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路名的祕密——五角場曾經是上海市中心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場曾經是上海市中心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場曾經是上海市中心

1

被歧視的上海人

我是上海人,奇怪的是現在的上海我並不熟悉。

走在馬路上,能碰到上海人的概率大概在10%。

會嘗試著辨別對方是不是“上海老鄉“,陌生的兩個人,先是用普通話交流,小心翼翼冒出一兩個上海味道的語氣助詞試探,確認大家是老鄉,開始用上海話交談。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場曾經是上海市中心

接著,兩三句話之後,默默的又切換成了國語。

又或者,確信對方是上海人(因為看上去像),於是,嘰裡呱啦對著他講了一堆上海話,對面淡然的用普通話和你溝通,是的,認錯了。非常尷尬,對方能聽懂,但是不會說。

東北人能把所有人都帶成東北話,廣東話很多人會去學,至少粵語歌曲會唱幾首。四川人走到哪裡都是鄉音不改。

只有上海人說上海話會被罵。認為上海話是一種排外和歧視,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場曾經是上海市中心

等於你跑到美國,人家說英語就是歧視你,反對說英語,否則就是辱華,就是這個邏輯。

2

海納百川,大家都是外地人

覺得被歧視的根本就是,自己帶有歧視,自己是什麼樣的,看別人也是一樣。

中國人太多了,永遠充滿著競爭,且有各種各樣的歧視鏈。

地域歧視屢見不鮮,連老外也被影響,北京的老外瞧不起在上海的老外。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場曾經是上海市中心

同一個城市,不同的區域也會互相歧視,浦西的瞧不起浦東的,靜安的瞧不起閘北的。

海納百川,是這座城市的slogen。從路名上就可見一斑了。上海大多路名都是中國的地名,且呈現一定的規律。

閘北區彭浦新村,彭浦鎮多見山西地名徐彙區多見廣西地名長寧區多見貴州地名虹口的多件內蒙古地名寶山區多見黑龍江地名浦東新區多見山東地名閔行區老閔行地區多見雲南地名普陀區多見陝西地名楊浦區多見遼寧,吉林地名嘉定區多見新疆地名

我覺得可以用這規律自嘲一下。比如住在寶山的,可以說自己是黑龍江地區。住在虹口的,可以說自己是內蒙古人。大家都是外地人,還有什麼好歧視的。

連路名都是五湖四海,海納百川名不虛傳。

3

歷史、租界、

另外一個規律:

南北向的路用省名,如河南路、四川路、西藏路、福建路等;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場曾經是上海市中心

東西向的路用市名,福州路、南京路、北京路、延安路等。

這是有原因的。

英租界開闢之初,上海的路名是以國外的人名命名,是這樣的——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場曾經是上海市中心

1862年,英美租界合成公共租界,為了方便稱呼和記憶,英國領事發布了《上海馬路命名備忘錄》,制定了這個按省市命名的規則。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場曾經是上海市中心

第一批命名了19條馬路,租界的執行官們為了紀念《南京條約》給他們帶來的巨大利益,把派克弄命名為南京路,原來的領事館路則被命名為中國首都的名字:北京路。

個人認為,之前的路名比較好聽洋氣,霞飛路,嘖嘖嘖。

4

上海大計劃

但並不是所有的路名都是按此規則命名。上海五角場和江灣一帶的路多以“民”、“國”兩字當頭。

其中凡與淞滬路、黃興路平行的,均用“民”和“國”字為路名第一字,如:民慶路、民府路、國和路、國京路等;凡與翔殷路平行的,用“政”和“府”取路名第一字,如:政肅路、政法路、政本路、政熙路等。後因日本人入侵上海,“府”字頭的路一條也未修成。按照計劃,當時總共將構築11條“中”字打頭的馬路,10條“華”字馬路,5條“民”字馬路,10條“國”字馬路,9條“上”字馬路,13條“海”字馬路,15條“市”字馬路,12條“政”字馬路和8條“府”字馬路,組合起來正是“中華民國上海市政府”9個字。

