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對象,三農人物有他們

公示!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三农人物有他们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黨中央決定表彰一批為改革開放作出傑出貢獻的個人。根據評選表彰工作部署,在各地區各部門反覆比選、組織考察、集體研究提出推薦人選的基礎上,經歸口評審、統籌考慮,產生了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為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意見,接受社會監督,現將擬表彰對象予以公示,公示時間從2018年11月26日8時起,至11月30日17時止。如對擬表彰對象有異議,請於公示期間通過電話、郵件、信函等方式向中央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反映(信函以到達日郵戳為準)。

電 話:(010)84233403/84233445

傳 真:(010)84233489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通信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和平里東街3號

郵政編碼:100013

中央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8年11月26日

三農人物

公示!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三农人物有他们

小崗村“大包乾”帶頭人

1978年冬,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戶農民,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紙分田到戶的“秘密契約”上按下鮮紅的手印,實行農業“大包乾”,從此拉開我國農村改革的序幕。這18位帶頭人的紅手印催生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並最終上升為我國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徹底打破“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體制,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使我國農業發展越過長期短缺狀態,解決了農民的溫飽問題。“大包乾”契約作為改革開放珍貴文物,陳列在國家博物館,彰顯了小崗村作為我國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和中國改革標誌的歷史地位。

公示!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三农人物有他们

王書茂

王書茂,男,漢族,中共黨員,1956年12月出生,海南瓊海人,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潭門村黨支部紀檢委員、潭門鎮海上民兵連副連長,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他積極投身維護南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先後參加多項國家重大涉海工作,培養南海維權民間力量。在南海維權中敢於鬥爭,充分發揮了民間力量的積極作用。帶領群眾造大船、闖遠海致富,成為潭門鎮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的“雙帶”典型。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公示!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三农人物有他们

王伯祥

王伯祥,男,漢族,中共黨員,1943年2月出生,山東壽光人,山東省濰坊市委原副書記、市長,原壽光縣委書記。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時期,他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以富民強縣為己任,立足壽光種植蔬菜的傳統優勢,全力扶持和推廣壽光冬暖式蔬菜大棚試驗,大力發展壽光蔬菜批發市場,創建了全國聞名、江北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壽光蔬菜產業化模式推向全國,產生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大力推動濰坊市農業產業化和工業股份制改造以及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為濰坊經濟繁榮貢獻力量。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公示!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三农人物有他们

韋煥能

韋煥能,男,壯族,中共黨員,1942年4月出生,廣西河池人,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宜州區屏南鄉合寨村村委會原副主任。1980年,他組織原合寨大隊果作屯(自然村)村民衝破體制束縛,以無記名投票的形式直接差額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當選為村民委員會主任,這是我國第一個村民委員會,率先實行村民自治。村民委員會探索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如村規民約、選舉方法、議事制度等做法,為建立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作了重要探索。合寨村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稱號。

公示!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三农人物有他们

申紀蘭

申紀蘭,女,漢族,中共黨員,1929年12月出生,山西平順人,山西省平順縣西溝村黨總支副書記,山西省婦聯原主任,長治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平順縣委原副書記。改革開放以來,她不斷探索山區發展道路,全面發展農、林、牧、副生產,帶領平順縣西溝村人治山治溝、興企辦廠,逐浪市場經濟大潮,奮力建設小康新村,西溝村的發展始終走在山西前列。她是唯一連任十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道德模範”等稱號。

公示!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三农人物有他们

廷·巴特爾

廷·巴特爾,男,蒙古族,中共黨員,1955年6月出生,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薩如拉圖雅嘎查黨支部原書記。1974年他從呼和浩特市來到洪格爾高勒鎮薩如拉圖雅嘎查下鄉,由一名城市青年成為普通牧民。不斷探索草原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結合點,帶領牧民劃區輪牧、建設草原、積極調整畜群結構,進行精細化、科學化養殖,牧民人均純收入從40年前的40元增加到現在的1.88萬元,草原得到合理保護和利用,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牧民增收的雙贏。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等稱號。

公示!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三农人物有他们

劉永好

劉永好,男,漢族,群眾,1951年9月出生,四川新津人,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第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七屆、八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1982年他投身農業領域,1987年研製出第一款國產乳豬飼料。帶領企業不忘初心,勠力前行,不斷拓展,目前產品涵蓋飼料生產、農業科技、食品加工、金融服務等諸多領域,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分(子)公司600餘家,員工近7萬人,年銷售收入超千億元,連續14年被評為“中國企業500強”。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倡議發起“中國光彩事業”。開啟“精準扶貧1+1”行動,廣泛開展產業扶貧、教育扶貧。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等稱號和“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

公示!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三农人物有他们

杜潤生

杜潤生,男,漢族,中共黨員,1913年7月出生,2015年10月去世,山西太谷人,原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原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他長期從事我國農村改革與發展戰略研究,重視調查研究,善於把群眾實踐經驗上升到學術理論的高度。主持上世紀80年代5箇中央“1號文件”的起草,對農村改革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在實行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廢除人民公社體制、改革農產品流通體制、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多種經營和鄉鎮企業、推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鼓勵農民進城務工經商、維護農民的物質利益和合法權益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積極探索,從理論到實踐層面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公示!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三农人物有他们

李保國

李保國,男,漢族,中共黨員,1958年2月出生,2016年4月去世,河北武邑人,河北農業大學教授。他心繫群眾、紮實苦幹,奮力作為、無私奉獻,在服務人民中實現自身價值。始終奮戰在科技興農、扶貧攻堅和教書育人第一線,先後取得研究成果28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18項,技術推廣面積1826萬畝,培育了16個山區開發治理先進典型,打造了系列全國知名品牌,帶動省內外10萬山區農民增收58.5億元。參與開發的聚集土壤、聚集徑流“兩聚”理論,使邢臺前南峪森林覆蓋率達到90.7%,植被覆蓋率達到94.6%,被譽為“太行山愚公”。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被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脫貧攻堅模範”稱號。

