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軍:扶貧協作 情注龍山

(作者系濟南市市中區商務局黨委副書記、龍山縣委常委、副縣長)

行前備忘

2017年5月的某一天中午,領導突然打電話徵詢我的意見,問是否願意前往湘西龍山縣進行掛職,並給我進行了分析等等,對於此事我是有清醒認知和判斷的,所以我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隨後進行了耐心的等待,沒想到一直到了10月。中間心情起起伏伏,難以言狀。在十九大召開期間,10月23日我們終於被召集到一起,連同湘西掛職幹部召開見面會,要求準備出發。30日,我們乘上飛機,晚上就抵達銅仁鳳凰機場,直奔湘西州政府所在地,吉首。31日,晴,陽光燦爛。我們在吉首凱萊大酒店召開濟南湘西州東西部扶貧協作掛職幹部見面會。龍山縣委組織部石紅梅部長與會,我們做了簡單的交流,就安排駕駛員驅車2個小時送我到龍山了。

龍山初見

到達龍山後,當地的政府辦、組織部領導田富榮和肖劍同志及工作人員對我熱情接待,隨後召開了見面會,蔡龍常務副縣長主持,本人進行了簡短表態發言。11月1日,政府辦安排進行了項目考察,先後參觀了紅星美凱龍、城東片區、教體中心、工業園、長沙路地下人防商城,下午又看了高鐵片區、來鳳縣城和皇倉中學。縣城項目正在熱火朝天的幹著。2日,又隨縣長下鄉,去往召市鎮兩個村進行調研和走訪。翻山越嶺、山路盤旋、植被茂密,人煙稀少,龍山的山區農村也初步有了印象,直到現在仍非常清晰的記得山路那個盤旋,令人提心吊膽。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我不斷拜訪縣裡四大家的領導,也同幾個掛友進行了互動。11月6日下午近5點,還拜訪了剛從州里回來的湘西州委常委、宣傳部長、龍山縣委書記周雲同志,做了簡短報告和交流。

開始工作

11月7日,中共龍山縣委常委會2017年第17次會議(擴大)召開,周雲書記主持。主要議題有:1、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2、聽取長沙對口幫扶龍山項目情況;3、聽取工業集中區工作情況彙報;4、聽取高鐵新區建設工作情況彙報;5、傳達貫徹全州抓黨建促脫貧暨城市黨建工作會議精神;6、龍山婦代會情況彙報;7、聽取人事工作彙報。會議對議題進行了逐一研究和決定。會議的內容、程序、形式都非常符合規範。這是第一次正式參加常委會,本人非常認真投入,感觸良多。由於語言不通,我也聽得非常吃力。在周雲書記提及要大力加強“hangmu ”建設時,我吃驚不小,怎麼這裡還給航母工程配套,原來是要大力加強項目建設,鬧出小小的笑話。

隨後,在11月8日,下午拜訪了劉冬生縣長,並遇蔡龍副縣長。他們都是東西協作工作的主要負責領導。進行了工作報告和交流後,冬生縣長就本人工作和東西協作進行了指示,蔡龍縣長也做了交代。

11月10日,十七屆縣人民政府第14次常務會議召開,會議對10個議題進行了研究,按照規則,有些重大事項過會後要提交常委會研究。

11月11日,濟南在湘掛職幹部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我們同行9人相見。董懷敏、劉赭、張剛、許衛軍、王封軍、趙魯、譚玉成、田然,還有我,今後經常聚會、交流的一幫人,開啟了掛職的人生相遇。懷敏州長對我們要求很高,提出要建立幾項制度加強自身建設,最後都成型定稿遵照執行。

在和有關負責同志進行了溝通交流研究之後,我們召開了濟南市市中區和龍山縣對口扶貧協作工作推進會,幾個簽過1+5協議的部門進行了發言,田富榮同志就考核要求、工作中存在問題、工作建議做了發言。我也初次提出一些建議要求,蔡龍同志就工作推進做了全面安排部署和要求,還特意根據國務院扶貧辦考核精神對資金使用方向進行調整。

