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週年關鍵詞·瓦洛嘉」隊史“第一”外援是撿的“皮夾子”?申花秉持領先一步

2018年的俄羅斯世界盃,距離莫斯科600多公里的聖彼得堡的一所大學裡,一個叫瓦洛嘉的俄羅斯中年男人接待了一批又一批來自中國上海的朋友,這些人當中,有前去採訪世界盃的媒體記者,有專程去看比賽的球迷,而把他們聯繫在一起的,正是那支叫做“上海申花”的球隊。

一直到現在,對於瓦洛嘉和瀋陽海獅隊的外援薩沙誰才是甲A第一個外援的爭論都沒有停息過,畢竟兩人都在當年的第一場聯賽中亮了相,但可以肯定的是,榮獲1994年第一屆甲A聯賽最佳外援稱號的,是為申花打進了11個球的瓦洛嘉,對這名來中國之前還在上大學的21歲的小夥子來講,到遙遠的東方實現職業球員的夢想,無異於一次充滿著奇幻色彩的冒險之旅。

爭第一,引援也領先一步

二十幾年過去了,瓦洛嘉依然清晰地記得自己第一次見到時任申花主教練的徐根寶時的情景:“當時主教練已經選了薩沙和守門員庫茨,但他覺得兩個還不夠,我們這邊的老闆又不願意再放走其他主力,所以推薦了更加年輕的我。他(徐根寶)來我家做客,和媽媽聊天,我那會兒剛剛20歲,母親有些放心不下,不想讓我到上海踢球,但我自己還是決定去外面闖一闖。”就這樣,這名當時正就讀於聖彼得堡鋼鐵學院的大學生,帶著休學一年為自己賺點學費的想法,成為了剛剛成立的上海申花隊的一名外援。

事實上,在出發去俄羅斯之前,作為申花主帥的徐根寶,對於自己能夠挑到什麼樣的外援也完全沒有概念,除了“引進就是勝利”的指示以及“每個月1000美元”的工資標準之外,首次到國外挑選外援的他甚至連外援踢哪個位置都沒想好,因為那個時候的申花隊還沒有完成組建——對一切都還處於摸索階段的甲A聯賽來講,引進外援、簽訂合同還有轉會這些職業足球的“標籤”,無論如何都是要貼上的。

「25周年关键词·瓦洛嘉」队史“第一”外援是捡的“皮夹子”?申花秉持领先一步

瓦洛嘉身穿申花23號球衣

徐根寶的第一站是聖彼得堡,選擇這裡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上海與聖彼得堡在1988年締結成為友好城市,而俄羅斯足壇勁旅澤尼特隊剛好也在這座城市。在這家蘇聯豪門中,根寶相中了不少球員,但對方開口就是20萬美元的轉會費和8000美元的月薪,即便是澤尼特二隊的一名球員,談判過程中也不斷提出各種附加條件,徐根寶只能另想辦法,聯絡人將他帶到了一家叫斯密那的業餘足球俱樂部,在零下10攝氏度的球場上,徐根寶在風雪中選中了這支球隊的隊長薩沙和守門員庫茨,還有當時並未打上主力的瓦洛嘉,申花乃至甲A聯賽歷史上的第一批外援,就此誕生。當時,瓦洛嘉的月薪只有500美元。

“運氣好,撿了個皮夾子”

至少在把瓦洛嘉從俄羅斯帶到上海的那個時候,徐根寶是帶著一種“碰運氣”的心態的,不是他這個教練不懂得什麼樣的才是好球員,而是因為他的心裡更加清楚,什麼叫做“一分價錢一分貨”。

當申花隊員用一種審慎的目光打量著這個高鼻樑黃頭髮的新隊友時,瓦洛嘉也在努力地適應著這個陌生的“新世界”。“俱樂部的條件十分糟糕,訓練場地差,運動員公寓也很一般。”剛到上海的瓦洛嘉不知道的是,作為外援,他可以不用像其他中國隊員那樣,從早到晚被“關”在江灣體育場,徐根寶在基地附近給他和薩沙找了一家賓館,早飯和晚飯可以在賓館吃西餐,只有中飯是跟隊友一起吃的,而這也給俄羅斯人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因為所有人“圍著一個像砧板一樣的大桌子吃大鍋飯”。考慮到外援需要“上下班”,俱樂部送了外援每人一輛自行車,即便如此,守門員庫茨因為收入和訓練條件的問題返回了俄羅斯,直到賽季中期才重回上海,但也只參加了一場比賽。

