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給孩子穿別人送的舊衣服,是好事還是壞事?

糖紙吳柿子


我有一個小學同學,跟我一樣,也是家裡的老三,兩個姐姐,家庭條件比我家好。小時候我們都是撿姐姐們穿剩的衣服,不一樣的是她撿的衣服比我的要好得多,所以我是很羨慕她有漂亮衣服穿。但是後來知道,她對撿姐姐們的衣服穿也是很不滿意的,希望有自己的新衣服穿。

我大女兒現在5歲半,對新衣服新鞋子有很多期待。所以,要不要經常給孩子穿別人送的舊衣服,跟孩子的年齡有關係。孩子小的時候,如果有的話,可以多穿點的別人給的衣服。孩子大了之後,每個季度都應該買幾件孩子自己的衣服。


七娃寶葫蘆


我也會給孩子穿別人送的舊衣服,這個不存在是好事還是壞事,關鍵看是否合適就可以了。

我就遇到過這樣一個熱心的婆婆,婆婆的孫子跟我家大寶差不多大,有幾次遇到婆婆,她都會跟我說:我家孫子有好多衣服,都沒怎麼穿,我拿給你家小寶穿吧。每次我都不好意思直接拒絕婆婆,於是只能說:好啊。而且婆婆還非常積極的馬上就回家把衣服拿過來了,有時還會拿一雙孫子穿不了的鞋子,當然婆婆拿的衣服和鞋子都是洗過的,看上去還是挺乾淨的。但我家小寶是女兒家,每次把這次東西拿回家後,我會先看看顏色、樣式等是否適合女兒,如果不適合就會留著找機會送給別的孩子。

所以,如果舊衣服合適自家的孩子,何樂而不為呢?


成長為自己


別人送的舊衣服,可以給孩子穿,但有幾個”雷區“不能踏進去。

給孩子穿別人送的舊衣服,有以下幾個優點:

一是避免浪費。現在大多數家庭不會因為孩子衣服穿得多而不給孩子買衣服,但因為小孩子長得特別快,很多衣服還挺新就已經穿不下了。扔掉很浪費,清洗乾淨之後繼續送給需要的孩子穿也算是物盡其用。

二是有利於孩子健康。舊衣服雖然看起來不如新衣服體面,但對孩子來說,其實舒服又健康。舊衣服經過多次洗滌,大多已經變得比較柔軟,孩子穿在身上會比較舒適。同時,因為經常長時間的洗、曬以及穿著,它們本身帶有的甲醛之類的物質已經大部分揮發掉,不會刺激皮膚,有利於孩子健康。

三是培養孩子艱苦樸素的好品質。我們經常說現在孩子們的攀比心理非常嚴重,甚至非名牌不穿。實際上,孩子的很多習慣都是大人教的。我們總倡導從小就要給穿最好的,吃最好的,用最好的,其實,什麼是最好的呢?不是最貴的,也不是最新的,而是最合適的。因此,只要舊衣服穿著得體,就完全可以給孩子穿。這樣還能讓孩子懂得最美的東西不是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是深藏著的心靈。

但家長在給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的時候,也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穿能清楚知道來源的舊衣服。也就是你所熟悉的身邊人提供的舊衣服可以給孩子穿,但不是很熟悉的人的不能穿,防止有皮膚病或傳染病,我們不瞭解。

二是穿之前要經過高溫或是其他方式殺菌或消毒,注意清潔。

三是儘量選擇穿在外面的衣服,而不是貼身的衣物。題主所說到的內衣內褲穿自己的,是正確的,甚至秋衣秋褲之類的貼身衣服也最好穿自己的。

四是要給孩子做好思想工作。雖然家長可能一片好心,但孩子不一定能夠理解父母的苦心,所以,家長要給孩子講明白為什麼要穿舊衣服等道理,讓孩子穿得舒服又舒心。


親子溝通如何說:擁有30餘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背景的專家學者,致力於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你問我答”功能已經開啟。歡迎關注!