至此,我已經全面進入角色,雖然工作機制等方面還有很多理不順的地方,但已經和龍山這片熱土逐步融合了。

在隨後接下來的日子,主要是進行十九大的學習,參會瞭解情況,參加幾個項目的簽約和開工儀式,並逐漸對中藥材等項目進行研究。協調市中區援助資金及時到位。縣裡政協會議和人代會也相繼召開。州里還召開了一次州長參加的東西部扶貧協作大會,我考慮因為及時調整資金轉向產業扶貧方向的原因,會議安排縣長做了典型發言表示予以鼓勵。隨後在12月底就迎來了一場關於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的狂風暴雨。

迎接檢查

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是中央統一安排部署,國務院扶貧辦有專門的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指標,主要包括組織領導、人才支援、資金支持、產業合作、勞務協作、攜手奔小康等六個方面,東西同步考核,內容大同小異,2017年是第一次考核。對於考核大家還是手忙腳亂的,因為這項工作開始沒有那麼重視,基礎工作不紮實,項目選報方向、資金到位情況都存在一些問題,所以大家還是有些茫然,對於我來說,更是感覺壓力山大,剛來接手這項工作,沒有人手、情況不熟,項目進展也有問題,資金撥付滯後,需要一一去解決。加之傳言進行抽查,總怕出個大漏子。

迎查工作在田富榮主任的帶領支持下,辦公室開會調度增加人手抓緊開展資料的整理和彙編工作,縣委辦符家波主任也加強領導,專門召開調度會,特別是在我的第一位聯絡員向道峰同志的努力和親力親為下,資料整理和彙編工作完成了,厚厚的六大本裝幀精美的材料圖冊完工,我心裡還是非常的滿意。

元旦到了,想回家看看,結果在機場就接到通知要來進行檢查了,可想而知,我三號就回了龍山。時間指到2018年1月8日,2017年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工作湘西州座談會在煜龍大酒店召開。檢查組是福建、寧夏、華中師範大學組成的十幾人隊伍,湘西州代表湖南省接受檢查,龍曉華州長做了彙報,現場考察選定了鳳凰,我們其它六個縣稍稍緩了一口氣。但是各縣材料一一嚴格審查,並提出一些問題,我代表縣裡也進行了彙報和回答。從州里回來後,我也跟有關領導及時報告了檢查的有關情況。

開完縣委經濟工作會議後,我們召開了掛職幹部第四次工作會議,又接待了州博士服務團的領導們,這時已經接近年關,大家的心思準備過年了。我經長沙和省農科院的幾位專家進行了有關工作對接,就請假打道回濟南了。

深入對接

來龍山之後,我一直在觀察,也一直在思考,其它縣區的交流互動開展的如何,怎麼才能推動龍山和市中深入開展交流互動協作。到了春節期間,這種想法更加強烈。回到濟南後我將有關想法跟組織部閆勇副部長進行了彙報,他也鼓勵和支持我要將有關情況跟區領導進行報告。掛職到龍山之後,節前僅有市中區衛生局組織過一次龍山專家行和龍山縣組織部、黨校在濟南組織過一次青年幹部培訓班。相比其他縣區,層次和內容都不夠豐富。

春節過完上班後,我專門聯繫了市中區分管發改的付華副區長,向他做了專題彙報,隨後她又向區委書記宋永祥做了彙報,又組織開了個碰頭會,決定區委領導帶隊赴龍山進行對接。

但時間也是漫長的,這時州里要求加強兩地產業合作和開展招商引資,準備召開招商簽約大會,那緊張勁一下子就起來了。沒辦法,在他們還未成行的情況下,我組織了個小分隊,帶著商務局長、經信局長等幾名同志就出發了,赴濟南進行招商引資,後來彭紹興縣長也趕去。

徐志军:扶贫协作 情注龙山

見證市中區·龍山縣聯席會議簽約儀式

行前和縣長商議主要是確立三個招商主題:中藥材、商業綜合體和物流園。中藥材方面我已經打下一定基礎。最後經過頻繁的對接和商談,也只是在中藥材方面取得一定成績。後來山東省中藥材協會召開年會,龍山方面派人參加了對接和路演,取得很好效果。4月21日山東中藥材協會副秘書長、山東中藥材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純國帶著幾家公司前來龍山進行考察,4月22日和湘西州中藥材協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後來,我又專程帶人去臨沂考察了物流發展。

