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lol中的adc打下路,法師打中路坦克戰士打上路?

。。。


英雄聯盟發展至今,已經有了一系列固定的規則,比如上路,打野,中單,加上下路射手輔助的雙人路,除非有特別的套路,否則一般匹配排位都是這樣玩的,可以說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潛規則”。



那麼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呢?其實lol剛一出來的時候是沒有打野位的,當時是上路和下路各兩人,中路一個人,由於每條路之間要走10秒多的時間,所以也不存在gank的想法,就是純粹的線上對拼,拼贏了就可以推塔,直到上了高地其他路才會回城來防守。後來這種弊端就被拳頭公司看在眼裡,就推薦一種有打野的隊伍配置,打野可以吃野區經濟,分擔上單的經濟壓力,同時可以遊走全場,gank線上帶節奏。大家還是新手的時候,是不是也沒有打野,都是上路兩個人。


有一年世界賽打野老鼠登上了賽場,還有s5時期下路ad鐵男大放異彩,有人就這個問題問過拳頭設計師:是否每個英雄都有固定的位置,比如法師只能走中路,射手只能走下路。我記得當時拳頭方面是這樣回應的:英雄聯盟裡面的英雄並沒有限制在哪條路上,如果那樣的話,這遊戲會少了很多樂趣。

的確是這樣的,英雄聯盟有139個英雄,除了那些將一個英雄玩幾千幾萬把的玩家,大多數玩家的英雄池還是挺深的,排位看到對面的pick後,覺得什麼英雄好打,都可以拿出來,一是可以針對,二是自己熟悉,也不怕失誤。在職業比賽的賽場上,有觀眾吐嘈說打來打去就那麼幾個英雄,所以當劍聖打野、ez打野出來的時候,引起觀眾的歡呼。這樣的別具一格的走法讓觀眾眼前一亮。

因為上路線長,就讓團戰中抗傷害的坦克走上路。因為中路重要,守護著兩邊的野區,就讓支援快的法師走中路。因為後期輸出核心ad是脆皮需要保護,所以安排一個輔助保護,這樣的隊伍安排已經墨守成規了。

其實玩遊戲本來就是圖個愉悅,有時候玩一下上單vn,打野ez,中單ad刺客,下路皇子潘森這些,你會發現英雄聯盟不一樣的樂趣。


夜行不如獨思


這個問題剛開始玩lol的時候就思考過了,最後玩了一段時間其實大致就知道了為什麼要這麼分路。

首先說明一點,最開始的時候lol的分路並不不是這樣的沒,而是ad走中路發育,後來國外的大神開發出這種211加打野的打法後,才在世界上普及的。

至於為什麼這樣的打法會很快普及呢沒,主要是因為這的分路最合理。

首先是打野的出現,必然導致兩個單人路的出現。而團隊中的5個人,ad相對來說前期是最弱的,最需要人保護。所以,配個輔助和他走一路最合理。

其次,我們考慮到中路線最短,發育成型肯定是最快的。所以我們優先考慮團隊c位走這裡。但是假如我們把ad和輔助同時放到這條線上發育,金錢是沒問題,但是經驗卻會跟不上。而且,一箇中期的ad不可能就放棄發育去帶節奏,輔助倒是可以遊走,但是效果不會很好。

所以,我們就把ap放在中路,這樣既能保證法師的發育,讓其作為中期團戰的主要輸出點。並且,發育好的法師的遊走比一個輔助遊走效率要高的多。

最後,上下路之分。這就很簡單了,因為下路有小龍,你放兩個人,肯地拿到小龍的機會高一些。而上路的大龍則是在團戰期才會刷新。之前的峽谷先鋒之類的,只有一個切作用遠不及小龍。所以,我們就把雙人組放在了下路。

這樣,我們就能明白,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分路了。這其實更像是一種智慧的結晶。


娛小宅


首先,現在的lol不管是普通的匹配排位,還是正規的職業聯賽,都已經形成了一個固定的套路,那就是坦克走上,法師走中,adc走下,如果貿然改變位置,比如上單走下的話,就要面臨別人雙人路的壓制,發育會出問題。(刻意換路保證adc發育的除外)

其次,我們來分析一下各個位置的作用,上單承擔著帶線,開團,承受傷害等作用,這就需要良好的經濟支撐,最好是又肉又有輸出,這樣坦克就是上單的最好人選,單吃一路經濟。法師要想成型需要強大的裝備支撐,也需要單吃一路經濟,而且中路距離上下兩路都比較近,便於隨時支援,gank,而且法師一般是魔法輸出,可以與ad搭配構成完整的輸出體系,不便於對面防禦。下路一般是adc加輔助,adc也是團隊的輸出核心,需要發育,而且前期較弱,即使後期裝備成型了,也很容易在團戰中被切死,所以專門搭配一個輔助保護。至於雙人路走下,我想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便於小龍的爭奪,配合打野,三人可以很快刷掉小龍。雙人路走下也是一種保護,畢竟下路只有一條gank路徑,而中路有兩條。

最後,lol中沒有固定位置,現有的體系只是相對來說更加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