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北京方便麵”還沒退出市場?

內心Blank


北京方便麵是來自我的老家、河南漯河臨穎南街村、它屬於南街村旗下的一個產品、應該說從我的記憶裡它就問世了、童年時拿一包幾個小夥伴搶著吃、我們也會拿來煮著吃再加一個雞蛋味道槓槓滴、所以對我的印象還是比較深刻的。至於為什麼沒有退出市場應該有幾點原因。



1、北京方便麵產地河南是很多河南老鄉從小吃到大的一種零食,河南人又是人口大省應該能撐的起他的消費市場。


2、北京方便麵從國有企業變成先在私人企業應該也是被扶持對象。

3、北京方便麵記載著我們80、90後滿滿
的回憶,懷舊消費也是蠻多的。


4、北京方便麵從開始到現在應該是配方一直都沒變、口味專一。


喜歡的小夥伴有沒想吃的、私信我哦!有機會獲得免費品嚐哦!


舌尖藍帶


問這個問題的肯定不熟悉河南的小夥伴,你不曉得,在河南許多人眼中,“北京方便麵”是“辣條”一般的存在,代表著他們的青春,並喚起味蕾鄉愁。

直到現在,河南許多羊肉湯麵館裡的“御用”麵條拍檔,依然是這個北京方便麵。

認真思量,北京方便麵一直走的是相對簡單純粹的路線——你覺得它味道普通,是因為它並沒有太多花裡胡哨的味道;你覺得它太容易軟爛,也是因為你被太多含有許多添加劑的麵餅所“蠱惑”。

對“北京方便麵”的重新認識,壹周君是有過深刻的心裡路程。

我一直也是覺得它的味道真的太普通了,特別是再嘗試了臺灣日本泰國各種品牌的方便麵後,真的都覺得它從外到內,由外到裡,都是徹底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入口也沒有任何驚豔。我一度認為它最大的優點就在於“便宜”——當年5毛,現在一塊吧!反正在物價三連跳的年代,它還是能讓誰都毫無負擔地享用它。

但河南小夥伴的眼裡,北京方便麵是他們吃的第一款方便麵,“就像第一口奶的味道”,終身難忘並稱為味蕾的鄉愁。

由於人人喜愛,逢年過節人們走親訪友時,有時也會搭配一兩箱北京方便麵。“北京方便麵”是工廠裡的夜宵,是農忙季節的乾糧,還有孩子們最重要的零食和主食。

小夥伴回憶說,當年自家院子裡有一個菜園子,絲瓜、梅豆角什麼都有,每次摘一把梅豆角放在鍋裡,或者掐幾棵野莧菜丟在鍋裡,再加上清素的方便麵,怎麼吃都吃不膩,越吃越想吃。

在現在的武漢的超市中,一箱箱搬走這個方便麵,毫無疑問,九成都是河南人。

不過小夥伴為了說服我承認“北京方便也挺好吃”這個事實也沒少費心思,亮出十八般武藝給我亮絕活——幹拌麵,事實證明,我也愛上了這款。

泡好之後把水倒掉再放調料包,放點芝麻油幹拌,真的好吃,有點軟,但是入口又非常香。


武漢壹周


“北京方便麵”沒吃過,但是我想換個角度與大夥交流一下,為什麼方便麵沒退出市場,前段時間不是有消息稱,方便麵被外賣打敗了麼?!

近日,世界方便麵協會公佈了一組數據,其中2016年中國方便麵的銷量為385億包。

385億包意味著什麼?按照13億人計算,平均每人29包,也就是說,在過去的一年,每個中國人都吃了一箱方便麵。

冷冰冰的數據有些過於偏激,也許在過去的一年,你一包也沒吃過,但數據的現實性在於,沒吃不代表你沒聞過方便麵的飄香,某時某刻一定有人手端泡麵從你面前緩緩走過。

近年來,方便麵的銷量呈現逐年下降態勢。2016年與2013年短期峰值相比,方便麵消費量減少了77億包。數量很多麼?按照13億人計算,平均每人少吃了6包。而與2011年相比,每人則是少吃3包,不管怎麼算,你還是一年一箱的量。什麼是真愛,這就是真愛。

即食市場空間有限且格局正在變化。隨著地域口味以及差異化競爭需求的加大,雞腿鴨脖鴨掌、麻辣魚乾豆乾、方便粉絲、米飯、米粉等一大批即食性食品,開始不斷擠佔舊有的市場空間。

不過,輿論風口卻把方便麵銷量下滑的緣由,歸罪於外賣小哥飛馳的車輪,認為是互聯網加速了快餐業的興起,O2O打敗了方便麵,且與方便麵無關。

實際情況真是如此麼。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餐飲業O2O市場規模為213億元,而到了2016年,市場規模達到了2000億元。