5月18日,市中區龍山縣扶貧協作聯席會議召開。市中方面的宋永祥書記、邵登功主任、王其廣主席、陳國華常委、付華付區長,還有周傑、徐波等部門領導參加,龍山方面對等參加。聯席會議是東西協作規定動作,同時對推進雙方開展工作具有重要意義。隨後兩地雙方的交流協作逐漸熱絡起來。

重大突破

在東西協作全國的檢查考核後,市州一直在醞釀加大力度推進工作。此前通報考核結果為一般,給兩地的領導陡增不少壓力。6月21日,濟南市湘西州東西部扶貧協作聯席會議召開。葉紅專主持,濟南市剛上任的孫述濤市長代表濟南市捐贈2.8億元,由此拉開東西協作熱戰的序幕。同行而來的領導組織開展了不少活動。藍翔技校十八洞分校開張,龍山惹巴妹扶貧車間掛牌。

6月22日,我們在花垣凱天大酒店召開了龍山縣、市中區扶貧協作會議,我彙報了有關工作,韓永軍區長、劉冬生縣長分別作了講話。會議明確了下步協作的工作主題和方向。韓永軍區長工作非常務實高效,有幾個具體的大事情都是在他支持下完成的。特別是他明確提出要將壽光的蔬菜引過來,後來在我的努力下還真實現了。

徐志军:扶贫协作 情注龙山

市中區區長韓永軍和縣長劉冬生召開高層聯席會議

冬生縣長也帶隊去濟南進行了對接,在土地增減掛鉤、勞務協作、文化交流、鄉鎮幫扶等方面做了交流。我將東西協作工作成績做了簡短報告,同時也實事求是地提出在產業合作、產業資源導入、鄉鎮結對、社會捐贈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縣長、區長也很認真地將如何開展工作進行協作做了指示。這次會議還就文化交流合作作為一個重要題目提出,希望打造出龍山市中東西協作自己的特色。自此之後,龍山市中東西協作工作變熱了起來。

文化交流

5月25日,由山東省旅發委、濟南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8山東(濟南)國際旅遊交易會,在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在此之前,市中區旅遊局長便和我進行了初步溝通,邀請龍山參展。縣裡也高度重視此次活動,派了大規模的代表團參展。為落實高層聯席會精神,龍山縣旅文局積極組織參加了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這次活動是市中文化局張軍海局長很早就提議的,我進行了積極推動。

活動分為濟南主會場和市中分會場,市中分會場的活動舉辦的不錯,龍山的非遺節目打溜子和咚咚喹都上臺進行了表演。其它如朝鮮族的非遺節目也進行了表演,效果都很好。活動是9月13號開的幕,我15日就和旅文局黨組書記等一班人回龍山了,主要是要準備迎接市中區委組織部閆勇副部長送到龍山掛職人才的到來。

這個中秋節我沒有回家,和田富榮主任及他的家人、朋友一起過了好幾天。中秋節和國慶節隔得很近,期間市中區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書信同志和李鹹梁副區長帶領文化、旅遊、衛計、科技等部門的幾位領導來龍山進行了考察對接。其中衛計局的張立春局長在我來龍山不長的時間後還就來龍山對接了,順便看看我。他是我來龍山之後的第一位來龍山看望我的同志加兄弟,心裡也是非常感動。

徐志军:扶贫协作 情注龙山

市中區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書信一行來龍山考察,龍山縣委副書記陳忠耀一同考察

在熱心的退休老幹部杜詩江同志的要求下,我將龍山縣和市中區兩個文聯聯繫到了一起,10月13日-16日,市中區馬興園主席帶領幾位書畫家來龍山開展“藝苑泉城情注龍山——濟南市市中區書畫藝術家走進龍山文化交流扶貧活動”,他們不停地採風,不停地創作,留下了大量墨寶。我還專門讓一位名家創作了一幅大圖,要掛在民族賓館顯眼的地方,留下了東西協作的痕跡。

