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開封有個包青天,為何專家卻在合肥發現了真正的包拯墓?

高敏崇


開封有個包青天 鐵面無私辨忠奸 江湖豪傑來相助 王朝和馬漢在身邊 。。。。。。。。。。。

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可能最熟悉的也就是開封有個包青天了,所以很多人都以為包拯是開封的,開封作為北宋的首都,當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據說人口已達百萬之多。當時包拯就是開封府尹,掌管開封府的一切事物,主要就是開封的司法事物。所以我們才看到現在的各種電視劇電影裡包拯一直都是在開封的情形,很少有看到電視劇裡提到安徽合肥這個地方。

但是包拯確實是安徽合肥的,歷史上記載包拯是廬州合肥人,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合肥肥東人。在開封的包公祠也只是後人為了紀念他,而為他修建的,這個並不能就說明包拯是是開封的,死後也葬在開封的。中國人一直都有落葉歸根的情節,特別是在古代,死後一定是還要葬在老家的。那麼在安徽合肥發現包拯墓地也就不足奇怪了。

也就是在1973年的時候,合肥要建一個鋼鐵廠,把這些範圍之內的所有的房子,墓地等等全部要遷走,這個時候就有一個墓地出現了,這個墓地其實不大,當時也沒人想到會是包拯的,因為包拯好歹也是北宋的重要官員,至少也是正二品以上的,死後也是追贈禮部尚書,一品官。所以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麼一個小墓地就是包青天的。

一些考古專家在發掘之後就慢慢的發現了不一樣,目的出現了一個金絲楠木的棺材,而且也發現了一塊墓碑上的墓誌銘寫的是“宋樞密副使贈禮部尚書孝肅包公墓銘”。人們也就開始知道這個就是包拯的墓地。

所以說現在很多人對於包拯的爭論也就慢慢少了,其實不瞭解的人還是以為包拯是開封的。這些其實都是受到現在的電視劇電影的影響。


小伍講歷史


一、包公祖籍探索

開封不僅有包公湖,包公湖旁邊還有一幢包公祠,再加上電視劇和民間小說的渲染,會讓廣大人民群眾誤以為包公是開封人,實際上開封只是包公就職地。包公祠只是開封人為了紀念包公大公無私而修建的,跟包公的祖籍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包公是在公元999年,在合肥市肥東縣謝集鄉出生的,古人都有落葉歸根的思想。年紀大了,一般都會告老還鄉,在家鄉去世後被葬在了當地的包氏宗族墓園。

二、發現包氏宗族墓園

如果鋼鐵廠要建的話,肯定要動遷包公墓,上級相關部門就下令對包公墓進可能快的進行搶救性挖掘,由於這裡是包公的家族墓地所在地,墓葬裡有幾十口同樣的棺材,歷經將近上千年的蹉跎歲月,已經沒有人知道包公真正的墓地是哪一個了。

三、確定包公墓

考古人員怕破壞墓的結構,先選擇一個最小的墓來進行發掘以積累經驗,考古人員猜測:從位置和規模看,這座小墓的主人的身份應該是很卑微,而且與包公的關係也應該比較疏遠,這是一座簡陋的土坑墓,連傳統墓葬應有的夯土層都沒有,而且也沒被盜過。考古人員在挖掘的過程中無意發現了一口非常珍貴的金絲楠木棺材和兩塊破碎的墓誌銘。值得欣慰的是墓誌銘的字跡還是清晰可辨。其中一塊墓誌銘上寫有“宋樞密副使贈禮部尚書孝肅包公墓銘”等字樣,而另一塊墓誌銘上則寫著“宋故永康郡夫人董氏墓誌銘”等的字樣。後來經過相關專家的研究。這個簡陋的土坑墓就是包公墓。

四、感想

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包公是多麼的廉潔奉公。包公在整個包氏宗族墓園中,應該是身份最尊貴的。但他的陵墓是最簡陋的。一個人的光輝形象,被後人記住,不是靠華麗的陵墓。而是你為人民大眾做了多少好事。


