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希拉里上臺了會不會主導和俄羅斯交戰?

名字基本上都重複


不會!政客說出口的與他們要做的往往南轅北轍,天壤之別,希拉里不是特朗普,特朗普好忽悠,而希拉里是老派政客,政治經驗豐富且成熟,絕不會任由普京忽悠而是要反忽悠!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上一任美國黑人總統奧巴馬的理想接班人並不是特朗普,而是希拉里,為此奧巴馬還把舉足輕重的總統票,投給了希拉里,即期祝她一臂之力,只是希拉里在最後“總統開獎”的時候,竟然意外的敗給了毫無政治經驗的特朗普。

特朗普上臺後,試圖把他商人獨特的精明運用到智力國家的大正方略治理國家,處理外交關係,但顯然特朗普的商人思維外交在世界上處理國與國關係時太過苛刻,以至罵聲一片。

希拉里是老派政客,在奧巴馬時期擔任國務卿要職,處理起國事往往能夠得心應手,有的放矢。


在對俄羅斯的關係上,希拉里與奧巴馬的觀點一致――那就是強硬。在敘利亞需要強硬,寸土不讓寸土必爭,很可能就與俄羅斯擦槍走火大打出手了!

但是雙方的正面交鋒還是很難發生的,畢竟大國幹仗,從來不會有贏家,而是零和博弈――兩敗俱傷,當年的強國英法德,莫不都是因為這個原因而逐漸衰敗。

因此,希拉里也不會主動招惹俄羅斯近,因為與俄羅斯開打的話,不管勝敗如何,都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而且與俄羅斯貿然開戰帶來的政治風險,是美國任何一個總統不能承擔的,這一方面在於與俄羅斯開打容易收手難,任何群體都有厭戰情緒,尤其是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流引導下。

不管輸贏希拉里都會陷於政治的被動局面,成為競爭對手攻詰他的藉口,她的野心暴露太一覽無遺了,


歷史三日談


不會,美國雖然強大,但還沒有強大到對俄羅斯開戰的程度。

希拉里是一把政治高手!更是經濟高手,個人認為希拉里上臺對俄羅斯更不利!

如果說特朗普對俄羅斯的政策是打一棒歇一會,打一棒歇一會!那希拉里就是冷水煮青蛙的政策!直接把俄羅斯往死裡整,相對特朗普來說希拉里的手段更高明,更黑!這個女人不好惹,她經歷太多了,老公克林頓當時是總統,她學到不少!奧巴馬時她是國務卿,對每個國家的軟肋她可以說是瞭如指掌!

當然,她對盟友的政策也不會像特朗普,尤其是針對以色列的關係。





誠信贏天下hzm


如果希拉里上臺能否與俄羅斯爆發大規模戰爭不好說,但是世界肯定會陷入不安全的動盪之中。

我們來梳理一下希拉里的主要對外政策:強力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繼續執行奧巴馬把美軍60%的先進武器部署在亞太的政策,並組建美日韓亞洲“小北約”,來進一步圍堵中國;對俄羅斯更強硬,並考慮提供武器給烏克蘭,來抵抗俄羅斯;她支持在敘利亞領空設立禁飛區,並要求美國為首的聯軍加強空襲伊斯蘭國(lS);希拉里希望全世界都加強制裁朝鮮;她對伊朗的態度比奧巴馬更強硬。

希拉里的對外政策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強硬。從上述每一個點來落實都可能爆發戰爭,而尤以烏克蘭和敘利亞最為明顯。
希拉里認為全世界都是美國的勢力範圍,美國是世界的絕對領袖。美國不僅有世界最強大的軍事力量,而且還有美元霸權做支撐,全世界都必須聽從美國的指揮。奧巴馬不就曾揚言,美國還會再領導世界100年。而希拉里相比奧巴馬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希拉里好鬥,而普京更強硬。希拉里在2009年擔任國務卿之後,美俄關係更緊張。奧巴馬曾試圖改善美俄關係,但是希拉里在政府中對俄羅斯總是發出鷹派的聲音。曾多次批評指責普京,普京也多次批評希拉里。


如果希拉里就任美國總統,世界真會陷入動盪和不安之中。還好上天關注了這個世界,希拉里競選當中一路高歌,就連美國媒體都認為希拉里註定當上總統的時候,她的“郵件門”事件被FBl在她的競選助理的離異丈夫電腦中掃黃髮現的。在關鍵時刻被FBI局長科米背後捅了一刀。希拉里黯然失去總統寶座,在美國的政壇消失了。


