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尊”銘文中的“宅茲中國”為什麼指洛陽而不是周原或者鎬京?

曾嘟嘟


很多人爭吵這個問題,不是出於追求真理的態度,而是為了無聊的地域自尊心。

譬如,我們寶雞出土的何尊,憑什麼說是你們河南洛陽的?這麼吵架,連一點文獻都不看,真是連腦子都能不要了。

但問題是,你們到底看懂何尊的銘文了麼?

“宅茲中國”這四個字太有名了,就代表你們可以不看上下文?

我們來具體瞅瞅銘文——

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於京室曰。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之乂民。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你們就不看交待的時間點?

何尊的銘文,是成王在京室訓話宗室的。裡頭成王追述了父親武王當年的演講,“宅茲中國”是武王克商之後,向上天禱告的時候說的。

你們頭這麼鐵,不看這些背景性的東西,就強行寶雞了?

再有,很多人壓根就不認識字,不通任何訓詁學,看點兒地攤文學就敢上來大放厥詞,“唯王初壅宅於成周”,“壅”給強行解釋成“雍州”的意思,就把成周的歸屬送給寶雞了。關於“壅”,最常見也最被認同的兩個解釋,第一種認為通“遷”,第二種認為“壅宅”是一個詞,作“壅土為宅”解。雍州???到底討論歷史問題的時候,看不看一點基本的學術研究?

關於周人的都邑,其實有三,每一座都是雙城結構(可參看李零《茫茫禹跡》)。

從太王到王季,都居住在岐山腳下的周原之上,雙城是岐周和旁京。旁京,西周金文作蒡京,《詩經·小雅·六月》作方。

從周人滅畢程氏,到文王滅封、鎬兩國,文王都豐,武王都鎬,這兩座城是宗周。

再往後,武王克商,周公平定三監之亂,成王五年左右,營造東都洛邑,王城在瀍水西,成周在瀍水東,還是兩座城。

這些東西,不僅僅跟何尊有關,《尚書·洛誥》、《史記》等一系列史料都能互成證明。

更何況,歷史都是中國的,離大家也都幾千年了,你現在住在寶雞,祖上不定是從哪兒遷居過去的,狹隘的地域攻擊有意思麼?


夜小紫


何尊銘文122個字,沒看到河南或雒邑二字,卻看到三次提到關於陝西的“雍”“雍州”“京室”。

“雍”不多說,陝西的古稱。

“京室”天下只有鎬京叫京。

“中國”在古代特指國都。西周國都鎬京,周天子把周王幾以外區域叫東夷西戎南蠻北狄,中央就是王幾豐鎬,也只有鎬京的平民特稱國人,西周歷史著名的“國人暴動”就是講鎬京平民攻入王宮趕走周厲王。所以這個中國就是指鎬京。

《史記》把西周末年犬戎攻佔鎬京,居於涇渭之間,稱為“侵暴中國”。

雒邑僅僅是周成王平定三監之亂後遷殷商頑民於雒邑,並讓周公在此管理,說白了就是個大監獄。

史記也記載的清楚,周成王遷九鼎到洛陽後就回到豐鎬,九鼎放著雒邑其實就是震懾殷戎頑民,替周公撐腰的類似“尚方寶劍”。








親爹親爹


這裡明顯就是洛陽,或者說中原一帶,學界沒有任何爭議,一切說周原和鎬京的都是無腦黑。

首先我們看原文,原文怎麼說的呢,當時周成王“宅於成周”(即在成周修建都城),然後對宗室大臣宣佈說:“武王克商的時候,曾經對天說過‘餘其宅茲中國’(即在中國修建都城)”。可見,成周城應該就是“中國”,或者說在“中國”的範圍之內。

其次,營建洛邑能得到史書證明。《史記·周本紀》確實提到武王興建洛邑的計劃,其中明確提到“洛汭延於伊汭,有夏之居”這個地方,可以“南望三塗,北望嶽鄙,顧詹有河,粵詹洛伊,毋遠天室”。所以成周當然也就是洛邑,這個沒有任何爭議。

