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們是預產期去醫院,還是有感覺了才去醫院呢?

謝京瀚


導讀:寶媽們是預產期去醫院,還是有感覺了才去醫院呢?
我當初懷孕時,是有臨產徵兆才去醫院的。
作為孕媽,我們應該都知道,在醫學上,從末次月經第一天開始計算,一個孕月4周(即4*7=28天),整個懷孕過程約280天,即10個月,第280天是預產期,顧名思義,這一天只是預測寶寶出生的時間,它並不等於是寶寶真正出生的時間。
在我國,孕滿37周至42周之前出生,都算是足月兒,根據一些相關數據調查,足月出生的寶寶,也只有百分之五的寶寶是在預產期當天出生的,剩下的都是在孕37~40周和40周以上~42周之前出生的。
如果預產期那天,寶寶還是沒有發動,也就是孕媽還是沒有任何的臨產徵兆,即便是到醫院想住院,醫生也不會允許的,特別是人比較多的城市,每一個產房或普通病房都是一種不可浪費的資源,醫生會勸孕婦先回家,等有臨產徵兆再過來。
見紅、羊水破和子宮收縮,這三個都是臨產徵兆,發生間歇性羊水破和不規律的子宮收縮,孕婦一般在兩三天內會生產,家裡距離醫院的路較遠,現在就可以收拾待產包出發到醫院待產,若是發生持續性羊水破和幾分鐘一次子宮收縮(持續二三十分鐘),則表明孕婦馬上就要生產了,趕快抓緊時間去醫院生產。
重點提示:發生間歇性破水,建議平躺在床上,抬高臀部,避免羊水流失過多,感染到寶寶。
今日話題:各位姐妹們,你是預產期去醫院,還是有感覺了才去醫院呢?

格格巫育兒日記


記得那時候生大寶時,預產期是6月22號,可我是23號見紅以後才去的醫院。其實23號早上見紅的時候,我還沒有打算去醫院,因為在此之前聽人說陣痛開始才是要生孩子了,而我只是見紅,一點陣痛的感覺都沒有。但後來老公知道了,害怕發生意外,當天就帶我去醫院住院了。

得虧當時老公帶我來醫院了,因為我到醫院的頭天晚上就開始陣痛,第二天早上就生下了大寶。從見紅到大寶出生,時間安排得剛剛好,到醫院以後做完各種檢查,就開始陣痛了,陣痛到有規律的時候,進了產房,緊接著大寶就出生了。時間上沒有一點點趕,也沒有在醫院多等。

我覺得快到預產期時,孕媽咪一定要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一旦發生異常,要立馬去醫院。