適情雅趣


當年,希拉里與特朗普競選之時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激烈角逐已隨著特朗普的勝選而落幕。但是也有很多人會假設希拉里勝選後的政策走向。

其實,在希拉里競選的時候,她就一直指控俄羅斯操縱美國大選,甚至在競選結束後批判特朗普只是俄羅斯在美國的傀儡。僅從這些觀點可以看出,希拉里似乎對俄羅斯充滿敵意,但看客們也知道,美國競選就是一場嘴炮大戰,誰吹的厲害誰的勝算就大。

想當初,希拉里還在擔任美國國務卿的時候,曾積極致力於推進美俄關係,但卸任國務卿一職後,她的世界觀彷彿發生了車禍,對俄政策來了個大轉彎,她甚至批評普京在克里米亞的動作是侵略!這種言論在美國國內的反俄陣營中都算極端。

與此同時,俄羅斯國內還指責希拉里在烏克蘭問題上關心的太多、言論也過於偏激。這也讓俄羅斯對她可能勝選後美俄關係表示擔憂!

最後,我們來看看俄羅斯科學院國際安全問題研究所阿列克謝·費恩科的看法,他表示:“如果希拉里當選,恐怕就是俄美關係進一步惡化的開始了,或許還將導致更為嚴重的軍事政治衝突。” 所以說,如果希拉里上臺,如今的美俄或許水火不容……

我是軍武最前哨!

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帶來精彩軍事內容!


軍武最前哨


一、即使是希拉里擔任美國總統,美國與俄羅斯也不可能發生大規模戰爭

希拉里對待俄羅斯與其丈夫克林頓不同,與美國第44任總統奧巴馬相似,特別強硬。不過,即使以希拉里的強硬,擔任總統也不會與俄羅斯之間爆發戰爭。首先,俄羅斯是核大國,擁有8000多枚核武器,陸基擁有射程超過20000千米的薩爾馬特重型洲際導彈,海基擁有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空基擁有圖-160戰略轟炸機,足以覆蓋美國全境。其次,即使是大規模的常規戰爭,俄羅斯也不好惹,俄羅斯擁有200萬武裝力量,4000多架作戰飛機,29000多輛坦克,俄羅斯又是著名的戰鬥民族,打起仗來不死不休,曾經不可一世的拿破崙與希特勒,都敗在了莫斯科城下。希拉里強勢卻不瘋狂,有足夠的理性剋制,不會與俄羅斯發生戰爭。

再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俄羅斯已經不是美國最強對手。美國的最強對手在經濟領域,也就是GDP總量高達12.24萬億美元的新興大國。在美國42任總統小布什時期,美國僅僅是打了阿富汗與伊拉克兩場局部戰爭,國力大損,至今也沒有完全恢復。如果與俄羅斯進行大規模戰爭,即使最後勝利了,美國是不是也會同樣國力大損。那時候,新興大國是不是“漁翁得利”?希拉里不蠢,不會做與俄羅斯進行大規模交戰的糊塗事!

希拉里與普京

二、以希拉里對俄羅斯與敘利亞內戰的態度,美俄可能在敘利亞“擦槍走火”

在擔任美國國會參議員期間,希拉里支持小布什發動伊拉克戰爭;在擔任國務卿期間,希拉里支持奧巴馬軍事幹預敘利亞內戰;敘利亞內戰爆發以後,奧巴馬與希拉里都支持敘利亞反政府武裝推翻阿薩德政權。奧巴馬時期,對待敘利亞問題上,美國一直與俄羅斯針鋒相對。阿薩德政權取得重大勝利,基本都是在特朗普上臺以後。特朗普專注賺錢,對需要花錢的敘利亞內戰不敢興趣。

如果是希拉里擔任美國總統,絕對不會坐視阿薩德重新在內戰中取得上風。2016年總統大選的時候,特朗普曾經批評希拉里的敘利亞政策可能會引起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爭。引發美俄戰爭當然不可能,不過,希拉里絕對不會坐視阿薩德領導的敘利亞政府軍在東古塔、霍姆斯省、德拉省如此輕而易舉的獲勝,而2000名駐敘利亞美軍卻袖手旁觀。如此一來,美國與俄羅斯自然經常會“擦槍走火”!

希拉里與特朗普

歡迎大家討論,希拉里會不會參加2020年總統大選?


