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浙江的山區為什麼會比廣東的山區發展的好?

天域N征途


對廣東山區不是很瞭解,沒有發言權,但是我可以說說浙江。浙江人拼勁還是挺足的,不安於現狀,會充足利用當地的優勢和資源去整合,山區的人,有的會外出經商,去外省的有,國外的也有,乃至於在非洲戰亂國家都有去,只要能賺錢。剩下的一部分人會留在山區發展農業,我們一個鎮的人現在基本上都以種葡萄為生。從十幾年前的露天葡萄,種植面積少,品種單一,經過自己的改良,發展成單層大棚,雙層大棚,種植面積廣,變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當地土地滿足不了種植需求,就去雲南,四川等等地方。以葡萄為主業,可以發展很多附帶產業,比如,運輸、肥料、水果加工、冷凍廠等等,這樣經濟就活了。



之侃侃


根據2016年第一財經日報對福建、廣東、浙江、江蘇以及山東五個沿海發達省份,進行的人均GDP數據調查,發現只有福建和浙江所有地級市人均GDP均達到41908元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屬於經濟發展最均衡省份,廣東則是最不均衡省份,在全省21個地級市中,有12個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其中廣東還有多個地市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最高的深圳市是最低的梅州市7.38倍以上,不僅如此在粵西北地區還有幾個地市均無開通高速公路及高鐵,這也是經濟發展不平衡的間接性原因,由於區域差距過大,長期以來就形成了“虹吸效應”,導致資金、人才、人口均集中在珠三角地區,財政撥款及固投比例也很大也是一方面原因。


福建、浙江是中國經濟均衡發展的典範省份,特別是福建省,作為沿海省份中山地最多,平原最少的省份,長期以來不僅交通不便利,以及對臺長期政治問題影響,居然所有地級市人均都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多少有點出人意料,這可能也跟福建人“愛拼”的性格有間接性的關係。

浙江省就更不用說了,身為網紅省各方面數據都是全國出類拔萃的,貧富差距不僅小,民富方面與福建差不多,甚至超過了福建省。


貓頭鷹視野


福建、浙江的山區為什麼會比廣東的山區發展的好?個人淺見,請輕噴。

首先個人覺得經濟結構有所不同,福建的山區主要指龍巖,三明,南平三地,龍巖著重發展礦業和機械製造業,代表企業有紫金礦業,龍巖重工,新龍馬汽車廠等。三明有三明鋼鐵廠,三明化工廠,沙縣小吃等。南平有世界文明的武夷山風景區。浙江山區地市不是很瞭解這裡不做評價。廣東的山區地市造血功能相對較弱。

其次,大城市虹吸效應。福建的經濟中心為泉州和福州兩個,各自影響一個區域,所以發展相對均衡。浙江也是如此,杭州,寧波,溫州,紹興等等。廣東的廣州和深圳虹吸能力太強,把全省的各種資源大多都集中在了粵東南。

最後小編想說的是其實是因為廣東的廣州,深圳,佛山,東莞太突出了,把其他地市的光環給完全掩蓋了。就拿最差的雲浮市和汕尾市來對比福建的南平市和寧德市其實差距沒有那麼大的。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鶴立雞群而群雞失色的道理。



上井農夫


說句公道話,放眼望去周邊哪個都比福建具備先天優勢,福建不能和江浙粵比, 就現在高鐵動車遍佈福建各地市,也只是近幾年事。


首先福建自古山多路陡,老一代都知道,2000年前只有一條出省但作為備戰用的鷹廈鐵路,窮的時候基本吃地瓜,福建從起點就已經落後周邊省份。

其次有句話背靠大樹好乘涼, 依託國家級的上海和深圳雙核驅動下,周邊省份及城市群自然而然受益匪淺,而福建雖毗鄰臺灣,但臺資基本都往江浙跑,只因為臺海不確定因素太多。

