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軍埋名四將:《岳飛傳》沒有,《說岳》不提,但軍中立功不少

岳家軍是南宋抗金時期的一支勁旅,由抗金名將岳飛統帥。岳家軍的聞名,是因為評書《岳飛傳》和小說《說岳》的廣泛傳播。評書家喻戶曉之後,岳家軍中有幾位將領也成了人們熟知的名將,像岳飛、牛皋、岳雲、張憲、董先、陸文龍、高寵、楊再興。但在這些出名的猛將中,有一些是評書小說虛構的,如陸文龍、高寵等,而岳家軍中許多真實武將,卻沒有出現在評書、小說之中,我們稱之為“埋名”武將,他們的“埋名”並非主動,而是評書小說把他們埋沒了。《岳飛傳》裡沒有,《說岳》也不說,但立功不少,對岳飛幫助不小。因為這樣的武將太多,我們無法一一道來,下面只說四位。

岳家軍埋名四將:《岳飛傳》沒有,《說岳》不提,但軍中立功不少

武赳(?―1158)。岳飛部將,籍貫不詳,生年不詳。紹興二年(1132年)為武經郎,任舒州知州,破盤據太湖縣司空山盜匪李通。紹興三年(1133年)九月隸屬岳飛,紹興五年(1135年)因“招輯流亡,經理郡事,備風有方”轉一官。紹興七年(1137年),武經大夫、合門宣贊舍人武赳任襄陽知府。紹興八年(1138年),因營田有功,經岳飛保奉“進軼一等”。紹興十年(1140年),岳家軍最後一次北伐時,武赳率軍進佔虢州,任知州。紹興十一年(1141年)復任襄陽知府,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病死。武赳在岳家軍中立功不小,對岳飛幫助不小。

岳家軍埋名四將:《岳飛傳》沒有,《說岳》不提,但軍中立功不少

張旦。岳飛部將,生卒不詳。紹興四年(1134年),岳家軍克服襄漢前為武功大夫、神武后軍幹辦官,破襄漢後為左武大夫、唐、鄧、郢州、襄陽府安撫使、兼襄陽知府,以二千人戍守。紹興六年(1136年)二月兼營田使。因岳飛奉請充荊湖北路兵馬鈐轄,十二月復任襄陽知府。紹興七年(1137年)改任蘄州知州。紹興八年(1138年)任滿。張旦在岳家軍中,對岳飛幫助不小。

岳家軍埋名四將:《岳飛傳》沒有,《說岳》不提,但軍中立功不少

蘇堅。岳飛部將,生卒不詳。紹興三年(1132),董先與李興發生矛盾,命蘇堅械送李興至翟興的京西北路安撫制置司,企圖在中途殺掉李興,李興逃脫,倖免於難。紹興十年(1140),岳家軍最後一次北伐,蘇堅任武翼郎、閤門宣贊舍人、中軍統領,岳飛命他權河南府事,與在福昌、伊陽、永寧一帶抗金李興取得聯繫。赫晸等率軍復西京河南府後,蘇堅和與李興等共守,“有於城牧眾之功”。 蘇堅在岳家軍中,對岳飛幫助不小。

岳家軍埋名四將:《岳飛傳》沒有,《說岳》不提,但軍中立功不少

韓遹。岳飛部將,生卒不詳。紹興二年(1132)為孝感知縣,運糧支援李橫攻德安府。紹興三年(1133)任復州知州,紹興四年(1134)向宋廷申報偽齊軍事部署,五月,岳飛兼置復州,韓遹成為岳飛部將。紹興五年(1135),因“招輯流亡,經理郡事,備見有方”,轉一官。紹興六年(1136),偽齊軍劫掠鄧州高安鎮,韓遹降一官。紹興八年(1138),岳飛保奏韓遹“措置宣力”進一官。韓遹在岳家軍中,對岳飛幫助不小,所以一直被岳飛保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