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角地區與成渝地區哪個更有可能成為中國經濟的第四極地區呢?

小榴白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

長江是世界第三大長河,亞洲第一長河,更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全長6400公里。

長江經濟帶覆蓋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和貴州等11個省市。205萬平方公里的長江兩岸土地上,養育了全國40%的人口和創造了超過40%的全國GDP總量。

並在2016年的《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發揮上海、武漢和重慶的核心作用,打造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圈等三大城市群。

長三角不僅是我國最大的城市群,也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與京津冀、珠三角成為我國三大城市群。

可誰能成為我國第四大城市群,毫無疑問應該是長江中游城市群。中三角更是中國第二梯隊城市群的領頭羊。


在未來更加完善的長江流域高鐵網、高速網、水運網的支持下,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也會沿著長江流動。人往高處走,高端人才、稀缺人才會進一步加大向上海方向的流動節奏。在成渝窪地填滿後一些高端人才會向中三角移動,待中三角填滿後再向長三角移動。並且三大城市群都吸引著周邊的各種資源。

中三角不僅在周邊的輻射強度更大,而且高端人才在流動中也更具優勢,還是在中端產業上由於長三角的溢出效應,最先得利的也是中部地區。

未來的第四大城市群一定是在地理位置和人口規模更大的長江中游城市群。


鞅論財經


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如今已經發展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城鎮化水平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並且,湧現出了一批經濟實力強,輻射範圍廣,帶動力強的城市群。



在中國經濟發展最快最好的東部沿海地區形成了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經濟增長極。而中西部地區也逐漸建成了多個城市群,但其經濟實力與影響力都還比不上東部沿海的三大經濟增長極。作為中部地區城市群的代表——中三角城市群與西部地區城市群的代表——成渝城市群,哪個更有可能成為中國下一個經濟增長極呢?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中三角城市群與成渝城市群。
中三角城市群指的是以湖北武漢都市圈,湖南長株潭城市群與江西環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共同組成的長江中游城市群,簡稱中三角城市群。中三角城市群位於經濟發展中等水平的中部地區,以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省會為核心,形成三角形。其中,武漢、長沙GDP都在萬億以上。

成渝城市群位於我國經濟較為薄弱的西部地區,是西部地區實力最強的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以四川省會成都與直轄市重慶為核心,共同組成的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也有兩個GDP萬億城市重慶與成都。

通過對兩個城市群的初步瞭解後,我們不難發現,其實不管是成渝城市群還是中三角城市群,兩者都存在同一個問題。就是兩個城市群在空間上存在距離,不夠緊湊。特別是中三角地區,橫跨長江,間隔三湖(洪澤、洞庭、鄱陽),分屬三省(湘、贛、鄂),很難像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那樣,形成緊密聯繫。再者,武漢雖然是中部龍頭老大,但其輻射力、影響力都還不大。中西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不管是人才還是資本,都外流嚴重。相對而言,中部地區距離東部沿海近,歷來都是人才、資本外流到東部沿海的“重災區”。

綜合來看,在沿海地區產業升級轉移當中,中西部大城市能否抓住機會,吸引投資,讓外流的人才、與資本回流,對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城市未來發展前景無非是資金與人才的聚集。

在過去5年時間裡,吸引投資最多的中西部城市是成都,在全國所有城市當中,是唯一一個進入前10的中西部城市。其次是中部的武漢,再次是長沙、重慶。在吸引投資方面,成渝城市群似乎更佔優勢。


從過去兩年應屆畢業生異地就業趨勢來看,成渝城市群的成都、重慶都位居全國前十之列。而中部地區僅武漢進入全國前十,其排名低於成都。這也從側面顯示了成渝城市群在人才方面,更具吸引力。

不管如何,如果中三角與成渝城市群能協調發展,互補互足,抓住機遇,吸引投資,讓外流人才與資本回流,兩者都將是中國第四經濟增長極最具競爭力與潛力的備選。誰將率先脫穎而出,就目前我個人認為是成渝城市群。當然,未來發展如何,就看兩個城市群的表現了。我更希望的是如過去東部沿海三大經濟增長極一樣,協同共進,兩者同時崛起,發揮其輻射力、帶動力。


那詩那遠方


成渝最有可能形成城市群成為中國經濟第四級,反之中三角難以形成合力組成城市群。

首先重慶未直轄前同屬四川,風俗習慣文化幾乎沒有差別,直轄以後地理位置並未改變,直線距離不過兩百多公里,同時成渝兩市在中西部又是最耀眼的雙子星,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交通便捷,人員往來頻繁,重慶工業製造和成都服務旅遊優勢互補,兩市相向而行帶動周邊,城市群已初具雛形。

當然兩地互不服氣,從口舌之快到互相傷害,才是最大的障礙。當然部分內心膨脹的重慶人有很大的責任,有一種“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感覺。

其實成渝之間最大的榜樣是廣州和深圳,有他們兩地人民一半的胸懷都好很多了。想來廣州乃千年商都何等榮耀,改革開放後北上廣就是發達的象徵,而改革開放前深圳就是一個小漁村,而沒聽說過廣州人嘲笑過深圳人漁民。四十年以來深圳日新月異,經濟已有超越廣州之勢,有沒聽說深圳人嘲笑廣州人故步自封,更沒有認為特區人高人一等,也沒有口口聲聲特區人政治地位高沾沾自喜,更沒有搞深菜深劇與粵文化搞切割,可以說珠三角城市群的發展不僅僅是區位優勢和好的政策,最重要的是別人務實、包容。

成渝地區與珠三角的差距可以說是天壤之別,希望兩地人民開闊眼界,跳出盆地意識、攜手共進、相互尊重、和平包容,打造中國經濟第四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