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刻你覺得父母老了?

無已大康


父親那輩的鄉下人,沒什麼文化,閒暇之餘,喜歡打牌。特別是年關前後,三五鄰里之間不免要約在一起。就在去年,我大學畢業,也算是長大後第一次以工作人員的身份在家裡過年。門口有張木桌,朋友們便圍在一起打牌。父親難免手癢,還未坐下去便被母親拉開了。後來我坐下,隨口問了句“媽,有零錢沒?給我點!”母親二話沒說,從兜裡拿出了二百塊錢。遞我手中的那一刻,覺得母親老了。她把我當成了這個家的頂樑柱,她覺得我長大了,該聽我的了……


撥浪鼓和糖葫蘆


去年的3月份,我媽媽被檢查出冠心病,先是在老家的醫院住了十天院,沒什麼太大改觀,爸媽當時內心都很緊張。後來又轉到北京的安貞醫院,醫生看過以後說住院然後第二天造影手術,我當時聽完趕緊跟醫生進去進行手術前的告知和簽字,而我爸有點神不守舍,眼神空洞,一個60多歲的大男人就是在大廳來回溜達,也不跟我們說話。當天晚上我帶著我爸坐地鐵回我家,一整個晚上我爸沒說一句話,眼圈也有點紅。第二天中午我媽被推進了手術室,我和我姑姑守在手術室門口,我爸卻自己遠遠的坐在了樓梯上,低著頭,搓著手。手術過程中,醫生出來說,必須要給心臟做兩個支架,家屬是否同意,我爸跑過來嚷著說,做,做,做。但是就是不會寫字了,我馬上接過筆簽字跟醫生溝通。手術順利完成,這天我爸在回家的地鐵上跟我不停的說,你看就是這北京大夫好吧……,嗯嗯嗯!從那次起,我發現我的父母真的老了,好多事兒都需要我們給拿主意,我們成了他們的主心骨,對於我們的生活,老兩口說的最多的是,我們老了,你們自己的日子自己過,自己的夢兒自己圓。



寶子2943


恐怕很少有人能體會到我那種感覺。

事情發生在2018年的大年初二晚上。

我大姑姑今年78了,在南方一個小鎮住著,我不記得哪裡了。二姑姑76了,在紹興住著。小姑姑和我們住一個城市,也72了。我還有個大爹82了,也住在這個城市周邊的村子裡,但是城市擴建已經包起來了,沒了土地。我父親年紀最小,今年9月就63了。我呢?今年第二個本命年。

我很小的時候,奶奶還活著,住在小姑姑家裡。所以一大家子一過年就到姑姑家聚一聚。可是我奶奶去世了,過年就很難一家人聚齊了。前幾年小姑姑的丈夫也就是我小姑父也去世了,她的三個兒子也逐漸不和她住一起了。小姑姑是個很普通的女人,每天就是做飯買菜洗衣服,不做這些事的時候就看看電視,偶爾關注一下股票。很遺憾,今年沒有去看她。但是去年去看她的時候,他的口齒已經不那麼清楚了,很明顯她已經儘可能加快語速免得讓我們這些年輕人煩(我的兩個侄子的兒子比我大一兩歲,一個侄女比我小兩歲)。

大年初二晚上,大姑姑給我爸爸打電話,沒有拜年,而是直接讓他把電話給我。爸爸把電話給我後,自己坐在另一個沙發上,保持了兩米的距離自己看電視。因為他耳朵有點背,所以聲音我接過來後就調小了。

以下是我能記得的話,儘可能還原。期間段落分割的部分,我都是嗯嗯這類語氣詞。

“興興啊(我小名)。

今年可是回家了。你這一年在外面很辛苦吧。

你是在內蒙讀書來著是吧?

