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场曾经是上海市中心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场曾经是上海市中心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场曾经是上海市中心

1

被歧视的上海人

我是上海人,奇怪的是现在的上海我并不熟悉。

走在马路上,能碰到上海人的概率大概在10%。

会尝试着辨别对方是不是“上海老乡“,陌生的两个人,先是用普通话交流,小心翼翼冒出一两个上海味道的语气助词试探,确认大家是老乡,开始用上海话交谈。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场曾经是上海市中心

接着,两三句话之后,默默的又切换成了国语。

又或者,确信对方是上海人(因为看上去像),于是,叽里呱啦对着他讲了一堆上海话,对面淡然的用普通话和你沟通,是的,认错了。非常尴尬,对方能听懂,但是不会说。

东北人能把所有人都带成东北话,广东话很多人会去学,至少粤语歌曲会唱几首。四川人走到哪里都是乡音不改。

只有上海人说上海话会被骂。认为上海话是一种排外和歧视,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场曾经是上海市中心

等于你跑到美国,人家说英语就是歧视你,反对说英语,否则就是辱华,就是这个逻辑。

2

海纳百川,大家都是外地人

觉得被歧视的根本就是,自己带有歧视,自己是什么样的,看别人也是一样。

中国人太多了,永远充满着竞争,且有各种各样的歧视链。

地域歧视屡见不鲜,连老外也被影响,北京的老外瞧不起在上海的老外。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场曾经是上海市中心

同一个城市,不同的区域也会互相歧视,浦西的瞧不起浦东的,静安的瞧不起闸北的。

海纳百川,是这座城市的slogen。从路名上就可见一斑了。上海大多路名都是中国的地名,且呈现一定的规律。

闸北区彭浦新村,彭浦镇多见山西地名徐汇区多见广西地名长宁区多见贵州地名虹口的多件内蒙古地名宝山区多见黑龙江地名浦东新区多见山东地名闵行区老闵行地区多见云南地名普陀区多见陕西地名杨浦区多见辽宁,吉林地名嘉定区多见新疆地名

我觉得可以用这规律自嘲一下。比如住在宝山的,可以说自己是黑龙江地区。住在虹口的,可以说自己是内蒙古人。大家都是外地人,还有什么好歧视的。

连路名都是五湖四海,海纳百川名不虚传。

3

历史、租界、

另外一个规律:

南北向的路用省名,如河南路、四川路、西藏路、福建路等;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场曾经是上海市中心

东西向的路用市名,福州路、南京路、北京路、延安路等。

这是有原因的。

英租界开辟之初,上海的路名是以国外的人名命名,是这样的——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场曾经是上海市中心

1862年,英美租界合成公共租界,为了方便称呼和记忆,英国领事发布了《上海马路命名备忘录》,制定了这个按省市命名的规则。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场曾经是上海市中心

第一批命名了19条马路,租界的执行官们为了纪念《南京条约》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利益,把派克弄命名为南京路,原来的领事馆路则被命名为中国首都的名字:北京路。

个人认为,之前的路名比较好听洋气,霞飞路,啧啧啧。

4

上海大计划

但并不是所有的路名都是按此规则命名。上海五角场和江湾一带的路多以“民”、“国”两字当头。

其中凡与淞沪路、黄兴路平行的,均用“民”和“国”字为路名第一字,如:民庆路、民府路、国和路、国京路等;凡与翔殷路平行的,用“政”和“府”取路名第一字,如:政肃路、政法路、政本路、政熙路等。后因日本人入侵上海,“府”字头的路一条也未修成。按照计划,当时总共将构筑11条“中”字打头的马路,10条“华”字马路,5条“民”字马路,10条“国”字马路,9条“上”字马路,13条“海”字马路,15条“市”字马路,12条“政”字马路和8条“府”字马路,组合起来正是“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9个字。

放到今天,如果我是住在五角场的人,我可以说我是民国的人。

在地域歧视链里,市中心“上只角”的人,总是认为“大杨浦”是“下只角”,但是历史上,五角场曾在1927年,成为了上海的市中心。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场曾经是上海市中心

为了限制租界的发展,建设新的市中心,“上海特别市”正式成立,当时中国人自己的上海市政府决定实施“大上海计划”。划定上海东北方向的翔殷路以北,闸殷路以南,淞沪路以东约7000余亩的土地为新上海市市中心区。

按照当初的计划,“五角场”的构成是用三条马路———黄兴路、其美路(今四平路)和翔殷西路(今邯郸路)分别接通杨浦、虹口和闸北;用两条马路:翔殷路、淞沪路通向“大上海”腹地———江湾地区的东部。

而五条放射主道之间,各有横向的马路加以联结,如同蜘蛛网一样,结成密度平均的“棋盘状”道路网络。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场曾经是上海市中心

江湾五角场建成不久,日本入侵上海,这一带成了日军的驻扎地,还建起了军用机场(江湾机场),“一二八”淞沪抗战、“八一三”抗战的陆续爆发,最终摧毁了五角场的繁荣梦。

而此后的许多年里,五角场一直是一个市区边角。

“新上海”建设计划泡汤,江湾五角场一带的发展陷于停滞。即便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这里都没怎么建设发展,就是一个郊县的小镇。

5

另一个五角场

上海还有另外一个五角场,就是曹家渡。

知道曹家渡也叫五角场的上海人不多,且年龄估计都要在七十岁以上,以前还住在市区西部。

根据道路形态,曹家渡也是五条道路汇集到哪里,在江湾五角场没有出现之前,说起五角场,那就是指曹家渡,“新上海”的建设,在东北部地区又形成了一个五角场,为了不与曹家渡五角场混淆,于是就称之为“江湾五角场”。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场曾经是上海市中心

曹家渡20年前街景

历史就是在不停的更迭巨变,如今五角场已经是上海四大“副中心”,杨浦区也拥有全上海最好的医疗和教育资源。

6

不可靠历史

五角场30多年前是宝山的。

1984年,五角场才从宝山县划归杨浦区。原先杨浦区和宝山县以走马塘为界,现在黄兴路大润发、黄兴公园这里以前都是宝山县管辖的。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场曾经是上海市中心

对了,复旦大学也曾经归宝山县管辖。传说陈望道(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临死前握着市领导的手,要求重新划归市区(因为市区的粮油待遇高),这才归入杨浦区。

冷知识

1. 上海名字最长的马路

乌鲁木齐路北、中、南路。

2. 上海名字最多的马路

周家嘴路。

往西走有许多名字,到了虹口叫海宁路,到了闸北叫天目路,到了长宁叫长寿路,再过去叫长宁路,到了青浦叫北翟路,再往后叫北青公路,到了昆山叫机场路,到了苏州叫苏虹路。

一条马路,用了将近十个名字。(到不了西班牙,有人验证过了,到昆山就结束了)

3. 上海最长的马路

沪太路,38.5公里一路通到太仓浏河。

4. 居家桥路

因为这个地方以前有坟地,入夜后鬼火莹莹,于是就被称为“鬼家桥”(用上海话读)。

5. 大柏树

日军给这个地方起了个名字叫“大八寺”(上海话读)。

6. 上海没有安徽路

军阀时期,皖系军队驻扎上海臭名远扬。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场曾经是上海市中心

文末,全国“最土”名字的城市,“荣登多个最土城市名字盘点”之首的是哪个城市?

我开个头,三里屯。发挥想象,留言区见。


——the end——记得点击关注海狸房和家哦~

上海路名的秘密——五角场曾经是上海市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