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區分孩子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

生命就是一部奇書


我是兒科醫生魚小南,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一般來說,寶寶感冒發燒90%是病毒感染所引起,但後期可能合併細菌感染。

確實,最好的辦法就是做一個血常規,除此之外(既然你都問了),還可以這麼區分:

1、 病毒性感染之後,寶寶鼻腔流鼻涕症狀明顯,還可能會腹瀉。還會一個傳染好幾個,傳染性更強。

2、 細菌性感染之後,寶寶扁桃體或咽喉部紅腫及疼痛的症狀最明顯,鼻涕帶膿,還有濃痰,傳染性弱。

3、 病毒感染導致的發燒靠多喝水多尿尿,就算不吃藥也能自愈,細菌感染引發的發燒,就應該遵醫囑使用抗生素。

不過還是建議爸媽在寶寶發熱時,要關注寶寶的精神狀態,沒有必要著急判斷寶寶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有必要的話還是去醫院確認一下,對症治療,而不是自行判斷、擅自用藥。

今日頭條年度優秀自媒體品牌、頭條健康金處方作者,年度健康頭條號。


兒科醫生魚小南


您好,對於孩子們而言,出現感冒發燒,多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那什麼樣的感冒是病毒感染呢?有以下幾個特點,
●孩子不發熱的時候,精神狀態挺好的,該玩耍就玩耍,不怎麼受影響;
●孩子飲食可能會減少,但總體吃的還不錯;
●孩子體溫會反覆,但是不會越來越高,越來越頻繁;
●孩子有流鼻涕、咳嗽等表現,鼻涕也會從清水鼻涕變成黃綠鼻涕,但這時發熱多數不加重,反而會減輕。
如果孩子是以上表現,在家好好監測、護理即可。但是,如果孩子出現以下情況,需要看醫生了:
●精神狀態不好,比如總是睡覺或者煩躁的根本不讓碰;
●發熱使用退熱藥控制不住,足量使用退熱藥後,孩子體溫不能降到38攝氏度以下;
●小便8-9小時沒有一次,提示有脫水了;
●呼吸特別快、費勁;
●咳嗽的影響吃飯、睡覺了;
●孩子感冒、發熱症狀3天了不見好,或者沒到3天,但是比之前加重了,比如發熱峰值升高、越來越頻繁,具體怎麼評估是否加重呢?看下面第三條;
●孩子在發熱的同時,身上有皮疹;
●確實不知道孩子病情輕重,心裡沒底。
那化驗有沒有效果呢?當然是有診斷指導意義的,但是太早了不行,因為血常規需要時間反應,不是已有感染就出現了,如果您覺得孩子是病毒感染的表現,但是不敢確定,或者實在是放心不下,那建議您至少等孩子發熱24小時之後,再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這時驗血是有意義的。因為早去了醫院,醫生也發現不了啥,查個血吧,血常規不能區分是病毒還是細菌;根據孩子病情判斷吧,因為時間尚短,可能是病毒感染,但是也可能是細菌感染早期,沒法下定論。
這時醫生也沒法,只能給你說回家注意事項,有問題再來,沒問題,就在家處理,如果這時家長一定要醫生說出個子醜寅卯來,那孩子可能就會驗沒必要的血,吃沒必要的抗生素了。

兒科醫生孔令凱


感冒可分為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其中九成由病毒引起。病毒性感冒患兒主要症狀是,發熱可有可無,體溫可高可低,流清鼻涕水,打噴嚏,咳嗽,精神尚好,食慾減退,有時可伴有嘔吐和腹瀉等症狀,極少數患兒會發生高熱驚厥。

一般感冒可通過人體免疫系統自愈,但如果出現細菌感染,則要引起足夠重視。

一般來說,存在細菌感染的感冒,其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較重,如咽喉紅腫疼痛、扁桃腺發炎且痰液等分泌物較多。主要症狀為發燒,尤其是持續高燒不退,流膿鼻涕,咽喉痛,精神萎靡,食慾不好,部分病兒會發生高熱驚厥。到醫院檢查的話,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檢測這兩種化驗檢查可以更加準確地反映疾病實質。正常人群中絕大多數人每單位(×109/L)的白細胞總數是在4.0~10.0之間。如果患者的白細胞高於參考值上限,表示可能是細菌性感染;但如果是低於參考值下限,則可能是病毒性感染。