公示!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三农人物有他们

楊善洲

楊善洲,男,漢族,中共黨員,1927年1月出生,2010年10月去世,雲南施甸人,雲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改革開放之初,他積極推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原來缺糧的保山成為了“滇西糧倉”,被稱為“糧書記”。率先探索和推進小城鎮建設,發展多種經營,培育非公有制經濟,建成一大批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地方工業企業和特色鮮明、經濟活躍的小集鎮。退休後,他踐行“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的諾言,捲起鋪蓋扎進大亮山植樹造林22年,把5.6萬畝荒山變成綠洲,並將價值3億元的林場經營管理權無償移交國家。榮獲“環境保護傑出貢獻者”稱號,被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公示!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三农人物有他们

吳仁寶

吳仁寶,男,漢族,中共黨員,1928年11月出生,2013年3月去世,江蘇江陰人,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黨委原書記,江蘇華西集團公司原董事長。他始終站在農村改革發展的最前列,率領華西村民“七十年代造田、八十年代造廠、九十年代造城、新世紀騰飛”,實現了從農業樣板村到農村工業化、農村城鎮化再到農村現代化的一次次跨越,走出了一條農村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合作雙贏、共同富裕的發展新路,開創了超大型村莊民主管理體制建設的先例。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敬業奉獻模範”等稱號。

公示!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三农人物有他们

吳金印

吳金印,男,漢族,中共黨員,1942年7月出生,河南衛輝人,河南省衛輝市唐莊鎮黨委書記,新鄉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第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他擔任鄉鎮黨委書記40多年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群眾當親人,紮根農村基層,苦幹實幹,帶領群眾治水開洞、修築大壩水庫、營造良田,幹出了使荒山野溝變成米糧川的不平凡業績。任唐莊鎮黨委書記期間,帶領群眾興建林果園、蔬菜園,創辦鄉鎮集體企業,把一窮二白的唐莊建設成了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省經濟發達鎮,被譽為“鄉鎮黨委書記的榜樣”。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公示!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三农人物有他们

餘留芬

餘留芬,女,漢族,中共黨員,1969年8月出生,貴州盤州人,貴州省盤州市淤泥鄉巖博聯村黨委書記、巖博村黨委書記,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她以發展經濟、富裕百姓為己任,紮根基層、改革創新,堅持抓黨建促脫貧和人才強村戰略,狠抓產業脫貧和產業引領發展,組織動員群眾修路通水、買林場、辦酒場,大力發展集體經濟產業,使巖博村從一個人均純收入不足800元、1/3村民沒過溫飽線、村級債務纏身的貧困村,發展成為人均純收入1.86萬元、集體資產達7600萬元、遠近聞名的“先進村、文明村、示範村、小康村”。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貴州省勞動模範”等稱號。

公示!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三农人物有他们

袁隆平

袁隆平,男,漢族,無黨派人士,1930年9月出生,江西德安人,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六屆、七屆、八屆、九屆、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他致力於雜交水稻研究,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使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始終居世界領先水平。截至2017年,雜交水稻在我國已累計推廣超90億畝,共增產稻穀6000多億公斤。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國,傳授雜交水稻技術以幫助克服糧食短缺和飢餓問題。為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卓越貢獻。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等多項榮譽。

公示!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三农人物有他们

鮑新民

鮑新民,男,漢族,中共黨員,1956年9月出生,浙江安吉人,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餘村村黨支部原書記。他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帶領村民保護生態,關停礦山、水泥廠,堅持不懈對礦山復墾複綠,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促進農民致富。積極探索以保護生態資源促進綠色發展的村莊發展新模式,通過強化村莊規劃、加快土地流轉、發展農家休閒旅遊,堅定不移走綠色興村、綠色致富經濟轉型之路,帶來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在他的帶領下,餘村村先後榮獲“全國美麗宜居示範村”“全國生態文化村”等稱號。

附:公示全部名單

于敏、於漪、小崗村“大包乾”帶頭人

馬萬祺、馬雲、馬化騰

馬善祥、王大珩、王書茂

王永民、王有德、王伯祥

王啟民、王 選、王寬誠

王家福、王 瑛、韋昌進

韋煥能、巨曉林、孔繁森

厲以寧、葉聰、申紀蘭

史久鏞、冉紹之、包起帆

尼瑪頓珠、廷·巴特爾、劉漢章

劉永好、許立榮、許振超

許海峰、許崇德、孫永才

孫家棟、杜潤生、李書福

李東生、李谷一、李保國

李彥宏、李雪健、楊善洲

步鑫生、吳仁寶、吳良鏞

吳金印、吳榮南、邱娥國

何享健、何載、餘留芬

鄒碧華、庫爾班·尼亞孜、張月姣

張瑞敏、張黎明、張飈

陳日新、陳馮富珍、陳景潤

茅永紅、林毅夫、傑桑·索南達傑

羅 陽、周明金、鄭舉選

鄭德榮、郎平、胡小燕

胡福明、南仁東、南存輝

柳傳志、鍾南山、禹國剛

施光南、姚明、秦振華

袁 庚、袁隆平、倪潤峰

郭明義、屠呦呦、蔣子龍

蔣佳冀、景海鵬、程開甲

魯冠球、曾憲梓、謝 晉

謝高華、路 遙、鮑新民

樊錦詩、潘建偉、霍英東

戴明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