如果到了預產期,身體還是沒有反應,孕媽咪一定要做好孕檢,如果沒有異常,可以回家等待寶寶發動。一般預產期推遲幾天都是正常的,不用太擔心。



祝你好孕噢。


學而時習之育兒


生孩子是大事。我是有感覺了才去的醫院。

本來預產期3月1號,想著還早。可是2月6號晚上回老家坐了一小時車稍有不適,2月7號早上4點就見紅了。

根據家裡長輩的經驗,破了羊水要立馬去醫院,見紅不用著急。

於是,又從老家回到自己家,收拾自己的和寶寶的東西。一番折騰,中午11點左右辦上住院。

醫生檢查,竟然骨縫還沒開。讓我去做B超,根據B超單子上的數據,我粗略的算了下,孩子也就六斤。沒辦法,他想啥時候來就來。

到中午11點半左右,肚子就開始陣痛,不過還得接受。生孩子之前,看過很多帖子,我就數疼的間隔時間,一般五分鐘一次。

我一直疼到早上5點半才生,現在想起來都還覺得肚子疼。

沒到預產期的寶媽們,見紅或者羊水破了就要去醫院檢查,尤其羊水破了,要立馬去醫院。

到預產期的寶媽們,建議去諮詢諮詢醫生,有些寶寶比較懶,出來的晚一些。如果沒什麼問題,就有感覺再去醫院吧。


一朵溫暖的向日葵


寶媽是預產期去醫院還是有感覺有症狀才去醫院,要根據具體而定。

我是一位二胎媽媽,我家兩個寶寶都是留級生。

我家大寶是40周+3的晚上開始有宮縮的,晚上10點半的時候就開始宮縮比較規律,然後去醫院的。

我家二寶是40周+1晚上開始宮縮的,也是等宮縮規律後去醫院的。

大多數的寶媽們都是有感覺或者有症狀,比如規律宮縮、見紅、破水,才去醫院的。

如果超過41周就是過期妊娠了,建議醫院及時就診,遵從醫生安排。

我表姐生大寶的時候就是41周,依然沒有感覺,去醫院檢查後。醫生建議住院,打催產針。第二天下午,寶寶就順利出生了。

所以,要根據孕婦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是預產期去醫院還是有感覺了去醫院。



暉雪琳源


根據題主的情況,推測寶媽肯定是位普通產婦,即沒有高危因素。接下我就把該類孕婦稱為低危孕婦。

先來解釋關鍵詞預產期,指的是妊娠滿40周,一般大多數孕婦在其一週左右分娩,顧名思義就是要生的那一天,但不是每個孕婦都在那一天生哦。

再來講講產兆即所謂的感覺。一般低危孕婦的話建議有產兆了去醫院就診。先來認識一下產兆,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每個人生孩子的症狀也不一樣的,但主要有一下三種:第一種見紅,即出現少量粉色或褐色陰道分泌物,一般會在其24-48小時內發動分娩,但也不一定,畢竟還有20%左右的可能需要一週,或更久。第二種,胎兒下降感,即胸悶飽腹感好轉。第三,就是假臨產,顧名思義就是假生,有下腹痛,不規則,晚上痛的厲害,白天又不痛。雖然暫時不會生,但離生也不遠了。

接下來講一下胎膜早破,為什麼不也把它放在產兆裡呢,因為是病理性的。正常胎膜破裂,要在宮口開全左右。胎膜早破,主要關注點是早,就是指在臨產之前,胎膜破裂了,一般胎膜破裂後也應該去醫院就診,宮縮往往會發生在破膜後的第12小時內發動,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胎頭高浮的會出現臍帶脫垂(比較嚴重)。

以上主要講的是產兆,再講講有些寶寶是懶胚,有時候過了預產期也不發動,這些寶媽最好40+6周,可以提前住院,因為一般孕41周,就會建議你引產(終止妊娠,指的是根據宮頸條件成熟度,來決定引產的方式,就是幫助你發動產程,陰道試產),一般建議42周前分娩出寶寶,因為到了42周就變成了過期妊娠了,寶寶的不良結局會增高。超過了收穫的季節,果實往往也會變質的哦!

詢問更多生小孩的問題請關注(泰能生泰迪)哦


默默她媽媽也是狗


2018年一月份我生了第一個寶寶,那是38周加5天。從懷孕到生產,寶寶在肚子裡一直好好的,我的身體也沒有劇烈的不適感,所以我從懷孕到生產也一直在上班,班上的同事勸我回家休息,不過我覺得在家也是無聊,還不如去去上班,7個月以後就不做高強度的工作了,只是在班上坐著。

8個月多幾天的時候我去做B超,醫生說孩子在子宮裡是臀位,醫生說要是想順產回家後就做下膝胸臥位操,這個百度一下就知道如何做了,本來自己一直上著班就是想鍛鍊身體,為順產做準備,現在一下子對順產不利了,自己慌了,回到家上網百度,又趕緊打電話問自己的朋友們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朋友又介紹了艾灸的方法,就這樣回到家這2種方法替換著做,一週後去醫院複查,醫生說寶寶頭轉下去了,自己很是高興。

到9個月的時候又去做B超,醫生說孩子又成臀位了,醫生說再做操跟艾灸意義不大了,做好剖腹產的準備吧,但是我又不甘心,回到家又開始早上做操,晚上艾灸,直到9個半月多幾天,我又做B超,醫生說準備準備剖腹產吧,臀位是改變不了了,如果等有感覺了還是得剖,要不就受2回罪。這也是實在沒辦法了,特殊問題特殊對待吧,回到家跟家裡人商量了商量就去醫院了。醫生開了住院證,我就住進醫院,聯繫好主治醫生,見了麻醉師,第二天寶寶就出生了。

我這情況也沒到預產期,也沒來感覺我就去醫院了,無論順產還是剖腹產只要孩子健康就好,祝每位孕媽媽都好運相伴!



飛飛霄加油哦


寶媽們是預產期去醫院,還是有感覺了才去醫院呢?

雖然我是寶爸,來回答這個問題有點不適合,但是作為寶爸,也懂一點育兒知識。

我簡單來回答一下吧!是預產期去醫院,還是有感覺了才去醫院呢?

從醫學的角度來說,確實是有感覺才去醫院。

那初步分析下預產期當天會有哪些徵兆

1、入盤感覺

到了預產期這幾天,孕婦會感覺到輕微的墜痛感,這說明是孩子入盤了,快要生了,這時需要做好準備,把該要用到的東西,全部打包起來,一拎包就可以去醫院的;

2、子宮底下降感覺

指的是孕婦的肚子會下垂,同時影響到呼吸困難,所以一上樓梯都會感覺到很吃力,呼吸不上來的感覺;

3、腹部有規律的陣痛

孕婦時不時有疼痛,一般持續30秒,間隔10分鐘。以後疼痛時間會逐漸延長,間隔時間縮短;

4、破羊水

因為子宮強而有力的收縮,子宮腔內的壓力逐漸增加,子宮口開大,頭部下降,引起胎膜破裂,從的陰道流出羊水,這時離降生已經不遠了,所以馬上需要去醫院;

5、見紅

指的是子宮壁分離,毛細管破裂經陰道排出少量血液,同時會有5-6分鐘陣痛,那說明孕婦要生了,此刻不能耽誤,馬上送醫院;

所以快要生寶寶的過程感覺是從孩子入盤——子宮底下降(肚子下垂感覺)——有規律的陣痛——破羊水或見紅的過程。此時真的不要慌,安心去醫院生寶寶就可以了,有些寶媽一緊張,反而會出亂子,所以不要慌。

