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廣東,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簡稱“粵”,省會廣州,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與海南隔海相望。


一:行政區劃

廣東省下轄21個地級市,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惠州;汕頭、潮州、揭陽、汕尾、梅州、;湛江、茂名、陽江;韶關、清遠、雲浮、河源。

廣東省轄市當中,廣州是國家中心城市 ,深圳為計劃單列市,深圳、珠海和汕頭為經濟特區,廣州和湛江為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下分121個縣級行政區,包括62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 36個縣、3個自治縣。其中佛山市順德區被廣東省為省直管縣試點,對順德區實行省直接管理縣財政體制。順德區享有地級市的行政執法權限,並將接受廣東省的直接考核,分數單列。 20個縣級市法律上直屬省政府,實際上是由地級市暫為代管。

廣東省轄內諸縣,其中南雄、紫金、興寧、封開、龍川、五華、博羅、陽春、徐聞、高州、英德、饒平、普寧、羅定、南澳、仁化、豐順、陸河、懷集、揭西、乳源、大埔、陸豐、廉江、化州、德慶、連山、連南、新興是財政省直管縣。

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廣東省行政區劃圖

備註:

1、深圳市有大鵬新區一個功能區,非行政區。

2、珠海市有橫琴新區、高新區、高欄港經濟區、保稅區和萬山區五個功能區,非行政區。

3、東莞市是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莞城區、南城區、東城區、萬江區實際是街道,屬於鄉級行政區。

4、中山市是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石岐區、東區、西區、南區、五桂山區、火炬開發區實際是街道,屬於鄉級行政區。

5、汕尾市紅海灣區是經濟區,不在民政部縣級行政區之列。汕尾市東沙群島實際上被臺灣當局控制。

6、潮州市楓溪區是功能區,屬於潮安區,不在民政部縣級行政區之列。

7、揭陽市藍城區是功能區,屬於揭東區,揭陽空港經濟區屬於榕城區,均不在民政部縣級行政區之列。

8、茂名市濱海新區是功能區,屬於電白區,不在民政部縣級行政區之列。

9、肇慶市大旺區是經濟區,不在民政部縣級行政區之列。

10、順德區車牌號為X;南海區車牌號為Y;港澳進入中國內地車輛車牌號為Z。

11、廣東下轄9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深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惠州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珠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肇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江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2、廣東下轄6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


二:地理環境

1:地理位置

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廣東省政區圖

廣東省地處中國大陸最南部。東鄰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連廣西,南臨南海,珠江口東西兩側分別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島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全境位於北緯20°13′~25°31′和東經109°39′~117°19′之間。東起南澳縣南澎列島的赤仔嶼,西至雷州市紀家鎮的良坡村,東西跨度約800公里;北自樂昌縣白石鄉上坳村,南至徐聞縣角尾鄉燈樓角,跨度約600公里。北迴歸線從南澳—從化—封開一線橫貫廣東。全省陸地面積為17.98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1.87%;其中島嶼面積1592.7平方公里,約佔全省陸地面積的0.89%。全省沿海共有面積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759個,數量僅次於浙江、福建兩省,居全國第三位,另有明礁和幹出礁1631個。全省大陸岸線長3368.1公里,居全國第一位。按照《聯合國海洋公約》關於領海、大陸架及專屬經濟區歸沿岸國家管轄的規定,全省海域總面積41.9萬平方公里。

2:地質條件

廣東省山脈大多與地質構造的走向一致,以北東―南西走向居多,如斜貫粵西、粵中和粵東北的羅平山脈和粵東的蓮花山脈;粵北的山脈則多為向南拱出的弧形山脈,此外粵東和粵西有少量北西―南東走向的山脈;山脈之間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佈。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最大,潮汕平原次之,此外還有高要、清遠、楊村和惠陽等沖積平原。臺地以雷州半島―電白―陽江一帶和海豐―潮陽一帶分佈較多。

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廣東省地質圖

構成各類地貌的基岩岩石以花崗岩最為普遍,砂岩和變質岩也較多,粵西北還有較大片的石灰岩分佈,此外局部還有景色奇特的紅色巖系地貌,如著名的丹霞山和金雞嶺等;丹霞山和粵西的湖光巖先後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沿海數量眾多的優質沙灘以及雷州半島西南岸的珊瑚礁,也是十分重要的地貌旅遊資源。沿海沿河地區多為第四紀沉積層,是構成耕地資源的物質基礎。

3:地形地貌

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廣東省地形圖

地勢總體北高南低,北部多為山地和高丘陵,最高峰石坑崆海拔1902米,位於陽山、乳源與湖南省的交界處;南部則為平原和臺地。全省山脈大多與地質構造的走向一致,以北東—南西走向居多,如斜貫粵西、粵中和粵東北的羅平山脈和粵東的蓮花山脈;粵北的山脈則多為向南拱出的弧形山脈,此外粵東和粵西有少量北西—南東走向的山脈;山脈之間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佈。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面積最大,潮汕平原次之,此外還有高要、清遠、楊村和惠陽等沖積平原。臺地以雷州半島—電白—陽江一帶和海豐—潮陽一帶分佈較多。