愛分享的小兔兔


首先先說明一點,包拯是地地道道的安徽合肥人,不是河南開封人,只是曾經在開封府任過職,擔任過開封府尹,再加之如今的影視劇一直將包拯與開封捆綁在一起,所以久而久之,大家就都覺得包拯是開封人,其實不然。所以包拯在去世後,埋葬在合肥,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合肥建有包公祠、包河、包拯墓園,這些建築歷代都有在修建。在肥東出土的包拯家族墓地中,埋葬了包拯夫婦及其子孫夫婦。包拯的墓誌銘也明確記載了包拯的身世背景,確認了包拯是安徽合肥人這一說。我們所熟知的包拯大多是從影視劇裡看到的。膚色黝黑,額頭上有個月牙印記,身穿黑色蟒袍,清正廉明辨忠奸,日能斷陽案,夜能斷陰案,經常能看到他鐵面無私斷案的場景,是個剛正不阿的正面形象。其實在現實中,包拯並不是長得那麼“慘不忍睹”,還是聽白面書生的,只是影視劇為了角色塑造的效果,才故意將他設定成“黑臉”形象。而且在《少年包青天》中,也講到包拯年少時曾在廬州(即現安徽合肥)求過學,只不過大家的注意力可能都放在包公斷案的情節上,把這點忽視了。


老照片


目測包拯包大人的棺材板子壓不住了,沒想到還有這麼蠢的吃瓜群眾!

包拯是板上釘釘的合肥人

包大人估計會說:不能說我在那做了官,就是哪裡人吧,鄉梓難忘有木有,鄉音難改知不知,都怪金超群那個電視劇,唱什麼“開封有個包青天”?都忘了我是合肥人了嗎?!

嗯,擱誰都會著急,包大人是標準的安徽合肥人,《宋史·包拯傳》開篇就說明白了“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也。”

廬州是古地名,大致範圍涵蓋今天合肥及周邊六安、巢縣、霍山幾個縣,包拯是今天的肥東縣人氏。

不過真正的包拯臉不黑,是一個白麵儒生,額頭也沒月牙。不過,金超群、範鴻軒、何家勁的《包青天》組合,是多少人的記憶哦。

鐵面無私包大人

包拯第一個職務是建昌縣令,因為父母歲數大了,沒去赴任,後來又任命為和州稅監,後來還是因為父母原因沒去,一直到父母故去以後,守孝期滿,才不得不去做了天長縣令。

他不但性格正直,做官也是剛正不阿,賞罰分明、治理有方。後來因為政績,升遷做了開封知府。

按照慣例,一般百姓不能直接給府衙遞交狀紙,老包一去,就打開大門,直接面向百姓收狀,肅清吏治,所以老百姓都說“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對於他的正直和無私,電視劇《包青天》展示的非常到位。

他在任上的時候,因為開封發大水,拆掉了修在運河兩岸阻塞河道的宦官園林,絲毫不怕得罪人。可惜,不像電視裡演的,他做開封知府就做了一年多,然後就升遷到中央了。

包拯墓地一度是謎

包拯死後,傳說為了防止記恨他的達官顯貴破壞墓葬,在全國二十多個地方同時下葬,疑冢很多,一直沒有找到真正目的在哪裡。

也由此有了河南與安徽爭執包拯到底是哪裡人的扯淡公案,這種地方政府為了政績改地名、爭古人、立牌坊的行徑也是有點那啥。

1973年,合鋼二廠擴建,文保單位對周邊的墓地進行保護性發掘的時候,才發現了真正的包公墓,解決了這段千古疑案。

後來,政府又另外選址,請古建專家潘谷西先生設計了新的包孝肅公墓園,彰顯了紀念意義,但是也好像違背了包公的遺願。


何殊我


小樓是合肥人,對於包公,小樓非常敬仰。不光是因為包公就是合肥人,更因為包公一生的剛正不阿。而關於包公墓合肥坊間還有一個傳說



問題中提到包公墓為什麼會葬在合肥?