既然姥姥不疼舅舅不愛, 胡建瓤就憑一手爛牌造樣打的風生水起, 靠的是打拼,取得現在成就已實屬不易, 胡建人只有一個信念愛拼才會贏 ,記住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蟹蓋第一鼎歹忽悠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很有水平!記得之前經常碰到一些腦殘問題,比如問福建為什麼經濟總量比別的沿海省份少,卻不知福建的人口才三千多萬,跟重慶市差不多,福建的人均GDP比廣東還多!關鍵在福建發展較平衡,而不像廣東富的地方很富比如珠三角,窮的地方很窮比如梅州!福建與廣東交界的地方都是兩省較落後的地方,但明顯能感覺到福建一側比對方更富一些!至於浙江,情況跟福建差不多,發展較均衡,而且更勝一籌,也更高調,全國都知道他富!下圖是福建龍海東泗鄉下浦村的一條鄉間小道,那地方較偏僻,遠離都市,但路修的好,還有太陽能路燈,一片田園風光,百姓安居樂業!






獨自去流浪6053530259


福建山區的情況不是很瞭解,浙江山區的情況可以說一說。因為廣東的山區也沒有去過,至於浙江山區是不是比廣東山區發展的好,不敢說。但浙江山區發展的比較好,這個可以說一說。

浙江人富裕,而且浙江人普遍富裕,這個已經是公認了。而浙江山區的老百姓,看上去所在的自然環境條件也不怎麼樣,窮山惡水的地方也不少,但看看房子蓋的都很漂亮,家庭有車的也不少。一般認為,山裡人都比較窮,交通不方便嘛,但浙江的山裡人好像都不怎麼窮(當然,窮人還是有的),這又是為什麼?

浙江省面積10萬平方公里多那麼一點點,但除了杭嘉湖以及寧紹兩塊較大的平原以外,其他地方都是山區、山區、山區,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有人會有不同意見,提出比如衢州那有塊小平原,金華那有塊小平原,那裡那裡有一塊大平地,但只要對比下浙江和江蘇的地圖,你就會發現,浙江人大多是山裡人。所以浙江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說法。

首先,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在農業社會,小農經濟時候,發展農業並不需要太多的地。比如說,杭州下轄的桐廬、建德、淳安等地,就是典型的山溝溝,但一天新安江穿杭而過,到杭州匯聚成了錢塘江。沿著新安江兩岸,有足夠的地可以用來種植糧食,吃飽不是問題。實在沒有地,開梯田。雖處丘陵地帶,但山上可以種桃樹、梨樹、桔樹等各種經濟作物,特別是茶葉種植,妥妥的致富道路。而且,處於江南地帶的浙江,山上跑的、地上走的、水裡遊的野味也很豐富,桃園生活還是很愜意的。

其次,從交通的角度來看,大家印象中山區的交通不好,要致富先修路嘛。浙江的古道都很有特色,但相比蜀道難什麼的,確實要好走很多。而且,浙江山路不好走,但水路好走啊。不用提杭嘉湖地區水網密佈,其他山溝溝裡,都有江河主幹道,浙江的“浙”就是“之”,就是大江的形狀。有新安江、富春江、蘭江、錢塘江、甌江、靈江、苕溪、甬江、飛雲江、鰲江等等,劃條船,就可以由江入海了。那流淌的江水,就是浙江的經濟命脈,看看京杭大運河在中國歷史中的作用你就知道了。當年叱吒風雲的徽商,就是從新安江順流而下到杭州,走向全國。

再次,從人的角度來看,浙江人能幹、肯幹、苦幹、巧幹那都是出了名的。最典型的就是義烏山溝溝裡,搞出了世界級的小商品市場。進入改革開放後,浙江山區因為水路沒落,曾經也遇到發展難題。但是浙江搞出了縣域經濟。實際上,縣域經濟就是鎮域經濟,一陣一品。而鎮域經濟,就是從村裡面搗鼓出來的。比如說,一家生火打鐵,做出了點成績,然後帶動親朋好友都來打鐵,一群人打鐵打出了世界級的小五金市場,這個發生在金華永康。再比如說,一家人做釦子,然後帶動一個鎮的人都做 釦子,然後他們壟斷了釦子市場,這個發生在溫州永嘉。

