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尋人!你認識這張合影中的人嗎?有人在找她……

69年前,年方17歲的楊翠珍隨部隊解放青島,在滄口飛機場附近駐紮,一名戰地記者給她們通訊班12名女戰士拍了張合影,之後,楊翠珍隨部隊抗美援朝入朝作戰,照片中的戰友各奔東西再沒見過面。昨日,86歲的楊翠珍老人從濰坊輾轉聯繫到早報記者,希望能在青島解放70週年前找到照片中的這些戰友。 “不知道老姊妹們是不是還健在,即便不在了,也把這張合影送給她們的子女留個念想,那時候條件有限,這張照片她們手裡都沒有。 ”楊翠珍呢喃著。

緊急尋人!你認識這張合影中的人嗎?有人在找她……

69年前12名老戰友的合影。

老照片留住戰友容貌

在濰坊市區一棟老式居民樓裡,滿頭白髮的楊翠珍靜靜地坐在茶几前,一道陽光從窗口灑在茶几上幾張已經泛黃的老照片上。“69年了,這些老姊妹也不知道在哪裡,真想她們。 ”楊翠珍用顫巍巍的雙手捧起一張合影,合影中12名風華正茂的女兵,與泛黃的老照片似乎有些時空衝突。楊翠珍告訴記者,照片中第二排最右側的女兵就是她。當時她跟隨部隊參加解放青島的戰鬥,1949年6月解放青島後駐紮在滄口機場對面的倉庫,參加一個通訊培訓班。一名從此路過的軍報記者給培訓班12名戰士拍下這張合影。因為當時條件艱苦,在四方照相館沖洗出來的唯一的合影,就保存在班長楊翠珍手中。時光荏苒,69年過去了,楊翠珍一直思念再未謀面的這些戰友們。

報了兩次名如願參軍

“我報了兩次名才參了軍。”楊翠珍告訴記者,她老家在榮成俚島,她不到16歲就報名參軍,但因為年齡小沒能通過。1948年8月,16歲的楊翠珍再次報名參軍,終於獲得批准。最初楊翠珍被安排在衛生所給所長看孩子。 “我是來當兵打仗的,不想看小孩。 ”楊翠珍對參軍看孩子一事心裡不痛快,但從沒和任何人提過。 1949年初,她在海邊因為此事流淚,被部隊首長遇到,這才知道了她的想法。沒過幾天,楊翠珍就接到隨部隊開拔的調令。事後才知道,她是隨膠東軍區部隊參加解放青島的戰鬥。

女學生組成通訊培訓班

1949年6月,前方戰鬥部隊順利解放青島,楊翠珍隨部隊進入市區,在滄口飛機場對面的一個大倉庫駐紮。根據膠東軍區司令部要求,機要科在此組建通訊培訓班,從青島當地的女學生中選拔了一批積極分子成為首批學員,楊翠珍因為有小學三年級的學習經歷,並且參軍後參加過掃盲班,被任命為通訊班班長,負責這些新兵的日常生活學習。“那時條件很艱苦,沒有床鋪,都是睡在地上。 ”楊翠珍回憶說,她們一個班12名女戰士學習生活都在一個大倉庫裡。倉庫一角的地上鋪了一層乾草,就是她們睡覺的通鋪。 “每人只有一床被子,到了冬天我們經常兩人一組,將一個人的被子鋪在乾草上當床墊,另一個人的被子蓋在兩個人身上取暖。 ”楊翠珍說,她們在這裡共同生活了一年。那張合影就是在這期間拍的。

緊急尋人!你認識這張合影中的人嗎?有人在找她……

楊翠珍戴上花鏡,仔細辨認照片中的每一個人。

抗美援朝跟戰友分離

抗美援朝開始後,楊翠珍調到軍區醫院當護士,隨部隊入朝作戰。通訊培訓班裡的所有人也各自按照調令,去了不同部隊。“我們醫院一同入朝的有3個醫療隊。 ”楊翠珍說,她所在的第三小隊負責將重傷員通過火車送往國內的丹東醫院救治。楊翠珍每天都在火車上護理傷員,到了丹東直接將傷員從車上交接給車下的戰友,醫療隊人員不下車,立即隨車返回朝鮮。當時缺乏醫療器材,200CC的藥液都需要用手慢慢推進傷員的靜脈,楊翠珍經常一推就是一兩個小時。 1954年,楊翠珍奉命調到秦皇島的空軍療養院當護士。第二年,楊翠珍退伍併成了家。1960年,楊翠珍隨丈夫所在的部隊去了新疆羅布泊,這一待就是15年。隨丈夫轉業到濰坊時,已經是1976年。

期盼與老戰友再重逢

隨著年齡的增長,楊翠珍對老戰友的思念之情越來越迫切,經常盯著這張合影一看就是大半天。 “記憶力不行了,照片上戰友的名字一個也記不起來了。”楊翠珍說,明年是解放青島70週年,她想趁著自己身體還能動,通過早報尋找照片上的這些女戰友。“但願她們都還健在,我們能見個面。如果人不在了,就把老照片再衝印出來,送個她們的後代留個紀念。”楊翠珍告訴記者,當時她們通訊培訓班成立時,剛好是青島解放之初,所有新兵都是從青島當地學校選拔來的,因此這些女兵的家屬很可能還在青島居住。 “老戰友們,你們在哪兒啊! ”楊翠珍撫摸著泛黃的老照片輕聲細語著。

歷史:兵分三路解放青島

1949年4月21日,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此時,青島已是國民黨在長江以北唯一的重要據點。國民黨軍在青島打造了三道防線,企圖擋住解放軍進攻。4月28日,承擔解放青島作戰任務的山東軍區總指揮許世友,接到中央軍委發佈的進攻指令。軍區部隊既要解放青島又要避免與美軍發生正面衝突,挫敗國民黨政府拖美國直接介入中國內戰的圖謀。1949年5月3日,解放軍三路大軍雲集即墨前線首站靈山,拉開解放青島的即青戰役帷幕。5月26日上午解放即墨縣城,國民黨軍隊於27日晚撤離惜福鎮。 5月31日,解放軍中路部隊開始攻打國民黨軍隊丹山據點。 6月1日,解放軍沿鐵路線向市區進軍,經夏莊、石門廟向李村進軍,晚8時解放李村,突破國民黨軍的第三道防線。解放軍東路部隊分兩路經華陰、畢家村至溝崖向張村、沙子口挺進,直插張村、沙子口。6月2日拂曉,國民黨殘餘部隊從滄口潰逃。至此,國民黨軍的三道防線全面崩潰,即青戰役勝利結束。

互動:講述解放青島故事

明年是青島解放70週年,如果你家裡有解放青島時的相關老照片、老物件,可在青島早報微信公眾號(qdzaobao)後臺留言,說說你的感人故事。


來源 | 青島早報首席記者 趙健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