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不惜花“重金”收购70年代缝纫机?内行人透露其中猫腻

为何有人不惜花“重金”收购70年代缝纫机?内行人透露其中猫腻

改革开放的时期家家户户都有一件缝纫机,那时候商店里面很少有成品的衣服,那种衣服很贵,寻常人家根本买不起这种衣服。所以大部分家庭都是拿布票去商店购买布匹回家缝制。所以那时候大多数的女子都会缝衣服,而很多男子找对象的要求便是要绣工很好的。在那个时期裁缝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职业,很多人都会教导孩子学习如何用缝纫机裁制衣物。

为何有人不惜花“重金”收购70年代缝纫机?内行人透露其中猫腻

然而21世纪的如今街上都是买衣服的商店,很多人在店里就能买到喜欢的衣服,不过也少了制作衣服的乐趣。很多家庭里面以前的老式缝纫机也没有用过了,然而就是这种没人使用过的缝纫机竟有人四处寻人采购,甚至能花高出缝纫机几倍的价格。那么为什么有人出高价采购现在没人用的缝纫机呢?对此小编特意询问了一位内行人,在聊天中,对方无意透露了这其中的猫腻,来听听他怎么说。

为何有人不惜花“重金”收购70年代缝纫机?内行人透露其中猫腻

首先,收藏爱好者愿意花重金购买。虽说现在缝纫机并不吃香,但是在70年代的时候那是一件家家都需要的东西。很多的家庭在需要的聘礼上都会要求男方有一台缝纫机。那个时候的老物件对于现在来讲却是一件写满回忆的书籍。一些收藏者就喜欢这些有历史意义的东西。

为何有人不惜花“重金”收购70年代缝纫机?内行人透露其中猫腻

第二,企业收购。某某服装企业为了向大众展示其企业文化曾向广大民众收购缝纫机。那时候制作衣服都是靠一个个员工用缝纫机制作出来,不像现在大多数的衣服都是一个机器一条流水线做出来的。尽管制作衣服的标准性强了很多但是却仍然少了店人气味儿。

为何有人不惜花“重金”收购70年代缝纫机?内行人透露其中猫腻

第三,以前的东西少就显得贵重许多。以前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一台缝纫机,而如今没有多少人有台70年代的缝纫机。这70年代的机器也只有奶奶辈的人使用过,甚至很多人都没有见过它长什么样。所以有些人花高价钱购买图个稀罕。其实尽管缝纫机的年底啊久远但是其使用价值还是有的。现在大多数都是大型的,而缝纫机也只有专业人士有,所以对于老式缝纫机又便宜操作又简单。

为何有人不惜花“重金”收购70年代缝纫机?内行人透露其中猫腻

最后,博物馆或者艺术馆会收购。一些针对改革开放的主题博物馆会拿出缝纫机等老式物件给来观赏的客人了解那个时期的人文。

为何有人不惜花“重金”收购70年代缝纫机?内行人透露其中猫腻

综上所诉,缝纫机离我们虽然遥远,但是它所带来的意义确实非凡的。尽管年老的物件被时代的进步所淘汰,但是其所拥有的历史价值却是什么也无法取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