咳,大姑給你打這個電話,實在是不知道怎麼和你說了。你大姑今年確實是沒法過去和你們一起過年。你大姑父他現在身體不好,實在是需要人照顧。(後來得知是大姑父癱瘓了)再加上小軍(化名,大姑姑的兒子)這邊也不好幫忙,只能我自己來照顧了(小軍哥哥的前妻抑鬱症自殺了,自己也抑鬱症了,在治療一段時間情緒穩定後,在大姑姑強烈要求下和現在的妻子結了婚。但是這個人也有精神問題,生活不能自理,打掃家務洗碗什麼的都洗不乾淨,都得小軍哥重新做一遍。再加上兩人都有精神病史,所以沒有工作,靠低保過日子。其實大姑是想讓小軍哥儘快走出來,結果生活更難受了)。

今天給你打這個電話,是有件大事想和你說。

你爸爸,其實挺可憐的。他也退休了,本來是享福的時候,但是你還在上學嘛,他必須撐起這個家,自己還得出去看門房,每個月多掙幾百塊只為了你們家能過好點。他還有高血壓,真的很辛苦。

我知道你在外面很忙,可是一年時間也不給家裡打個電話,都是你爸媽給你打,結果你一直都忙,說不上幾句話。

你爸媽都挺關心你的,你也儘量抽空多陪他們說說話。去年暑假都沒回家,確實辛苦,可你爸每天都要上班,還有夜班,更辛苦不是。

你們家現在所有收入都是你爸爸在掙。你媽也沒工作,性格也很有特點,不願與人友好,很另類容易發火,得罪了人都是你爸去對付的。

他現在也60多了,還要忍著你們的性子滿足你們,太可憐了。大姑姑真的是自己沒辦法,不然肯定接濟你們一下。

就想跟你說,你們一家子將來就靠你一個人了。大姑姑明說,就是我弟弟的未來,就託付給你了。你大爹兩個孫女,兒子兒媳也孝順,也有工作也那啥,啥也不缺,我們幾個女的苦點就苦點沒事。就你爸爸年紀最小,可是還要那麼辛苦。

做姐姐的真的心疼。我弟弟人老實,沒什麼心眼,他的未來就託付給你了。以後恐怕姑姑很少有機會聯繫你了。

對象還沒找呢吧?也是。現在才25吧(我們家習慣說虛歲)。畢業了也才二十六七歲,等找了工作穩定了再找對象也還年輕,挺好的。

行了,就這些了。過年快樂。”

接著我就把手機聲音調大給了爸爸。我進到我自己屋子關上房門,去掉耳機看視頻。

另外,我是個gay。我不知道怎麼說。

這時候,你們覺得這個問題的答案合適嗎?其實更早時候就覺得自己父母老了。可是,只要我不聯繫他們,我就覺得自己和別人一樣,父母才50多。

有時候我自己都覺得自己好累。


他他拉姝寧


我家是農村的,小時候放了暑假快開學那會兒,就到了秋收的時候,打了的玉米,一袋一袋的都要扛到房上晾曬,我就會跑過去幫忙,當然是提也提不動,我爸就會說,小孩起開吧,爸爸扛就行了,我想我爸真是天生神力啊。

到了上大學放了暑假,農忙的時候,我能做的事情就多了,有時候我爸會抽支菸坐在樹下看我,笑眯眯的,我知道他認為我長大了,能幫上點兒忙了,後來幹活兒都是我和我爸一起。

今年,又到秋收,扛著一袋玉米正要上房,突然腰閃了一下,差點摔倒,我趕緊過去扶住了,我爸擺擺手,對我說,今年你來吧,爸爸給你裝袋。就這一瞬間,我忽然覺得我爸老了。是啊,我自己都兩個小孩了,歲月不饒人,變老就是那麼一瞬間的事情。


虎哥幫你支招


我覺得這個話題對於我來說好沉重哦!我是家裡最小的,從小到大都是被父母寵著慣著。後來爸爸因病去世了,母親依然的寵著我將就著我。所以,對於和父母的關係和對父母的感情,對父母的依戀是非常深的。到了如今的年紀,我的孩子已經很大了,我仍然延續著對媽媽:想撒嬌就撒嬌的狀態,哪怕我的先生在旁邊,哪怕我的孩子在旁邊。