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廣東省地形地貌圖

構成各類地貌的基岩岩石以花崗岩最為普遍,砂岩和變質岩也較多,粵西北還有較大片的石灰岩分佈,此外局部還有景色奇特的紅色巖系地貌,如丹霞山和金雞嶺等;丹霞山和粵西的湖光巖先後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沿海數量眾多的優質沙灘以及雷州半島西南岸的珊瑚礁,也是十分重要的地貌旅遊資源。

4:氣候環境

廣東省屬於東亞季風區,從北向南分別為中亞熱帶、南亞熱帶和熱帶氣候,且雨熱同季,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是中國光、熱和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廣東省七月氣溫圖(數據來自2014年)

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廣東省一月氣溫圖(數據來自2014年)

年平均氣溫分佈呈南高北低,雷州半島南端徐聞最高(23.8℃),粵北山區連山最低(18.9℃)。月平均氣溫最冷的1月為13.3℃,最熱的7月為28.5℃。全省86個氣象站中,歷史極端最高氣溫為42.0℃,出現在韶關;極端最低氣溫-7.3℃,出現在梅州。年平均氣溫22.3℃,1月平均氣溫約為16℃-19℃,7月平均氣溫約為28℃-29℃。

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廣東省七月降水圖(數據來自2014年)

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廣東省一月降水圖(數據來自2014年)

廣東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2500毫米之間,全省平均為1777毫米。降雨的空間分佈基本上也呈南高北低的趨勢。受地形的影響,在有利於水汽抬升形成降水的山地迎風坡有恩平、海豐和清遠3個多雨中心,年平均降水量均大於2200毫米;在背風坡的羅定盆地、興梅盆地和沿海的雷州半島、潮汕平原少雨區,年平均降水量小於1400毫米。降水的年內分配不均,4-9月的汛期降水佔全年的80%以上;年際變化也較大,多雨年降水量為少雨年的2倍以上。

年降水量分佈不均,呈多中心分佈。3個多雨中心分別是恩平—陽江、海豐和龍門—清遠,其中年平均降水量恩平超過2500毫米,海豐接近2500毫米,龍門為2100毫米。暴雨最頻繁的是海豐,年平均暴雨日數達13.5天。月平均降水量以12月最少(32.0毫米),6月最多(313.5毫米)。最大日降水量640.6毫米,出現在清遠。

5:珠江水系

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珠江水系簡圖

珠江由西江、北江、東江及珠江三角洲諸河組成,西江、北江、東江匯入珠江三角洲後,經虎門、蕉門、洪奇門、橫門、磨刀門、雞啼門、虎跳門和崖門八大口門入注南海,形成“三江匯流,八口出海”的水系特點。

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珠江流域

珠江流域的主流為西江,發源於雲南省曲靖市烏蒙山餘脈的馬雄山東麓,自西向東流經雲南、貴州、廣西和廣東4省(自治區),至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的思賢滘與北江匯合後流入珠江三角洲網河區,全長2075公里,流域集水面積35.31萬平方公里,佔珠江流域面積的77.8%,主要支流有北盤江、柳江、鬱江、桂江及賀江等。

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三江匯流,八口出海

北江發源於江西省信豐縣石碣大茅山,涉及湖南、江西和廣東3省,至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思賢滘與西江匯合後流入珠江三角洲網河區,全長468公里,流域集水面積4.67萬平方公里,佔珠江流域面積的10.3%,主要支流有武水、連江、綏江等。

東江發源於江西省尋烏縣的椏髻缽山,由北向南流入廣東,至東莞市石龍鎮匯入珠江三角洲網河區,全長520公里,流域集水面積2.70萬平方公里,佔珠江流域面積的6.0%,主要支流有新豐江、西枝江等。

珠江三角洲水網密佈,水道縱橫交錯,水系集水面積2.68萬平方公里,佔珠江流域面積的5.9%,主要河道近100條,其中入注珠江三角洲的中小河流有流溪河、潭江、增江和深圳河等,網河區西、北、東江主幹河道長294km。

珠江流域還有較大的高原湖泊,均位於雲南省境內,主要有撫仙湖、陽宗海、星雲湖、杞麓湖、異龍湖、大屯海和長橋海等7個,總集水面積2406平方公里,湖泊總容量202.5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入湖總水量5.23億立方米。

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廣東省乾旱分佈圖(2015年7月份數據)