親子溝通如何說


我想說說我的親身感受。

我有一個比我大兩個多月的堂姐,比我高一點。我爸媽呢常年不在家,我跟我奶奶。堂姐媽呢說話語氣比較強烈,我們都很怕她,我呢又是那種很聽話的乖寶寶,所以一般她說啥我都聽。小學那幾年,幾乎年年她都給我堂姐的就衣服穿,我也不敢拒絕,而且還不敢不穿,不過確實不喜歡,我奶奶倒是挺開心。所以到後來稍大一點的時候,我就有點自卑了,尤其是穿著堂姐衣服出門的時候。再加上爸媽都不在身邊,所以老被堂姐欺負。幸好那時學習成績一直比堂姐好,慢慢地堂姐媽對我的態度好像比以前好了,我在他們家好像變成了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再後來,我爸媽也回來了,我底氣也足了,她家再送衣服的時候,我媽就首先拒絕了,因為她好像看出來我有點自卑了。之後我就再沒穿過別人送的衣服了。

其實現在看,當時就是一個小孩的自尊心的問題,現在的我反倒是覺得沒什麼不好,只要是我覺得還不錯的衣服都可以啊。

小朋友們其實還都是挺敏感的,我們大人呢還是顧及一下她們的自尊心比較好,就是多問問孩子的看法,看他們願不願意。


Vinga佳


我覺得這個問題不在於是否給孩子穿舊衣服。而在於每個人對待舊物品都觀念。

就我個人而言,覺得給孩子穿別人送的衣服沒什麼不好。我家孩子現在5歲了,一直都穿親戚、朋友、鄰居們留下來的舊衣服。



孩子長得快,其實很多衣服都沒穿的少時間就穿不上了。給我們拿來的時候幾乎和新的差不多。我們穿完以後再把衣服洗的乾乾淨淨,收下來。很可能換季就小得穿不上了,再打包寄給親戚家的孩子。收到舊衣服他們也都很高興,會欣然給孩子們穿上。

其實,穿舊衣服好處還是很多的。

一,穿起來其實更舒適

我朋友都有這樣的經驗,衣服和鞋子剛買來的時候,有時候需要經過一些磨合期。才能比較的合身。

但是舊衣服卻沒有這麼多顧慮。而且,從四面八方拿過來借我衣服,以後,往往可以挑選那些舒適柔軟全棉性的衣服給孩子穿。不會再有洗過縮水或者洗過變形之類的考慮。穿在身上往往會更加舒適。



二,不會擔心弄髒,清洗方便

通常孩子活動量比較大,他們會到處探索,也很容易把衣服弄髒。如果穿了高價買來的新衣服弄髒了會感到很可惜。

舊衣服就方便多了。不用需要像新衣服那樣精心護理。直接扔到洗衣機裡,或者隨手打上肥皂一搓。都洗好了,不會像新衣服那樣有擔心洗過會變形啊之類的。護理起來也方便得多。

三,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舊衣服的來源都是熟悉的人提供的。因此衛生方面,沒有任何問題。而且如果孩子始終呆在一塵不染的乾淨環境裡,反而,接觸不到外部的細菌,免疫力,往往會比較低下。所以要經常帶孩子去接觸外面的世界。



四,省錢,而且有更多衣服穿

孩子買衣服需要花費許多錢,而且他們長得很快,衣服每年都必須換新的。如果穿舊衣服能省下一大筆開銷。省下多錢可以用在孩子的教育方面。

如果收到舊衣服多,就可以挑著穿。通常情況下,這些舊衣服質量都不錯,也是經過精心挑選買來的。新買來的時候也不見得便宜。孩子的衣服就是這樣,穿穿就換了。

小結:

有些人會覺得,收到舊衣服是因為看輕了自己,其實這都是心理在作祟。同樣一件事情,普通人會有不同的看法。關鍵看在於你怎麼想?