美國觀察室


這是一個非常不靠譜的假設性問題。希拉里很壞嗎,難道她是一個瘋子,甚至於都不知道俄羅斯是一個擁有近萬枚核武器,可以毀滅地球很多遍的國家嗎?
(希拉里和丈夫克林頓)

顯然,希拉里並不糊塗,她很清楚俄羅斯核武庫的實力,她也不可能拿所有美國人性命開玩笑。實際上絕大部分美國總統都非常珍視自己國家人民的生命,畢竟自己還是人民選上來的,權力是誰給的當然就得為誰著想了,除非總統自己不想幹了。所以只要希拉里是一個正常的政治家,那麼她就不會挑起美國跟俄羅斯的戰爭,畢竟世界都毀滅了,戰爭就顯得毫無意義了。



相對於特朗普總統,希拉里是一個比較傳統的政治家。希拉里肯定比特朗普更喜歡揮舞人權大棒,她更提倡美國承擔世界責任。而特朗普則不同,他並不提倡美國過多地干預他國事務,而更加註重美國的切實經濟利益,所以他喊出了“美國優先”的口號,推動了美國近30年來最大規模的減稅法案的通過。總之特朗普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讓美國經濟再次騰飛。
(特朗普簽署備忘錄)

特朗普總是特立獨行,而希拉里屬於非常傳統的美國政治家。因為所持有的立場和觀點不同,所以他們的施政方針肯定也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比如特朗普不顧美國國家安全小組的提醒而堅決給俄羅斯總統普京打電話祝賀其贏得大選,這一舉動招至很多美國媒體和議員的批評。如果是換作希拉里,別說讓她打電話祝賀,不批評普京幾句已經算是不錯的了。另外因為特朗普更加註重美國的經濟利益,所以他更容易採取激進的貿易政策,比如採取貿易保護主義的手段,甚至為了維護美國貿易平衡不惜發動貿易大戰。而如果是希拉里,她顯然不會像特朗普那樣做。

對於美國跟俄羅斯的關係,特朗普並不想總是因為一些政治問題揪著俄羅斯不放,他希望通過接觸和談判改善美俄兩國之間的關係。希拉里則傾向於對俄採取強硬措施,但是這倒並不意味著她會帶領美國跟俄羅斯開戰,她只會通過政治和經濟手段對俄羅斯施加壓力。
(特朗普和希拉里)

怎麼形容希拉里呢?實際上她跟奧巴馬總統和克林頓總統的風格差不多,如果希拉里當選美國總統,那麼她大概率會總體延續奧巴馬的政策。希拉里領導下的美國估計比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更加具有確定性,而對於特朗普,你不知道他明天又可能作出什麼讓人意想不到的舉動。


李姓先生


如果希拉里當了美國總統,勾結俄羅斯的就不是特朗普,而是希拉里了。

和俄羅斯交戰之前,恐怕得說道說道希拉里家庭和俄羅斯的關係。她家可是有把柄在人手裡,外交上和俄羅斯過招,是有軟肋的。

特朗普當總統以來,一直沒有擺脫“通俄門陰影”。事實上,真正和俄羅斯有千絲萬縷、上不了檯面關係的恰恰是希拉里一家。

俄羅斯與希拉里家族利益輸送,讓她不僅無法和俄羅斯交戰,過往的事隨時可能成為她仕途的“定時炸彈”。

美俄之間的核彈不會炸,希拉里家族的這枚“定時炸彈”卻隨時可能走火。

俄羅斯軍事預算僅為美國的10%,因此俄羅斯發揮重要地緣政治影響力的工具是其“能源部門”。

說來話長,在過去十年中,俄羅斯都在試圖增加鈾生產和天然氣的運輸路線,為的是“俄羅斯核能征服世界”。

特朗普前任奧巴馬自然瞭解俄羅斯意圖,他批准了一項協議,給了俄羅斯控制美國20%鈾礦開採的權力。

這筆交易讓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鈾生產商之一。

在一份2009年曝光的美國國務院電報裡,詳細介紹了俄羅斯要利用其能源部門創造“壓力區”,以及俄軍事情報局要達到“重新核武器化”的目標。

這個交易涉及俄羅斯國家原子能機構通過其全資子公司ARMZ Uranium獲得加拿大礦業公司“鈾壹公司”(Uranium One)的多數股權。

這項協議引起爭議,因為它增加了美國對俄羅斯生產的鈾的依賴,而鈾是核電廠以及核武器生產的關鍵成分。

這就是著名的“鈾壹事件”。

美國國會提出了這項協議可能有損國家安全,但奧巴馬政府仍於2010年10月簽署了協議。這個協議需要得到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批准,其中包括希拉里當時掌管的國務院。