我來推薦幾種方法

1、把該準備的東西全部打包起來,比如:媽媽的換洗衣服、寶寶用的抱被、日常用品、紅牛2瓶(給寶媽力量的)、證件(雙方身份證、戶口本、一定數額現金)等其他物品;

2、接送車輛,最好自己親人,時刻等候著;

3、精神鼓勵:當真的見紅,也不要慌,可以握住對方的手,告訴她,有我在,不要怕,一切交給我;

4、辦理手續:生寶寶是需要住院的,提前踩點,提前知道那個位置是交費處,登記處,護士長在哪個位置等,免得去到醫院像一個無頭蒼蠅似的;

5、去到醫院,醫院也不會馬上叫你到產房的,一般需要等幾分鐘,此時作為寶爸你,可以幫你老婆按摩,緩解疼痛感,也可以講一些笑話,幫助疼痛感轉移;

致力於研究如何較好孩子,我是一個孩子的父親,歡迎大家關注我和評論留言,並跟我一起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

黃爸爸的育兒經


到了孕晚期,孕媽媽的內心都充滿期待!對於第一胎的孕媽媽來說,也可能會有點無助。別擔心,讓我來和大家說說臨產前的一些小知識。

1.見紅。

見紅是我們在臨床上最常見的臨產症狀。發現內褲或者護墊上有少量紅色分泌物,那就是見紅了,若沒有腹痛等其他症狀,可以暫時不要去醫院。如果出血量過多,就不是正常現象哦,得馬上去醫院。從見紅到真正臨產,每個人的時間都不同,可能一天,可能一週,大部分是2-3天。所以孕媽媽可以收拾好東西,做好隨時住院的準備。



2.破水。

若孕媽媽下體突然大量水湧出,把褲子都打溼了,那就是破水了。破水就意味著寶寶和外界的保護層破了,容易發生感染,所以必須馬上去醫院待產。破水後儘量少走動。



也有些人破水不是大量水流出。我們科室有個同事從昨天開始就發現陰道分泌物增多,醫生拿羊水試紙測試了下分泌物,說是羊水,意味著破水了。擔心胎兒宮內感染,她就滴催產素生了。

3.腹脹腹痛。

在孕後期,孕媽媽偶爾會感覺到子宮發緊發硬,但是持續時間不久,這是假宮縮,不必緊張。真正的宮縮發動時,子宮會隔一段時間發緊發硬,孕媽媽會感覺到肚子疼。起初是沒有規律的腹脹腹痛,可能十分鐘痛一次,也可能二十分鐘痛一次,也有的人痛了半天后不痛了的。有規律的宮縮,一般間隔五分鐘,疼痛持續半分鐘左右。剛開始腹脹腹痛時,如果孕媽媽家離醫院不遠,可以先去洗個澡,準備好待產用物去醫院待產啦!



孕媽成長日記


寶媽們發生這兩種情況去醫院最合適。首先是寶媽已經過了預產期,但是肚子還沒有感覺,可以去醫院找醫生做檢查,看看寶寶具體什麼情況。其次就是寶媽還沒有到預產期,但是已經出現疼痛現象,就必須趕緊去醫院。

(圖片網絡下載)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好多孕婦都沒有在規定的預產期內生孩子,就好比我本人,距離預產期還有一星期,寶寶就鬧騰著要出來,那天下午我的肚子剛開始是半小時疼一次,每次疼幾秒,我給醫生打電話,醫生說準備收拾東西,估計晚上會生出來。夜裡12點多肚子明顯疼的厲害了,醫生檢查說宮口還沒開,我實在受不了,就要求醫生剖腹產了。

當然還有一個朋友過了預產期一星期孩子都不出來,最後去醫院檢查,醫生說你家孩子肯定特別淡定穩重,一點都不著急。所以再等等。不過檢查要頻繁些,防止發生情況!
(圖片網絡下載)

所以寶媽們不要太過於擔心,臨產是時刻注意自己身體狀況,醫院檢查也要多去幾次,聽醫生的話,寶寶肯定會安全來到這個世界上!加油!寶媽們!

喜歡我的話,可以關注我,我是一名寶媽,專注寶寶成長!


憂桑的魔女


第一胎是預產期附近去醫院產檢後說需要住院,然後當晚就住院一直胎心監護,第二天生的!所以越接近預產期越要小心!三天左右去做一次產檢而且一定要聽醫生的!

第二胎是有感覺才去的!離預產期還有三週,當時早上醒來躺床上,老公在弄早飯,躺著躺著就感覺腰疼的不對勁,就跟老公說要去醫院檢查下,於是我馬上起床,去了廁所見紅了,想到也有37周了,於是我趕緊洗澡,讓老公收拾東西,然後拎著東西去醫院掛了急診!

所以答主覺得不要那麼絕對,有人預產期一星期或者半個月都不一定發動,也有可能是算錯了,所以如果不是一早決定剖腹的話,沒必要預產期就住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