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明朝權宦,為何劉瑾被凌遲處死,而魏忠賢只落了個看守帝陵的處罰?

絕對未快樂


問題問得好!

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從政治的角度來考慮(呵呵,上次聊鄭經的問題也是這樣說的)。

中國歷史上有三次最有名的宦官篡政時期。

第一個是東漢,宦官和外戚輪流把持政權,最後引發了黃巾起義,動搖了東漢政權的根本,歷史進到了著名的三國時期;

第二次是中晚唐時期。要說唐朝真的是沒話說!中國歷史上的No 1。連宦官都比其他朝代牛,連皇帝都敢換。咱們應該雙挑大拇哥;

第三次就是今天兩位主角所在的大明王朝了。

其實本來大明朝洪武朱皇帝是有足夠的英明神武的。開國沒多久的洪武十七年,就特意鑄了一塊鐵牌,懸掛在宮門上。鐵牌上寫著:“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

但是,凡事大多壞在“但是”上面。

老朱的後世子孫很快就把這茬兒給忘了。甚至朱88一掛,老四朱棣先是不聽老子話的篡了位,然後還派了大太監(插一句,“宦官”和“太監”這兩個稱呼由來已久,但是在不同朝代含義是不一樣的。在大明朝,宦官要宦到相當的高位才能稱“太監”,清朝的時候就都稱“太監”,取消了“宦官”的叫法了。)鄭和,七下西洋。具體目的咱現在不管他,總之這個舉動無論如何也得算是“干政”了。看來朱棣對自己老子只怕也是嘴裡甜如蜜心裡mmp。

後來的明英宗時期的王振,也是大大的有名!一手促成了“土木堡之變”,直接把自己的大老闆送出國做了人質。這一手“無間道”玩得著實漂亮!甚至最後自己還完美地模仿了梁影帝,乾脆把自己玩死,根本就不給自己拍續集的機會。

那麼今天的兩位主角,基本上算得上中華幾千年歷史上最有名的兩個太監了。

前者劉瑾,正德年間“八虎”之首,號稱“立皇帝”,以“史上最全凌遲體驗者”著稱。全身改刀改了3000多刀,就差烤一烤配上甜麵醬和蔥絲了。

後者魏忠賢,天啟年間“九千歲”。如果他說自己是中華史上第二有名的太監,只怕沒哪個“閹人”敢說自己第一。

然而,同樣遭後人深惡痛絕的這兩位,為什麼最後的下場差別那麼大呢?

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從政治的角度來考慮(怎麼又是這句?!煩死了!)

實際上,客觀來說劉瑾和魏忠賢都有相當的政治能力。

劉瑾雖然專橫跋扈,排除異己,但是並沒有禍亂國事,是指還有史稱“劉瑾變法”的正面舉措。而魏忠賢當政期間,也是同樣的努力整理國家,繼續壓制女真,清剿倭寇一樣不落,重要的是還收工商稅,充實了國庫。

那麼,他們為什麼最後依然得不到好死呢?

小可看來,根本的原因是這樣的:

劉瑾最後是死於受人攻訐,被朝廷柱石楊一清和跟劉瑾同為“八虎”的張永聯合告發其“謀逆”,還被正德帝親自查出來了偽造的玉璽,玉帶等等。這當然天下第一大忌!

或許之前皇帝會覺得劉瑾可靠又有能力,用起來很安全。但是一旦“謀逆”,“可靠”是完全靠不住了,甚至所有的能力和那些政績也成了力圖造反的準備工作。這時候皇帝的心理活動大概就是“呸!沒卵的閹貨也配動這心思!既然當初已經剮了一刀,那就接著把剩下來3000刀剮完吧。”

魏忠賢不一樣。雖然一樣是民怨大,但是他並沒有犯“謀逆”的大罪,也就是說罪名不夠大。並且是崇禎帝是個明白人,他發現東林黨人給魏羅織的罪名其實沒有新鮮玩意兒,一看就是兩派的權力鬥爭。

所以崇禎一是覺得自己不能被東林黨操控,“你讓我怎麼弄就怎麼弄,你怎麼說話那麼算數啊?!你sei啊!”;二是況且魏忠賢被搞了,已經是廢物一個。殺不殺他對皇位已經無所謂。自己剛即位,應該顯得胸懷寬廣些;三是,客觀來說魏忠賢還是有些政績,有功勞的;四最關鍵,崇禎剛即位進宮時,心裡是無比擔驚受怕的,甚至不敢吃宮裡的東西。就是怕魏忠賢暗害自己。但是後來看,沒有任何跡象顯示出魏忠賢曾經要害過崇禎。從這點上來說魏忠賢的野心是有限的。最起碼,不像劉瑾那樣“謀逆”。

所以,劉瑾和魏忠賢的下場為什麼差別那麼大?只有一條真正的原因:罪名不同。

補充一下:其實據說從劉瑾家裡搜出來的“偽造玉璽,玉帶”,是被人栽贓的。但是,歷史上受冤枉的人多了,Who care!