扶貧項目

我們的東西協作扶貧也是有指揮棒的,有考核要求的,開始是粗線條的,後來又有了考核指標體系,前面提到主要包括組織領導、人才交流、資金使用、產業合作、勞務協作、攜手奔小康等六大方面,每個方面都有具體考核內容,最終要落到扶貧成效上。並且要求資金要儘量用到產業扶貧上,實際上在以上幾個方面,產業扶貧是最難的。到了脫貧攻堅最後時期,上級扶貧資金以及長沙對口幫扶資金都要往產業上轉,一時間到處在找產業項目。

以前縣裡很難有錢發展產業,但現在發展產業有錢了,但項目落地並不容易,想找到稍微有能力的牽頭主體都很難。我們開始想重點做中藥材項目,但除了搞了點產地採購外,合作成果並不理想。濟南孫述濤市長來後,協作資金達到縣均4000萬元,項目選擇和資金使用都成了大難題。經過幾輪的篩選,我們最終選擇了做光伏、藍莓、中藥材、茶葉等產業,主要佈置在水沙坪、惹巴拉等片區,還做一些公益崗位、扶貧車間等。縣裡主推油茶、茶葉產業,但如前述資金足夠,所以我們東西協作資金主要做了以上項目。

以上項目光伏進展很快,但其他項目進展較慢。濟南市也有一個東西協作實施意見,提到產業時說要大力發展設施農業、蔬菜等,我認為這是最優選的方向,事實上也是這樣,永軍區長也說過。隨後我就開啟了蔬菜項目招商引資之旅,經一個關係介紹,山東匯鎏投資有限公司和壽光三聖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合作想在龍山建設水沙坪蔬菜直供基地,經過幾輪談判以及考察,最終達成協議,開始建設。中間還發生一些波折,差點流產,但也最終予以克服,截稿之時,項目團隊已經進駐,規劃設計已經做好,正在開展招標工作。這個項目在不同層面我都給領導彙報過,所有領導都非常支持,最終一定會成為東西協作的示範項目。

徐志军:扶贫协作 情注龙山

龍山蔬菜基地項目簽約

團隊協作

為了做好東西協作工作,我們也搭建了專門的協作辦工作隊伍,開始做這些工作的就一個聯絡員,後來事情多了,加之州里要求,就真正抽調人員搭建了團隊,田富榮兼任主任、劉國剛為常務副主任、田金印、尹曉牧為副主任,還有田雷、田治華、蘭明超,截稿時剛剛又來了一個,也逐步做到了分工明確、相互配合。田雷同志是我的聯絡員,很多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交由他辦。

協作辦也有大量的基礎性工作需要去做,並在磨合中不斷提升。經過我和富榮主任的安排,連續開過幾次內部研究會和工作推進會,協作辦將有關資料進行梳理,也將有關任務進行分解督導,2018年的整體工作實際完成和檢查考核應該不會太差。

東西協作工作非常嚴肅,市中區方面的領導也高度重視,付華副區長帶隊來龍山對接工作,開始主要是為了安排“萬企幫萬村”活動,中間韓永軍區長電話打來有專門進行指示,加之我將考核指標體系清單進行呈示,她突然對此事有了新的認識,當場召開現場會研究工作,這也是對市中區的協作辦同志的一次鞭策,也對我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後來市中區召開政府常務會專門研究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相信此後此項工作會越來越得到各方領導重視和支持。

徐志军:扶贫协作 情注龙山

市中區副區長付華到龍山開展對接工作

風土人情

龍山這個地方之前沒聽說過,但一提烏龍山剿匪記包括湘西剿匪記,大家對這個地方就都知道了,龍山還有個烏龍山大峽谷,風景秀麗,正進行旅遊開發,峽谷中間還有個烏龍山村呢。龍山縣城和湖北恩施的來鳳縣城緊密相連,連在一起就是龍山來鳳,這麼近的縣城相連,其它地方見不到的,因為這個實際情況,國家還建立了武陵山片區綜合開發龍鳳示範區。