就我個人而言,我也會把孩子穿過的舊衣服,再送給需要它的人。親戚朋友把舊衣服留下來,其實也是花了一番心血。畢竟舊衣服放在家裡,其實是蠻佔地方的。他們把衣服屯下來,留給需要的人,其實包含著滿滿的情意。請珍惜那些留給你舊衣服的人。


閱芯悅翼


其實,能穿到別人家孩子穿小的衣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說明你家的孩子很有福氣。

現在,孩子長得都快,衣服買回來穿不了幾次,就小了,穿不了。扔了還挺浪費的。如果有哪個同事或親屬家的小孩子正好可以穿上,那無論是送人衣服的還是接受饋贈的人都會很高興。

像你這種情況,說明你很有福,孩子也很有福。沒什麼不好的。如果可以,你也可以撿孩子沒怎麼穿的,八成以上新度的衣服繼續送給那些需要這些衣服的家庭。就當是一項愛心的接力賽吧。繼續傳下去,讓更多的家庭、更多的小朋友從中獲得這份福氣。你說好嗎?


孟可的思想空間


在我的記憶中,是從小學六年級開始一直都是穿我姨姨的衣服,媽媽姊妹五個她是排行老大,下面還有四個妹妹也就是我的四個姨姨,那個時候她們都在廣東深圳那邊打工,那邊天氣也暖和買的都是春秋和夏天的衣服,我那時候也就十一二歲,個頭也不小,她們的衣服我都能穿了,直到上了初中的幾年我都沒怎麼買過衣服,就是過年了買一身新的,其實姨姨們的衣服也挺新的當時也很流行,我在班裡的穿著也算數一數二的,有很多同學也很羨慕我,因為我那時候學習也很好,再加上穿著和身材都還差不多,一直畢了業,出來打工自己能養活自己了,就拿出每個月工資的一部分,買幾件新衣服,慢慢的以前那些姨姨們的衣服也退下來了,後來搬了遷又給了那些家庭條件不太好小孩兒多的親戚了。


冬陽137193433


經常給孩子穿別人送的舊衣服,家長的心態是什麼呢?

別人如果當著孩子面說“哎呀,你家寶貝淨穿別人舊衣服。”做媽媽的聽到後,心態是什麼?怎麼回應?

經常給孩子穿別人送的舊衣服,這件事本身並不重要,家長怎麼看待這件事才重要。


有的家長覺得讓孩子穿別人舊衣服這件事,雖然是人情,但是總覺得矮人三分。所以,聽到有人說到“醜處”,所以會臉紅羞愧,無地自容,或者內心憤恨,或者拿孩子撒氣。別人無心說一句,或者說過就忘記了,自己卻一直糾結,藍瘦香菇好幾天,卻忍不住去想。

有的家人覺得這事,只是在節約不浪費。如果舊衣服乾淨整潔利索,那也很好。這樣的家長,即使聽到別人說這等話,也不會太在意。會覺得,“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道不同不相為謀”。不跟他一般見識和計較。


所以這件事本身不重要,關鍵是家長心態如何?夠不夠自信堅強?如何看待這件事,覺得是別人攻擊自己?還是隻是隨口一說,他不在意,自己也不在意?家長如何看待社會輿論呢?


我記得,我小時候,我媽媽常會對說:

“你啊,從小就沒拾漏兒過(我們家土話,意思就是撿別家舊衣服穿),你穿的都是新衣服,你穿得毛衣,毛褲,都我給你織的。”

我媽頗對此自豪。還不忘補一句“不像鄰居你萍萍姐,你看,她媽從來都是給她穿別人舊衣服。”

我媽媽的心態,用心理學術語來講,就是“我好,你不好”的心理地位。如果她把這話直接對著鄰居講,鄰居認同了,鄰居就處在“我不好,你好”的心理地位。一個有心理優越感,一個容易羨慕嫉妒恨。

假想一下,羨慕嫉妒恨的鄰居,有可能言語攻擊我媽媽,讓我媽媽也整個人感覺不好了,一來二去,兩個人反目成仇,鄰居關係沒搞好,都處在“我不好,你也不好”的心理地位上了。


如何解決這個困境呢?

