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對聯及出聯?

昭空閒人


對對聯要懂得聯律。

懂得了聯律,也就能夠鑑別出句是否合乎對聯的要求。不合聯律的出句不值得應對。出句低俗的不宜應對。

怎樣出句?那要看你讀了多少詩詞,看你對詩詞的領悟有多深,還要看你對自然界和人情事理的通達程度。

出句有一個絕妙的辦法,那就是:當你看到某句古詩詞非常絕妙,原作者沒有對偶句的,就可以用來當作出句。這叫作名句續對!

例如李商隱的:

留得殘荷聽雨聲

例如蘇東坡的:

腹有詩書氣自華

當然,你自己能夠擬出意境高雅的出句進行徵聯,那是最好不過的。


東方神4571775636926


其實對聯也是有一定格律的。一般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一三五可以不論,二四六必須分明。

詞性可以相近,也可以相對。對聯五花八門,流水對,無情對,太多了。這個需要時間慢慢學習,記住一般格律,還可以背一背《聲律啟蒙》對於學習對聯肯定有幫助。

還有意境,和寫詩一樣,不能太白了。那樣一點味道也沒有,既然學了就好好學,如果只是湊趣湊數,也沒多大意思。

最要注意的是,上聯尾子必須是仄聲,那麼下聯尾字一定是平聲。

當然每個人來頭條的目的不一樣,很多人就是玩,也沒打算學,那就隨便吧。我一直認為既然學習了,就力爭最好,沒有能力沒辦法,不認真就是不對了。

很久懶得回答問題,今天看是熟人邀請,隨手寫一點。見笑了




紅玉w紅玉


寫對聯有一定的要求,主要是聲律要適應相對,上聯一般平起仄收,下聯相對,仄起平收,一般要求平對仄,仄對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在特殊用詞和意境時,可以相對減弱對平仄的要求。

其實對聯沒有多神奇,想要學好對聯,找一本啟蒙教材,叫《聲律啟蒙》,那裡是古人寫對聯用詞用句的一點小總結,如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雁,宿鳥對鳴蟲,其實就這麼簡單,多寫多看不難掌握。至於要做出精品,還有絕對,這就很難了,如乾隆出的“煙鎖池塘柳”至今沒有完美的對聯,但是不完美也正是對聯的魅力之一,一百個文人有一百種想法,對聯在每一個人眼裡都是不同的,這就是大家喜歡對聯的原因之一。


鄞粵強


它要求在"對偶"的基礎上,上下句子,同一位置的詞語必須"詞性一致,平仄相配",並避免上下句的同一位置重複使用相同的詞語。

明白了什麼是"對聯",出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但是出聯者出聯時,也應考慮到對聯者的方便,不能把相關的詞語出絕了,例如:上聯:遠山雲水風月近,這個上聯中,山、水、遠、近、雲、風、月,七個字裡兩個反義形詞、五個緊密相關的名詞都用上了,下聯就很難做答。所以出聯者要給作答者留些餘地,不是要考住眾人,難倒大家,而是合理出聯,寓樂於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