在這個交易獲得批准前的幾個月,希拉里的丈夫、前總統克林頓,在2010年6月前往莫斯科親自與普京會面。

他們會見的當天,跟普京關係密切的投資銀行Renaissance Capital支付給克林頓50萬美元,名義上是他進行了90分鐘“演講”的費用。

前FBI線人威廉·坎貝爾(William Cambell)透露,俄羅斯為了讓美國批准其獲得鈾壹公司的多數股權,聘請了美國遊說公司APCO Worldwide來影響希拉里。怎麼影響?當然用金錢,向克林頓發起的“克林頓全球倡議”組織捐款。

希拉里丈夫本人跟鈾壹公司的關係就更加密切了。

俄羅斯收購美國鈾礦的行動計劃在2005年始於哈薩克斯坦。當年克林頓陪同加拿大小型鈾礦開採公司UrAsia Energy的創始人前往哈薩克斯坦。

克林頓支持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當國際安全組織(OSCE)的負責人,隨即,UrAsia Energy獲得了位於哈薩克斯坦的全球最賺錢的鈾礦。

在克林頓的支持和操縱下,這個小型公司UrAsia Energy一夜之間就成為鈾行業的重要參與者。在交易完成的幾個月後,克林頓基金會獲捐3130萬美元,2008“克林頓可持續發展倡議”獲捐1億美元。

希拉里家族的利益和俄羅斯捆綁得如此緊密,很難想象她當總統後會對普京和俄羅斯怎麼樣,畢竟,她的事,當克格勃出身的普京太清楚了。

2007年,鈾壹公司收購了Giustra的UrAsia Energy,繼續以總部位於加拿大的鈾壹公司為名運行。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機構”獲得鈾壹公司的多數股權後,2013年收購了剩餘股權,之後俄羅斯將這家公司私有化。

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一份報告,美國核動力反應堆所需要的鈾,有93%來自外國賣家。美國本國只剩下一家鈾礦,即猶他州的White Mesa Mill。

2017年,美國鈾產量降至接近歷史最低水平,這在很大程度是那些拿國家補貼的外國商造成的。2018年國內產量可能更低。

美國核電廠運營商的鈾供應量平均只能持續一年。而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同佔據了進口到美國的所有鈾的32%。如果在戰爭年代,美國將受制於俄羅斯。

美國國防部要求只能使用在美國採購的鈾,但美國公司表示,國內生產商無法滿足要求,除非採取措施促進國內的礦業開採。

究竟是誰在出賣美國的利益,已經很清楚了。

特朗普的通俄門調查,查到今天仍然沒有實錘,已經說明很多問題了。

假如希拉里上臺,她家族和俄羅斯的種種關係都是她最想消除的內容。她想和俄羅斯交戰,估計是想把這些檔案一炮轟乾淨吧。(完)


蔣曉峰Terry


如果希拉里當選總統的假設之下,美俄關係的確可能比目前特朗普執政的情況更加糟糕,不過美俄出現大規模對戰的可能性應該也仍舊不會太高。

目前看,特朗普處於各種原因,正在盡全力掙脫國內建制派精英和民意的阻力,努力實現與俄羅斯改善關係,甚至要實現美俄之間的大轉圜,在大國博弈的棋局中佔據主導地位。這個思路據說也是基辛格力薦給特朗普的。但問題在於,美俄的結構性矛盾實在太大,美國國內的壓力也太明顯,所謂“通俄門”調查也還在繼續,特朗普政府能夠發揮的空間有限。對於這些情況,特朗普選擇的做法是逐漸推進,一點一點想辦法擴展空間,這也是最終實現了赫爾辛基會晤的願意所在。

不過,如果是在希拉里當選總統的情況下,面對美國加速大國博弈的現實,她一定也會被建議通過美俄關係緩和來實現美國地位的轉移;而希拉里本人也親歷了奧巴馬第一任期美俄關係的回溫,所以是否也會效仿奧巴馬第一任期的對俄政策呢?我覺得應該不會。奧巴馬第一任期時,面對的俄羅斯總統時梅德韋傑夫,2012年普京回任總統之後,這種美俄的互動就持續下滑,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之後,美俄就持續陷入了冰點。換言之,至少希拉里等民主黨陣營對普京持有很嚴重的偏見,克里米亞事件也加劇了這種偏見與敵意。在這個大背景下,即便有現實政治的壓力,但更為受到意識形態驅動的希拉里很難做出如今特朗普努力與俄羅斯走近的決定。進而,如果希拉里上臺,白宮與美國政壇的其他角色應該在對俄政策上保持高度一致,採取強硬立場,毫無鬆動的餘地。