存在細菌感染的感冒,如果不注意醫治和休息,很可能會引發其他併發症,比如咳嗽有可能轉化為上呼吸道感染,甚至引起肺炎、支氣管炎,鼻塞可能引起慢性鼻炎,而發燒則很容易導致神經受損甚至腦炎、心肌炎等疾病的產生。尤其是老人、兒童以及患有老慢支、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人,這些人自身抵抗力較差,不及時或不適宜的治療都極易延誤病情,引起併發症、感染、誘發舊疾。因此,對於老年人、兒童、素有痼疾的人,發生感冒後不能輕視,應及時到醫院去進行診斷處理才是較為安全的治療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生病後表現發燒、咳嗽或氣喘,伴安靜時呼吸頻率仍加快(每分鐘達40-80次)或伴有三凹徵(指胸骨上窩、鎖骨上窩和肋間隙吸氣時凹陷),一般不需進行胸部X線檢查,就可診斷為肺炎。

病毒性感冒患兒主要症狀是,發熱可有可無,體溫可高可低,流清鼻涕水,打噴嚏,咳嗽,精神尚好,食慾減退,有時可伴有嘔吐和腹瀉等症狀,極少數患兒會發生高熱驚厥。


科學運動與健康


相信樓主問的應該是針對兒童發熱或者感冒。

不藥不藥博士當然贊同生病了需要醫生來治療,但是作為父母,應該瞭解一些關於兒童常見疾病的判斷及處理方法。

血常規化驗單:

如果是病毒性感冒,淋巴細胞值會升高。如果是細菌性感冒,白細胞特別是中性粒細胞會明顯升高。一看化驗單,自己都可以判斷是哪種類型的感冒了。

對於感冒,首先要牢記90%的感冒都是病毒性感冒!使用抗生素治療是無效的!

聽起來好像病毒比細菌要厲害,其實則不然!一些常見的病毒,如腺病毒,鼻病毒、合胞病毒等引起的感冒,通常是自限性的。只有流感需要採用抗病毒治療。大部分兒童發熱是由於病毒感染所致。而細菌性感冒,是由肺炎雙球菌、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桿菌等各種細菌導致的感冒,是會產生嚴重的併發症而致死的。

基於致病特徵判斷

細菌和病毒致病特徵是不一樣的!

1、細菌性感冒有膿性分泌物出現,而病毒性感冒一般沒有。

2、病毒多引起上呼吸道症狀,如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細菌性很少出現。

3、細菌性感冒發生時,扁桃體有紅腫充血,疼痛等症狀。

關注感冒出現的時間點

在病毒性感冒的中後期,多數會繼發細菌性感染。隨著病毒性感冒病程的進行,到中後期會繼發細菌性感染,這個時候,如果症狀較為嚴重,就要及時使用抗生素治療了!

如果兒童感冒的時間處在高發期,且周圍接觸的人均出現了感冒症狀,那麼多數是病毒性感冒。這當然包括季節性流感!

其實,對於區分細菌性還是病毒性感冒,不光是孩子,大人的情況判斷也一樣!

不藥不藥博士祝您健康!


不藥不藥


病毒感染:

1、血液化驗白細胞高,以中性粒細胞為主。

2、超敏CRP高,排除免疫性因素導致。

3、降鈣素原升高,越高提示感染越嚴重。

4、血清澱粉樣蛋白A 病毒感冒會升高,細菌感染也升高,如何判斷,如果白細胞正常,CRP不高,血清澱粉樣蛋白A升高,這表明病毒感染,如果白細胞高,CRP高,血清澱粉樣蛋白A高提示細菌感染。

5、有時感冒最初是病毒感染,後期也可能合併細菌感染,所以絕對沒有絕對確定感染,有時根據兒童病情的變化,必要時再調整。

細菌感染:

1、患病前有吃上火食物或者刺激辛辣食物,沒有明顯流涕打噴嚏症狀的。

2、孩子發燒是往往伴有寒戰,皮膚有花斑。

3、發燒超過一個星期沒有下降趨勢,或者體溫下降而復升,提示細菌性感染。

4、孩子咳嗽伴黃痰往往提示細菌感染。

5、孩子開始清涕,逐漸變成黃涕,持續一個星期以上的。或者出現耳痛症狀。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後,可查看更多醫師解答或免費向醫師提問】


平安好醫生官方號


這個命題比較大,我們不妨從孩子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來探討病毒性和細菌感染的臨床區別(化驗除外)。

歸納如下:

1、從孩子年齡來看,小嬰兒(尤其3個月以下)往往細菌感染比病毒多,大的兒童病毒感染為主。

2、從病程來判斷,病毒性感染自然病程一般一個星期,細菌性感染沒有抗感染治療往往症狀加重或者持續。

3、從症狀來判斷,如果是清涕白痰,發燒不重往往是病毒感染,如果是黃涕黃痰高熱往往是細菌感染。

4、從中醫方面判斷 寶寶如果有惡寒,無汗,口不渴,咽部不充血、不疼痛,舌質紅,苔薄白,往往提示病毒入侵。如果有:發熱,少汗,流黃色粘稠鼻涕,咳黃色稠痰,咽部子紅腫,口渴,舌質紅,苔薄黃,往往提示細菌感染。