所以,儘管知道人的逐漸的衰老都會是有的,屬於正常,可是在我心裡還是會希望自己的媽媽年輕一些再年輕一些……希望歲月的腳步慢一點再慢一點。

年輕時候的媽媽長得真好看:漂亮,個子1.65米,爸爸很愛媽媽,在我記事起就沒見過他們吵架!後來爸爸去世了,媽媽很傷心,我們姊妹幾個都很傷心,那個時候覺得媽媽突然憔悴許多。真正發現媽媽老了,應該是在2012年的夏天,我外婆在世的時候,外婆摔傷住院了,我請假回來成都陪同媽媽一起去醫院🏥照顧外婆。到了該輪換媽媽回家休息,有一天早上我突然被遠處的歌聲驚醒,屋子裡安靜的有些可怕,突然睡醒來沒有看見媽媽,就習慣性的大聲喊著:媽媽……耳邊傳來熟悉的聲音:喊啥子喊……我轉過頭,媽媽還在我身邊睡著呢。就在我轉過頭看著媽媽的時候,突然發現媽媽老了:佈滿臉的皺紋,從眼角到嘴唇……我用手小心翼翼的撫摸著媽媽的臉帶著哭腔說:媽媽,你的臉上怎麼一下那麼多皺紋呀?媽媽平靜的說:你們都那麼大了,你們的孩子都那麼大了,媽媽啷個不老嘛,該來了撒……眼淚從我的眼角流出,我說:媽媽,我不要你老,不要你老……媽媽說:瓜的(傻瓜的意思)……

曾經我以為,衰老離我很遠很遠,誰知,彈指一揮間,我已人到中年……我最愛的媽媽逐漸的在變老了,很珍惜很珍惜和她在一起的每個時光。如今,我也從外地回來成都工作了,陪伴媽媽的時候/陪伴媽媽的時間也越來越多了。雖然媽媽不再年輕了,但我仍然是想撒嬌,就一定會在她面前撒嬌,說著:我想她,說著:我做夢夢見她……


格格


在國外生活了一段時間,年前回家的時候看見茶几上放著老花眼鏡。突然就沒來由的一陣害怕,真真切切的感覺到父母老了。然後安慰自己 他們可能只是配了眼鏡但不常用吧。爸爸和我說 因為想到我要回來了 媽媽前一天晚上高興的睡不著覺於是媽媽憨笑幾聲 說 想吃什麼媽給你燒相處幾天之後發現爸爸習慣性的把手機拿的遠遠的看,媽媽也常常戴著老花眼鏡織毛衣。可是我半年前離家的時候 他們的視力明明還很好啊。可是時間為什麼就過得這麼快,這麼快呢…可能父母變老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他們越來越像個孩子對一切新生事物感到好奇 ——小時候讓我覺得很威嚴的爸爸 現在也會憨笑著讓我教他用新軟件 對同一件事需要教幾遍才能記住——一向聰明的媽媽也會在地鐵站裡不知所措 每次乘車都要我告訴她列車的駛向和下車站臺偶爾學了新的網絡熱詞就像小孩子得了玩具一樣開心的到處炫耀 有時我剋制不住脾氣也會大聲抱怨幾句 他們乖的像個犯錯的孩子一切兜兜轉轉好像又回到了20年前他們教我的樣子…可是爸爸也曾是我眼裡無所不能的超級大英雄媽媽也曾經是我眼裡睡前故事講的最好的人今天在火車站送爸爸回去的時候 看著他的背影就暗暗下定決心 要更加努力不僅為自己 也是為了讓他們能過上更好的好日子以後就換我來照顧他們吧。


me野貨


我家子女多,家裡過得比較艱難,我是家裡最小的孩子,衣服鞋子都是穿上面幾個剩下的(而且是穿剩下幾輪的),輪到我穿的時候,衣服可能僅僅就是塊腐布了,鞋子常常是上腳就皸裂,衣服上身就裂開。爸媽總是繼續縫了又補,補了再補,直到衣服只留下一些布條、鞋子再也穿不穩的時候,會各給我們買一雙衣服鞋襪。

有一年,鄰居給我家送了雙波鞋(那時候都叫波鞋),可把我們幾個高興壞了,都想穿。按照媽媽安排分配,大哥先穿,大哥穿完二姐穿……終於輪到我穿了,懷著興奮和激動的心情穿上這雙不太合腳的波鞋,一臉自豪的走在上學的路上,還沒等走到學校,兩隻鞋子前端表面就已經裂開了一個大大的口子,這時候也不可能回去換鞋了(從家裡到學校大約有3公里的路程)。勉強走到學校,上樓的時候兩隻鞋子前端就已經全部斷掉。