龍山應該說是風景秀麗,轄區有惹巴拉、烏龍山、惹迷洞、裡耶古城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旅遊資源非常豐富。這裡還是土家族母親河酉水河穿過的地方,酉水河滋養了萬萬千千的土家兒女,當然也包括苗家甚至漢族兒女。現在民族融合的很厲害了,經常有一家三口三個民族的情況。龍山的土家族還有很正宗的地方,據說位於靛房鎮,以前坡腳鄉的地方,那裡至今還在說著正宗的土家話,一般的人根本聽不懂,包括大部分的土家族人。

我認識一位唱土家歌的姑娘,她叫田劍英,是龍山知名的唱歌、咚咚喹、表演的能人,省民運會開幕式的第四篇章山水之韻就是她的節目,經常參加縣裡的大型活動,附帶演出,也去過濟南,算是龍山的明星了。

從她身上就可以看出,土家兒女能歌善舞。這裡的土家文化底蘊深厚,茅古斯、擺手舞、咚咚喹、唱山歌、殺年豬、長龍宴等特有的土家文化一直流傳下來。有一次我到長興村觀看村莊文化活動,搞得轟轟烈烈,上午搞了下午搞,中間又進行了長龍宴,四里八鄉的人都去了,非常壯觀。到向道峰的老家桂塘老興村吃殺年豬飯時,開始以為是中午,結果中午才出發,下午吃,都是吃完醉醺醺的殺黑回家。這裡一直延續著,一天兩餐的習慣,包括鄉政府的幹部也是。

生活往事

我一到龍山,就認識了幾個掛友,劉志國、覃飛文、龍世平、娜麼塔,我們經常聚會,有時唱歌,後來我聚會喝酒高興時經常唱歌,就受那會的影響。後來濟南又來了尹曉牧,其他掛職的又來了塗洪濤、肖敏、何繼泉、張紅民等,也是經常聚,和張紅民還交叉認識了不少朋友,經常聚到一起,玩的不亦樂乎。

鄰居黃勇,我們一起住在武裝部,他也經常參加我們的活動。他還經常請我們下鄉到朋友家吃河魚、吃巖鴨、吃土雞、挖土蜂、學找大馬蜂窩等,真是有意思,農家菜也味道鮮美,回味無窮。

我們的教育協作非常有看點,開始選派了兩名一年的掛職副校長,後來又增派了5名三個月的掛職副校長,他們對支教工作非常熱愛,也非常用心,幾位三個月的後來還要求待到了12月底,延長了一個月。他們住到一起,在四海賓館,我也經常過去和他們聚會,老家人聚到一起歡聲笑語、其樂融融,非常快樂,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也讓他們一起寫了一篇,記住這段難忘的歲月。

徐志军:扶贫协作 情注龙山

在思源學校參加支教老師組織的校際交流活動

回家一趟真是不容易,剛開始濟南到張家界的航班沒有開通,都是不停的轉啊,一次回去需要十四五個小時,真是疲憊。後來開通了,稍微好些,但回家一次也是心裡犯怵,光龍山到張家界也需要2個小時。當時孩子很小,又在老家,我回濟南一趟,再回去看看她,實在是像瘋了一樣,跑得太累,老家鄰居還問我,工作不太忙吧,哪知道就是因為忙、累才那個樣子呢。孩子還小,經常想她,想想真是克服了困難,才到得龍山呢。

對東西協作工作,各方領導也都非常重視,也給我們創造了儘量好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樂趣,這裡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和老家都不一樣,吃辣椒、吃臘肉比較多,有時候實在吃夠了,也出去找點老家口味的飯菜,但實在太少,有次在政府後面的一條街巷裡,有個做蒸雞的,還感覺順口,吃了幾次。

當然山上的野味也很多,雖然不讓逮了,但他們不知從哪裡搞到的,也經常能吃到,蜂蛹、野豬、麂子、斑鳩、石雞、蛇也吃過幾次,在和他們的交流中慢慢感受龍山的味道,生活就這樣慢慢接受和適應了。相信這一段難忘的歲月,到我真正離開龍山時會愈發懷念,愈發回憶。

2018年11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