多散戶奈不住寂寞就容易被洗出去,從12月26號到現在也是獲利了15%。

一些賺錢是不存在的,市場就是散戶與機構的博弈,當然也有機構也有機構的博弈,一般來講散戶肯定是玩不過機構的。

更多優質回答以及長虹推薦牛股會在實盤圈與大家分享!


長虹看市


一般而言股市主力是指主要的力量,也指股票中的莊家。股市上的主力,是機構、炒家、莊家或者上市公司本身。每隻股票都存在主力。簡單說主力就是持股數量較多的機構或者大戶。機構都會屬於主力的範圍,因為機構是由眾多的人組成的,資金量是非常大的,為了能夠充分利用資金,肯定會買入股票,這個數據是很大的,是絕對的主力。

股市是一個零和市場,總要有人賺有人虧。股票的價格是被資金炒起來的。洗盤,打壓就是莊家想吃籌碼,造成股票下跌的假象,散民低價拋出,莊家則源源低價買進。經過來回幾次折騰。散民跑的差不多了莊家也低價吃的差不多了。這時莊家就可以控制股票的價格。自賣自買,左手出右進。一路把股票的價格炒起來。這時散民看見該股瘋狂漲個不停開始高價跟進了。等莊家覺得漲得差不多了。然後再神不知鬼不覺得把股票高價全盤拋出。莊家賺了。則有一批散民在高價位光榮的站崗了,等股票一跌散民要不就割肉,要不就被深套。

散戶一般都是投機的心態進來,大部分想一夜暴富,沒有進行深入研究,就跟著各種老師買,打聽各路消息,賺錢不容易,要是這樣能賺錢,而且還想進來賺大錢,只有牛市了,但是中國熊長牛短,人一生也就只能遇到幾次牛市。


所以,想進來就碰到牛市躺著就賺錢,太難了都是需要努力學習才會有結果的,散戶如果想擺脫目前的狀態,需要跟股市一直糾纏,提升自己,超越平凡,最後可能在股市有所建樹


金鼎股戰場


一般來說,剔除交易成本,期貨市場是零和市場;而股市並非如此。

熊市時,大概率是負和市場,投資者只要參與其中,都要忍受虧損;平衡市(震盪市)大概率是零和市場,主力機構所賺的錢,往往是散戶賠的錢;牛市時(2005~2007;2013~2015),大概率是主力機構和散戶共贏。

A股總體看是牛短熊長,所以給人留下的感覺是主力機構對散戶趕盡殺絕。

尤其在2016、2017年,主力機構啟動藍籌、漂亮50行情,對市場存量資金產生巨大的磁吸效應,絕大多數的股票陷入陰跌不止的狀態,無數散戶翻身無望,黯然離場,官媒美其名曰“去散戶化”。


丁臻宇


你問的的這個問題,只有一種情況會出現,那就是主力建倉階段,主力為了手裡有足夠的籌碼,通過不同振倉方法,把散戶振出去,交出手中籌碼。然後,主力手中有了足夠籌碼後,再拉昇股票。當然了,也有可能把前期主力振出去,這樣的結果更好,你經常發現股票掛大單買賣,一下就成交了,這就是主力之間的交易,通過這種形式,主力可以更快的建倉。

當主力將股票價格拉昇到一定程度,就會出貨。這個時候,主力不管是誰接盤,有人接就行,他才不管是大資金還是散戶。

那麼,主力為什麼要讓散戶交出籌碼呢?當然是他手裡的籌碼不夠。

比如,一個商人,他從一個地方買了蘋果賣到另一個地方,去掉人工費,僱車的費用,食宿費用等,他必須拉一萬個蘋果才能有錢賺,但現在他手裡就有八千個蘋果,拉這八千個蘋果走了,要賠本,那麼他就得想方設法再買進二千個蘋果。

但這個時候,果農手裡的蘋果不賣了,準備留著過段時間漲價。商人會用什麼方法讓果農賣給他呢?一是漲價,漲完了,有些果農更不賣了,認為還會漲價。沒辦法,商人就勸果農,說好多地方蘋果都降價了,再不賣過段時間就沒這個價了,但果農就是不賣。

商人算了下賬,收不齊就走賠的很大,還不如把手裡的蘋果就地賣了,損失少些,於是就把收的蘋果現場賣了,一時間,供大於求,蘋果價格暴跌。果農們以為,還會下跌,份紛紛賣出手中蘋果。

商人一看,反手買進反而就收夠了,於是又開始收蘋果,終於將蘋果收夠了數量。

在這裡,商人和散戶沒有仇恨,純是為了商業的需求。如果商人漲價的時候,果農把蘋果賣了,得點小利,也可以。但果農膽子小,不如商人心眼多,不知道外面的信息,就憑著感覺賣貨,最後把手裡的貨賣的價格很低。

上面這個比如,不知道能不能說明白。


小不點333


大家一起賺好啊,可是市場客觀上不允許啊。機構最好散戶源源不斷地加入炒股大軍他們好割韭菜。股市每交易一天,就要從市場抽取若干億的印花稅、交易費、過戶費等等,掌握資金優勢、休息優勢、心理優勢的主力機構也要獲利吃飯,散戶不賠錢,股市就無法正常運行要關門,所以華爾街上流行這樣一句話:市場一定會用一切辦法來證明大多數人是錯的。

散戶朋友,你們還要留著市場上嗎?還有與莊家鬥其樂無窮的氣概嗎。


悠悠藍花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股票就是一個擊鼓傳花的過程,這個花最後傳到誰的手裡,那他只有留著、扔掉或等待下次遊戲的開始 。有賣就有買這是一個永恆的定律,它們是矛與盾的關係,而股市把它們發揮到了極致!不要說主力非要散戶賠錢,我們散戶何嘗不想讓主力賠錢!人之本性只是我們沒這個能力罷了。

一己之見。


股海悟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