木野狐蹤


不請自來

劉瑾和魏忠賢的區別

劉瑾犯的罪是謀反,魏忠賢犯的卻大多是瀆職失職、任人唯親、濫用權力、生活腐化等問題。

劉瑾謀反有鐵證,劉瑾身為一個權宦,時時刻刻陪在武宗身邊,武宗本不想處死劉瑾,差不多也就是關起來一段時間再放出來,結果從劉瑾的府中搜出兵甲,劉瑾常用的一把扇子中甚至還搜出來了兩把匕首,武宗頓時怒了,狗東西,你他媽還真想造反啊,直接凌遲處死。


魏忠賢的罪大多是瀆職失職,任人唯親,濫用權力,生活腐化等問題,崇禎登基後試探性的將魏忠賢發配鳳陽,結果魏忠賢就去了,崇禎馬上抓住機會叛魏忠賢為逆黨,魏忠賢知道以後失落無比就自盡了,第二年崇禎才開始對魏忠賢的審查工作,審出來卻大多是小問題,然後崇禎就誇大了魏忠賢的罪名,給魏忠賢定了一個奸臣的調子。

魏忠賢影視形象


叫我李白把丶


看守帝陵只不過更大的處罰來臨的前奏。魏忠賢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是和李朝欽一起在旅店喝了很多酒,自殺而亡。因為他知道自己死定了,提前死能死的更快點。

魏忠賢死了以後,崇禎也沒放過他。把他肢解了,把他的頭掛在河間府。所以說他的下場也好不到那裡去。

至於劉瑾為什麼要被凌遲,有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劉瑾是明朝太監裡第一個朋黨眾多的。以前的汪直,王振,說實話,和士大夫都是死敵。劉瑾絕對是做到了最高層次的太監,內閣大臣焦芳都依附於他,堪稱奇蹟。下面的眾多官員也都打著他的旗號。可以說是風頭兩無。劉瑾一開始的的刑罰並不是凌遲,在後續的審理中,居然發現這小子就造反傾向,家裡藏著武器和護甲,平時身上都私藏利器(恕我直言,這個有九成是汙衊)。所有正德才下定決心凌遲處死他。

魏忠賢也一樣,拉幫結派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甚至橫行內宮。從天啟死的時候,他要是自殺,還能留個好名聲。但是他還抱有幻想,所以他的結果已經註定了。只是死法不同而已,並沒有太大區別。

魏忠賢剛死,崇禎還是很相信大臣的。但是大臣給了崇禎一個響亮的耳光。以至於崇禎在一段時間以後,重新啟用太監。

喜歡就關注唄:砍歷史。我是馬砍,每天講點不同的故事。


砍歷史


關於劉瑾和魏忠賢的下場區別,我覺得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起:

第一方面,從二人伺候的主子說起。作為奴才,下場是好是壞還不是主子一句話的事兒,所以,這是下場不同的最重要原因。劉瑾此人生性狡詐,總是以各種新鮮玩意兒來吸引正德皇帝的注意,以此來博得主子的歡心。後來劉瑾就開始飄了,很多事情都是瞞著正德皇帝乾的,也為自己的下場埋下了伏筆。眾所周知,正德皇帝是個頑童,什麼事兒都覺得好玩,所以,他在接到關於劉瑾的檢舉時,剛開始只是覺得很好玩,扳倒這麼一個權奸,好像是做遊戲一樣,直到後來抄家的時候發現了兩把鋒利的匕首,正德皇帝才勃然大怒,下決心殺死劉瑾。所以,遇到了頑童皇帝,劉瑾被這麼折騰死,也屬於正常了,更何況他已經犯了死罪。

而魏忠賢不同,木匠皇帝明熹宗死後,崇禎皇帝即位。崇禎此人雖然多疑、剛愎自用,但為人少年老成,比較沉穩,比正德皇帝不知強到哪裡去了。對於崇禎來說,國家已經風雨飄搖,他不會輕易活剮一個如此重要的人物,這也為魏忠賢的自殺留下了時間。

第二個方面,從時局說起。劉瑾所處的正德年間,明朝各方面的問題還沒有集中爆發,國家運轉情況良好。正德年間,朝廷中的文官集團勢力還沒那麼大,不足以對皇權構成挑戰,所以,在皇帝的眼裡,太監們不過是奴才和寵物,玩一玩就可以了,不用有什麼倚重。而崇禎皇帝卻不同,他接過來的是個爛攤子,整個國家已經日薄西山,朝廷中的文官集團早已羽翼豐滿,比如東林黨,尾大不掉,對皇權構成了嚴重挑戰,皇帝對宦官的態度發生了悄然轉變,從寵愛變成了倚重,以此來維持與文官集團之間的平衡。所以,劉瑾所處的時局,遠遠不及魏忠賢。