浙江山區比較富裕,關鍵就在於當地人能夠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條件,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到收益最大化。浙江人沒有路從不抱怨,自己去找路子。以前,出山不容易,那就走水路。後來,發展不容易,那就找市場的路子。


單問者


廣東山區要比福建浙江落後,這是事實。和福建山區相比要落後十年,這是我的感覺。尤其在農業領域,很多福建淘汰的東西廣東還在起步發展。以上回答都沒說出根本原因,作為福建廣東山區兩地跑的人我的回答關鍵只有一個字:吃。廣東山區的群眾太敢吃了,收入大部分都吃掉了。這對社會再生產顯然非常不利。廣東人這種吃法絕對會讓福建人尤其是老一輩的福建山區農民心驚膽戰。


末代哈里發


廣東是全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擁有21個地級市,人口1億八百多萬,2017年經濟總量達到8.99萬億,連續29年穩居全國第一,但是廣東發展嚴重不平衡,貧富分化嚴重,以廣州,深圳為首的珠三角成為全國經濟發展的焦點,政府政策,資金,人才,福利等都集中在珠三角區域,但是粵東西北經濟發展嚴重滯後。珠江模式利用地理優勢,政策紅利,發展大城市,以大城市為中心向外輻射,這種模式容易產生大的經濟中心,比如廣州和深圳,但是這也導致了城鄉差距大。



2017年浙江經濟總量51768萬億,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2045.69元,位列上海北京以後。浙江有四千精神:走遍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說盡千言 萬語,想盡千方百計。中國三大模式之一的溫臺模式,立足農村,農民自發去經商,全民去經商,家家戶戶開廠創業,人人當老闆,小商品,大市場。溫臺模式外資少,民營多,蓬勃的自發經濟,使得浙江省強民富。


2017年福建經濟總量32298.28萬億,排名全國第十,福建人均可支配收入30047.75元,全國第七。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近代又因為臺海局勢的原因,導致新中國經濟發展的重點不在這一塊,政府投入不多。但這也造就了福建人走出去,愛拼才會贏的精神,遍佈全球的海外華人華僑有5000多萬,福建佔了五分之一,達到1100萬,分佈在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閩商成為國際商界的勁旅,有海外第一商幫之稱,世界華商500強中,閩商佔了十分之一,回饋桑梓,扶持同鄉成了閩商的典型特徵。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兩岸局勢緩和,政府政策,以及大量海外資金迴流,給福建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從1978年的66.37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32298.28萬億,40年增長485.64倍,位列全國第一。隨著馬尾自貿區以及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福建的後勁將更加有利。


福建小丘丘


一句話,關鍵在於文化!而不是所謂的所在的省政府的重視。

浙江福建的經商文化遠比其它地方發達,同樣也是比所謂的改革開放前沿廣東的經商文化發達。

廣東雖然經濟總量大,但是除了潮汕這個閩文化地區,特別是廣府和粵西地區,本地老闆並不多,大企業主要是外來,老闆主要也是外地人。看看廣州的富豪,前十的幾乎一個廣州人都沒有!許家印、張勁、呂向陽等,沒有一個是廣州人!所謂千年商都,無非也是外地過江龍競逐的舞臺!

浙江人福建人歷來就有經商傳統,而且走南闖北,見識非常廣,哪裡有錢賺去哪裡,大江南北,處處是浙江人福建人。特別是福建人,哪怕偷渡都要出國,在東南西、歐美都是享譽天下,福清幫馳名海外。

哪怕是浙江麗水,福建寧德,這兩個閩浙最窮的地級市,都出現了水電幫、鋼貿幫!這是不願意出省的廣東人難以想象的!

廣東人以為世界就是廣東,廣東就是全世界,總的來說就是井底之蛙而已。這些方面,甚至還不如江西湖南。就連江西的鷹潭,鷹潭糕點幫,就連湖南的新化,新化的打印幫,都是做遍全國!

廣東很多地方即使很窮,即使人均GDP只有全國水平的三分之一五分之一,也不會走出去。


武大東湖


我們福建真心是窮的 結婚房子都買不起 希望國家可以投資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