放到今天,如果我是住在五角場的人,我可以說我是民國的人。

在地域歧視鏈裡,市中心“上只角”的人,總是認為“大楊浦”是“下只角”,但是歷史上,五角場曾在1927年,成為了上海的市中心。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場曾經是上海市中心

為了限制租界的發展,建設新的市中心,“上海特別市”正式成立,當時中國人自己的上海市政府決定實施“大上海計劃”。劃定上海東北方向的翔殷路以北,閘殷路以南,淞滬路以東約7000餘畝的土地為新上海市市中心區。

按照當初的計劃,“五角場”的構成是用三條馬路———黃興路、其美路(今四平路)和翔殷西路(今邯鄲路)分別接通楊浦、虹口和閘北;用兩條馬路:翔殷路、淞滬路通向“大上海”腹地———江灣地區的東部。

而五條放射主道之間,各有橫向的馬路加以聯結,如同蜘蛛網一樣,結成密度平均的“棋盤狀”道路網絡。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場曾經是上海市中心

江灣五角場建成不久,日本入侵上海,這一帶成了日軍的駐紮地,還建起了軍用機場(江灣機場),“一二八”淞滬抗戰、“八一三”抗戰的陸續爆發,最終摧毀了五角場的繁榮夢。

而此後的許多年裡,五角場一直是一個市區邊角。

“新上海”建設計劃泡湯,江灣五角場一帶的發展陷於停滯。即便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這裡都沒怎麼建設發展,就是一個郊縣的小鎮。

5

另一個五角場

上海還有另外一個五角場,就是曹家渡。

知道曹家渡也叫五角場的上海人不多,且年齡估計都要在七十歲以上,以前還住在市區西部。

根據道路形態,曹家渡也是五條道路彙集到哪裡,在江灣五角場沒有出現之前,說起五角場,那就是指曹家渡,“新上海”的建設,在東北部地區又形成了一個五角場,為了不與曹家渡五角場混淆,於是就稱之為“江灣五角場”。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場曾經是上海市中心

曹家渡20年前街景

歷史就是在不停的更迭鉅變,如今五角場已經是上海四大“副中心”,楊浦區也擁有全上海最好的醫療和教育資源。

6

不可靠歷史

五角場30多年前是寶山的。

1984年,五角場才從寶山縣劃歸楊浦區。原先楊浦區和寶山縣以走馬塘為界,現在黃興路大潤發、黃興公園這裡以前都是寶山縣管轄的。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場曾經是上海市中心

對了,復旦大學也曾經歸寶山縣管轄。傳說陳望道(共產黨宣言的翻譯者)臨死前握著市領導的手,要求重新劃歸市區(因為市區的糧油待遇高),這才歸入楊浦區。

冷知識

1. 上海名字最長的馬路

烏魯木齊路北、中、南路。

2. 上海名字最多的馬路

周家嘴路。

往西走有許多名字,到了虹口叫海寧路,到了閘北叫天目路,到了長寧叫長壽路,再過去叫長寧路,到了青浦叫北翟路,再往後叫北青公路,到了崑山叫機場路,到了蘇州叫蘇虹路。

一條馬路,用了將近十個名字。(到不了西班牙,有人驗證過了,到崑山就結束了)

3. 上海最長的馬路

滬太路,38.5公里一路通到太倉瀏河。

4. 居家橋路

因為這個地方以前有墳地,入夜後鬼火瑩瑩,於是就被稱為“鬼家橋”(用上海話讀)。

5. 大柏樹

日軍給這個地方起了個名字叫“大八寺”(上海話讀)。

6. 上海沒有安徽路

軍閥時期,皖系軍隊駐紮上海臭名遠揚。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場曾經是上海市中心

文末,全國“最土”名字的城市,“榮登多個最土城市名字盤點”之首的是哪個城市?

我開個頭,三里屯。發揮想象,留言區見。


——the end——記得點擊關注海狸房和家哦~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場曾經是上海市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