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經常擔心“日本沉沒”,為何同是島國的英國卻很少聽說?

關於“日本沉沒”的推論和恐慌,最初其實是由日本人自己琢磨出來的,並非來自於某某地區的所謂善意提醒一說,這只是日本根據近代以來的地震數據得出來的結果,而產生一種憂患意識。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有相關“日本下沉”的書籍和報刊出版,甚至在2006年,還有大型災難電影《日本沉沒》上映,拍攝方依然是日本。

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日本人會對日本群島的未來擔憂,為什麼全世界單單隻有日本人會擔心自己會沉沒,而同樣是島國,也同樣是發達國家的英國卻很少擔心?

日本人經常擔心“日本沉沒”,為何同是島國的英國卻很少聽說?

有人說,日本群島被深達四五千米的海洋包圍,東方是世界第一大洋,以及千島海溝、日本海溝、小笠原海溝、馬裡亞納海溝等一串深達萬米的海溝,就連琉球群島南側也是深達7500米的琉球海溝,也就是說,日本幾乎任何地方的旁邊,都會有一個極深的海溝存在。這種環境造就了這種危機意識,正如人如果站在懸崖邊上會擔心自己掉下去一樣。

事實上真的這樣嗎?其實“萬米海溝”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原因,主要的擔憂來源是來自於日本本身的地質板塊構造、人文歷史影響,以及日本文明的傳播和傳承。在這裡,我們通過與英國的對比,將這些現實情況差別更加清晰的展示出來。

日本人經常擔心“日本沉沒”,為何同是島國的英國卻很少聽說?

首先是板塊衝突問題。日本位於歐亞板塊、北美板塊、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板塊之間,菲律賓板塊在這裡俯衝歐亞板塊,造成日本自古多地震的地質問題。根據上世紀90年代中期阪神大地震,以及2011年的宮城縣海域地震的數據分析,日本有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最高為1.2米。

相比之下,雖然英國也是島國,但英國卻是歐亞板塊腹地的大陸島,地質情況相對日本來說,要穩定很多。

日本人經常擔心“日本沉沒”,為何同是島國的英國卻很少聽說?

再一個就是,日本缺乏文明備份。英國和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這五國同為安格魯撒克遜文化圈,在歷史上,這幾個國家的大多數移民和統治階層都是英國人,傳承了英國的風俗習和文化,而且這幾個國家之間相互移民非常頻繁,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國家相當於英國文明的一個複製品。

日本在這些方面是缺失的,因為世界上除了日本之外,沒有哪個國家或者地區會說日語,也沒有哪個國家擁有大量的大和民族,相比於一億多的日本人來說,數百萬的早期移民根本起不了太大作用。也就是說,如果日本沉沒,那日本文明很有可能因此滅絕。相比之下,英國是絕對不用擔心的。

日本人經常擔心“日本沉沒”,為何同是島國的英國卻很少聽說?

最後一個就是歷史原因,日本在近代時期崛起之後,屢次入侵周邊國家,給鄰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損失,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東亞、東南亞地區的國家基本全都被日本侵略過,並且入侵手法野蠻不堪,給周邊國家人民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陰影。

相反,英國早期締造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並且後期在一戰、二戰期間都是站在正義地位反擊法西斯的,對於某些時間段裡的世界和平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單就近代100年的歷史來說,若不是英國負隅抵抗,歐洲大陸又將成為什麼樣呢?所以,即使英國沉沒,英國難民有著諸多的落腳點去選擇,而日本卻很難找到合適的落腳點,至少在現在還看不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