因為包公是合肥人氏,先後在端州(今廣東肇慶)做過知府,開封(今河南開封)做過府尹。但是中國人落葉歸根的傳統,包公在開封去世後,其後人他的女婿將他的靈柩護送回了合肥老家安葬。



後北宋遭金兵入侵,攻陷合肥時,包公墓也遭到了破壞,隨葬器物大量被盜。包公後裔將墓葬遷移30米處重新安葬。1973年合肥文物部門對包公及其家族墓地進行了清理,於1985年建包公墓園,就是今天合肥的包公祠及包公墓。



歷史雖是如此,但是小樓作為合肥人,小時候聽說很多關於包公的故事,其中就有說,包公墓至今下落不明,包公安葬時因為包公為人剛正不阿,在朝廷為官時得罪了很多人,所以死後,子孫為避免包公墓遭到小人破壞,所以造了很多的假墓葬,而正真的包公墓葬至今不為人知。當然此事只是小樓小時候聽老人們說起的,也不知道真假。

合肥的小夥伴們,你們聽說過小樓所說的這個故事嗎?請在評論區留言!


小樓的情感世界


1971年我巳從上山下鄉來到了工廠裡!

有一天工友講:公路對面"黃泥坎″生產隊,省考古隊在發掘"包公墓″,有解放軍部隊看守!搭了一頂帆布大帳蓬!

不給看!

每天傍晚都去轉轉發現許多半截碑!

上有"包″字許多讀不懂!

後公佈是"包公墓″和家族墓,兒子媳婦,孫輩,侄子都有!

以前被人盜過!

包公遺骨有5塊!後被"包家″藏在肥東"大包村″秘密地點!一直到80年代後期才重新安葬在"包河墓園″裡!


用戶黃山路老芋頭


開封有個包青天,開封是北宋的都城,包拯在開封擔任開封府尹,開封只是他任職的地方,並非是包拯的故鄉。包拯生於公元999年,是廬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人),包拯死後,葬於自己的家鄉,當然很正常了。

而且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包拯沒有做過開封府尹,是不是很意外,因為開封府尹一般為儲君或者親王擔任,宋太宗與宋真宗即位之前就擔任過開封府尹,尤其在宋初,親王加開封府尹,就是儲君的標配。

實際負責開封府的是少尹和權知開封府,少尹是開封府尹的副職,有兩人,權知開封府的意思是暫時負責開封府,而包拯擔任的就是權知開封府這個職務,而且只是擔任了一年多的時間。

但是電視劇為了便於觀眾理解,就直接讓包拯當上了開封府尹,而且感覺當了很多年的樣子。

包拯在公元1027年考中了進士,出任建昌縣知縣(今江西永修),但是包拯因父母需要照顧,所以改任和州(今安徽和縣)監稅,但是他父母又不希望他離開,於是包拯就辭職在家贍養父母,父母死後,包拯為其守喪,一直到公元1037年,才出任天長知縣。

公元1041年,包拯擔任端州知府(今廣東肇慶)。公元1043年,擔任殿中丞,後擔任監察御史。公元1045年,包拯擔任契丹正旦使,出使遼國。公元1046年,包拯出任京東路轉運使,轉運使是各路的最高長官。

公元1047年,包拯擔任工部員外郎,陝西轉運使。公元1048年五月,包拯擔任河北路轉運使,六月,擔任三司戶部副使,三司指鹽鐵,度支,戶部。公元1050年,包拯擔任天章閣待制,知諫院。天章閣是皇家藏書機構,待制是皇帝的顧問,諫院是負責收集對皇帝的建議。

公元1052年,包拯擔任龍圖閣直學士,包圖閣專門收藏宋太宗趙光義的各種東西,比如書,畫,典籍,所以包拯也被稱做包龍圖。公元1056年,包拯擔任知寧府知府,十二月,包拯擔任權知開封府。

公元1058年,包拯擔任御史中丞,宋時很少設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即為長官。公元1061年,包拯擔任三司使,拜樞密副使。公元1062年,包拯病逝,終年六十四歲,追贈禮部尚書,諡號為孝肅。

歷史簡單說


都說開封有個包青天,為何取得安徽合肥發現了真正的包公?