但是任何的臨床判斷不是百分百,不同年齡,不同體質,不同個體,可能出現醫生判斷偏差,甚至有些病毒感染合併有細菌感染,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症狀反覆,醫生有時還需要通過化驗,再結合臨床判斷,就更準確。

當然化驗也不是萬能,化驗也需要結合臨床,所以醫生在臨床工作中不能捨本逐末,丟了基本的臨床一手治療和仔細的體格檢查,專門靠化驗來判斷,也是行不通。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必刪,請聯繫本人)

柯大夫為兒科主任醫師,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兒童消化,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異常,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等疑難雜症及嬰幼兒營養髮育及餵養諮詢。有關兒科專業諮詢請來好大夫在線找柯友建主任。

與健康為伴,與醫生為友,歡迎轉發點贊、評論關注,點贊分享更是一種美德。有問題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時間會對典型提問針對性回答。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冬天到了,感冒的孩子越來越多,怎麼區分病毒性及細菌性有學問。


兒童感冒絕大多數為病毒性感染。

病毒性感冒有自愈性,症狀在數天到兩週內消失,發熱在3-5天內消失,流涕在數天到7-10周消失,咳嗽恢復時間較長,在兩週內恢復。

所以病毒性感冒要比細菌及其它感染要“輕”,不需要太多的干預,不需要抗生素。

哪些情況提示病毒性感冒?

1.一般狀態好。雖有高熱,但是熱退後精神好,吃玩不影響,小孩子沒有明顯的哭鬧不安。

2.高熱易控制。口服退熱藥物體溫容易退。

3.發熱時間在3-5天內。一般的病毒性感染,發熱有這樣的特點:發熱第一天通常為低至中等熱(不超過39°);第二天、第三天為發熱的高峰期,往往為高熱,口服退熱藥物維持的時間較第一日縮短。在發熱的第四天體溫慢慢下降,第五天偶有低熱或者完全不熱。

4.沒有寒戰、乏力、嗜睡、流濃鼻涕不超過10天等表現。

5.查血常規白細胞沒有升高的太明顯。大部分醫生都喜歡查血常規,但是實際上並不能依靠血常規,來判斷孩子的感染是細菌性感染還是病毒性,但是白細胞、中性粒細胞、c反應蛋白明顯升高,對細菌感染還是有提示意義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結合症狀才有意義。




哪些常見情況不能用病毒感冒解釋?

1.一般情況差。即使體溫降到正常了,還是精神不好,哭鬧不安,飲食吃奶明顯減少。

2.發熱不易控制,發熱時間超過了上述病程,高熱時間(39°以上)超過3天。

3.寒戰,寒戰往往提示可能為細菌感染。

4.小於三個月的兒童,特別是新生兒,有發熱咳嗽,要去醫院就診。

5.五六歲以上的孩子,流膿鼻涕超過7-10天提示鼻竇炎。

6,頻繁嘔吐伴頭痛,小嬰兒囟門飽滿

7..輔助檢查有明顯的異常。

特別提醒

孩子體溫的高低並不能代表病情的輕重,血常規及其它檢查只能作為輔助,輔助檢查要結合症狀才有意義。孩子的一般情況,比其它任何東西更直觀的反映孩子的病情。

一般情況好(精神、吃、喝、睡、小便),就可以暫時觀察,不需要使用抗菌素,不需要盲目輸液。一般情況差,需要及時就診。

經常會有一些家長問到發燒會不會燒壞孩子的腦子,我可以肯定的回答:目前世界上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發熱會損傷孩子的大腦,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單純因為發熱導致病重或者死亡的。

我是兒科醫生孔凱,擅長兒科各種常見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防,兒童餵養、兒童生長髮育等問題,謝謝大家與我交流討論,我將更多的進行兒科科普教育,您的關注點贊與轉發更是我前進的動力,謝謝大家。


兒科醫生孔凱


我不是醫生,沒有專業的知識,我想分享的是我的經驗和我觀察到的現象,給做個參考。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區別:

1、孩子的精神面貌(最大區別)

這個是最明顯的一個差別。我家孩子快5歲了,到現在就有過一次細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只要是中了細菌的招,孩子就表現出精神不足夠佳的狀態,吃飯量比不了平時,玩耍也提不起足夠的興趣,整個人黏噠噠的。

而平常簡單的病毒引發的普通感冒,一般都是照吃、照玩兒、照睡,不影響和耽擱日常生活。

2、發燒的溫度(參考觀測)