再次,中原一帶稱“中國”,可以通過其他資料反映。除了“中國”,其實還有“東國”“南國”。《詩經》有所謂“大東小東”,今天河南東部稱“小東”,山東西部稱“大東”,“南國”則指安徽、湖北一帶。那麼很明顯殷商故地就是中國。

最後,《何尊》在寶雞出土並不奇怪,因為寶雞本來就是宗廟所在地,也算是周王常在的都城。至於鎬京當然也是都城,可以理解為西方行政中心;而洛邑就是東方行政中心。其中並沒有非此即彼的關係,沒必要去抬高一個貶低另一個。


林屋公子


這完全是個謬誤!


何尊出土於陝西寶雞,上面用西周金文書寫銘文“:“唯王初壅,宅於成周。復稟王禮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於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茲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嗚呼!爾有雖小子無識,視於公氏,有勳於天,徹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訓我不敏。王鹹誥。雍州何賜貝卅朋,用作口(周)公寶尊彝。唯王五祀”。


“唯王初雍”,就是指西周文王最初都城為雍,“雍”即指寶雞鳳翔一帶;後來,“宅於成周”,就是西周成王住到了成周,而成周就是指西安附近的豐京和鎬京,這裡比寶雞的宗周建的晚,是西周成王的都城,也稱“成周”,是當時周朝各諸侯邦國的權力中心,被稱為“中國”


所以可見,何尊上寫的內容和河南洛陽毫無關係!


宇唐天下


每當碰見此類問題,總能看見那幾個篡改歷史的西北某地人的吹噓作假。

話不多說 ,直接上圖,圖片源於《國寶會說話——解說何尊》













此文送給篡改歷史的西邊人


吾之秀丨汝不能及


提問的人明顯有導向,但是既然提出來,大家就有權利探討一下。

何尊銘文。““唯王初雍,宅於成周。復稟王禮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於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茲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嗚呼!爾有雖小子無識,視於公氏,有勳於天,徹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訓我不敏。王鹹誥。雍州何賜貝卅朋,用作口(周)公寶尊彝。唯王五祀””


這裡出現兩次雍州,雍洲指的是陝西,這個大家沒有問題吧?而豫州指的才是河南,這個大家也沒有問題吧?

銘文中的召告是武王發出來的,他的都城在西安“豐京與鎬京”,這個大家也沒有問題吧?

中央電視臺欄目《發現周原》裡面說到:雖然都城去了別的地方,但是兩週的聖都永遠還是在周原這個地方。

這就說明這裡是宗廟之所在,也就是真正的“宗周”之地也。

武王建都西安“豐鎬二京”後,對殷商王朝發動的統一戰爭,並取得了勝利。所以這裡是周人成功的地方,也就是“成周”。

洛邑的“邑”字,就是一座大一點的城鎮,並不代表它是一座京城。而且當年修建它的主要目的就是“管理殷商遺民”,所以派了八個師的兵力來鎮壓這裡,史稱“殷八師”。


大唐神都


陝西人說雍指的是雍州,那麼麻煩你查下《禹貢》雍州範圍,雍州指陝西,青海,寧夏,甘肅。唯王初雍的雍如果指的是雍州,範圍是不是太大了?你如果不服氣,硬要指雍州,那麼請聽我說,周文王第十二子,封地為雍(河南泌陽市)稱雍伯。這個範圍是不是小了很多?是不是更有說服力?《禹貢》作者不詳,目前有三種說法,1.周人2.魏人3.秦人,如果是商人,說的過去,目前認可的這三種說法哪一個站得住腳?

如果不是指地名,指什麼?我們來看下先秦時代的詩歌是怎麼解釋雍這個字的,比你現在齜牙咧嘴,信口開河強吧?目前來說,雍,解釋成“團結,和諧,和睦”還是比較靠譜的,對吧?