廣東省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夏秋易洪澇,冬春常乾旱。沿海臺地和低丘陵區不利蓄水,缺水現象突出,尤以粵西的雷州半島最為典型。部分河流中下游河段由於城市廢汙水排放造成汙染,存在水質性缺水問題。


三:自然資源

1:土地資源

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廣東省林地資源分佈圖

廣東陸地地表形態主要分為山地、丘陵、平原、臺地四種類型,地形總體呈北高南低之勢。山地丘陵居多,全省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約佔土地總面積的35.3%,其中粵湘交界處的石坑崆為全省第一高峰。海拔在500米以下丘陵約佔土地總面積的27.4%。草地分佈面積較小,約佔土地總面積的0.02%;平原分為三角洲平原和河谷沖積平原兩種類型,約佔土地總面積的23.4%。珠江三角洲平原是廣東省最大的三角洲平原,面積1.09萬平方千米;其次為潮汕平原,面積4700平方千米。較大的河谷平原有北江的英德平原,東江的惠陽平原,粵東的榕江、練江平原,粵中的潭江平原,粵西的鑑江平原和漠陽江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沛,交通便利,經濟發達,土地利用水平較高。

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廣東省土地利用圖

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廣東省土地開發限制圖

2:水資源

廣東省河流眾多,以珠江流域(東江、西江、北江和珠江三角洲)及獨流入海的韓江流域和粵東沿海、粵西沿海諸河為主,集水面積佔全省面積的99.8%,其餘屬於長江流域的鄱陽湖和洞庭湖水系。全省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各級干支流共614條(其中,集水面積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60條)。獨流入海河流52條,較大的有韓江、榕江、漠陽江、鑑江、九洲江等。水文監測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774毫米,摺合年均降水總量3145億立方米。降水時程和地區上分佈不均,年內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4—10月,約佔全年降水量的70%—85%;年際之間相差較大,全省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的1.84倍,個別地區甚至達到3倍。

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廣東省水土流失分佈圖

3:礦產資源

廣東省地處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接處,成礦地質條件優越,礦產資源種類較多,優勢礦種集中度高。截至2016年底,廣東省礦產資源儲量簡表的礦產有90個礦種,1120處礦區,1859處礦產地。其中:燃料礦產,2個礦種,183處產地;黑色金屬礦產,4個礦種,149處產地;有色金屬礦產,11個礦種,600處產地;貴金屬礦產,2個礦種,146處產地;稀有稀土及分散元素礦產,15個礦種,200處產地;冶金輔助原料非金屬礦產,9個礦種,80處產地;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10個礦種,174處產地;建材和非金屬礦產,39個礦種,327處產地。

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廣東省礦產資源分佈圖

4:植被和生物資源

廣東省光、熱、水資源豐富,四季常青,動植物種類繁多。全省有維管束植物289科、2051屬、7717種。其中野生植物6135種,栽培植物1582種。此外,還有真菌1959種,其中食用菌185種,藥用真菌97種。植物種類中,屬於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的有仙湖蘇鐵、南方紅豆杉等7種,屬於二級的有桫欏、廣東松、白豆杉、樟、凹葉厚朴、土沉香、丹霞梧桐等48種。

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丹霞梧桐

廣東省動物種類多樣。陸生脊椎野生動物有774種,其中獸類110種、鳥類507種、爬行類112種、兩棲類45種。此外,還有淡水水生動物的魚類281種、底棲動物181種和浮游動物256種,以及種類更多的昆蟲類動物。動物種類中,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的有云豹、熊猴和中華白海豚等22種,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的有金貓、水鹿、穿山甲、獼猴和白鷳(省鳥)等95種。

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白鷳(省鳥)

5:海洋資源

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廣東省海岸線長,海域遼闊,海洋資源豐富。海洋生物包括海洋動物和植物,共有浮游植物406種、浮游動物416種、底棲生物828種、游泳生物1297種。遠洋和近海捕撈,以及海洋網箱養魚和沿海養殖的牡蠣、蝦類等海洋水產品年產量約460萬噸;可供海水養殖面積77.57萬公頃,實際海水養殖面積19.49萬公頃,是全國著名的海洋水產大省。雷州半島的養殖海水珍珠產量居全國首位。沿海還擁有眾多的優良港口資源。廣州港、深圳港、汕頭港和湛江港成為國內對外交通和貿易的重要通道;大亞灣、大鵬灣、碣石灣、博賀灣及南澳島等地還有可建大型深水良港的港址。珠江口外海域和北部灣的油氣田己打出多口出油井。沿海的風能、潮汐能和波浪能都有一定開發潛力。廣東省沿海沙灘眾多,氣候溫暖,紅樹林分佈廣、面積大,在大陸最南端的燈樓角有全國唯一的大陸緣型珊瑚礁,旅遊資源開發潛力大。


拓展閱讀:

1:

2:

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