以2011年和2016年的方便麵銷量差額計算,424億包減去385億包,差39億包,以每包方便麵5元計算,那麼損失的市場規模為195億元。

可在這6年裡,餐飲業O2O市場發生的卻是翻天覆地般的變化,從213億元直線增長到2000億元,差額1787億元。如果說是餐飲O2O打敗了方便麵,那麼1787億元減去195億元,剩下的1592億元跑哪裡去了?這個鍋,O2O背起來真的有些沉重。

幾組數據分析,只能說明,現在方便麵市場還是一個存量市場,市場規模受到一定外來因素影響,市場銷量略有下降,但總體還是保持較為平穩的狀態與規模。與此相反,餐飲O2O卻是一個典型的增量市場,因為技術手段和消費習慣的改變,市場規模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擴張和增大。

時代變遷,群雄逐鹿,風起雲湧,方便的還是你的方便麵,方便性和即食性的特徵,決定了短時間內,其他即食產品仍無法撼動其主導地位。

時至今日,作為一種外來品,方便麵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即食產品,它在中國徹底本土化,進而轉變成為一種食材,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餘,伴隨每個家庭平凡生活的每一天。

方便麵花式吃法眾多,操練起來簡單易學。

關鍵是,一個人吃麵是一種信仰。兩個人吃是一種浪漫。宿醉回來,一碗加蛋熱面,是一種溫暖。

後記:(1月21日更新)

這個帖子太熱了,主帖我是從40萬的閱讀量時看到的,現在已經升到180萬,確實厲害。評論裡的神回覆比比皆是,大寫的服。

在看到這個問答後,一直在想,“北京”方便麵究竟是怎樣一款麵條,竟能喚起大家這麼大的熱情和稱讚。

很巧,在北京一家超市裡,我找到了這款面,雖然不是朋友說的五毛一包,但一塊五,良心話,真不貴。很有幸,又認識一款好面。

本人不是方便麵專家,但吃了這麼多年,對這方便麵的味道,還是有評價力的。

拿到面,老辦法,還是白水泡。

嗯,確實,第一口我就找到了熟悉的味道。可能不同於河南朋友們味蕾上的感觸,同樣清寡,它卻滿足了北方人的對某種已經消散的味道的追憶。

現在“三鮮伊麵”已經退市了,但我還是不能忘記那面的味道。它是我吃過的第一款方便麵。

謝謝悟空問答的提問者,你開了一個好頭。


亞墨客


因為很好吃,特別好吃!



我是山西人,小時候不記得吃沒吃過老北京方便麵了,但是在內蒙上了大學之後,早上一袋老北京,一個雞蛋,一袋辣條,那屬於標配的美味!

而且,你知道嗎,對於老北京最美味的吃法,不是煮,它太酥,不經煮。最好的吃法一是幹吃,撒點調料,真的是越嚼越香,越吃越想吃。 二是泡一分種,然後把水倒掉,留下還有點乾的面,加點老乾媽或者什麼別的調料幹拌著吃。



老北京有牛肉味和麻辣味,麻辣味比較受歡迎!

時常想著老北京方便麵,要不是要減肥,又準備搬一箱回家!不說了,越說越餓。


減肥的肥貓


為什麼北京方便麵還沒有退出市場?北京方便麵是河南南街村的一個品牌,自九十年代上市至今,在市場上銷售已經有二十多年了。北京方便麵的出現,豐富了很多人的生活,小孩子,年輕人,老人都喜歡吃北京方便麵,包括當時走親戚,拿的都是北京方便麵,當時北京方便麵還算是名牌了。

當時北京方便麵上市的時候零售價格是五毛錢一包,銷量非常好,可以幹吃,泡著吃,開水下著吃,讓很多人愛上了北京方便麵。為什麼北京方便麵沒有退出市場?因為北京方便麵的價格低,質量好,很受歡迎,北京方便麵推出的有幹吃麵,牛肉麵,很多系列供大家選擇。

北京方便麵現在到處都有銷售,價格應該是一元一包,比其他的方便麵便宜,自己偶爾會買上兩包,因為北京方便麵吃了二十多年了,有種特別熟悉的味道。喜歡把北京方便麵捏碎,把調料包倒進捏碎的方便麵裡面,吃著感覺特別香。謝謝二十多年前吃北京方便麵,感覺特別眷戀的味道,有沒有一起吃過北京方便麵的朋友?





踏雪尋梅jia


很多人小的時候都吃過乾脆面,就是那種五毛錢一包,買來先捏碎了倒入調料就可以吃的方便麵,當時比較常見的品牌有小浣熊、魔法士、北京等。

但是,現在乾脆面這個品類幾乎消失殆盡了,而北京方便麵還能零星地買到一些。

北京方便麵是南街村旗下的產品之一,後來南街村在湖北麻城投資建廠,目前市面上還在賣的北京方便麵,大部分是麻城廠生產的。

幾年前一個合肥的朋友託我從武漢買北京方便麵,坐高鐵帶給她。後來,武漢的超市也很難看到北京方便麵了,要想吃只能從網上買。

上個月我網購了一箱北京方便麵和北京鍋巴,賣家特意打電話來道歉,說年底沒貨了得等廠裡面生產了才能發,沒辦法我只好等了半個月以上。

北京方便麵就這個現狀:仍然在市場上“苟延殘喘”,但活得並不好,生產和銷售也算是有一搭沒一搭。

乾脆面這個品類的消失,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方便麵整體銷量衰落,乾脆面定然無法獨善其身;乾脆面作為零食,可替代性太強;外賣和其他商業模式的崛起;食品安全,特別是家長對未成年人購買零食的監管加強……