當然,即便不會有鬆動、更不會如同特朗普政府主動會晤推進關係,但希拉里政府估計也會努力管控美俄關係,至少不希望在熱點地區事務上與俄羅斯展開正面對抗,而是會通過強化北約互動等要強化對俄羅斯的壓力。很大程度上,現在被美國國會兩院認定的所謂“俄羅斯介入大選”的原因所在,也是因為莫斯科預料到希拉里的當選將不會給俄羅斯的對外政策帶來任何轉機。這也可以說明,希拉里如果當選的話,美俄關係在負面低位的延續性的確更強。


刁大明


不僅不會,興許美俄關係會比現在還好一點。

問這個問題的潛在前提是希拉里的對俄政策更為強硬,肯定比特朗普更能下定決心與俄羅斯交戰。

問題在於,在現在美俄的關係狀態下,兩國並沒有交戰理由。比如說敘利亞是美俄之間一個可能會爆發戰爭的風險點,但我們看到,即便是特朗普命令兩度用導彈攻擊敘利亞政府的設施,俄羅斯除了口頭譴責,並沒有更為激烈的反應。因此,即使希拉里執政,美俄同樣不會為了敘利亞在地區硬碰硬。

再看現在美俄關係陷入僵局的重要因素——“通俄門”。希拉里如果成為總統,根本不會有“通俄門”調查,也就不會有國會通過法案進一步制裁的事情發生,美俄之間的一大障礙或許能夠得到解除。也就是說,美俄兩國在希拉里執政下緩和的可能性非但不會降低,反而可能比現在美俄的情況會更好,出現轉圜甚至融冰的情況也不令人意外。

以上。希望各位網友可以一起交流,共同探討。


臨冬大俠客


美國任何一個人當上總統,都不可能會與俄羅斯交戰。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

俄羅斯雖然近年因為經濟發展陷入低谷,進而嚴重的拖累了俄羅斯的軍事發展力量!對比美國日漸增強的常規軍事力量,俄羅斯就有點相形見絀!但是俄羅斯現有的常規軍事武裝力量,除了美國以外!對其他任何國家並不見得有多大的差距,甚至還保有優勢!而且美國忌憚的是俄羅斯的核大棒,地球上僅此於美國的核武裝力量跟3位一體的打擊手段。


美國如果與俄羅斯交戰
,一定不會是局部戰爭,而是全面開戰。首先遭殃的一定是跟美國同屬北約的俄羅斯鄰國們!而且與俄羅斯接壤,使俄羅斯具備了絕對的常規力量優勢。何況俄羅斯具備了非常強大的三位一體打擊手段,具備了攻擊美國地球上所有地區,軍事基地,甚至美國本土的手段。拋開核武器不談,可能戰爭開始階段,美國五角大樓跟白宮可能就在俄羅斯第一波打擊中消失了(是否引起美國誤判稍後在談)。進而引起美國國內恐慌,引起局勢動盪,引起美國國內民眾反戰情緒,然後導致美國政府下臺,畢竟美國本土從來沒有遭受到來自敵方的襲擊……

殺手鐧-核打擊!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京一向以雷厲風行著稱,大概記得他以前在媒體之前曾說過一句話“如果國家沒了,要地球有什麼用!”這很大程度上間接的表訴了俄羅斯在使用核武器的立場跟條件!就是俄羅斯國家陷入真正危機的時候一定會使用核武器!如果美國遭受來自俄羅斯的裝備常規彈頭的洲際導彈的打擊,那麼核彈頭還遠嗎?我想美國這筆帳算得比我們更精……

所以無論美國哪個人當上總統,肢解分裂,削弱俄羅斯的目標一定不會變。但是直接跟俄羅斯交戰的可能性並不大。一個是跟俄羅斯交戰,容易失控。第二個是俄羅斯常規力量雖然是不如美國,但是武器裝備還是非常先進的,只是數量的問題。所以真正引發局部戰爭,美國未必能賺得到便宜。所以按照美國一慣的手法,越來越多的代理人戰爭會在俄羅斯周邊的熱點地區發生,克里米亞,東烏克蘭等……更多的是在經濟上拖垮,然後分裂俄羅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