「25周年关键词·瓦洛嘉」队史“第一”外援是捡的“皮夹子”?申花秉持领先一步

雖然看上去有點“湊數”的嫌疑,但是徐根寶挑選外援的眼光,在聯賽開打之後,還是得到了驗證:聯賽首輪,申花客場對陣瀋陽海獅,首發出場的瓦洛嘉首開記錄,為申花打進甲A聯賽歷史上第一個進球的同時,幫助球隊以3比2取得了開門紅。一個賽季踢下來,瓦洛嘉以11個進球成為申花隊內的頭號射手,並且當選首屆甲A聯賽的“最佳外援”,同時還入選了南北明星對抗賽的主力陣容,雖然隨後一個賽季他的表現“黯淡”了許多,在1995年底轉會去了廣東宏遠,但是一個聯賽冠軍和一個最佳外援,也足以讓之前名不見經傳的瓦洛嘉就此成為申花隊史上的“第一”外援了。多年以後,再次談起去俄羅斯“淘”到瓦洛嘉的經歷時,老帥徐根寶也不斷感嘆自己和申花的運氣好,“本來想著試試看的,沒想到最後撿了個皮夾子。”

引領潮流,一直是風向標

對秉持“領先一步”理念的申花隊來講,瓦洛嘉其實只是一次試水和開始,吃下第一個“螃蟹”之後,在引進外援的道路上,這支上海球隊的眼光越來越高,邁出的腳步也越來越大,成為引領整個甲A乃至中超的“風向標”。1996年夏天,代表法國國家隊出戰過歐洲盃的佩雷斯空降上海,他也是當年甲A賽場上最大牌的外援,隨後的幾年時間裡,巴西國腳巴亞諾、烏拉圭“靈貓”魯本·索薩、德國“鐵錘”阿爾貝茨和南斯拉夫國腳佩特科維奇先後加盟,申花也就此在全國範圍內“俘獲”了一批“藍血人”,畢竟在當時網絡並不發達的情況下,是申花把這些原本只能在電視裡看到的外國球星帶到了中國,成為甲A賽場上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而德羅巴2012年穿上申花球衣之後,中超才進入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大牌時代”,從這一點來講,

“領先一步”的申花,也確實一直在引領著中國足球的先河。

親歷者·范志毅 那會兒都是我們帶著他在踢

瓦洛嘉剛到隊的時候,我們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個小孩是踢球的嗎?”雖然從年齡上講,他跟我們也沒差了幾歲。

「25周年关键词·瓦洛嘉」队史“第一”外援是捡的“皮夹子”?申花秉持领先一步

因為那個時候職業聯賽才剛剛開始,球隊第一次引進外援,而且當時資訊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對於國外的足球瞭解不多,所以大家都挺好奇,都想知道這個人踢得到底怎麼樣。

說實話,別說瓦洛嘉,整個甲A時期的外援都沒法跟現在的中超相比,畢竟一分價錢一分貨,現在都是五大聯賽歐冠級別的了,那會兒可能連聽都沒聽說過。

第一年參加聯賽,瓦洛嘉進了十來個球,拿到了那個賽季的最佳外援,說實話,他真的是被我們這些國內球員帶著踢出來的。怎麼說呢?剛開始跟隊訓練的時候,大家一起玩搶圈,他肯定是被遛得最多的一個,因為根本就搶不到球,另外身體力量也不夠,後來才知道他在俄羅斯沒有踢過職業聯賽,所以這也很正常。

不過有一說一,瓦洛嘉這個人很聰明,踢球的時候喜歡動腦筋,他會觀察你是怎麼踢的,怎麼傳球怎麼跑位,也肯吃苦,所以進步很快,我記得聯賽第一場就進球了,然後信心踢出來了,後來表現也就越來越好了。

「25周年关键词·瓦洛嘉」队史“第一”外援是捡的“皮夹子”?申花秉持领先一步

瓦洛嘉與隊友慶祝奪冠

瓦洛嘉能打進那麼多球,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當時申花的國內球員都很強,他在前面得到的機會太多了,再加上職業聯賽是第一年,大家對外援都不熟悉,對他們的特點也不瞭解,等到後來就沒那麼好踢了。不管怎麼說,申花第一年拿到了第三名,第二年拿到了甲A冠軍,裡面都有瓦洛嘉和其他外援的功勞,都應該跟他們說一聲“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