第三個方面,從雙方的性格來說。劉瑾此人目中無人,破顯浮躁,雖然膽量過人,但做事缺乏遠見和預判能力。魏忠賢就不同了,此人雖然出身市井,但卻機靈、聰敏,學習能力很強,他對時局的判斷能力超出一般太監,比如,他對工商業收重稅,想辦法減輕農民的稅負,說明他對時局判斷的精準。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魏忠賢早就看透了自己的命運,所以選擇了自殺,沒有給性格多疑的崇禎一絲機會,自然也就不會被活剮了。如果他不自殺,會不會被活剮,還真不好說,畢竟,崇禎皇帝就喜歡幹出爾反爾的事兒。

好了,就說這些吧,不知是否可以言辭達意,如有不妥,請多包涵,如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討論,謝絕語言攻擊。


貓叔說歷史


劉瑾為什麼會被凌遲?因為大多數人只知道,劉瑾修建豹房,故意引導明武宗朱厚照不務正業,成迷玩樂,從而獨攬大權殘害忠良。但卻會忽略了劉瑾的另一個身份——變法者。

劉瑾可不是一般的太監,貪是肯定貪的,但說什麼黃金250萬兩,白銀5000萬餘兩,位列《華爾街日報》評選的十大富豪,肯定沒這麼誇張,畢竟劉瑾正德元年(1506)才真正發跡,正德五年(1510)就被凌遲。短短四年貪汙數額竟然是和珅的60餘倍,嚴嵩的近500倍,戲說的李自成抄了整個北京城才搜刮七千萬兩白銀(也是誇大),而且也沒有劉瑾跌倒,正德或嘉靖吃飽的例子,明朝財政還是窮。幾項對比就能看出劉瑾被嚴重抹黑了。

但為什麼會這樣的,明朝太監貪汙的很多,如魏忠賢、汪直等;大臣貪汙的也多,徐階,嚴嵩。但慘死的不多,一個劉瑾被凌遲,一個張居正差點被開館鞭屍,雖然兩個人在個人操守上確實存在大問題,獨攬朝政,貪汙,但卻有一個共同點——改革家,變法家。

劉瑾變法,主要進行以下幾個手段:

一是為降低賦稅,減輕農民負擔。

二是整頓鹽業。鹽鐵是古代國家財政的最主要收入,因為收益太高,所以有人就私自出賣鹽,變相變賣國家資產。查出來的缺額,讓歷任管鹽的大小官員按責任分攤填補。

三是對官員開刀,先是請朱厚照下令:休假或生病滿一年(就是長年在編不在崗)的在京官員全部強制提早退休;然後建官員立不定期考核制度,隨機隨時抽查。

四是拿軍隊開刀,邊關軍費年年增長,但依舊說不夠用。何況有時因為特殊原因臨時增撥軍費,但日子一久這筆臨時性的費用,成為了慣銀。對於邊關糧餉屢屢高几,劉瑾認為是主管官員失職,治軍無方,主管官員卻把責任普通士兵和管理一線身上。於是劉瑾下令,給我查,看看賬面和倉庫是否賬實相符?以前幾年給你們的撥款,具體怎麼用的都給我一一列出來。只要有挪用虧空,就下獄,後來追賠。最狠的就是“罰米輸邊”,誰虧空,誰自己自己把糧食運到邊關去,有好多人直接累死在路上。

五是開展全國土地大普查(明朝就開展過三次,朱元璋,劉瑾,張居正各一次),重點是軍隊耕種的土地,徹底打擊遏制了了高級軍官將軍田私有化的現象,提高國家財政收入。

這幾件事直接惹毛官僚集團和軍隊,恰巧在土地盤查時,安懷王錯估形式,以為振臂一呼天下響應,起兵造反(剛起兵就被滅)。不過這給官僚集團開了口子,直接以這個理由不斷上書,說劉瑾偽造聖旨、迫害官員、專權、貪汙受賄,迫於壓力朱厚照決定拋棄劉瑾,但沒準備殺他,讓他強制退休養老。

明朝後期修改憲法,廢除貪汙死刑,還能花錢贖罪,但造反等大逆不道的罪行依舊要判處死刑,所以就偽造劉瑾造反的證據直接導致劉瑾被凌遲。

說他造反,因為有疑點,一是作為個太監造反,造反成功了能得到什麼;二是李東陽一定要朱厚照親自去滅劉瑾,感覺預先知道要謀反一樣,因為平常朱厚照想幹什麼,想出去大臣們都是不允許的。


湖水太涼錢謙益


崇禎皇帝本人就是生性多疑,崇禎上臺初期是想利用魏忠賢。因為他多疑的性格,他也不敢把魏忠賢直接趕盡殺絕。


阿斯蘭211983993


對不起,尚無時間查對。


蕭湘居士__


魏忠賢是朱由校的親信,而且朱由校臨死前給朱由檢說魏忠賢是“恪謹忠貞,可計大事”。答應他哥會保護魏忠賢,崇禎這點忙還是會幫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