在這種環境下,北京方便麵之所以還沒有退出市場,其特殊性不言自明。

首先,北京方便麵這個品牌還是有一定的積澱,現在很多人購買北京方便麵,是出於一種“懷舊消費”,想吃點小時候的味道——洽洽北京方便麵這麼多年,配方基本沒變,還是那個味兒。

其次,南街村因為是村辦企業,市場化程度略低,村裡其他板塊的業務能夠維護南街村的運行就行了,所以對北京方便麵這個板塊,沒那麼大的業績要求。

所以,北京方便麵這個村裡的子孫公司,只要能夠養活自己就行了。北京方便麵單價從

五毛到八毛,再到現在的一塊,應該能達到這個要求吧。


斑馬消費


南街村北京方便麵一款麻辣味一款雞汁味的👇👇👇最愛麻辣味😘喜歡蒜苗加水裡打荷包蛋煮著吃和捏碎了加料幹吃😂😂😂



水瓶座56789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基本上在河南的每一個人都吃過北京方便麵,像我從小吃到大還是吃不膩,不能說天天吃,最起碼一個月會吃上幾包,說的文藝一點,我吃的不是方便麵,吃的是童年的記憶。

北京方便麵可以長久不衰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其獨特的味道,一個是便宜的價格,首先說一下味道,北京方便麵和其他的乾脆面不一樣,口感香脆,吃起來特別香,而且味道一直沒有變,然後是價格,從開始的五毛到現在的一塊,在物價飛漲的今天,這是一個很實惠的價格,特別是出去玩或者是在家休息,不是太餓或者不像做飯,來一包北京方便麵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北京方便麵最流行的吃法,首先捏碎,然後撒上調味料,最後倒在手上一口吃掉,很過癮,捏碎,倒料,搖一搖,香脆,美味,無盡的懷戀,有沒有想試試的?

北京方便麵又稱南街村方便麵,輝煌於九十年代,在當時無論是小孩還是年輕人老人,都特別喜歡吃,是當時最受歡迎的方便麵之一,有南街村面,天下流傳之稱。


由於南街村生產的北京方便麵質量過硬,始終堅持嚴格的品控和不斷持續的改進,所生產的產品先後獲得部優產品,河南省重點保護產品,河南省名牌產品等榮譽稱號,再加上始終親民的價格,深受用戶的喜愛,正因為產品始終有需求,在推出二三十年後的今天仍沒有退出市場,經久不衰的原因。

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留言討論,謝謝。


流氓兔子快快跑


今天我做不作為一名河南人來做解答,而是作為一名吃客來評論,第一,北京方便麵還有另外一個雞汁方便麵,包裝和麻辣方便麵一樣,基本幾十年沒換過,價格也就一塊二或者一塊一包,當然量比五毛的時候多了一點,但絕對比任何其他牌子的量要足。總之,價格親民。第二,他們的口味幾十年沒換過,雖然也出來很多其他口味或者形式的方便麵,但主流還是這一款經典的,不管你是半夜餓了煮著吃,還是幹吃,兩者皆宜,市面上的方便麵,要麼只能幹吃,上面很多添加劑和調味料,要麼只能泡煮,幹吃你咬不動還沒任何味道。當然它煮著吃口感是很好的,不油膩是我最好的感受,調味包也沒那麼多樣式,麵餅和調味包簡單實用。第三,品質如一,批發價和零買價格一樣,因為批發商一箱也就有兩三塊利潤,這對於消費者來講,就像去掉中間商,減少很多中間層一個道理。所以市面上越來越少能看到有賣的,因為零售上不掙錢,我有時候都是從他們淘寶官網上買,還不包郵,哎,但我相信肯定有很多我這樣的人堅持著。


習習她爸


這裡,做為一個80後的湖北人,對北京方便麵是最不能割捨的記憶,小時候如果有一元錢,5毛先買包北京方便麵慢慢吃,另外5毛留著買其它的,長大後去深圳打工想找北京方便麵吃,沒找到,後面在網上買了箱放家裡,有時候沒事一天能吃五六包,但在我買了之後,那段時間不知道為什麼,街道上擺起了成箱的北京方便麵,5元三包。

小時候聽說還有假的,或者調料裡面有毒品,吃了能讓人上癮之類的傳聞。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長大了才知道這是河南生產的,儘管上面有河南的字。。。。。然而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河南生產的,會在80年代的湖北有賣,一賣就賣到了現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