穿著小破鞋,看著商店裡琳琅滿目的新鞋,這感覺真是無法形容……

從我記事起到16歲這段時間,家裡一直風雨飄搖,不停的搬家,父母早出晚歸,為生計奔波,很是辛苦,稍稍長大後,我就不再敢跟父母提出買新鞋服的要求,一直穿的幾塊一雙的布鞋,但是依然抑制不住內心對新鞋的渴望,路過鞋服店時總是步履緩慢,多看一眼總是好的,總是不斷幻想自己穿上新皮鞋的樣子。

我16歲那年,春節剛過,父親準備遠行,我和媽媽去車站送他,路上經過一個鞋店,開著門,黑紅的皮鞋油光錚亮,不知道是受這閃亮反光刺激到了,還是壓抑太久,總之那一刻我停住腳步,無法抑制脫口而出“爸,給我買雙皮鞋吧”,挑著擔子的父親明顯愣了一下,我腦袋轟然一響,三人誰都沒有說話。片刻後,父親說“孩子媽,給買一雙吧。你帶小妮試鞋,我先去趕車”

我呆立當場,幸福來的太突然,彷彿並不真實,直到父親轉頭的那一瞬間,稀疏的花白頭髮深深刺進我的雙眼,漸漸與那皮鞋上反射的斑駁的白光融合在一處,往事如井噴般噴湧而出,全部堵在胸口,卡在喉嚨裡,憋的我滿臉通紅說不出話來。

直到挑著擔子的父親微駝的背影消失在街角的這一瞬間,我猛然意識到“爸爸老了”,回過頭,母親正在與皮鞋店老闆說著價格“50塊太貴了,最多40……”,滿臉刻著與年齡不相稱的皺紋,就像老舊皮鞋上凸起的褶皺。這一刻,我忽然感到買這雙皮鞋幾近罪惡,幸福感蕩然無存,扯著滿是疑惑的母親逃跑似的衝出皮鞋店。

畢業後走上社會,買過穿過很多雙皮鞋,幾百上千似乎是正常價格,但在那時候在那一刻,40塊與50塊之間有一條不可逾越的壕溝,年輕的父母用滿頭霜發與山脊般的皺紋不斷的填平這道壕溝,讓子女有勇氣,更輕鬆的逾越而過。

最後感謝題主出題。


湖南懷化信訪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從幼稚到成熟的過程,這個過程中,父母把所有的愛都給了我們,可是每一個人都是在年輕力壯的時候是最活躍於社會的,這個時間段也是最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可是當自己覺得已經不再適應社會的腳步了,不是社會發展太快,而是自己已經老了,是跟不上時代的需要了!

所以,如果我們想不被社會淘汰,就必須隨時完善並強化自己,提高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你才不被社會所淘汰!但前提是你必須先有一顆積極而樂觀的心,如果鼠目寸光,固步自封,不但自己的前途被絆住腳,而且也很快因為自己的不適應而被社會淘汰,沒有了生活樂趣,間接加速了衰老!!!~~~

以上內容是個人觀點,作者知識水平有限,不到之處請諒解,謝謝您的閱讀!


馬金辰名


昨天晚上,已經到深夜了,樓下電視的聲音吵的人很不安寧,我看了看時間,已經差不多到10點半了,他平時休息的很早,不用說肯定又是看電視看的睡著了。我下樓替他關了電視,走到床邊準備關燈,不經意間一瞥床上的他。他頭髮花白,眼角的皺紋很深,蜷縮在被子裡。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已經老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看電視聲音的音量喜歡調得很大,他頭髮花白的速度他根本染不回來,他抽菸咳嗽的聲音越來越大,他脾氣也越來越古怪。從一個庸庸碌碌的中年人,變成了一個磕磕巴巴的小老頭了。時光真的很無情,我們成長的速度趕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有時候還是挺恨自己的,沒有那個能力讓爸媽不再為我操勞,也很心酸,可能他們不需要我成為人中龍鳳,需要的只是我們做子女的陪伴。做兒女的,再外面混的再風光都不如父母在家身體健康。其實我們這一輩子誰都不欠,唯獨欠父母的太多太多……


47597902z1d


一天父親忽然打來了一個電話:"你抽空給我買個拐仗",我有些驚訝!送去後發現父母老了——不太彎的腰,此時顯得那麼彎。臉上的老年斑忽然出現了那麼多。深深的皺紋展現了歲月的無情。

從此,心裡又增加了一項;常回家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