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殘志堅,讓20多萬臺小家電“起死回生”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於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者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www.ahcaijing.com)訊 在合肥市蜀山區井崗鎮十里廟社區嶽西路上,一家只有6平方米的家電修理鋪裡,殘疾人王俊在不停地忙碌著,居民送來一臺廣場舞的音響,簡單說出音響大致的故障後,王俊很快就判斷出故障的原因,幾分鐘,家電修好了。

一上午的時間裡,王俊幫助居民修好了7、8臺小家電,每臺收費5元、10元,雖然是一名殘疾人,但他從事家電維修20年來,他讓20多萬臺小家電“起死回生”,被居民們親切地稱為“家電醫生”。

身殘志堅,最愛“折騰”家電

王俊從小患小兒麻痺症,造成左腿殘疾,初中畢業後,他選擇了上技校,學習家電維修知識。

“就是喜歡折騰家電。”技校畢業後,王俊又先後外出拜師學藝,買書自學,漸漸地,各種普通家電他都能夠進行“手術”。

1998年,王俊在合肥市蜀山區井崗鎮嶽西路上開了一家家電修理鋪,由於他個性開朗隨和,人緣好,加上收費合理,技術過硬,口碑好,附近的居民都樂於將電器送到他那維修。

“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即使子女丟棄不要的壞家電、檯扇、電飯鍋、收錄機等,總想花點小錢,修修再用。”王俊告訴記者,修理這種家電不僅費時、費事,零部件有的很難買到,只能自己重新加工,很多家電維修部都不願意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20年來,王俊讓20多萬臺小家電“起死回生”,“能幫助一點就盡力幫助一點,只要有需求,就應該多提供便捷的服務,也可以實現我的人生價值啊!”

繼續堅守,居民滿意是最大“快樂”

在王俊修理家電的過程中,他還經常幫助殘疾人,為獨居老人提供上門服務等。

由於電視機、電冰箱搬起來都特別費勁,為方便居民,王俊買了一輛舊摩托車代步,提供上門服務,只要居民打來電話,他就上門維修,而且維修費合理,遇到家庭困難的殘疾人、孤寡老人、貧困家庭,王俊只收取材料費。

“對於殘疾人來說,爬樓梯雖然艱難,但是聽到市民家電修好後的一聲‘謝謝’,我的心裡充滿了快樂。”王俊記得,一天晚上十點多,家住嶽西新村的劉大爺發現家裡唯一一臺電風扇不轉了,熱得不能入睡,當接到電話後不到10分鐘,王俊就趕到劉大爺家中,幾分鐘就修好了,王俊只收了劉大爺5元的零件費。

20年來,王俊義務為500多戶困難家庭免費維修家電,“我是個殘疾人,曾經得到不少人的幫助,能憑手藝幫人做點事,我很快樂。”

如今,家電維修行業如今日漸式微,王俊也曾招過工人,收過學徒,但年輕人最終都沒有堅持下來。“年輕人不願意走進這個行業,從事多年的家電維修人員也紛紛轉業,想找到願意從事家電維修的年輕人已經很難了。。”

儘管很少人走進家電維修的行業,當王俊仍然選擇堅守,因為他說,居民的滿意,就是自己最大的快樂。

劉亞萍 葛宜年 市場星報 安徽財經網記者 沈娟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