我家寶貝今年春天年初這次細菌感染的感冒引發的發燒,第一次高燒一整夜不退,且第一次較長時間超過39度,影響到睡眠質量、睡不踏實。
以前的普通的病毒感冒,偶爾冒尖到39.2度,藉助精油熱敷,做物理降溫、退燒,都能在晚上及時的控制,第二天就退燒了。偶爾反覆低熱一下,也不會再燒起來。

3、鼻涕的濃稠度(參考觀測)

我家寶貝細菌感染引發的濃鼻涕流了好幾天,鼻涕轉濃的時候,體溫仍維持在發熱的狀態。

第二天帶寶貝去社區醫院化驗的時候,白細胞高。可見白細胞和細菌作戰有多激烈,他們作戰對抗過後,病原體殘骸和白細胞被排出到鼻涕中,呈現出黃色或者綠色鼻涕。

4、痰液的濃稠度(參考觀測)

我家寶貝細菌感染引發的這次感冒,咳嗽了幾天,起初時候明明聽見有痰音,就是咳嗽不出來,我估摸著是痰液太稠了,寶貝咳不出來。

5、咽喉部位感受(參考觀測)

我家寶貝細菌感染引發的這次感冒導致了咽喉發炎紅腫,痛得喝水都難受。

我在護理寶貝幾乎要痊癒的時候,我被孩子傳染也感冒了,也是喉嚨痛,說話的聲音都發不出來了,晚上一個人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不得不用只有絲絲細細的假音讀書。

6、小結

我個人覺得,區分是病毒還是細菌感染的最大現象還是孩子的精神面貌
如果去做化驗,尤其是扎手指血,孩子是非常牴觸的,心裡存在很大的恐懼,醫院周圍的人在多說幾句,更是不願意去。
自從去年初開始接觸自然療法之一——國外已經很廣泛應用的芳香療法,並用這個方法護理自己和孩子的小毛小病,在應對感冒的時候,就不需要特別區分是病毒還是細菌感冒了
現代醫學治療的時候會考慮是病毒還是細菌感染,從而選擇採用抗病毒藥物還是抗生素類藥物。
芳療精油在處理時候邏輯上則簡單很多,主要是以抗菌,抗病毒,同步化解粘液,消炎,以及修復,調整免疫力為主進行處理。由於精油本身同時具備強大的抗菌抗病毒性,且有助於激勵免疫系統,在粘液的化解方面也具有不錯的表現。譬如桉樹,薄荷,雪松等精油,均有助於緩解鼻塞,胸悶,通過簡單的聞嗅,都可以達到快速的處理。而乳香,沒藥,雪松等精油通過稀釋後簡單的按摩,就可以很好的處理身體的酸澀感,百里香,香桃木等精油在對抗病毒,甚至是癌細胞的處理上,都越來越多的展示出其強大的效果,而迷迭香則對於器官呼吸道等擴張有非常好的收斂作用。


橙色蘋果幸福力信差


家長們有沒有這種感覺?晚上帶孩子去做個血常規一下子花了一百多塊錢。其實不要以為醫生多扣了你的錢,事實情況是給你做的不只是一個血常規而已。現在對發熱感染一般都是血常規,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三者聯合檢測。它們各有優點又互為補充。血常規是最基礎的,病毒感染通常為白細胞總數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升高。細菌感染為白細胞升高伴隨中性粒細胞升高。



CRP升高與感染的程度正相關,就是說能反應感染的嚴重程度,當病毒感染時,CRP在絕大多數病毒感染中的血清濃度變化不大或基本保持不變

PCT是一種蛋白質,當嚴重細菌、真菌、寄生蟲感染時它在血漿中的水平升高。病毒感染時PCT不會升高,而且通常特異性非常高。
三者互為補充才能使醫生更好地診斷,因此不要覺得化驗費太高了,伴隨的是診斷的更精準而已。


插花文藝少年


在病毒和細菌之外,還有一種東西叫做支原體,這三種微生物都是導致人類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感染源。在不檢查的情況下,細菌和支原體的感染是很難區分的,都會出現黃涕,高燒,精神萎靡,病程較長,利巴韋林之類的抗病毒藥物不起作用等。

不過病毒和它們的感染就有些區別。

首先一般感冒(流涕,咽痛起病),剛開始一般都始於病毒,細菌性的很少(如果是發燒,高熱,咳嗽起病,就一定要做支原體篩查!這個光用眼睛看是看不見區別的!),一般病毒肆虐也就一週時間,超出這個時間就會轉化為細菌感染,這個沒辦法,查不查都是,有些還會變成混合感染。

所以在病情初期,一定要去醫院進行檢查,其實這個檢查費也不貴,儘快篩查,儘快檢查出是細菌支原體還是病毒,要早早的檢查出來,儘快治療啊!用經驗總是比不上檢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