小皮特快跑


何尊是西周早期生活產的一件青銅酒器,周成王五年為貴族"何"所製作。其實就是:姬何的酒杯。

何尊於1963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今陳倉區)。

造型莊嚴凝重,紋飾華美,線條流暢,雍容大度。

尊內底部有銘文12行計122字。其中有"宅茲中國"四字。成為"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

宅茲中國,意思是:吾居此(天下)之中。再譯為,我要居住在天下中央的地區。

公元前21世紀,夏朝的建立標誌著中國統一政權的誕生。由此才有了"中國"一詞的政治意義。

而《尚書》"冕服採章曰華,大國曰夏","華夏,曰中國也"。從周初開始,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華夏地區才正式叫做"中國",所以,黃河是華夏——中國的搖籃。又謂母親之河。

何尊有極高的文史價值,其中之一就是證實了武王滅商之後,就產生了在伊洛這個"宅茲中國"之中的"中心"建立都城的意圖。其二,也證實了周成王遷居成周並有行動的史實。同時,銘文記述的史事,與成周"洛邑"的興建密切相關。

所以,"宅茲中國″,"茲"於洛陽,而不在周原或鎬京。 故,洛陽有天下之中(中央)的淵源和美譽。





劉一千五


何尊中的中國指的是洛陽又能如何,洛陽需要一個陝西的文物來證明自己,你還和陝西掙什麼,你的文化和輝煌是自己創造的不是別人給予的,洛陽的歷史到底給後人留下了什麼,才是洛陽人要思考的,不是掙到了一個文物或者名分,洛陽就偉大了,我只知道西安有55個民族和平共處,三大宗教,道教和平共處,西安的歷史給我們西安人留下的就是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曾經一個外國人來西安都說,西安真神奇,任何人都能很快融入到這裡,不同信仰的人,不同民族的人,不同國家的人,合作,包容,理解,幾百萬河南人為什麼逃難到陝西,現在都不願意回河南,為什麼08年奧運會開模式有一箇中國漢字,和,和是中國5000年的根,沒有和就沒有中國。


我本一粒沙zha


這個要聯繫何尊銘文的上下文和當時的歷史背景來解釋才行。


何尊


何尊銘文如下:

唯王初雍,宅於成周,復稟武王豐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於京室,曰:“在爾考公氏,克弼文王,肆文王受茲大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之於民。’嗚呼!爾有雖小子無識,視於公氏有勳於天。徹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訓我不敏。王鹹誥。何賜貝卅朋,用作庾公寶尊彝。唯王五祀。

銘文開宗明義,“唯王初雍,宅於成周”,交代了鑄造何尊的背景事件:親政的第五年(即最後一句“唯王五祀”),周成王姬誦遷徙到東邊,建立了新的城邑——成周。為什麼要興建成周呢?因為周武王在滅了商紂王之後很快去世,商貴族遺民爆發了三叔之亂企圖復國,被當時攝政的周公旦擊敗。所以在洛陽營建城邑,是為了鞏固新政權周在舊政權商核心地區的統治。

營建新城邑要為之尋找合理性,在何尊的記錄上,這個合理性表現為周武王的遺願,即在戰勝商紂王之後,周武王在廷中告天的時候,說過“餘其宅茲中國”,就是要在新國土的中央建立都城,統治民眾。如果是當時的舊都鎬京,周武王就不用強調“中國”,直接說“餘其宅茲鎬京”就可以了。當然就更不可能是先祖古公亶父遷徙到的岐陽周原了,因為無論如何周原在周的領土中都當不得“中”。

西周歷史地圖,可見鎬京是偏西,遑論更西的周原了

從文獻的記載來說,《史記·周本紀》裡也有記載,“成王在豐,使召公復營洛邑,如武王之意”,也可以說明周武王另建新都的意圖。只不過因為周武王滅了商紂王之後很快去世,沒有辦法實施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