這有什麼?因為合肥是包公的老家。“包青天”的名號是在開封府任職時不畏權勢鐵面無私得來的。有人說包公的開封府尹是副的,但是“名副其實”,所謂的“正”的只是掛個名,實權還是包拯。





手機用戶李雪亭


這還需問吧,現在的時尚就是各地爭搶,各人,名事,從古人古事爭,現人現事,連外國人(朝鮮,小日本)以是慣事了。

包拯歷史名人,爭也是不稀奇的事,在合肥東大興集,原合鋼三廠,廠地挖出包氏家墳,是包氏子孫獻畫挖出的。

世界船泊大王包氏後代孫子為包公捐款在包河南岸修建始祖墳墓。

閩南五夷山包氏幾十代子孫,別人出高價不售的楠木樹,聽說給老祖宗建墓,任由合肥市政府工作人員選用,分毫不收,這些包氏子孫都有家譜可查的。

包公是那裡人,可想而知了。

河南爭包公,湖北爭黃梅戲,浙江搶文房四寶中的筆(成功了)把我們徽州文房四寶變成三寶了。連老子也給爭來爭去,黃山,九華山,是搬不動,太平湖,巢湖抬不了,否則早完事了。

全讓給他們吧,安徽人大方。


倔老頭12510087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電視劇《包青天》的主題曲很多和我差不多年紀的人都能哼上幾句,這部臺灣省拍的電視劇,不僅火了將幾位主演推上了事業的巔峰,更是將這位北宋時期的名臣包拯,從歷史中帶入我們的生活中。電視劇的流行也讓觀眾產生了一個誤會,認為包拯是河南開封人士。開封市在旅遊宣傳中,也曾不避諱的默認了這個觀點,而且為了紀念包拯,開封市還建有包公祠,現在河南的包公祠還是一處5A的景點。種種這些,讓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更加相心包拯就是開封人。

事實並非如此,包拯不是河南開封人,而是地地道道的廬州人,也就是現在合肥肥東人。在合肥城區裡有包河、包拯墓園、包公祠,這些據老人們說,歷代都有,而且幾經重建;在肥東的大興集,還有包公的家族墓地。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由於建設需要,安徽省考古部門組織相關考古學者對包公家族墓進行了科學發掘,出土了眾多珍貴的實物資料,特別是包拯夫婦墓墓誌銘、包拯長子夫婦墓墓誌銘,還有包拯長孫夫婦墓的墓誌銘。這些墓誌清楚的記載了,包拯的生平,明確的指出了包拯是合肥人。



現在這些墓誌珍藏在安徽博物院,我在安博做志願者為大家介紹包拯時,很多外地觀眾都覺得非常好奇,為什麼安徽博物院要介紹包拯,為什麼合肥也有一座包公祠,還有包公墓?當我向他們介紹時,他們才知道包拯是合肥人,也感嘆合肥對包拯的宣傳真的不到位。弱弱說一句,合肥的包公園才是國家4A級景點。


之所以大家會認為包拯是開封人,只要還是因為包拯管制開封府尹,影視劇中也多介紹包拯在開封斷案的階段,就給大家造成了誤會,其實後來的《少年包青天》,如果大家仔細看的話,前面的劇情設置在保證求學階段,這一時期就發生在廬州。作為合肥人,想說這個設置還是符合史實的,給編輯點個贊,至於劇情麼,那就不提了。


其實影視劇中,不僅誤導了包拯的故鄉,還給大家傳遞了一個錯誤的信號,那就是包拯的形象——皮膚黝黑,額頭帶有月牙,身著蟒袍,日能斷陽夜能斷陰,鐵面無私。其實不然,包拯是一個典型的白面書生形象。

影視劇作品只是為了能讓包拯鐵面無私的形象更為深入人心,對包拯的形象進行了演繹,如果大家想知道包拯長什麼樣,也可以去安徽博物院的展廳看看,安博珍藏了一幅創包拯畫像,據說是最接近包拯原貌的一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