還有第四種心理地位“我好,你也好”。

自己有新衣服穿很好,別家小孩穿舊衣,只要乾淨整潔也很好。

別人家孩子穿新衣,自己家孩子穿舊衣,只要乾淨整潔,也很好。

別人說一句風涼話,自己藍瘦香菇好幾天,是因為認同了別人-認為自己“不好”。

別人一句話,有這麼大威力,關鍵是家長內心自卑感作祟。別人一說自己不好,馬上接受了。所以,內心的自信和強大很重要!


關鍵還要提升自己“我很好”的部分。

如何做到內心自信強大呢?給你幾個簡單實用小技巧。

  1. 自我催眠:每天對著鏡子,對自己微笑,對自己說“你很棒,你是好媽媽。”

  2. 接受孩子的愛和反饋:就像存零錢一樣,刻意把孩子對自己的愛的點點滴滴的鏡頭存在腦子裡,記憶力。例如孩子說“你是我見過最好的媽媽。”“媽媽最美!”等等。

  3. 克服全能感。愛孩子,就要滿足孩子一切--很多家長有這樣的想法,但這種想法害人害己。家長不可能給孩子買他所有想要的玩具,也不可能讓他一天吃10個冰淇淋。

  4. 不要心存愧疚,因為告訴孩子真相,更容易促進他社會化。讓他適當受挫,也是培養他抗挫折能力的好方法。只要付出愛就好了,付出愛,並不等於要完全滿足孩子慾望。


在路上的Nancy


其實給寶寶穿舊衣服,沒什麼吧?不應該存在好事還是壞事這個概念。因為每個人考慮的不太一樣罷了。

我家寶寶雖然是第一胎,但是我姐家的孩子小時候穿過的衣服,老公姐家的孩子小時候穿過的衣服,提前就整理出來洗乾淨了好多。所以,我家寶寶在6個月以前吧,新衣服很少,有時候褲子替換不過來了,或者夏天的褲子少,就買兩條,基本都是穿舊衣服過來的。

寶寶身上穿的這個外套就是穿她姐姐小時候的衣服。對於小寶寶來說,其實穿舊衣服要比新衣服好處更多。當然,這個外人你能接收到什麼程度就各自不一樣。我也只能接受了穿自家人給寶寶穿過的衣服,朋友同事的我也不太願意要。

在1歲以前,穿過洗過的舊寶寶衣服其實穿上更舒服,更軟和,對於小寶寶來說更好。

而且,這個時期,寶寶一天一個樣,你今天買的衣服正合適,可能過三天以後就小了。你要總買大的,寶寶穿的也不舒服,也不好看,還漏風漏氣的,保暖效果還不好。

所以在6個月以前寶寶穿舊衣服比新衣服更好。

學會走路以後,天天要出去玩,我家寶寶又相對要胖一些,所以哥哥姐姐的很多衣服都不合身了,於是就添置了很多新衣服。雖然本人顏值一般,但是每個女人都有一顆愛美的心,和一顆想把自己閨女打扮成最漂亮女孩的心!

所以,我覺的這個新舊衣服的事情沒什麼問題,自己看寶寶的實際需求。孩子大點了以後,舊衣服就沒必要了吧,打扮漂亮點,寶寶也開心,爸媽也有面子,多好!


帶娃的那些事



當然是好事。

對於送衣服的家長,她能做斷舍離,把自己家寶寶不再穿著的衣物,整理出來、清潔乾淨贈給自己關心的,而且有實際需要的人,她是智慧、環保,且有愛的人。

眾所周知新衣服尤其色彩鮮豔的衣服有甲醛,買回來必須處理一下(清水漂洗、風吹晾曬幾日),才能給孩子穿著。對於被贈予的家庭,可以讓孩子穿著舒適的無甲醛的衣服(我管它叫有故事的衣服),這樣又經濟,又對大家都好的事情,為什麼要糾結呢?

再來說說環保問題,即使不考慮著色劑等個人必須考慮的因素,從大環境來說,本可以清潔後重複利用物資被丟棄,而大量製造新衣服對環境造成的負荷,媽媽們有木有考慮過?工廠開工,會有廢水等排放,對水土的汙染、霧霾等,剁手黨是有責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