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發脾氣不是天生的,兒童脾氣暴躁易怒該如何引導?

月夜涼太


  有了二胎之後,我的生活就開始充滿了尖叫和吵鬧。我永遠不知道,下一刻妹妹或是哥哥會不會突然哭鬧起來,更可能是兩人一起哭鬧。

早上給妹妹穿衣服,她可能就會莫名其妙哭起來了;

吃早餐時,哥哥把手伸到妹妹的碗邊,她就生氣地把他的手推開並且尖叫~  

妹妹把哥哥最喜歡的貼畫給撕了,哥哥就開始生氣地推妹妹並大聲的兇她,然後就是兄妹倆一個哭一個鬧

媽媽送哥哥去幼兒園,妹妹哭著追出來不讓走   

果然是同一個世界,同一樣的熊孩子。作為二胎媽媽的我,是時候要重視寶寶的情商培養了。

首先要了解寶寶為什麼容易鬧情緒?      0-3歲寶寶發脾氣、耍性子是很正常的。因為寶寶的大腦前額葉皮層還未發育完善,還不能很好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所以壞脾氣容易一觸即發。有時候他們不能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於是可能會通過吼叫或是捶打來發洩情緒。     

 寶寶鬧情緒,你應該怎麼做?   

  1、父母一定要冷靜,絕對不能發脾氣  孩子其實是父母的“情緒小鏡子”,他們會模仿你的語言和行為,他們的情緒也受你影響。父母不妨深呼吸幾次,先平復自己的情緒。然後給寶寶一個緊緊的擁抱,用溫柔的語氣說出關心的話,能夠安撫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冷靜下來。   

  2、鼓勵寶寶表達自己的感受      扔東西、吼叫、哭鬧都可能是寶寶發洩負面情緒的方式。家長要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語言來表達,通過詢問的方式引導寶寶說出自己的感受。例如:寶寶是因為沒有出去玩而不高興嗎?如果寶寶還不會說話,可以教他一些簡單肢體語言(如手指、點頭、搖頭)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訴求。例如:寶寶你是想出去玩嗎?”,讓寶寶通過點頭或搖頭來回答。      

3、對寶寶的需求給予合理的回應 ,不能無限制的滿足他的哭鬧要求,不然他會更加有恃無恐。對於合理的要求,可以選擇適當的滿足,對於不合理的要求,直接拒絕。




梓藝139


第一,關注孩子的情緒

首先,遠離當下的環境,找個相對安全的地方看著他,是什麼原因會導致他發脾氣,比如,餓了,困了,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這個需要大人來觀察,發脾氣肯定是有原因的。早發現問題才能知道應該怎麼做。


第二,耐心引導

找到原因後,首先父母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緒,不要看到孩子發脾氣的時候,自己也跟著孩子大吼大叫,因為人在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的時候是沒辦法幫助到別人的,做到冷靜。



第三,鼓勵

孩子在有情緒的時候,可能說不出自己的想法,大人要給他選擇,尊重他的選擇,鼓勵他,給他擁抱,他表現好了,懂了,給他擁抱。


小乖媽媽說




正常來說孩子發脾氣是有如下原因:一、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當然,沒得到滿足就發脾氣,做父母的決不能讓步和遷就,否則更會助長壞脾氣,以後每次都用這招來得到滿足就麻煩了。碰到這種情況,家長們可以先冷處理,冷落他一會兒,待他冷靜下來再慢慢跟他講道理,及時教育,讓他反省自己並且認識錯誤,同時也要讓他知道父母是愛他的,只是不喜歡他發脾氣時的樣子。二、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很多時候,孩子可能正想跟我們分享某些他自認為好玩的是,可是碰到我們正好忙著做事,於是要麼敷衍要麼不耐煩地訓斥,讓他別吵。其實錯的是我們!很多時候我們只要花一會兒時間,認真傾聽孩子的話語,並且饒有興趣的和他聊一聊,讓他有充分表達內心想法的機會,這樣也就皆大歡喜了。

如果我們能用所有的耐心最大限度的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而不是總是認為孩子該怎樣必須怎樣,讓孩子最大限度按自己的意願行事,不僅可以養成他們獨立、有主見的性格,還讓孩子可以開心快樂的成長,我們何不樂見其成呢?😊👏👏👏


洪媽媽的小飯桌


孩子愛發脾氣的行為是由於家庭環境影響的

我們作為家長首先要反思自己是否在有情緒時可以合理的接納自己的情緒

接下來在孩子發脾氣時,不要給孩子講道理,去幫孩子分析他的情緒是如何發生的,由什麼原因引發,他表現出的這種情緒又需要得到什麼

這樣慢慢的引導,讓孩子樂意與家長交流也樂意將情緒說出來而不是發洩,就會慢慢讓孩子改變易怒的“體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