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創今年“瘋狂”拿地128起,孫宏斌變了?

11月26日,臨安城“久旱逢甘雨”,土拍序幕拉開,融創獨中兩元。市場嗅出端倪,

聲稱不在公開市場拿地的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早已攜款衝在了搶地的最前方

融创今年“疯狂”拿地128起,孙宏斌变了?

獨中兩元

融創此次包攬的兩宗姊妹地塊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運河新城範圍的最南端,起拍總價分別為25.65億元、18.36億元,起拍樓面價分別為20571元/㎡、20616元/㎡。

最終,融創以低溢價包攬了上述兩宗地塊,其中42號地塊溢價5%,成交總價約26.95億元,成交樓面價21614元/㎡;43號地塊溢價率18%,成交總價約21.66億元,成交樓面價24321元/㎡,兩塊地均價相差近3000元/㎡。

在資深地產觀察家、地產杭州客創始人李永生看來,融創此次出手是明智之舉。李永生認為,這兩宗地塊位於運河新城範圍的最南端,是運河新城毗鄰主城區的交接處,區位優勢顯著,成交價並不高。此外,杭州作為融創東南的總部,近年來深耕效應顯著,憑藉著強大的操盤能力,產品實現高溢價並不難。

然而李永生強調,這一情況並不意味著杭州土拍市場的回暖。實際上在連續兩年樓市高漲後,今年三季度,受大環境影響,杭州的土拍市場似乎有遇冷跡象,因此開發商面對一級市場地塊時更傾向於理性斟酌。

放棄一級市場?

作為近年來TOP10房企中增速最快的種子選手,無論是2017年140%的規模增幅還是近3年來130%的複合增長率,孫宏斌帶領下的融創速度著實讓行業驚歎。

而孫宏斌不止一次將融創速度歸功於“放棄一級市場,收併購助成長”,即提前從過熱的招拍掛土地市場中抽身,積極尋找二級市場的收併購機會。

融創與一級市場說再見或始於2016年。

同年6月底,孫宏斌在一場項目發佈會上透露,融創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停止申請拿地。至於一級市場拍地什麼時候重啟,要視後續信貸政策而定,但是融創的併購不會停。

彼時,孫宏斌直言:“我原來說有些一線城市風險很大,現在個別二線城市風險也很大,地價這麼漲、這麼貴,是不可持續的。”

作為先知先覺的開發商,孫宏斌的這一表態引發了業界的警惕。

同策諮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收併購的價格通常低於招拍掛,性價比更高。此外,大宗交易資產包項目多,可以一舉獲得多城市的土地儲備,對於企業而言更加高效。

除了上述原因,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補充道,不排除併購方面的資金審查相對不嚴,房企可以運用一些外部資金進行收購,而招拍掛則存在很多制約。此外,嚴躍進強調,併購本身降低了前期策劃等成本,比招拍掛模式便捷,更適合走高週轉模式。

伴隨著二級市場的收併購,融創業績一路高歌猛進。2017年,除了營收、毛利的大幅上漲,截至今年3月末,包含舊改等協議狀態的土儲在內,融創土儲高達2.18億平方米,整體貨值約3萬億元。

即便在2018年的中期業績會上,孫宏斌依然堅稱融創在2016年有兩個判斷,第一,這次宏觀調控的嚴峻程度是超乎想象的,會改變消費預期,第二,政策沒有放鬆的跡象,有些地方還在加緊,基於這兩個判斷,融創基本不在公開市場拿地

“基本”二字如何理解?“基本”的邊界又有多大?

一級市場瘋狂拿地

當市場以為融創埋頭於二級市場收割時,殊不知,孫宏斌早已雙邊作戰,一二級聯動,絲毫沒放鬆。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數據顯示,截至11月26日,以成交日期計算,融創今年以來在公開市場共拿地128幅,總建築面積為1344.4萬平方米,佔地面積總計720.69萬平方米,成交總價達404.65億元,近乎以兩天半拿一幅地的速度狂奔。其中,10月份更是出現爆發的情況,當月斬獲地塊29幅,將近一天一幅

融创今年“疯狂”拿地128起,孙宏斌变了?

就區域分佈來看,華北地區有87宗,佔拿地總量近三分之二,其次為華中15宗和華東14宗。

如此豐富的收穫是否意味著融創早已重啟一級市場土拍?

《國際金融報》記者據此向融創方面求證,截至發稿仍未收到回覆。有融創內部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內部有高層認為,越是行情不好的時候越有更多的機會。把握週期性拿地機會,低價獲取的土地,後續可在行情回暖時發力。

而融創內部雖沒有明確宣佈打開一級市場的大門,但無論是近來頻頻公開拿地,抑或是對拿地端表現優異者的高額嘉獎,無一不折射出融創正在廣積糧。

融创今年“疯狂”拿地128起,孙宏斌变了?
融创今年“疯狂”拿地128起,孙宏斌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